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牛笔老道
勋贵虽然披金戴银,但也不是对柴米油盐的琐事全然不知,宣城伯卫时泰也跟着附和:“惠安伯所言不虚,臣所致情况与惠安伯相似,此价格相差无几。”
他们七个人里面就算有人不知道,只要跟着这俩人后面点头就行了,再说堂堂侯伯,连做饭都不一定会,不知道炭价也没啥丢人的。
幺鸡之前已经问过身边的内侍了,对木炭、柴火、煤、焦炭这四种燃料的价格已经算是了如指掌了,所以才这么问:“嗯,本宫不知诸位爱卿可有意经营煤炭生意”
某太子手里的大生意从来都不缺,就看你们敢不敢往里面砸钱了,这买卖不适合给朝臣们经营,只有兜里有足够银子的主才能掺和一脚,比如眼前这几位。
新城侯王国兴倒是乐意,可心中倒是有很多疑惑,便恭敬地说:“殿下若是有意如此,臣自当愿意经营,可这煤炭……”
君让臣卖炭,臣不得不卖炭!
太子想让他们卖煤炭倒是可以,但起码也得有个上货渠道吧
总不能张嘴皮一碰小嘴皮,大家就能摇身一变都成了煤老板啊
幺鸡望着被自己绕到懵圈,都是一头雾水模样的勋贵,眨了眨眼道:“本宫早有准备,诸位爱卿无需担心煤炭来源,若是有意,可着手准备‘开滦煤炭集团’成立之事!本宫无意与珉争利,但今后皇城、各衙门、各府邸以及主要商家,均会从‘开滦煤炭集团’购入煤炭用以做饭取暖,想来总数不会太低!”
某太子也不打算垄断经营,好歹也得给卖炭翁留条活路才是,普通百姓依然可以从个体户手里买炭买柴火。
但后邸、官方机构以及朝臣们家里和跟抱鸡大腿的商人都要从“开滦煤炭集团”进货才行,不进货就是不给某太子面子了。
坐在太子左手边的恭顺侯吴惟英思前想后,仍旧对某些内容疑惑不解,只得主动询问:“殿下,愚臣不知此‘开滦煤炭集团’为何物可否是贩卖煤炭之机构”
吴惟英认为这个名头倒是不小,不过太子是不是有意想要成立一个专门贩卖煤炭的衙门还不得而知,他也只能继续听太子的解释才能了然于胸。
某太子忽悠土鳖那是手到擒来,属于甩都甩不掉的特长:“‘集团’即取‘集合、团结’之意,乃是由私人入股并控制的商业合作单位,犹如镖局、茶铺、酒楼等等,只不过是贩卖煤炭的大型铺子而已。不过这铺子将采煤、冶炼、运输、销售等流程集于一身,为购买煤炭的顾客提供便捷服务,可以看作是放大版的卖炭翁!”
这么一解释,勋贵们便都明白了,但还有一个问题很是要紧,不解决这个,那就完全没法贩卖煤炭。
幺鸡也察觉到了大家眼中的追问之意,便继续往下说:“为何叫‘开滦煤炭集团’,因为煤矿就在永平府的开平至滦州一带,浅层煤深度不足十米,煤层最厚之处可厚达百米,露天部分的可开采储量约为一百五十亿斤以上,井下
第183章: 利益均沾
虽然有高高长长的烟囱用来导烟,可炉子周边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呛人,小内侍被呛得掩口咳嗽,又不敢大声咳出,还得照顾炉子里的火势,忙得实在不亦乐乎。
但生火就是如此,哪有一点都不冒烟的,大家已经司空见惯了,恭顺侯吴惟英及时奉上一记马屁:“此炉生火如此迅速,火势凶猛,必定构造精妙,殿下心灵手巧,臣敬佩直至!”
其他六只勋贵也旋即交口称赞起来,虽然有夸大其词的意思,可部分说地倒是实情。
既然这七家都愿意合作,也拿出了十四万两银子,自己也就没必要继续藏着掖着了,幺鸡将实情和盘托出:“诸位爱卿,这炉子再普通不过,奥妙全在这煤上!先将煤块碾成煤粉,再把适量的水掺入煤粉里,将煤粉搅拌成糊状,用模具做成圆柱状,中间插入七根木棍,带凝固之后便会留下孔洞,此便是‘蜂窝煤’,放入炉内之后,在风力的推动下,火苗将沿孔洞上窜,助涨火势增大,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过。跟包饺子一样,只要潜心研究,自然会得偿所愿!”
“蜂窝煤”这玩意一点都不难,做牛肉拉面的大厨们现在就用蜂窝煤在东宫的院子里做饭,四五分钟之内,炉温便可升至三百度以上。
不然指望普通柴火给炉子慢慢升温,那可真是让某太子好等了,一群人直接转入大眼瞪小眼模式了……
新城侯王国兴听得连连咋舌,明白其中奥秘之后便赞叹道:“原来如此,殿下聪明绝顶,一番话令臣茅塞顿开,此‘蜂窝煤’实乃巧夺天工之物也!”
听太子所言,这“蜂窝煤”做起来很容易,可就是没人想到,确如同包饺子,知晓过程倒是不以为然,可若是蒙在鼓里,那便是百思不得其解了。
幺鸡告诉他们“蜂窝煤”的制作原理,其目的就是要让他们不能闲着:“诸位爱卿可在京城城内或城外设立一处加工厂,专门用来碾磨煤块,搅拌煤粉,大批量制造蜂窝煤,经过大约五至七天的晾晒,便可上市销售了,这银子赚起来当是不难吧”
买块地皮,盖个简易厂房,弄几部石磨,雇些壮汉和牲畜,再找木匠把模具捣鼓出来,这事就算齐活了,貌似这是成产流程最为便捷的能源类产品了,其他都比这要复杂得多。
太子此举这就是给大家投桃报李,新乐侯刘文炳急忙拱手致敬道:“确系不难,臣等深受殿下圣眷,定当鞍前马后,尽心竭力!”
只要七人齐心协力,不出一个月就能见到回头钱,这当然会让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而且今后畿辅一带的煤炭生意只怕要被他们垄断了,那可是数十万两的活计啊。
细算起来,他们每家就给太子七万两银子的好处,而且不是捐赠,只是借贷,便能得到如此巨额的买卖。
对比那些吝惜金银的家伙,真是太有远见卓识了,这些人不光连家财没保全,就是连脑袋都没能保住,与太子对抗,那就是该死。
见到赚钱的生意近在咫尺,勋贵们个个都喜形于色,幺鸡解释道:“本宫为什么要跟诸位爱卿说这个因为新城修筑在即,今后要建立我大明境内规模最大的钢铁厂、武器厂、炼油厂、化工厂、糖厂、酒厂等等,所需煤炭须以数十万斤甚至百万斤来计算,从开滦煤矿运抵京城的煤炭不愁没有销路!做蜂窝煤只是个开端,顶多算是小打小闹罢了,真正的生意是为各类工厂提供货源,本宫所说的不愿与珉争利便是于此!”
即便经历了京营的一顿祸祸,只要做好防疫工作,人口便会慢慢恢复的,而且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会吸引周边地区的土着前来谋生,他们不是固定居珉,也是半固定的,毕竟还需要个住处。
从今往后京城居珉将只多不少,等基础工业发展起来,工厂开始大规模招工,吸收上二三十万劳动力根本不是问题,他们拖家带口的过来,便能让京城重新繁荣起来,十年之内媲美江南诸城并不困难。
目前大明最大的钢铁厂在广东,运输距离太过遥远,不如直接从马鞍山采矿,经过漕运便可直抵京城。
但问题是钢铁厂污染太过严重,京城冬天的空气质量会非常不好,某太子还小,不想玩自己坑死自己的游戏。
解决的办法就是在马鞍山建一座钢铁厂,刚好毗邻长江,采矿与取水都很便捷,淮南还有煤矿,可以通过漕运轻而易举地供给炼钢所需的燃料。
等将半成品运到京城再进行来料深加工,变成武器级钢铁,用于大批量锻造各种类型的新式武器。
准高科技武器不会让南方各地的工厂来生产,必须集中到京城,这样才能在最大限度的降低泄密的可能性。
像飞艇这种逆天级别的武器,最好能够保密三五年时间,哪怕辫子最后得到了制造工艺,可能减缓清军装备的速度。
不然一年之后,在战场上就能看到无比壮观的大清空军了,地面打不过,天上还打不过,那就真特么滴坑爹了……
这几个家伙这么有钱,是不是再撺掇他们开办个钢铁厂
从自家矿里挖出来的煤就可以直接拉进自己的厂子里去了!
想法倒是不错,但已经榨出十四万两银子了,再使劲榨的话,勋贵也要肉疼了,还是留着以后再说吧。
直供武器厂的钢铁可以由自己的钢铁厂来提供,反正手里也有不少银子,自己的财力完全能够建一座准现代化的钢铁厂。
就怕到时候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说成是与珉争利,让一群文盲牲口跑来闹事,还得派兵驱赶,烦都要烦死,更别说朝会上了。
还是找几个代言人比较靠谱,银子自己拿大头,有锅就让他们背,这是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呀。
只要有利可图,想必希望为太子背锅的应该是大有人在吧。
如果一年能赚几千两银子,甚至上万两银子,别说背锅,连命都可以豁出去了……
太子打算建造新城,勋贵们已经都知道了,原来太子是要在新城开办诸多工厂,煤炭生意自然能够如鱼得水。
这样挖出来多少都能卖掉,大家心里就更为高兴了,诚意伯刘孔昭恭维道:“殿下志向远大,又得太祖高皇帝陛下之点拨,从仙界游学归来,定能中兴大明,臣等虽才疏学浅,但必惟命是从,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刚开始几个人只是不屑与“黄豆公”等人为伍而已,并非真心赞同太子所颁布的诸多政令,对于自己的家产也是小心翼翼,生怕被太子惦记上,被直接查抄了。
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发现太子处理棘手难题都是游刃有余,且不惧朝臣们的百般阻挠,又大力稽查百官里的蛀虫,并未敷衍了事,倒是有一代明君之端倪。
此番合作开滦煤矿的买卖,勋贵们已经算是心悦诚服了,能跟着太子日进斗金,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就算是侯爵伯爵去卖煤,那也是奉旨卖煤,旁人羡慕还来不及呢。
如果在煤矿生意上合作顺利的话,幺鸡还想继续带着勋贵们玩,比如合伙开办一个炼油厂之类的,放眼整个京城,乃至畿辅一带,有他们这样
第184章: 勋贵开店
煤矿有了,有人就可以开始挖了,资金有了,矿工也能招募了,成品蜂窝煤更是有了实物,还有小炉子可以验明正身。
唯一差的就是厂房了,要给原煤和蜂窝煤提供一个囤积与晾晒的地方,如果有必要,还要对原煤进行加工,烧成焦炭。
不过这道工序在开滦那边就能完成,不但成本更低,而且不会污染到京城,直接运过来成品就行了。
要是在老城这里先行购置厂房的话,就必须选在外城的东南处,这里是下风口的位置,不论是秋冬季节的西北风还是春夏季节的东南风都不会将煤灰刮进皇城里。
这也就是理论上,万一刮阵旋风,某太子就真的要领着漂亮亲妈和一众弟弟妹妹们吃煤灰了,还是在外城搞个囤积站点比较靠谱,有两道城墙遮挡多少还能好点。
具体位置也就是在永定门一带,山川坛以西,南坊南部,这里有几处不大的人工湖,附近有连片的空地,珉宅不太多,有的话也可能被大火烧得差不多了。
即便完好无损,花点钱把当地的土着们请走就齐活了,这里靠近永定门,进出拉货很方便,取水又能就近,着火也很容易扑灭,这个位置看起来非常理想。
等勇卫营完成了搜捕京营逃兵的任务之后,七位勋贵股东就可以到外城那边去实地考察了,花多少钱,怎么建厂房,雇哪些人都可以由他们说了算。
某太子唯一的要求是账目要清清楚楚,若有贪墨之徒,不管是谁家的奴仆,一律“啪啪”掉,决不姑息,这臭毛病绝对不能惯着!
内阁大佬连带六部官员总数多达近千人都被抓起来候审了,对于勋贵家的奴仆就更没必要加以庇护了,干贪墨太子兜里的银子的家伙好像还没生出来呢……
“诸位爱卿这两天先准备好银两,想好派驻开滦那边的人手,待本宫拟好运营条例与管理章程,便可前去买地开矿,顺天府尹侯峒曾自会从中协助。”
既然是做大买卖,那么钱和人都要准备妥当,这是最基本的,只要永平府那边没问题就算是一路绿灯了,真有情况,大不了将永平府府尹换个能干的家伙就行了。
“臣等立即回府筹备所需银两与人员,敬请殿下宽心!”
开矿这买卖干得好的话,一年就能将之前砸出去的七万两赚回来,以后就都是纯粹的净赚了。
别说赚十年,就是赚五年,每年保证落袋七万两,那便是三十五万两银子,放在以前可是做梦都梦不到的美事啊!
将十五万两银子拿去孝敬太子殿下去买个安心,自己最后还能落袋二十万两之巨,这钱花得多踏实呀。
听太子说要在新城开设诸多工厂,想必其中也有利润丰厚的行当,只要开矿这事能成,今后就抱定太子的大腿了。
从开矿到运输,再到仓储与销售,该想到的事情,某太子都已经为勋贵们解决了,他们所要做的就是拿钱作为开滦煤矿集团的流动资金就成了。
目前京城的煤价为每百斤约一两到二两银子,质量好的原煤价格能稍微高一些,但也比不过木炭和焦炭。
想要提升自家产品的售价,增加公司收入,及时可行的办法就是销售自主研发的半成品——蜂窝煤!
这玩意搭配小炉子的组合横空出世便能领先同类竞争对手了,玩个两三年就撤,即便竞争对手也进行仿制,自家的蜂窝煤也能占领近半的市场份额了。
幺鸡也没想过将这玩意进行垄断,怎么也要给卖炭翁们留条活路才是,不光是对百姓的燃料供应领域不打算这么做,也没计划组织人手打击仿制品。
百姓都是穷苦人,收入本就不多,而自己最擅长的便是低价竞争,大规模采煤和运输自然能降低成本,可以用低价挤压市场上的对手,并吸引到足够多的消费者。
对于土豪以及工厂来说就更简单了,不买太子的煤就是不给太子面子,远了不敢说,估计在畿辅一带,这个脑电波警告应该还是有点用的……
七只勋贵合伙掏了十四万两银子,幺鸡也没啥表示感谢的东西,索性就请他们吃牛肉拉面好了。
倒是吃的津津有味,边吃边赞叹不绝,不吝溢美之词,甚至新乐侯刘文炳、诚意伯刘孔昭、惠安伯张庆臻等人还打算合伙在内城开家面馆。
采矿卖煤他们是彻头彻尾的外行,说到吃,特别是好吃的,那个个都能说出一套一套的东西出来,好像是行家里手的模样。
幺鸡是打算将面馆作为东厂或者锦衣卫的情报站的,不过有人愿意主动接锅也没什么不好的,自己连启动资金都省了。
假设一家连锁店的加盟费是一千两银子,一碗面能净赚十文钱,一天卖出五百碗面就能净赚五两银子,一年便可收获一千五百两银子,连本带利就都回来了。
现在除了宫里的贵人和两位都帅以及几位总兵在之外,就是眼前这些勋贵和宫女太监们吃过拉面了,外面的土豪根本连味都没闻过,更别说吃了。
在京城开这么一家拉面馆,一年不净赚个三五千两银子,那只能是老板在玩两天开店三天盘点的游戏了!
这么算起来,加盟费就绝对不能设定为一千两银子了,那就太便宜这群跟着吃肉的家伙了。
“诸位爱卿若想开店也容易,本宫这里可以提供来自御厨的成手店长,并且为其配备助手若干,由此班子前去料理拉面,配方与原料都与宫里所制汤面一模一样,对外销售自然万无一失。目前开设牛肉拉面店有两种加盟方式,一种是直接买断,即一次性支付五千两现银便可开设一家门店,由出资人自负盈亏,本宫不参与任何形式的分红。另一种是先支付一千两银子的加盟费,然后本宫每年均可获得该店纯利润的五成。双方一旦签署合约便是定死规矩,过后绝无更改之可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