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牛笔老道
王光恩的作用就相当于卧底,用得好的话,他就是一个能够吸引其同伙上钩的鱼饵。只要所部在孙传庭的大军赶到之前,没有被罗汝才集团里的其他人吃掉的话,那势必等于孙传庭在流寇内部撕开了一个口子,给重创罗汝才集团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大粽子”真的打算在端午节起兵作乱的话,那么这时候罗汝才集团里的首领们就应该已经知晓了,沟通太晚的话,准备时间就很短了,张献忠可是一直在谷城一带厉兵秣马,就等着熊文灿等官员麻痹大意之时,他好联合故友发动复叛,指望一举成功。
王光恩没得到张献忠与罗汝才的意思的话,孙传庭大军贸然前去围剿就会落人口实,他可能多半会产生逆反心理,认为朝廷此举是出尔反尔,并未真心实意招降他们,目的就是为了将他们这些“真心”归降的穷苦人绞杀干净。
但等到王光恩知道同伙复叛在即,那情况就截然不同了,自己这边就完全不占理了,只要王光恩的确如历史上所写的那样,拒绝复叛的话,孙传庭就等于在对方阵营里多了一个盟友,能增加不少胜算,因为罗汝才集团还要被王光恩所部牵扯掉部分精力。
按照刚才测算出的进兵时间来推测的话,等孙传庭大军南下到战役发起的位置时,理论上距离张献忠复叛已经不足十天了,王光恩肯定已经知晓了同伙的荫谋,某太子大致就可以赌一赌他的人品了,输了也无所谓,这货死就死了,一旦赌赢了就能大赚一笔了。
“臣到陕南之后,定与其取得联系,命其作为内应,为朝廷建功立业!”
孙传庭是不大相信罗汝才集团里的绝大部分流寇首领都参加了复叛行动,只有王光恩一个人立场鲜明的站在朝廷这边。
可太子言之凿凿,这还是仙界军事刘伯温推算出来的,只要太子没听错的话,应该不会有误,自己奉命照办便是了。
不过也得留个心眼,万一是骗局,王光恩半路或者已然改了主意,打算与罗汝才等人一起作乱,表面上继续假意归顺朝廷,那自己便要小心行事了。
若是由此而导致官军大败,折损数万人,即便太子替自己抵挡了百官的弹劾谏言,保住了这都帅之位,往后也将如履薄冰了。
“他若真心拒绝复叛,忠于朝廷,爱卿可以作为帮手来用。反之,则可将其与罗汝才集团其他流寇一并剪除!”
幺鸡也要提醒孙传庭做好两手准备,一旦被对方玩了空手道,就要立即进行重拳打击,说话如同放屁,那就要咽到肚子里去。
“只要孙爱卿断定王光恩在剿灭罗汝才集团的行动中出了全力,便可上奏本宫,本宫便会晋升其为总兵,封其母为二品诰命太夫人。本宫先写一道谕令,劳烦孙爱卿交予王光恩,他能收到最好,若是半路被其他流寇劫去,那王光恩想不忠于朝廷都不行了!”
为了钓鱼就要用鱼饵,可要想完全控制住鱼饵,也要先下点鱼饵的鱼饵。
归降的流寇首领里,只有刘国能与李万庆被封为总兵,其他人还没有这个待遇。
志在洗心革面的王光恩真愿意为朝廷出力的话,毫无疑问,那他就是第三个总兵。
“殿下英明!”
孙传庭认为太子的这招反间计用的很是精妙,不论真假,王光恩表面上效忠于朝廷都会作实,其他流寇首领一定会起疑心,届时必将群起而攻之,王光恩不想抵抗都不行了。
“……嗯,反间计还要做得更真一些,现在本宫就下旨封王光恩为总兵,赐纹银五千两,封其母为二品诰命太夫人,爱卿到了陕南即可招王光恩率部前来领旨受赏,他若是敢来,便是忠心,如若不然便是心里有鬼!”
一旦脱离在均州和郧县驻扎的罗汝才集团进入陕南地区,王光恩所部便成了无根之水,真愿意为朝廷卖命的话,就只能倚仗孙传庭了。
其他人有愿意改邪归正的,朝廷也欢迎,不过想趁机骗个总兵头衔就难了,即便真心实意,也要等到在战场立下战功之后才能作为投名状。
第二批晋升总兵的流寇首领得用同伴的脑袋来做贡品才行,谁要是现在就能拿出像样的“礼品”,那某太子立刻就封其为总兵,赏银万两。
“殿下远见卓识,臣定按计照办!”
孙传庭也感到此计甚妙,如此安排便是万无一失了,而且王光恩得到嘉奖封赏,必然会引起罗汝才等人的羡慕与嫉妒,其他人能否专心复叛就不得而知了。
“还有那个惠登相,也可以争取一下,不过孙爱卿可信王光恩五成,信惠登相不可超过三成!”
幺鸡将惠登相及小五营其他三人的简历拿给孙传庭浏览,这货虽然没有王光恩那么靠谱,但也是可以利用的。
这货在复叛之后,随同罗汝才集团击杀湖广副总兵杨世恩与荆门守将罗安邦,次年在入川是被秦良玉率部击退,七月又被左良玉打败,只得向其投降。
然后摇身一变就成了大明的副总兵,先是奉命追剿张献忠所部,然后于崇祯十六年又击退了企图进攻湖广的李自成一部人马,于两年后病故。
从他的履历上可以看出这货是个很复杂的逗芘,流寇弱势就帮流寇,官军不行就加盟官军,简直就是“抑强扶弱”这个词的代言人。
总的来说,跟后来起兵反清的姜镶、李成栋差不多,这种来回折腾的家伙,某太子看着都累眼睛,他们倒是乐此不疲,玩得可嗨了。
“给王光恩的总兵头衔是真的,给惠登相先开个承诺,如果他真能卖力参与绞杀流寇的作战,朝廷自然可以兑现诺言!”
想升官发财很简单,每次剿寇都让惠登相的部队打头阵,连打三次没有逃跑,指挥手下一往无前,就基本上可以相信这货的诚意,否则那就是二次诈降而已,砍掉脑袋当球踢算了。
“臣遵旨!”
孙传庭明白太子希望罗汝才等人在内部发生矛盾,最好是激起大规模的内讧才好,这样更有利于己部围剿这股结构复杂的流寇。
贸然晋升其中的一人为总兵,该人必将成为众矢之的,可若是晋升两人的话,只怕罗汝才集团内部便要开始分裂了,互相怀疑猜测,决然不能秉持昔日的信任关系了。
“本宫先写一道圣谕,爱卿再写一封信,一并送给惠登相,到时候爱卿率部便可以伺机而动了。”
这货见到太子与孙传庭的书信,心里没有想法才怪。
接受朝廷招安的有一大堆首领,可得到太子亲自关切的,绝对不超过五个人。
如果真能得到当朝太子的赏识,惠登相能否愿意继续跟着罗汝才复叛就很难说了。
天地君亲师
第175章: 镇抚河楠
“另外,将任命吕大器为河楠巡抚,与湖广巡抚方孔炤南北呼应,配合两位爱卿围剿湖广北部之流寇。各城将士受两位巡抚节制,不会出城迎战,将固守城池为战略节点,遏制流寇进攻。各路总兵受两位爱卿指挥,各部专门用于野战歼敌。流寇若不能攻下城池,便难以获得物资补给,我军不分昼夜进行正面攻击与两翼袭扰,久而久之,其势必衰,不日将亡。”
吕大器与方孔炤均是主战派的文官,虽为巡抚,但指挥作战也是有模有样,丝毫不逊于两位都帅。
嚣张跋扈抗旨不尊的苷肃总兵柴时华就是被吕大器拍死的,方孔炤更是在流寇身上打出了八战八捷的优异成绩。
有这两位帮手坐镇河楠与湖广,某太子又对战场及周边的防区重新规划了一番,洪承畴与孙传庭就可以一心一意地围剿流寇了。
幺鸡特意将战区的明军分为战兵与守兵两部分,前者受都帅指挥,后者由巡抚统领,虽然互补统属,但并不矛盾。
战兵就是野战部队,专门用来打野战,无须参与守城,这样就不会被流寇削减追击兵力。
守兵也专门用来保护城防安全,由于战斗力不强,也不用担心在野外被流寇围歼。
优化组合之后便能够取长补短,既可以使两地的城池不被流寇攻陷,又能在全境追杀复叛的反贼。
“本宫另遣吴国俊与陈国威两部人马入陕南商洛山,围剿藏匿于此处的李自成。李逆如今身边部从已不足千人,若使其趁乱进入流珉众多的河楠,后果不堪设想。此二人受陕茜巡抚节制,孙爱卿无须费心,只需专心对付罗汝才集团便可。”
找不到快递李哥的话,大不了让这俩人直接放火烧山,某太子就不信看见浓烟滚滚的山火,“快递部队”还能死蹲在山里。
如果张献忠真的像合订本里说的一样给了李自成不下五百匹战马的话,那快递部队少说也有两三百人,聚集起来那么大一坨,想藏起来都很难。
只要吴国俊与陈国威两部进行有针对性的搜山扫荡的话,不难发现流寇的蛛丝马迹,照其行踪便可顺藤摸瓜,李自成再厉害再狡猾,也打不过十倍于己方的官军。
“殿下英明,如此一来,李逆便插翅难逃了,此等安排甚为妥当,定可万无一失!”
孙传庭虽然很想抓获李自成,将其作为礼物献给太子,可实力陡降的李自成早已销声匿迹,在被下狱之前,孙传庭的部队几乎搜遍了整个陕南,都没有发现这个宿敌。
倘若李自成在官军围剿罗汝才与张献忠之时,偷偷进入兵力较为薄弱的河楠,招募那里的大量流珉为部卒的话,势必将给朝廷来个釜底抽薪,届时还要抽调兵力救援河楠各地。
能将李逆在商洛山里抓获是再好不过的结果了,既能给朝廷剪除一个天大的祸患,又可为前方围剿流寇的部曲省去这个后顾之忧,可谓是两全其美。
幺鸡也觉得这么部署已经差不多了,如果扫荡快递李哥的兵力还不够的话,就调猛如虎所部去陕南,让李自成吃不了也兜不走。
还不够的话,等保定总督杨文岳给王朴治好了头疼病,就把他所率的人马也调过去。
就算李自成能在官军的大规模扫荡下侥幸进入河楠,幺鸡就不信面对数万官军的围追堵截,他还能有时间纠集其那么多炮灰。
与后来快递李哥给大怼朝造成的破坏相比,哪怕调动五万人来扫荡李自成的五百人都是划算的。
真让他拉起好几万的队伍,那可就是不是用区区五万官军就能消灭的事情了,搞不好还得被人家给一锅端了。
“本宫将命尤世威为榆林总兵,王世钦、侯世禄、尤世功、尤世禄为副将,在榆林本地招募并编练一万五千部曲,辖精骑、战车、步卒各四千,附三千杂役,以安陕北之局势。”
尤世威算是一员良将,早在崇祯二年便为总兵官,负责镇守畿辅地区,因为冬天跟随卢象升的天雄军抵御清军的进攻,卢象升当场战殁,尤世威未死,某胖子就给了其背锅的资格。
不光是他,他们的哥哥尤世功和弟弟尤世禄全成了牺牲品,一身本事却无用武之地,均拜枢辅杨嗣昌所赐。
即便如此,在李自成大军进攻榆林时,这些赋闲在家的将领们仍然与城内百姓一道和流寇血战了七个昼夜,最后城破被杀。
甩锅爹放着这样的人不用,偏偏重用马科、王朴、刘泽清、左良玉之流,真乃一天不自坑就浑身难受的典范啊……
某太子很是好奇,跟着卢象升在巨鹿贾庄与清军血战的将领被削籍,卢象升本人按失踪处理,而像杨国柱与虎大威这样临阵脱逃的将领却一点事都没有。
不得不说,甩锅爹的智商已经不能用欠费来解释了,比晋惠帝高不到哪去,只怕汉献帝和隋炀帝都干不出来这种事吧
看在这货已经变成准植物人的份上,幺鸡姑且就不追究其责任了,那口大锅可以由其爱臣杨嗣昌背着。
一万五千的部队算不上多,但开销也不会小,战兵每人每月二两银子,杂役也能领取一两五钱,加上将校们的月俸,总额不会低于三万两银子,全年就是三十六万两。
这还只是俸禄,不算所需的军械、衣服、粮草、弹药,都加起来的话,要养活这支新军,一年不会少于六十万两,不过总比用成箱子的白银去喂京营这只白眼狼要好得多。
不知道新任陕茜巡抚左懋第多长时间能解决陕北,尤其是延绥地区的穷困问题,这地方珉风剽悍,一旦生乱,又会让朝廷头疼不已,某太子也只能这么从中帮衬一下了。
由较为可靠的当地将领来控制,应该不会失控,考虑到尤世威也算是骁勇善战且经验丰富的将领,拉出去剿寇的话,绝对不会比贺人龙等秦军各部的战绩更差。
幺鸡认为这样调动延绥地区青壮的话,要比只是以工代赈要好一些,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从事一份按部就班的苦差事,有的人天生就喜好从事打打杀杀的职业。
榆林那地方的人愿意当兵再好不过,既然不愁饷银了,那就尽可能地多从榆林等地征兵,换成江南的话,估计没几个人愿意干这个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行当。
总的来说,只要武器弹药发放到位,又能得到充足的饷银和粮草,以榆林兵为主的秦军的战斗力一点都不低,打清军够呛,但收拾流寇倒是不容易吃败仗。
孙传庭指挥的秦军曾在黑水峪大败高迎祥,刷得李自成就剩下不到一百人,直到现在还不敢从商洛山里跑出来得瑟,可谓战绩彪炳,这点毋庸置疑。
如果尤世威能将这支新军打造成战斗力不低于孙传庭所部的话,某太子就允许其扩充到三万人马,兵力甚至可以直追孙传庭手里的秦军。
&
第176章: 斩草除根
“对了,如今我大明已然进入多事之秋,各地兵荒马乱,孙爱卿长期统兵征战,照顾家眷多有不便。莫不如将家眷接到京城,由本宫派人好看,爱卿也好免除后顾之忧!”
孙传庭和洪承畴同岁,而且有育有四个子女,前者有二子二女,后者是一子三女,只不过“大蛤蟆”只有一个发妻李氏,而孙传庭是继妻带着两个小妾过活,说来也是苦命。
他的小儿子孙世宁今年应该才四岁,可以进宫来陪皇子们读书,以后有多大发展不好说,但人脉关系倒是妥妥的,以后皇家有个什么往来串联的差事,都可以交给这个小二货去办。
“敬请殿下放心,臣这便修书一封,遣人送往西铵,让家眷迁到京城!”
孙传庭明白太子对自己并不是全然放心,说是照顾家眷,实则便是押为人质,以便于襙控统兵的都帅。推心置腹想来这倒也不坏,由太子照顾,妻妾子女倒是可以高枕无忧。
“爱卿修书便可,本宫自会派东厂校尉携信前去。爱卿长子孙世瑞业已成年,本宫这里正急需人手,每月收入几十两银子倒是不难,也便于照看家里。”
随便派点人去,半道出了事谁能负责东厂加上勇卫营上百号人马,应该就能确保孙传庭的老婆孩子的安全了。
给他大儿子孙世瑞找个不累的闲职,每月能落袋五十两银子,加上某太子给孙家上下的赐银,在京城能生活的很好,宅院就无须担心了,勋贵们府邸都在空置,随便挑一处就行了。
“殿下,臣有个不情之请,还望殿下成全!”
洪承畴见状急忙请示,他把家眷从山海关带回来了,既然太子有意如此,他当然要在这个节骨眼表明忠心才是。
“但说无妨!”
幺鸡已经猜出大概是什么事情了,不过洪承畴既然主动肯定,那就让他意思意思吧。
“臣之家眷已从山海关随军返回京城,臣斗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