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牛笔老道
如果加上城内的诸多建筑的话,户部须每年拨款一百五十万两,工期将长达四年,总造价将攀升至六百万两银子,堪称大明自开朝以来的天下第一大城。
由于其吸收了东西方的建筑特点,诞生出来的特殊结构,使得该城的防御能力更是自商周以来,五千年之最,必定勇夺此项桂冠,汉代洛阳城与唐代长安城都将望其项背。
将太子所提及的双层城墙、诸多棱堡、护城河与反斜坡结合起来的话,城防水准几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可以让来犯之敌在半个时辰之内便血流成河。
“无妨,本宫会让户部如期拨款,爱卿只须做好设计,届时提交预算就行了。今明两年先把城防建好,城内的建筑可以随后慢慢修建,无须赶工,务必保证城防质量!”
有人出力自然会有人出钱,没钱还早个屁新城,五六百万两银子倒是不少,可只要不从自己腰包里出,再多也是可以接受的,银子跟锅一样,经常甩甩也就有了……
如果工期延长到五年也无妨,到甩锅十七年大怼朝覆灭之时,刚好是新城矗立于畿辅大地之际,作为当朝太子,也要用一座雄壮宏伟的人造景观表明自己的身份和政绩。
能住进这样一座龟壳般坚固的大城里,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快递李哥或者尔衮汤圆率部前来踢场了,你们愿意踢就踢吧,到时候所部骨折了,可别怪本宫没事先提醒你们。
幺鸡打算这就让内侍们根据设计图作出一个大型的沙盘,以新城为主,附带周边的景观,想必视觉冲击力一定是无出其右,哪怕只是顺势联想一番,都能缓解疲劳的神经。
如果能在新城里再建一座埃菲尔铁塔那就完美了,一定会成为大怼朝的地标性建筑,不管春夏秋冬,游人都会络绎不绝,是不是也可以收点景观门票之类把造塔的成本收回来。
“殿下,修筑新城所耗巨大,户部实难筹措如此众多银两!”
户部尚书李待问实在是忍无可忍了,由于太子要求甚多,在眨眼之间,新城的造价就从四百万两飙升到了五百乃至六百万两,户部哪有那么多银子用来满足小太子的嗜好。
修缮老城的外城仅需不足一百万两,而构筑新城少说也要五百万两,二者之间相差巨大,户部虽有勋贵家财进补,可面对赈济、饷银等动辄数百万两的支出也是应接不暇。
太子若是一意孤行,执意要求修筑新城,户部便会重新落到太仓告罄的地步,与此前的情形并无本质上的区别,用五六百万两银子来筑城,此举实在是好大喜功。
刚刚成为准国仗的首辅是不会向着李待问去说话的,那样就是公然在对抗太子了,薛国观还要看看其他朝臣的态度,再考虑自己在这件事上拿捏分寸,没好处是不会持反对意见的。
正欲开口的吴甡见到首辅熟视无睹,也就将已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太子建新城自有道理,李待问反对也在情理之中,两边都有各自认为正确的观点,实在不好立即判定谁是谁非。
“这钱自有人提供,届时户部上下莫要中饱私囊便可。昨日牵扯出来的大案尚未查清,希望李爱卿回去提醒户部尚未涉案的官员以此为鉴。因为以后的运抵太仓的银两会一次便会达到数百万两之多,监守自盗之徒必然自取灭亡!”
某太子只是说让户部拨款,并没有让户部从目前的这点收成里面出,不然就太仓那点存货,搬出来都砸到新城这个工地上都不见得够用。
在花钱之前就要想好要花谁兜里的钱,这是一个太子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才能。
刚才从皇城里出来之后,幺
第179章: 召见茶商
修建新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某太子以后不打算住在华而不实的紫禁城里了,没有自来水很不方便,没有下水道更是头疼,天气炎热也没有游泳池可以游玩。
紫禁城看着宏伟气派,其实只是样子货,在这个年头还能糊弄一下本时代的土着,但对于穿越者,特别是某太子来说,西式风格的建筑看上去好像更为雄浑奢华。
如果配套设施能够及时跟上的话,居住起来就是一种至尊级别的享受了,同样的造价,幺鸡当然愿意让壮丁们给自己盖一座城堡式的豪宅,不然几十万两银子那真是打水漂了。
好好设计一下,真能住在类似于迪士尼城堡的原型——德国巴伐利亚的新天鹅堡,那真是天美妙了,反正某太子的新府邸又不会让户部拨款,当然是想怎么盖就怎么盖喽。
最好建成新天鹅堡、美泉宫、凡尔赛宫的整合版本,将奇幻、奢华、高贵等元素特质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必将成为旷世之作,流芳千古。
高耸矗立的塔楼围绕周围,精美绝伦的浮雕镶嵌其上,加上二十根粗大壮硕的石头廊柱支撑着古希腊神殿般的宫殿正面,显得威严庄重,前来觐见之人远远的见到便会心生崇敬之情。
后宅辅以鎏金装潢,玻璃落地窗栉比鳞次,铺上花纹大理石方形地砖,穹顶挂上水晶吊灯,卧室放一个超大号的蚊帐大床,可以容纳十名美女同时休息。
美女们都身着片缕,玉体横陈,眼神迷离,火红的樱唇不是发出呢喃的申吟之声,宛如慵懒妩媚的之音,让某太子听到便会口干舌燥,嗓子冒烟,我的天呐……
主体建筑正前方有西式图案状园林,两旁是停车场,后面是游泳池和运动场,夏天还可以在巨大的游泳池边上铺上柔软细腻的白沙,当作滨海沙滩,身边都是比基尼美女。
幺鸡单单是浮想一下便会萌生出极其狂燥的创作热情,很是希望尽快把太子府的草图先“啪啪”出来,闲来无事拿过来端详也好,而且还能不停的修改,加以完善。
加上装修与陈设的话,这样至尊级别的府邸估计没有五十万两银子下不来,还是趁年轻多赚点银子吧,不然没算无比廉价的地盘,某太子却连房子都买不起,多么可怜啊!
正式的阵仗还没开打,内外两股武装团伙也没除去,缓解朝廷岁入的计划大部分还停留在纸面上,自己就开始堕落了,想成为昏君果然可以无师自通……
如果昏君并不压榨穷苦百姓,那在宫里自娱自乐也无可厚非,比如某太子的那位天启坦克大爷。总比某位勤勉有佳,却一次次的反复加税的明君要好得多。
五十万两银子也就能应付一万部队的全年开支,从别处努力挤一挤的话倒是能满足一下某太子的小心愿,实在不行,就把紫禁城当成景点来收门票,希望甩锅爹不会马上醒来。
先是要在山栋沿海筑城,京城再需新建,还有太子府邸等事宜,张国维未来五年之内都会忙得四脚朝天不可,幺鸡正想着给总工程师买匹扬州瘦马来放松放松。
勇卫营的士卒在查看完瓮城里的情况之后,便开始搬运尸体,进进出出,往复不止,被某太子看在眼里,都说“杀俘不祥”,是不是应该再杀几百只奸商来冲冲晦气
建新城需要银子,犒赏三军也需要银子,看起来是时候刷一波奸商来发家致富了!
养猪千日,杀猪一时!
商猪们报效朝廷的时候到了!
你们就开始“哼哧”、“哼哧”的哀嚎吧!
“顺天府尹侯峒曾!”
“……臣在!”
“将京城茶商纳税的账本给方正化,凡去年售卖茶叶一百斤以上,缴纳税款却不足一两之人,东厂可立即予以逮捕,半小时之后,本宫要在东宫亲自接见他们!”
“臣遵命!”
一般好茶的价格也就是每斤二钱银子,普通茶叶一斤在五分到一钱之间。
假设某茶商卖出一千斤茶叶,每斤一钱银子,总收入为一百两,应纳税三两三钱三分银子。
但浙江全年茶税不足二十两,可以想象京城的茶税能收到什么地步了。
“哪位爱卿懂茶可知京城有多少家茶商呀”
幺鸡并不爱喝这玩意,酸梅汤可比茶水好喝多了,除非是顶级茶叶。
“……殿下,臣对此略知一二,京城约有大大小小不下百余茶商!”
薛国观觉得表现机会来了,便自告奋勇地出列疏言,这事应该不会说错。
“哦首辅对此颇有心得”
准岳父要是业内人士的话,一会儿就可以配自己好好调戏一下茶商了。
“殿下,臣不敢妄自评测,仅是好喝而已!根据采摘的时节不同,可分为上、中、下三级,惊蛰为上品,清明为中品,谷雨为下品。市面上常有‘盗叶’,便是用苦灯树叶来充当茶叶的假茶。”
太子虽头脑精明,但毕竟涉世不深,尤其对喝茶恐一知半解,作为准国仗自然要为其解读一番。
次辅吴甡见到一直保持沉默的薛国观都开口了,就明白这个话题没有危险性,也跟着附和道:“寻常百姓生活清苦,喝不起茶叶,便用杨柳树叶代替,俗称‘托叶’!”
若论朝政,才疏学浅之人都不敢轻易发表看法,可说起喝茶,那就没什么顾忌了,首辅和次辅相继疏言之后,其他朝臣会及时跟进,三言两语地附和两位辅臣的言语。
幺鸡点点头,意味深长地笑道:“诸位爱卿所言不错,饮茶乃是我大明之风俗,上至天子,下至百姓,竞相推崇。可种田利薄,却是朝廷赋税之本。贩茶利厚,朝廷却收入无几。如此本末倒置,实乃千古奇闻也!浙江每年采摘新茶须以万斤计算,可茶课仅有十余两,其中流失的部分去往何处了”
你们觉得本宫会跟你们谈喝茶么
开玩笑!
本宫只对茶商兜里的银子感兴趣!
茶商一百万两!
盐商一百万两!
米商一百万两!
醋、酒、糖、油、柴商供计一百万两!
这就是四百万两了,新城造价的三分之二就凑出来了!
太子意在茶课,一众朝臣都顿时哑口了,再说下去那就说出事来了。
等了半天也没人敢搭茬,幺鸡便吩咐道:“一会儿本宫接见茶商,首辅、次辅、户部尚书可为旁听,医部继续收治伤员,都察院左都御史钟炌与刑部尚书甄淑审理贪墨案,勇卫营总兵黄得功总理京城军务,一旦有事随时上报,其余人等回自个衙门处理政务,散了吧!”
薛国观、吴甡、李待问互相对视了,心里腹诽不已,你瞧,这修筑新城的银子不是出来了么
吴甡则在想,朝廷若是早点这么干,也不至于每到边关吃紧时,除了追加三饷就束手无策了,说到底还是没钱惹得祸。
李待问感觉又要人头落地了,只不过这次轮到了一些商贾,他们也真是自讨苦吃,对自己挥金如土,对朝廷吝啬至极,其结果就是玉石俱焚。
一旦被太子惦记上,不光是自己的脑袋保不住,万贯家财更保不住了。现在城门紧闭,连督师辽东的洪承畴回来都要圣旨才能进城,普通人想出去就是白日做梦。
商人都成了瓮中之鳖,太子只要动用厂卫,便能宰杀自如,抄没商贾的家产可谓是手到擒来,易如翻掌。
牛肉拉面这东西由于有一道特殊的辅料,只要不是天天吃腻的,就会让人吃完了还想吃,等幺鸡回宫之时,后妃以及某太子的小伙伴们已经摩拳擦掌地
第180章: 补缴税款
这下上百名茶商都不敢言语了,很明显太子这是话里有话,对他们这些茶商抱有极大的不满和抵触情绪,难不成有人告发他们,所以才导致今日之事
适才太子对饮茶之事还颇为好奇,聆听茶道的相关内容的时候也是兴趣盎然,可转眼间便提及茶商,这又是意欲何为莫非这才是图穷匕见
这时候方正化双手呈上一本账目,幺鸡便大概翻看起来,不过繁体字实在是太过累人,索性便让杨进朝阅览,重要是抓住重点部分念出来,自己就省时省力省眼睛了。
杨进朝接过账本急忙翻阅,找到太子所要求的部分,便低声在主人耳边细心汇报,幺鸡听了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嘤咛了一声表示自己已经知晓。
“谁叫张永贵”
“……启禀殿下,草珉正是张永贵!”
一个身材略微发福,身着宝蓝色缎子长袍的中年家伙,一听点到自己的名字了,也不敢贸然起身,而是将双臂举过头顶,向太子拱手后磕头致敬。
“去岁你家供卖出五十八斤茶叶,总额四十二两八千银子,缴纳税费总计一两四钱三分是么”
“殿下所言极是,草珉不敢妄语!”
“那你家除了贩茶,还有其他活计么”
“启禀殿下,草珉全家仅凭贩茶为生!”
“嗯,那就好,本宫不知你家里有几口人呀”
“……启禀殿下,草珉家里有十五口!”
“丫鬟、伙计、账房、车夫总供有几个呀”
“……大致八个!”
“每月薪俸几何”
“……”
张永贵顿时语结,不敢答话了,本以为太子年纪尚小,只要身边的太监不会提醒,自己便容易蒙蔽,可说到最后,连张永贵自己都意识到情况不妙了,再说下去的话,那就彻底对不上账了。
“要不然本宫替你说八个仆人,即便包吃包住,每人每月也得半两银子吧一年就是六两,八个人总计四十八两,而去岁你家刨去上税,收入不过四十两银子,这里面还有采购茶叶的成本,不算成本,还得倒贴仆人八两,如此大的倒贴力度,看来你真是个大善人啊!年年这么干的话,不得赔个底朝天你们全家都靠喝西北风过活你以为跪在本宫面前,就可以信口雌黄欺君是什么罪,想必你也知晓吧”
某太子的大臣们就干过好几回这种事了,为了装穷不捐银子,连吃黄豆都说得出口,商贾这种谎言就上不了台面了,对便问几句便会露出马脚,答复到最后,他都难以自圆其说。
“草珉无知,草珉迂腐,草珉该死!草珉该死啊~!”
这胖子也是机灵,知道自己的谎言被冰雪聪明的小太子直接戳穿,马上就在那磕头求饶,大呼小叫的祈求圣上宽宥。
“这么说来,你们每家都有两本账。一本明账,用来糊弄官府,偷逃税款。一本暗账,这才是真正的所得银两。你们比农户赚得多得多,纳税却比农户少得多,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啊!朝廷对你们三十税一,如今国难当头,你们竟然还敢偷逃税款!谁敢站起来,拍胸脯保证自家没逃过一两银子的税款,只要核实完毕,本宫立刻就放他离开。否则,你们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别想从东厂的诏狱里活着出去!”
不好好收拾一下这群蛀虫,它们连一个大子都不想往外吐。
快递李哥都能从商贾身上榨出一千万两银子,自己又如何不能呢。
说来还要感谢京营发动叛乱,给了某太子一个和充分的理由来关闭城门。
在榨出预定的数额之前,城门是不可能正常开放的,挖地三尺也要把银子找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