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末召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秋风知了

    张辽悚然一惊,随即沉声道:无论如何,我会尽力保何氏后人。

    左慈嘿嘿一笑:那就纳了尹氏吧,左右何咸必死,你要照顾他们,尹氏与你做了妾岂非正好,如此一来,照顾他后人也名正言顺。

    这张辽无耻的发现,自己的心防居然被左慈说得有些松动了,脑海里回想起尹氏的楚楚可怜和绝色之姿,心跳不由加快。

    无耻,真他娘的无耻,张辽暗骂了自己一句,忙转移了话题,问左慈:道长,需要小子帮忙的可是与老板娘有关?

    左慈沉吟下,道:而今你已见了苏婳,贫道也不隐瞒,她半年以内将有一场大难,需要你相助。

    又是神棍之说张辽一怔,不过他脑海里陡然想到了一件事,正是他提醒过苏婳的,关东诸侯起兵后,董卓迁都长安,火烧雒阳,莫非左慈指的大难就是此难?

    他心中悚然,一时之间也不敢小觑左慈了,不过心中还有一个疑惑,问道:以道长的能力,带走老板娘可谓轻而易举,将她带在身边保护便是,何必非要小子不可?

    左慈面色凝重,摇摇头:以贫道推算,她的命中贵人不是贫道,纵然贫道将她带走,也难免祸端,事关重大,贫道冒不得一丝险。

    张辽本来对此不以为然,但看到左慈郑重其事的样子,突然也明白了左慈的感觉,一时心中肃然。可怜天下父母心,左慈爱女心切,纵然有一丝风险,他也不肯冒,所以才费尽心思来找自己。

    他忍不住又问了句:既然道长如此着紧老板娘,为何要躲着她?不去见见她?她应该也在找你呢。

    左慈摇头道:贫道志在出世修行,岂可为家室所累?

    张辽嘴角抽搐了一下,果然是奇人有奇行,这是什么想法?

    经过左慈提点,张辽没有再去想兵器的事,而是与薛明一道快马直奔北邙山。

    此时已是未时,原本在北邙山下驻扎的兵马早已在午后按原定计划向小平津行进,张辽和薛明在邙山道中追上了缓缓行进的兵马,蒋奇和杨汉几人也送回了李儒和田仪,先行赶回与部队会和了。

    距离平县还有三十多里,张辽命令将士加快了行军速度,又命赵武带着两人先行一步向平津都尉报信。

    与此同时,张辽请求左慈帮忙,先去打探一下平津都尉是何人,是不是与胡轸关系密切,免得他一头栽进贼窝里。

    左慈出乎意料的倒也没反对,独自一人先赶去了小平津打探情况,他毕竟还要张辽帮忙。

    至于张辽,心中对于今后如何与上司平津都尉相处,自己也没底,这可不是后世,得罪了上司顶多就是撸成平民,这是强权时代,没有太强的规则约束,与上司相处必须毕恭毕敬才行,否则便是斩了自己也是无人过问。

    只是,万一平津都尉是个没能力或瞎指挥的,自己总不能百依百顺吧?




第五十五章 师父,请受弟子一拜!
    北邙山位于雒阳城北,绵延在雒阳与黄河之间,东西横跨渑池新安洛阳孟津偃师巩县六县,长三百八十余里,南北也有三四十里,丘陵起伏,沟谷处处,成为雒阳北部的天然屏障。北邙山水深土厚,枕山蹬河,也是绝佳的风水宝地,是以后人有云:生于苏杭,葬于北邙。

    自东周以来,多名帝王葬于此地,仅东汉一朝就有五位,距离洛阳最近的是冲帝刘炳的怀陵和灵帝的文陵,再往北便是顺帝刘保的宪陵安帝刘祜的恭陵以及北麓黄河边上光武帝刘秀的原陵。

    因为帝陵需要文武大臣定期祭祀和参谒,所以邙山道修建的也极为宽阔平整,虽在山中,却畅行无阻。

    一路急行军,到了傍晚,当一轮明月升起的时候,终于抵达平县,部队并没有进入平县,而是绕城而过,直奔平县西北三四里外的小平津渡口驻地。

    小平津关建于邙山北麓山口中断处,牢牢卡住了从平津渡口至雒阳的要道,整座关楼宽十二丈,高九丈,俯瞰关楼外宽阔的平津渡口滩地,两侧是高山,高山之上还有箭塔,可谓易守难攻。

    关楼之内,则是长达三四里的谷地,建有练兵的校场营房膳堂和一些防御工事,小平津的守军便驻扎在这里。

    这一带也是平县的北乡,散居着百姓,因为靠近渡口,还有不少客舍馆驿和店铺,供渡口来往的行人吃饭和休息。

    因为有赵武提前通报,小平津驻地早已准备了饭食,张辽让赵武薛明几个头领带着士兵们先安顿下来吃饭,自己则去拜见那位神秘的平津都尉。

    这时,左慈又突然出现,张辽忙问道:道长,快说说,认不认得平津都尉?要是情况不对,小子还是早作逃走的打算。

    左慈嘿嘿一笑,颇有几分幸灾乐祸的道:嘿嘿,居然是个文士,而且看上去是个很老谋深算的家伙,危险是没有,不过论玩心眼,你小子肯定不行,哈哈,看你小子还怎么玩心眼,怎么偷奸耍滑,嘿,还是老老实实做人,乖乖听话的好。

    张辽听左慈这么一说,心中不由喜忧参半,只能老老实实的随着一个亲卫来到大营中帐,平津都尉正在帐中等候。

    属下平津司马张辽拜见都尉。张辽进了大帐,看到上首一人,一身戎装,左侧还侍立着一个年轻人,烛光下一时看不清两人模样,但上首无疑就是他的直接上司平津都尉,他不敢怠慢,当即规规矩矩行了个军礼。

    呵呵,文远请起。一个温和的声音传入耳中似乎在哪里听过?张辽一怔,不由抬起头一看,立时瞪大了眼睛。

    贾贾先生?张辽有些傻眼了。

    上首之人大约四十岁上下,面容清癯,颌下微须,笑容清淡温和,面部线条有着凉州人特有的硬朗,又散发着浓郁的文士气质,赫然是他今日没有请到的贾诩贾文和!

    张辽一时脑子有些转不过来了,贾诩不是谋士么?怎么会变成武将?对于平津都尉他怀疑了很多人,偏偏就没有想到贾诩。在他的印象里,贾诩谋士的形象已经根深蒂固,怎么会担任武职?

    不过看来是没错了,难怪今日中午酒桌上李儒和田仪一副神秘的样子,显然早已经知道贾诩被外派到小平津担任平津都尉了。而且以贾诩的手段,应该不惧胡轸,也没听过贾诩与胡轸有什么交情,倒是个好保护伞。

    张辽当即收束心神,面露喜色:没想到小子能有幸跟随贾先生,实是三生有幸,还请都尉以后多多指点小子。

    他今日去请贾诩喝酒,本也是希望这个顶尖谋士日后能提点他一二,没想到如今居然到了贾诩麾下,这可是个大好机会,正好能学学贾诩的手段和谋略。

    快快起来吧。贾诩看着张辽满脸欢喜,眼中也流露出温和的笑意,他以文职出任武将,本来还担心张辽年轻气盛傲慢跋扈,如今看来却没这回事,他真切的感受到了张辽对他的尊敬和亲近。张辽对董卓自称属下,对贾诩却自称小子,贾诩自然能感受到其中的差异。

    张辽看贾诩上前要扶他起来,眼珠子一转,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他心跳加快了几分,转眼间便将这个念头思索了数十遍,下定了决心,当即不但没有起身,反而拜倒在地:师父,请受弟子一拜。

    大帐之中,贾诩虚扶张辽的手滞在那里,脸上一直流露的温和笑容也有些发僵,低头看着张辽,纵然他智谋过人,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张辽在想什么。

    贾诩身边那个人也不由张大了嘴巴,帐中一时之间寂静无声。

    趁着贾诩发呆,张辽连忙拜了三拜,,抬头露出一脸忠厚的表情看向贾诩,却见贾诩脸上笑容消散,眼中精光闪烁着:文远这是何意?

    张辽诚恳的道:小子久闻先生大名,知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熟读兵书,精通谋略,算无遗策,可比张子房,实是仰慕已久,今日有幸到了先生麾下,正是天意也,小子愿拜先生为师,随先生学习经书和兵法。

    贾诩肃声道:本都尉才疏浅薄,何敢当文远之师,拜师之事,文远还是仔细思量思量,本都尉也需要斟酌一番。

    这算是婉拒吧?张辽挠了挠头,忙道:是了,弟子的拜师礼还没有准备,实在太糊涂了,弟子明日就去准备,再给师父补上。

    淡定如贾诩听了这货这番话,嘴角也忍不住抽搐了一下,他身边那个年轻人更是忍不住想要发笑。

    贾诩扶起张辽,面无表情的道:文远,军旅之中不宜谈拜师之事,还是先谈公务罢。

    是,师父!张辽忙干脆的应了一声,恭敬的站起来,候在一旁,俨然以子弟之礼自居了。

    贾诩脸颊抽搐了下。

    噗!贾诩身边那个年轻人终于憋不住笑出声了,难得见到父亲也有吃瘪的时候。



第五十六 怀疑与不信
    夜空,明月高照,清辉遍洒,同一时间,雒阳城上东门内永和里,一处豪宅的厅堂之中,烛火通明,一个面如冠玉的中年男子正斥骂着下面两个人。

    这个中年男子乃当朝太尉董卓的侄子董璜,董璜如今担任侍中中军校尉,侍中者,出入禁中顾问应对,是天子近臣,董璜担任此职务,主要是代董卓监管天子,同时又以中军校尉之职,统领虎贲羽林等各部禁军,可谓权势滔天,是眼下雒阳最有实权的人物之一,仅次于董卓。

    董璜高坐上首,而下面被他斥骂的两人就是今日被张辽暴打的锦袍青年刘龚和黑脸汉子董五。

    董五是董氏远亲,是董璜亲信手下,被董璜责骂实属正常,但刘龚却是灵帝时担任司空的刘嚣之子,属于汉室宗亲,此时被董璜骂的狗血喷头,却丝毫不敢反驳。

    一来是董璜权势滔天,锋芒不可阻挡,刘龚根本不敢反驳。二来刘龚之父刘嚣曾结交十常侍而致位公辅,而今十常侍尽灭,刘嚣罢职在家,却仍有野望,便让刘龚曲意交好董璜,以求东山再起,是以刘龚奉承董璜还来不及,哪能反驳。

    董璜虽然相貌不错,但却为人狠辣好色,尤其喜好人妇,自从在何府见了何咸的夫人尹氏后,便大为心动,但何咸乃故大将军何进之子,董璜不敢明目张胆的去威胁,只怕何进旧部作乱,坏了叔父大事,但得不到尹氏,又心有不甘,便示意亲信董五去暗中逼迫。

    董五便找上了曲意逢迎的刘龚,二人又找到地头蛇王虎,百般逼迫何咸,只想着尽快将何咸逼死,他们便可将尹氏献给董璜。没想到今日碰到了一个更狠的恶霸,将他们全部暴打了一顿,又救了何咸。

    他们回来后,便向董璜汇报了此事,而那打人的恶霸,临走时报了姓名,纪灵,有一杆奇门兵器三尖两刃刀。

    董璜得报后,立时命人前去查探纪灵此人,消息没回来,倒霉的董五和刘龚便一直跪在那里。

    董璜喝了口茶,看着下面两个成事不足的家伙,想到美貌妩媚的尹氏可望而不可得,心中怒火不由再次升腾,正要再次开骂,突然亲卫来报,前去打探消息的董六回来了。

    看着董六进来,董璜冷哼道:董六,如何?可有纪灵此人?

    董六躬身道:公子,确有纪灵此人,乃后将军袁术手下爱将,正是使一柄三尖两刃刀。

    袁术?董璜冷笑道:丧家之犬也得罪于吾!他要拉拢何进旧部乎?

    董六犹疑了下,道:禀公子,小的还打探到一个消息,昨日袁术在城南被打,纪灵也被打败,三尖两刃刀被抢走,今日一早纪灵便与袁术回了南阳。

    今日一早回了南阳?那怎么今日午后还会出现在东市?董璜皱了皱眉,随即反应过来:你说纪灵的三尖两刃刀昨日被抢走,是谁抢的?可曾查探到?

    董六忙道;这个小的已经查到,是胡中郎麾下爱将华雄华都督。

    华雄?那个莽夫?董璜一愣,皱起眉头,随即想起了什么,看向下面跪着的董五和刘龚二人:今日那行凶的贼子可是身材魁梧?力大无穷?举止跋扈?

    董五还没说话,刘龚连连点头道:正是,那人比我二人都要高大,力气更是可怕,就像一头蛮牛,更是跋扈横行。

    华雄!董璜眼里寒光闪烁。

    董六却没想那么多,忙道:公子,小的明日就去问询华雄。

    董璜摇了摇头:胡中郎乃叔父爱将,不可妄动。

    他性格多疑,怀疑今日之事并非偶然,很快想到了很多,华雄怎么会去东市?莫非是胡轸想要拉拢何进旧部,故而派华雄去救何咸?

    他当然没想到,此时悲剧的华雄还是卧榻不起,已经被好几个人惦记上了。如果张辽知道董璜莫名其妙就歪楼了,恐怕早乐的合不拢嘴了。

    同一明月下,上东门外的步广里一处豪宅中,苏婳正在对舅父白京讲述今日张辽的警示,要求舅父早做打算。

    白京听了不以为然,哈哈大笑:太可笑了,妮雅,你这是从哪里听来的妖言?袁氏会满门灭绝,这是我听到的最好笑的笑话。

    苏婳的本名是苏姬妮雅,她来到汉朝后学汉人取名苏婳,但舅父一般还是叫她妮雅。

    听到舅父不以为然的嗤笑,苏婳蹙眉道:你别管我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总之很有可能发生,要早做打算哟。

    白京连连摇头,操着重口音的汉话道:妮雅,你对汉人了解的还是太少太少,汝南袁氏是汉人第一豪强,兴盛上百年,整个汉朝到处都是他们的朋友和部下,放眼汉朝,谁敢动汝南袁氏,那就是与天下为敌。

    苏婳凝眉道:我了解过董卓的过往,他是个很胆大残暴的人,这个警示很可能发生哟。

    白京摇头道:我已打探到消息,董卓如今正在为拉拢名士,为那些大儒平反,他要靠大儒治国,不会害袁氏的,妮雅,你这个消息如果说出去,任何一个汉人都会嘲笑你,甚至怀疑你心怀不轨。

    苏婳看舅父执意不信,有些着急了,咬牙道:这个消息是左仙长让人传过来的。

    什么?白京一下子跳起来:是左慈那个道士,那个骗子,那个坏蛋!他说的都是一派胡言!一派胡言!妮雅,你别忘了,他骗过你的母亲,又抛弃了你们。

    苏婳眼眶微红,不悦的道:左仙长根本不知道我这个女儿哟,是母亲喜欢他,母亲说他是个了不起的人哟。

    白京一滞,哼道:我当初就不该带他去见你母亲,他有什么好的,一个道士,让我们伟大的精绝女王等了他这么多年。

    苏婳听到舅父一直贬斥父亲,有些不高兴的道:还是先说说袁氏的事,还有雒阳的大难。

    白京哼道:我不信,我只相信袁氏大公子。

    苏婳恼了,哼道:信不信由你哟,我自去准备。

    白京有些悻悻,精绝国的女人地位很高,纵然白京是苏婳的舅父,但苏婳一旦做了决定,白京也无权反驳。



第五十七章 贾诩
    小平津大帐中,贾诩与张辽已经谈了一个多时辰,他细细询问了张辽手下新兵的编制构成和下一步练兵的方式和计划。

    贾诩熟读兵书,精通韬略,尤其是练兵布阵和战术演练方面见解独到,往往寥寥几句话便是一针见血,令张辽茅塞顿开,受益匪浅,算是真正用能力给了张辽一个下马威。

    只是张辽一看平津都尉是贾诩,早已经提前五体投地,觍着老脸要拜师,让老谋深算准备了不少手段的贾诩也颇有一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不过张辽此时心中却极为兴奋,贾诩的博学和精准独到的思维让他更坚定了自己拜师的想法,他没有那种王霸之气一放名臣猛将磕头拜倒哭着求收留的传奇能力,只能死皮赖脸反过来要拜师,不但要拉近关系,更要跟着贾诩多学点。名师难得,贾诩放在后世也是那种顶尖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战略家,错过了他可要大大后悔的。
1...2021222324...3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