明末黑太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牛笔老道
“本宫前番也说了,每月两位爱卿均能支取三十万两银子,直至年底,逾期降至二十万两。本宫惩治贪墨,现在多少也算是有了点银子,两位爱卿即将奔赴前线,大可不必为饷银之事劳心费力,所需粮草也将按时按量运抵前线。目前唯一所差可能便是武器弹药,等外城战事结束,可将缴获京营的军械物资分发给两位爱卿,余下部分从库房调拨,本宫再令城内所有军械厂加紧赶制,想必在出征之前也能装备一些,倘若依然不足,可凭本宫谕令从沿途府库中抽调。”
银子是足够用到年底了,粮草也不用从京城带去,到了地方自有人会提供,某太子不用出一麻袋粮食,连马吃的草料都不用出。
最伤脑筋的就是兵器,给一个总兵补充五百支火枪,十个总兵便是一万支,如果城内的军火工厂来不及生产,就得把京营那群雑碎全部抓住才行。
好在动手的只是秦兵和勇卫营,老洪头带回来的部队并未掺和进去,而且对面是一群战五渣,技术兵器损失应该不会很大,不然南下的官军对付流寇就的抡起大片刀了……
“殿下英明!”
这俩孙传庭与洪承畴都大为舒心了,只要钱粮都到位,兵力又超过流寇,德胜凯旋便指日可待了。
“再有就是做好军中的卫生防疫,对于在北方各地肆虐多时的疫病,本宫已有了应对之道,相关的手册将在大量印刷后发放到军中。行军时多带石灰洒至营寨各处,尤其是粪便需要立即清除掩埋。再有便是不能喝生水,必须喝煮沸后的水。如有士卒发生病疫,必须被及时隔离,病死之后必须烧掉后掩埋。”
幺鸡可不想自己东拼西凑,好不容易码起来的这支大军没等去包粽子,就被传染病给撂倒了,再想组建十万人规模的官军,只怕要尽起北方之兵了,那就真要伤筋动骨了。
“臣遵旨,定会小心行事!”
孙传庭上朝多日,对如此疫病也有所了解,太子如此重视疫情,为此还特意设立了医部,更要着手组建治病救人的医院。
自己必须千万谨慎,因为这疫病可不是三两天便能治好的头疼发烧,一旦大军之中爆发疫病,那所部便失去了战力,不等流寇来打,便会不战而亡。
在畿辅地区等待补充之时,便要遣人四处采购太子所推崇的“达能”特效药之需的几味药材,决计不能等到行军再在沿途采购,如此安排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洪爱卿刚到,还对疫病不太清楚,一会儿本宫说完,孙爱卿私下可对其解释一下,现在可以商量进军路线。洪爱卿前率部沿运河南下,在济宁诛杀刘泽清,随后折向西南,在信阳与左良玉等总兵汇合,此后要兵分三路,分别从邓州、襄阳、南漳杀向谷城。孙爱卿先经河楠西部奔陕茜南部,再率部从淅川、商南、上津、白河四地杀出,白河这路人马可沿汉水直取勋县。”
面对咄咄逼人的铁钳攻势,幺鸡相信张献忠、罗汝才、革左五营那一部人马都无法北上,因为二十个总兵身后还有一道防线,只有突破这道防线才能进入河楠与陕茜。
即便能侥幸成功,连闯两关,突围之后的流寇也势必会折损过半,如果战事不利,某太子还可以立即命令保定总督杨文岳率三四个总兵前去增援,不怕流寇孤单寂寞。
孙传庭看着地图上盘算了半天,严肃认真地回禀:“殿下,此进军路线只怕须耗时二十天以上!”
携带大量军械装备,即便走官道,能日行百里已经算多了,从北直隶到河楠便要十日,再从河楠至陕南也须如此时间,再快只恐将士疲惫不堪。
幺鸡也知道老孙头向来
第170章: 王朴抗旨
“殿下,总兵王朴刚入北直隶马水口,便说头痛欲裂,实难前行,便率军回了大同,奴婢反复规劝,可王朴都以头痛为由断然拒绝!”
前去有请王朴的内侍给某太子送来一个“更好”的消息,在路上他已经劝导了多次,可都是没见到任何效果。
王朴是统兵大将,又不能用强,无奈之下,这位太监只得带着尴尬而又惊恐的心情返回京师复命,总不能跟王朴一样也找个地方“养病”。
“哼哼!是路上听说本宫要找他问罪,所以才以称病为借口,躲到大同去了吧!起来吧,此事不怪你,本宫自会处理。”
这个混帐东西,以为皇帝仙游,太子监国,自己躲到大同就没事了做他的春秋大梦去吧!
其他总兵都照你这么干的话,那本宫南下围剿流寇的计划也不用实施了,大家各回各家就完事了。
“两位爱卿以为此事该当如何处理呀”
幺鸡已经有了应对之策,不过既然两位都帅都听见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了”,那就顺便听听他们的建议吧。
事发突然,刚好在太子打算集结重兵围剿流寇之时,处理起来颇为棘手,若是王朴冥顽不灵,欺太子年幼无知,朝廷便要调集各路人马前去征讨。
然而北方近半兵力都将南下剿寇,发兵时日与进兵路线均已确定下来,此时发兵大同,便有釜底抽薪之势,倘若流寇真在五月初复叛,湖广乃至中原都将陷于危难之中。
孙传庭思索片刻,还是不希望太子立即发兵,谨慎谏言道:“臣以为当下以围剿流寇为首务,殿下可先行安抚王朴,待湖广一带流寇尽没,大军便可北上一举歼灭王朴所部。”
这时候如果要进攻大同,那么用来剿寇的兵力可能就不会充足了,想要将流寇一网打尽,就必须保证官军在兵力上的优势地位,要是连合围的兵力都不具备,那一举消灭流寇就是一句空话了。
洪承畴也不赞同先行开战,目前兵力是一个大问题,务必要保证剿寇之兵的规模:“臣复议孙大人所言,湖广流寇乃是朝廷心腹大患,必须尽快根除。王朴如今独垂边塞,孤立无援,殿下可先行安排人马对其进行监视,待大军绞杀流寇之后便能北上,诛杀王朴所部易如翻掌!”
盘踞在湖广一带的流寇少说也有数万,而王朴本部人马多说才一万,这还是名册上的,以王朴之本性,吃空饷是必然的,实际能有六七千人马就不错了。
希望太子能够明白二者的轻重缓急,王朴虽近,可毕竟是跳梁小丑,不足为惧。流寇虽远,却是腐骨之蛆,不得不除。两害相权取其轻,王朴自然可以先让他多活一阵子。
自己的左膀右臂都不太愿意这时候对王朴动手,但某太子也有自己的抉择:“为避免夜长梦多,本宫有意让保定总督杨文岳任宣大总督,率蓟镇总兵猛如虎、宣大总兵杨国柱、阳和副总兵姜瑄、新任总兵高杰、副总兵虎大威前去进剿,给王爱卿好好看看他的头疼病,哼哼!”
五人麾下的人马加起来应该有两万,对付不足一万的王朴所部应该是够用了。
某太子要让给脸不要脸的王某知道,二次跑路的下场是很悲惨的,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如果兵力不足,就抽调天金总兵马爌率部前去支援,也不知道马爌有没有堵住跑路天金的京营雑碎们。
“……殿下英明!”
既然太子已然作出了圣裁,坚持要尽快消灭王朴所部,作为臣子,洪承畴也只能跟着附和了。
只要没有拆分南下围剿流寇的人马就好,照太子如此排兵布阵,倒是可以双管齐下,同时在两处用兵绞贼。
“臣无异议!”
孙传庭也理解太子急于发兵征讨王朴,大同乃是九边重镇之一,决不可落于贼人之手,若是久而久之,王朴勾结外敌,甚至将边塞献与东虏,便是大大的不妙了。
在王朴忐忑焦虑之际,杨文岳携五路人马前去剿灭王朴,也不是不可以,只要兵贵神速,倒是可以稳操胜券,夺回朝廷对大同这座重镇的控制权。
“这便好!”
本宫要让王朴成为一个典型,使得其他总兵明白,这就是不听号令的下场,本宫让你当总兵,你才是总兵,本宫不让你当,你躲到犄角旮旯里都没有用。
“还有苷肃总兵柴时华,本宫父皇于入冬时命其前来勤王,此厮竟然走到半道就折返回去了,真是目无君上!”
如果这货在畿辅周边,直接宰了祭旗,不过躲到更远的苷肃去了,发兵征讨的话,走路都要走上一个多月。
但再远也要征讨,因为柴时华最后竟向与苷肃接壤的吐鲁番乞兵做乱,企图反攻倒算回来,好在坐镇苷肃的吕大器发兵平叛,让这货玩火**了。
“等孙爱卿剿灭湖广流寇,班师回陕之后,便去苷肃消灭柴时华所部,保我大明西部安全!”
这时候幺鸡就不打算同时在三处用兵了,能尽快消灭王朴,按计划在湖广剿寇,就算是今年没有白忙活了,柴时华早晚都得死,不差这一会儿了。
“臣遵旨!”
虚惊一场的孙传庭急忙应承,听太子颇为恼火的言语,他还以为放着湖广的流寇不打,先要率部前往苷肃进剿柴时华,那就是舍本逐末了,好在太子没有利令智昏。
柴时华也是胆大妄为,皇帝下令各路总兵前往畿辅地区勤王,他竟然敢抗旨不尊,不听朝廷号令,只怕是早有反心了,但其若与王朴“东西呼应”是行不通了。
“此番南下剿寇,本宫还为两位爱卿准备了一款火铳,来人,抬上来!”
幺鸡得意洋洋地向自己的左膀右臂炫耀啪啪过京营雑碎的没良心炮,这款武器已经经过实战检验了,目前看来效果还算不错。
“……”
两大都帅没见到预期的火铳,就瞧见两个小内侍一前一后抬着一个大口径的铁桶,莫非这就是太子所指的火铳
盔甲厂贴厂太监张峦与局官刘峰,还有勇卫营总兵黄得功都吃完了牛肉拉面,正在外面消化食,听到太子的召见令便进来听候差遣。
黄得功率先跪地施礼,汇报了战况:“末将参见殿下,攻击内城之敌已被击退,周遇吉正率部对外城之敌进行清剿!”
说归说,但不能保证这个姿势太久,因为适才黄得功连吃了三碗拉面,憋久了就容易打饱嗝。
幺鸡先进行一下口头道谢,实际的好处要等战后一并发放:“有劳黄爱卿了,平身吧,本宫听说爱卿没少吃拉面,就不赐座了,免得腹胀。是役,勇卫营将士为保皇城与内城安全,奋战一夜,功劳甚大,本宫自有嘉奖。不知本宫这款火铳杀伤效果如何呀黄爱卿可曾亲眼所见”
第171章: 削藩计划
起先,仙界刘伯温测算各路总兵最后的下场让孙传庭和洪承畴很是尴尬,一个带过他们其中的部分人,另一个则是一手培养了其中的部分人。
原本以为就算怯战溃逃,也不至于投敌卖国,恬不知耻地向清军乞降,没想到他们中的某些人竟然奴颜媚骨,到了认贼作父的地步,让两个都帅都看不下去了。
其次,太子年方十岁襙心国事也就罢了,连臣子的家事以及那啥事都要关怀备至,还有内侍和宫女旁听,使得受教的成年人有些害臊,神色很不自然。
可一千两银子依然不是个小数了,在京城也能潇洒些许时日,正经能找个娇滴滴的美丽小娘子鏖战数个昼夜呢,一次全花出去的话,骑乘品色上乘的扬州瘦马都轻而易举。
对于如此尴尬的赏赐,两人不知如何应答的时候,从大同回来的内侍用一个更为尴尬的消息给他们解围了,总兵王朴公然抗旨,做了第二个柴时华。
从头到尾,某太子与两位都帅都处于清新脱俗的尬聊状态,而且没有最尴尬,只有更尴尬。
“左膀右臂”见到“隆庆”迫击炮的模样时也有些错愕呆滞,很显然对这款“尬炮”的威力还全然不知。
等下午或者明天,外城的雑碎都被勇卫营给砍瓜切菜了,某太子再找地方给他们试射一番,算是庆祝成功收复京城了。
王朴已经抗旨,一旦查实,他下一步就是公然发动叛乱了,负责前去围剿他的保定总督杨文岳所用之兵虽然没有影响到两大都帅,幺鸡还是认为有必要重新调整一下自己方才的战略部署。
借此机会把可能不听号令,公然抗命,甚至勾结流寇反抗朝廷的垃圾将领一并清理掉:“镇守洛阳的总兵王绍禹,此人自私自利,贪婪无度,后向流寇献城投降。传本宫圣旨,将其枭首示众,以儆效尤,孙爱卿回师陕茜,途经洛阳便可行事,本宫会派东厂特使前去监督。洛阳乃是中原重镇,调开封副将陈永福所部前去镇守,王绍禹手下一律归孙爱卿指挥,派往前线参加剿寇行动,若有不从者,格杀勿论。”
一毛不拔的福王朱常洵,也就是某太子的皇叔公已经就够坑的了,守将王绍禹比这货还坑。
在流寇濒临城下的时候,吝啬至极的福王见势不妙,也知道继续守财不太可能成功了,好歹拿出三千两银子来犒军。
这笔钱竟然让这货给独吞了,洛阳随后陷落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快递李哥用福王兜里的钱养活了超过十万大军。
某太子让孙传庭砍了王绍禹,福王他是没资格动的,还请勇卫营的监军卢九德率部跑一趟,把这位皇叔公请到京城来安顿。
毕竟中原实在是太危险了,已经不适合藩王生活了,圣旨一下,不管他愿不愿意,都得过来,而且是全家搬迁。
洛阳是河楠西部重镇,绝对不容有失,派曾经三拒李自成的陈永福镇守,在饷银与粮草均很充裕的情况下,算是万无一失。
如果新野到南阳算第一道防线,南召到汝州算第二道防线,洛阳就是中原防御流寇的第三道防线,不论是张献忠还是革左五营都几乎不大可能攻到这里。
某太子的本意还是要将流寇往南驱赶,进入湖楠、江茜,甚至两广,让他们这些北方痴汉们到亚热带去快活快活去……
幺鸡是不相信秦军那些个总兵的人品的,让他们镇守富甲一方的洛阳,保不齐会监守自盗,等流寇大军前来便弃城而逃,重新躲到陕茜去坐山观虎斗。
秦军将领除守卫陕茜本地外,其余各部均要对革左五营与罗汝才发动围攻,打得下来要打,打不下来就要死死缠住,不能令其轻易走脱,在想抓住就更困难了。
皇叔公的家产,某太子早就惦记上了,让从京城出发的孙传庭所部人马只携带半程粮草的原因就是福王是本次活动的最大赞助商!
幺鸡相信福王府邸加上洛阳本地府库所存的银两和粮草,足够支撑十万大军半年作战所需。
粮草先姑且不论,单是银子就应该接超过一百万两,给老孙头的部队开三个月的工资完全没问题。
在福王朱常洵所居的洛阳以东的开封,是周王朱恭枵的封地,与福王一样,属于帝国的一级纯土豪,是藩王里的豪中豪。
但这货比福王聪明得多,也开明得多。在李自成大军围攻开封之时,一次拿出五十万两银子犒军,守军将士用命,让前来攻城的快递部队连吃败仗。
本次活动的几大赞助商也基本已经确定,包括住洛阳的福王朱常洵、住开封的周王朱恭枵、住汝宁的崇王由樻、住荆州的惠王朱常润、住襄阳的襄王朱翊铭、住武昌的楚王朱华奎,
河楠与湖广两地各出三只藩王,公平合理,用来支应两大都帅所部剿寇一年应该不太困难,真有困难的话,努努力勒紧裤腰带,也是可以克服的嘛!
本次军事行动要做到流寇藩王一起刷,藩王比流寇要先刷,将六只藩王通通请到京城来,某太子要跟他们商讨合作一个总值过亿元的大项目……
在河楠与湖广两地让六只藩王清退几十万亩良田的话,刨去受灾的地方不算,应该可以安抚十万百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