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红楼之步步为赢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巧克力锅巴

    史菲儿一听忙摆了摆手,虽然心里觉得这大夫未必能看出来这贾母已经换了“芯儿”,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连忙说道:“罢了,又不是什么大病,没什么好瞧的。”

    “可是……”一旁的儿子还想进言,就被史菲儿打断了。

    “这说了这么久的话,我也有些乏了,时辰也不早了,你们也都早些歇着去吧。”史菲儿装作有点累的样子身子往后微微一歪。

    儿子媳妇见状也不好再多说什么,毕竟老太太刚醒,的确需要静养,两位儿媳想留下伺候,怎奈史菲儿执意不肯,只得又叮嘱了伺候老太太饮食茶药的丫鬟几句话,才告了安各自离开。

    立在一旁的小丫鬟见人都散了,方才上前问道,“老太太可是有些饿了私想着老太太三天都没怎么吃过东西了,喝的都是苦汤子,又说了这会儿子话,应该会想吃点东西了。我刚才已经吩咐小厨房备下了,现在给老太太您上不上”

    史菲儿瞅着小丫鬟点了点头,暗想这小丫鬟还真是聪明伶俐有眼力见,是个好苗子。这让史菲儿想起红楼梦中贾母身边的管事大丫头鸳鸯来,不知道这小丫头是也不是。不过,现在总不能拉着人家问你叫什么吧,这样一来这屋子里的还真以为老太太睡了三天,醒了就痴呆失忆了呢。

    怎么能快些将人认全了,这的确是个大问题啊。

    饭倒是上的很快,史菲儿早就想尝尝这贾府中一道茄子用上十来只鸡配的茄鲞了,而且红楼梦中记载的美食众多。后世还有人因此专门开发出了个红楼宴来,可见魅力之大。只可惜这次史菲儿的愿望落了个空,摆上桌的不过是一碗清粥,几样清淡小菜。

    见史菲儿脸上微沉,小丫鬟连忙劝解道:“老太太大病初愈,不宜油腻,这小菜也是按您过往的口味特意调的,您且尝尝看,不喜我再让他们换了去。”

    &




第九回
    两位儿媳不知此时史菲儿正在打量自己,依然循了旧例,布菜盛汤伺候贾母跟前,倒是颇为熟练。特别是这二太太王夫人将贾母的口味琢磨得一清二楚,此时的史菲儿已经有了先前贾母的记忆,故而能看出这王夫人卖力讨好,反观大太太,却未如此,只是循规蹈矩依照吩咐伺候罢了。

    史菲儿记得红楼梦中对贾赦的这位原配夫人语焉不详,甚至究竟是姓张或是姓李也未明示,而且过世较早。史菲儿对这位大太太自然也没啥印象,唯一知道的就是贾琏应该是这位原配夫人所生罢了。之后贾赦又娶填房邢夫人,那位大太太贪财吝啬,又一味怕着贾赦,对贾赦的种种恶行没有半点规劝,反而纵着,实在让人无法心生好感,因此在贾母心里那位邢夫人大太太不过就是应了个景充着个数罢了。

    不过现在史菲儿从贾母的记忆里来看,贾母对这两位儿媳妇还算是满意,欣赏贾张氏的温柔娴静,也中意贾王氏的干练爽直,虽说对二太太多些偏爱,但也不为太过。这点倒是让史菲儿有些吃惊,因红楼梦中贾母偏心可是出了名的,特别是对于王夫人所生的那位衔着宝玉降生的公子哥贾宝玉更是视为眼珠子,让王氏当着荣国府的家,二房也住在荣禧堂内,可算是对这一家子宠爱过头了。导致史菲儿初看红楼梦时错以为那贾赦只是借住在贾府的亲戚,甚至还不如薛姨妈来的亲近。

    众人观书,解得百味。红楼梦是本奇书不假,多数人看时多半都关注宝黛钗三人欲说还休的恋情去了。而史菲儿却很在意贾母,或许是有些感同身受的缘故,史菲儿对于贾母如此偏心是有几分恨意的。觉着这位老太太不应该算是个糊涂人,可却因偏心办了糊涂事,若是她不对老二家那么宠,对老大家那么疏,说不定贾家结局也会改变一二。

    史菲儿想着既然是要开始着手整治贾府,那第一步自然先从这贾母开始。最好趁着现在贾母还未表示出太多偏心时,先将这股风气正过来,免得日后越演越烈难以收场。想法是好的,如何操作,这的确有点伤脑筋。根据这两天得到的信息分析来看,自己此番穿越似乎有点早,早到那金陵十二钗还没有几个出生的呢。不过也算是件好事,这样自己的时间够多,在等待十二钗出现前,若是能将贾府收拾利索了,将来也能成为其众人的依仗,这也不失为个不错的选择。

    “老太太可好些了”贾赦端坐堂中捧着个扇面仔细端瞧,见夫人贾张氏回来,先问了一句。

    “已经大安了,”张夫人点点头,只是眉头微皱,有些欲言又止。贾赦见状倒是笑了,“夫人,我这把扇子可不是新入的,是我祖母留给我的,你可不要以为我又去孝敬那些古董商人了。”听贾赦这么一打趣,张氏倒是也笑了,“瞧老爷说的,我原不是为此事。况且若只是一两把扇子老爷买来赏玩也是雅致之举,为何要责怪”

    贾赦听言将扇子拾起,继而问到,“那你因何事犯愁”贾张氏顿了顿,“我若说了老爷勿怪。”贾赦点点头,让大太太坐下,“只管说便是,不过先坐下吧,你身子越发沉了别太累着。”贾张氏脸上浮现一抹红晕,贾赦看了更是喜欢,张夫人见状扭了脸,沉吟了下,方慢慢开口,“今日我去给老太太请安,老太太竟细细问起瑚儿来,我私下想着莫不是老太太想接了瑚儿去身边养着,故而有些疑惑。”

    “怨不得说这妇人多心,那瑚儿是老太太的长房嫡孙,多问几句也是正常,就算老太太要将瑚儿接到身边去养,也是因你现在身体不便,对你的体谅,你莫要多心。”贾张氏听贾赦如此说,将愁容收了,笑道,“我原本是怕老爷舍不得呢,没想到老爷倒是比我放得下。”

    “我怎会舍不得,我是在祖母跟前长大,自然了解这隔辈亲的好处。”贾赦又将那扇子捏在手中摸了摸,转头对贾张氏笑着说道:“我今日且要跟你说说瑚儿那小猴崽子,可真是气死我了。我想着他也不小应该开蒙,特取了部书给他,没料想府上来了个客,我去了半日,回来一看,那书上尽是鬼画符了。”

    “老爷没责罚瑚儿”贾张氏急忙问道。“责罚那猴崽子看我变了脸,一溜烟跑了,嘴里说是几日没见老太太了,要去请安。”贾赦顿了顿,“算这猴崽子机灵跑得快。”贾张氏一笑,心内了然,知道贾赦不过是嘴上说说,哪里下得去手,也不再多言。

    坐在屋子正中的史菲儿现在颇有点头疼,只是因为今日吃饭时想多了解些情况,就顺嘴多问了几句自己未见面的便宜孙子的情况。一来自己并不记得红楼梦中有贾瑚这个人,想多多了解了解。二来贾珠早亡,书中提虽提到但也着墨不多,况且贾珠的遗孀李纨也是十二钗之一。故而史菲儿对这两位挂在自己名下的孙子颇有些好奇,自然也就问得细了些。谁知两位儿媳妇才走,自



第十回
    话说这贾敏回贾府,内眷具为欢喜,独独王夫人一人心中不喜,虽说姑嫂不合乃世间常事,这也不足为怪,只是这一对姑嫂不和多半是王夫人自己折腾的。

    贾母生了两儿子一女,长子贾赦一落地就因婆婆喜欢抱到自己跟前亲自抚养去了,这样自然让刚刚做了母亲的贾母心生不爽,毕竟初为人母还未体验这其中苦辣酸甜呢,就直接被剥夺了权利。虽说日日也能见着儿子,但毕竟不是抚养在身边,时间久了或多或少还是生出了些疏离。贾母那时是小辈对此事敢怒不敢言。过了两年又生了贾政,贾母甚怕婆婆也将其抱走抚养,但那时婆婆年事已高,精力体力有限况且府中嫡长孙已在身边,对这个孙子就有些不太在意。贾母一面开心可以亲自教导抚养,一面也因婆婆的怠慢而为贾政不平,故而全部心力都倾在贾政身上,大有补偿之意。儿子长大娶妻,这老大媳妇是贾代善和婆婆定下的,起初贾母也不大欢喜,但见人入了门行事风格端正大方,性格又温柔,也渐渐喜欢起来,后来老二媳妇进了门,性格倒是对了贾母的心性脾气,加上这媳妇是自己相看订下的,贾母自然是格外看重。

    因此就现在情况而言,贾母对自己这二个儿子,有六分向着贾政,四分在贾赦。贾母想着依着国法族律自己疼爱的小儿子将来分家总是要吃亏些,趁着兄弟尚未分家故而多多照顾些。只是并没有红楼梦中记载那么夸张罢了。

    但毕竟不管怎样再向着贾政一家,对媳妇总也不能越过自己的亲闺女去。更何况贾敏未嫁之前就是贾母的心头肉,深得贾母偏爱。若是别人家见此情景,有眼色的媳妇自然会多多顺着婆婆的意对小姑子谦让一二,可这王夫人偏不,她见贾母向着自己闺女,又时常将自己的梯己之物赏与小姑,心里就有些不爽。

    贾敏自幼读书,文采诗文俱佳,可王家养女儿遵从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王夫人虽说识字,但文采诗文方面的造诣自然就落了下乘。可偏偏张夫人出自饱读诗书的清流一脉,谈吐不俗,才情上佳,贾敏因此和大嫂子走得更近一些。如此一来,王夫人更是看贾敏不喜。但不喜归不喜,也只能在心里恨恨,不敢挂在面上。贾敏未嫁之时,偶尔拿捏些无关痛痒的小事给小姑子添添堵罢了,这些贾母虽看在眼里,但一来事小,二来贾敏也不以为意,故而也从未放在心上。如今贾敏已嫁人,这样机会也少了许多,王氏也消停了不少。可偏这次因贾敏是缘于随林如海出京赴任,王氏想起自家老爷官运平淡,偏又听得林如海高升重用,心中更是不爽,对贾敏又厌了一层。

    此番旧事暂且不表,单说贾敏到了,自然要去贾母处拜见,两位嫂子知其今日要来,也早早过来伺候着。众人相互见礼不消细说,礼罢了史菲儿遂让众人坐下一起聊天。

    “母亲今日可好”贾敏笑盈盈开了口。或许是多日不见,又或因自家有喜事精神不错,史菲儿觉得这贾敏看起来比记忆中要胖些。

    史菲儿点点头,“还好还好,一把老骨头了喽,将就着过吧。”史菲儿轻描淡写一句,并不愿深聊。可哪知贾敏一脸关切,“听闻前几日母亲竟昏睡了三天,此番虽看起来神采俱佳,但还需要好好调养调养,不知有母亲这几日还有没有请郎中复诊,脉相如何”

    这贾府的消息往外传得真是飞快,史菲儿心里叹了口气,此番自己穿成贾母后,怕横生枝节因此下令府内禁说自己病了一事,哪曾想自己许久未登门的女儿却已知晓。生病之事倒是不碍的,知道就知道了,若是以后其他什么事也如此这般传得飞快,这后果就无法预知了。况且这传话最容易变形,经上几个人添油加醋一番,那话的味道就变了大半,原本不起眼的小事,经几番传讲说成危言耸听之事也颇有可能,那三人成虎便是如此。看来这贾府里的下人也需要赶紧收拾敲打一番,否则日后有点风吹草动还不折腾得满城尽知了。不过贾敏如此一问也是做女儿的心疼母亲的表现,史菲儿也不想深究,便点点头道,“年纪大了,难免如此。这郎中太医多不过是开些凝神定气的方子,你也不必太在意。”

    贾敏听完应道,“母亲如此说实为我等晚辈宽心,但还望母亲多多体恤我们,切不可刚好几日就断了药,总要吃上几幅巩固一二。”

    听到此话,史菲儿也就只有苦笑了。史菲儿平生最烦吃药,在现代生病了西药片都不愿服,更何况这一大碗一大碗的苦药汤子。而且还要连着喝,喝上好几天,自己想偷偷倒了也因身旁有人而倒不得。俗语说是药三分毒,又是这么一大碗,史菲儿每天都是咬着牙捏着鼻子努力灌下,天天就盼着将这药早点吃完了事,这回贾敏还要让自己



第十一回
    听闻贾敏如此说,史菲儿越想心中疑窦越多,眼波一转便笑着开口说,“巧了,刚才还说张太医今日要来给我诊脉,姑且先别给我号了,赶紧给你看看吧。”话音未落,就听见有丫鬟来禀,说张太医到了,来请脉。

    史菲儿一笑,“今日真是巧上加巧了,想谁来谁,快去号脉,我等你好消息。”说罢连命丫鬟婆子送贾敏前去。只消半柱香的功夫,贾敏面有喜色而归,史菲儿见状心知十有八9就是了。笑着打趣道:“怎样应该别是让我们空怀喜一场吧。”贾敏笑着点点头:“张太医说时日尚浅不敢定论,但8九不离十了。”众人一听,忙来道喜不迭,贾敏更是一脸喜色,乐呵呵地都应了。

    史菲儿又仔细地想了想,在书中明确记载林如海娶妻贾敏,有一女一子,但儿子养到三岁便没了,只留黛玉一人。而且现在距离生黛玉时间还早,如果不是警幻在捣鬼,那或许只因这一胎时日尚浅,贾敏没经验又没有觉察,加上随林如海出京赴任,路途辛苦自己折腾掉了也不自知。或许恰巧因此又伤了身体,所以后来子嗣就变得更为艰难。史菲儿按照这思路推断了一番,便更觉得占理。

    这么算来为救黛玉,则必先要救贾敏,想要救贾敏,还是应从先保住这胎开始。不管将来是男是女,这黛玉有了兄弟姐妹也多了人照应,自然是好事一件。

    听闻喜讯的史菲儿忙遣人给张太医封了一封丰厚的诊金,转身又特地谢了张夫人,夸赞她细微体贴,让其早早歇着养胎去,之后遣散众人,独独留下贾敏,打算两人要说些梯己话。两个小孩子见今日听不得故事了,走得时候都有些不情不愿蔫头耷脑,张夫人对贾敏叮嘱一番禁忌方才离去,唯有王夫人嘴里说着恭喜话脸上却不大好看。

    母女二人进了内室,将下人仆从都遣走,两人这才坐下来安静说话。贾敏依旧担心贾母身体,又细细问了一番才放了心。史菲儿瞅着,觉得贾母这个女儿倒是没白疼,于是原本想救贾敏的心也又增了几分。

    史菲儿拍着贾敏的手慢慢道:“这已有好消息了,如今打算回去如何料理。”贾敏被贾母如此一问羞红了脸答道:“自然是要禀告老爷和家中老太太知道。余下的女儿打算多问问婆婆与嬷嬷们,早早准备起来。”

    史菲儿如此一听就知道贾敏对这事并无准备,也毫不熟悉。想来也是,这边两位嫂子有孕时她已出嫁,而婆婆那边连个妯娌也没有,算起来竟是身边连个有此经历的人都是没有的。而且她婆家本来就人丁不旺,虽说老人家盼望子嗣但也对此事想必也不会照料的过为周全。况且那时又非现世,随便上网一搜,各种孕期保养注意应有尽有,此间这里还是口传心授的多。史菲儿拉着贾敏的手道:“想来你也是个不经事的。此事乃是林家大事自然要先告知你家老爷,你今番有孕还要请他对你多加照顾体谅才是。”

    贾敏点点头,“老爷对我算是照顾有加,如今出了孝,因未有喜事还时常安慰我,说子嗣之事乃上天注定,急不得。”史菲儿听闻也点了点头,这点林如海倒是和书中所述相同,虽为子嗣有几房姬妾,但和贾敏情投意合也是真,想那黛玉入府前,林如海说其不娶继室也可以证明其对贾敏有一番情谊。

    转念一想,史菲儿又开口说道:“不过你有孕一事不宜立即告诉你家婆婆。”贾敏一愣,不解其意忙问,“母亲这是何意”

    史菲儿捏了个梅子蜜饯递给贾敏解释道:“其一此番你是在娘家中诊出有孕,此事就为不妥,其中缘由我自不必说,你等聪慧一想便知。其二你婆婆年岁已高,如今你脉向尚浅,虽说这张太医乃杏林高手,但也不能说完全确定,倘若不是,岂不让你婆婆空欢喜一场,怕那时添喜不成反而落了埋怨。”史菲儿见贾敏点头,又道,“况且头三月更是要紧,等你定了稳了,再告知你婆婆,她必定欢喜。”贾敏一一记下,想了一番,忙又笑着催问,“母亲还有其他应注意之事,快一并说给女儿吧。”

    史菲儿笑道:“是是是,自当全告诉你。我先问及你个旁外话,如今你家老爷这这房中还有几人”

    贾敏听闻此言微微一愣,开口道:“原有老太太送的两人,后我又给了两个丫头。”史菲儿一听,心想这林如海还挺有齐人之福的,这比现在贾赦房里的都多。贾敏见贾母脸上颇有不悦之色,便又解释道:“这四人平常也还乖巧听话,不像是惹事生非的。”

    史菲儿可不这么想,自己又有现世和太虚幻境的一番经历,自然比旁人想的多。况且现世执行都一夫一妻制,从现世过来的



第十二回
    在贾府待了一日,贾敏回到府上又将今日与贾母所言之事仔仔细细思量了一番,于是心下决定暂且再等上几日,待府中依循惯例为老太太请太医号脉时顺便替自己再做诊脉,到时借太医之口公布于众。今日就先将此事只告知自家老爷知晓便是了。

    林如海将要离京外任,故而这几日颇为忙碌,回府也较平日里晚些。回府后照例先去给母亲请了安,才去贾敏院中。进了院就发现今日和平日有几分不同,这丫鬟婆子都在屋外立着听宣,脸上个个皆有喜色。进了屋四下静悄悄的,只见贾敏正端坐在灯前挑着花样子,便近前将灯拨拨亮。

    凑近一瞧,只见贾敏一手捏着五子登科,一手又拿着多子福寿,比来比去不知该选哪个。林如海看了,想着今日贾敏回贾府,必是见其嫂子又要再添麟儿,此番正准备贺礼呢。林如海瞧着心里微微有些失落,轻声叹了口气。

    贾敏见林如海进屋,忙笑着起身相迎,手里花样子却依旧舍不得放下,便拿了过来,向林如海问道,“老爷觉得哪个好些”林如海不忍拂了贾敏的兴致,随手一点说道:“这个好些。”贾敏听了此言便将多子福寿的花样撂下了,拿起五子登科笑着对林如海道:“还是老爷选的好,想我们林家的孩子还是这五子登科更来的喜庆。”林如海听了此言具是一愣,“太太的意思是”贾敏含羞点了点头,又忙道,“今日回府,老太太又留饭,推辞不过便留了下来,没吃几口就觉得恶心不适,恰巧张太医来给老太太请脉,我蹭了老太太的福,也去号了一下,没想到竟是了,只是张太医说因日子浅不敢确认,但八9不离十了。”

    听了贾敏这一席话,可是将林如海喜得不知该如何是好了。先是急急拉着贾敏坐下,自己却又不坐,在屋子里来回踱着步子,转了几圈忽然拔脚就要往外奔,贾敏赶紧叫住问道,“老爷这是要去哪”林如海回道,“去禀明老太太去。”贾敏急忙上前将人拦了,慢慢说道:“想必现在老太太已经睡下了。老爷此番再去惊扰了也是不好。我想着再过几日待循例给老太太请太医时再去诊脉,这样一来日子也久些,虽太医说是十之八9,但万一不是岂不枉老人家空欢喜一场,故而还没禀明老太太。”林如海听罢略略沉吟,点了点头道,“夫人考虑甚是周全,我自顾着自己欢喜了,反而不及。”可是林如海虽驻了步子,但却依旧闲不下来,捧了部书出来,开始准备给这孩子起名字,贾敏见了更是笑到合不拢嘴。
12345...1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