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召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秋风知了
张辽忙抱拳道:是!
贾诩这番话算是敲打他,他却没有任何不满,而且对贾诩这番话很是认可,他要领军作战,打败诸侯,立足一方,依靠个人武力是不成的,如同历史上的吕布,最终也是兵败人亡的结局。打仗,尤其是大型战役,靠的是谋略,这一点他认识极深,所以才要拜贾诩为师。
何况这王方武力远远不如华雄和纪灵,他打败此人,也实在没什么自傲的。
贾诩看张辽不骄不躁,不由更加满意,看向众将士,肃声道:众将士恭听张司马宣布禁令。
张辽从**手中接过那卷纸,缓缓打开,却不去低头去看内容,纸上的内容是他昨夜与贾诩合计的,本就是他先提出来,贾诩采纳后完善的,他都知道。
他先看的是手下一千七百并州兵和那八百羌胡兵,合共两千五百人,目光冷肃的扫视一圈,沉声道:本司马昨日赶到平津关,今日是第一次在此集合操练士兵,但在操练之前,有一项事必须严明,那就是军纪!
他顿了顿,道:不要问为什么,没有为什么,这是都尉的命令!这是平津的规矩!军纪第一,必须严守!违者严惩不贷!
我知道,放眼大汉,凉州兵和并州兵的战斗力是最强的,但军纪也是最差的!张辽看向有些骚动的羌胡兵队伍,厉声道:兵者,保民伐罪,不可违背!凡我将士,必服从上官,令行禁止,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临阵不退缩,有三杖九斩:
凡是操练,必要准时,呼名不应,点时不到,杖五十!罚薪!三次以上,斩!
凡是行军,必要齐整,言语喧哗,出越行伍,杖五十!罚薪!三次以上,斩!
凡是安营,必要迅捷,偷奸躲懒,怠慢职责,杖五十!罚薪!三次以上,斩!
此三杖!
凡我将士,凌虐百姓,奸淫抢掠,斩!
凡我将士,杀良冒功,戕害同袍,斩!
凡我将士,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斩!
凡我将士,弓箭不全,戈矛不修,斩!
凡我将士,托伤作病,躲避征伐,斩!
凡我将士,蔑视禁约,驰突军门,斩!
凡我将士,蛊惑军士,扰乱军心,斩!
凡我将士,私进帐下,漏泄军机,斩!
凡我将士,怠慢军情,贻误军机,斩!
此九斩!
第六十章 贾狐狸
张辽口中这三杖九斩一出,底下士兵无不色变,尤其是那八百羌胡兵,更是一阵骚动,以他们平日的作风而言,三杖早已犯了无数次,便是九斩也有不少触犯的。
张辽冷哼一声,目光扫过,那些骚动的羌胡兵立刻静了下来,如果没有张辽先前与王方一战,这些羌胡兵根本不惧他,但张辽这一战表现出的战斗力太震撼了,两百斤的人随意抛上天空,直如天神下凡,令那些向来尊崇勇士的凉州兵心惊胆战,又佩服不已。
所以他此时发出军纪禁令,正当其时,令那些羌胡兵震慑不敢反驳,而张辽兼任军纪官,令这些一向跋扈桀骜的羌胡兵也心生畏惧。
看着那些慑服不敢多言的羌胡兵,张辽心中一动,从先前一战,到任命军纪官,到宣布禁令,到全军慑服,这其中似乎都有贾诩在有意无意借助自己因势利导的推动着,这老狐狸的手段还真是无声无息,高明之极。
无论如何,通过今日,贾诩算是打压了王方的气焰,同时也在部队中树立了威信,因为张辽这个军纪官和禁令都是贾诩任命和发布的,张辽又对贾诩极为尊敬,张辽的威慑,也就是贾诩的威慑。
总之,张辽和贾诩双赢了,王方悲催了。
张辽脑海里瞬间转过许多念头,他看向众士兵,沉声道:我等将士,食禄于百姓,百姓是我等衣食父母,是以保民伐罪,守护一方安定,乃是本分!若是不守军纪,贻害无穷,与流寇何异!是以九斩第一条,就是不得欺凌百姓!还望诸位谨记,否则莫怪本司马军法无情!
说罢,他指着校场左侧立着的一块平整的石头,沉声道:本司马会请贾都尉亲笔将‘三杖九斩’的禁令书写在这块石头上,刻制成碑,让众将士每日观摩谨记,若是谁违反了禁令,便在此碑下行刑,砍了头,便埋在这石碑下,令诸位引以为戒!
他这话一出,众军士无不色变,便是并州兵眼里也露出惧意,便是一旁的贾玑也打了个哆嗦,看向张辽的眼神也变了。
这块石头是大将军何进当初修建小平津关留下的余料,搁置在这里,本身并不算什么。问题是他们每日操练都能看到,若是真有同袍士兵违纪被斩杀埋在此石下,每日都对着他们,那是何等诡异。
这些士兵出身寻常百姓家,大多都比较迷信,尤其是羌胡兵,更是崇信鬼神,此时听闻张辽这么一说,想到那个结果,都不禁感到一阵森寒涌上心头,看向张辽的目光也有些畏惧,他们投身军旅,大多数人都不畏死,但是一想到死后埋在这里,被这么多同袍每日看着,那是何等的可怕。
此时几乎所有的将士都下决心严守军纪了,否则若是被这个可怕的张司马斩杀了,那死也不能瞑目啊。
张辽看自己威慑的够了,面色稍缓,和声道:当然,若是大家谨守军纪,诸位将士便是贾都尉好士兵,本司马的同袍好兄弟!不论是凉州兵还是羌胡兵,有什么困难,只要不违纪违法,尽管找本司马,本司马定当全力以赴相助!解决不了的,还有贾都尉在上。
贾诩笑眯眯的点了点头:不错,众将士若有困难,本都尉责无旁贷。
众将士看向张辽和贾诩的目光稍微柔和了一些,包括哪些羌胡兵,甚至不少人露出感动之色,不过经过张辽一番威慑,整体气氛还是有些沉重。
看来震慑的狠了张辽正想着怎么缓和一下,前列的杨汉突然大声道:张司马,给不给找婆娘啊?
张辽暗赞杨汉机灵,嘿嘿笑道:找婆娘没问题,不过哪个没出息的要是找了婆娘后欺负婆娘,被本司马知道了,那就休怪本司马军杖无情。
哈哈哈哈!众士兵闻言不由大笑,神情放松了许多。
便是贾诩也不禁莞尔,看向张辽的眼神更增了赞许之色。
随后,张辽便带着士兵们操练阵战,包括那八百羌胡兵也在被操练之列,贾诩并没有离开,张辽知道贾诩精通兵法战术,便请贾诩讲解和指挥。
贾诩系统的学过兵法,并且学的很深,远不是张辽和王方能比的,他指出的阵战兵种和战术的多种配合,令张辽大开眼界。
一直操练了一个多时辰,看操练上了正轨,贾诩让张辽自己指挥,他则带着贾玑和四个亲卫离开了校场。
校场之外,贾玑低声问贾诩:父亲,如今王方不在,正是树立威信的大好时机,为何不等将士操练完毕再离开?
贾诩摇了摇头:操练之法,吾已教给张文远,自有他带兵操练,吾留在此处无用。
贾玑急忙道:父亲若是与士兵一道操练,岂非更增威望,更令士兵亲近?
贾诩淡淡的道:吾略知兵法阵战,但冲锋陷阵,非吾所长,只消用好将领,便足以成事,何必事事亲力亲为。
贾玑身子一震,沉默起来,似乎一下子学到了很多。
直到接近大帐,贾玑才回过神来,看向父亲的神情更增了几分崇拜,他想了想,又问了一句:父亲,今日王方若是不主动挑衅张文远,则该当如何?那些军律,岂非难以下达?
贾诩淡淡的笑道:王方嘛,他会挑衅的。
看到父亲笑眯眯的神情,贾玑瞬间明白了,即便王方不主动挑衅,父亲也会设法让他挑衅,对于王方那种性格,父亲只需只言片语便能让他失去理智。同样,父亲对王方的性格也看的很准,根本不用挑拨,王方便主动挑衅了,而父亲的一切计划都顺势进行了。
想了想,贾玑又问了一句:若是王方胜了,则该当如何?
贾诩微笑道:若是他胜了,让他监察军纪便是。
监察军纪?贾玑敏锐的察觉到了父亲口中的监察二字,突然又想起父亲对张辽任命似乎是监管,一个监察,一个监管,他咀嚼了一番,眼睛不由越来越亮,对父亲更加敬服。
一个监察,一个监管,权力的大小截然不同,若是监察,那处置权还在贾诩手里,而张辽监管,则权力大了很多,有了自主处置权。因此,无论王方胜出还是失败,今日一切的主动权始终掌控在贾诩手中。
这就是贾诩的手段,而张辽尊敬贾诩,几番厚着脸皮要拜师,拉近了二人关系,无疑也见了效果,得了监管的处置权。
第六十一章 想法
上午操练完毕后,张辽先去见了贾诩,然后回营吃饭。
不知去哪里晃荡了半天的左慈也回来了,询问了张辽上午校场的情况后,嗤笑道:你小子被那贾狐狸算计了,他借你之势打压王方,你信不信,王方跋扈不听号令,老狐狸就等着你来呢,便是王方那莽夫不挑衅你,贾狐狸也会制造机会让他挑衅你,借此收拾王方。这贾狐狸最擅长的应该是洞察人心,笃定了王方会挑衅,也算那王方愚蠢,竟敢在贾狐狸面前跋扈,实属作死。小子,快说说,被贾狐狸算计了一把,有什么感觉?
张辽听了左慈的话,只是淡淡的笑了笑,没有说话,继续吃饭。
左慈忍不住好奇的道:贾狐狸算计了你小子,你小子不生气?
张辽挑了挑眉:这有什么可生气的?
啧啧,心性不错啊,有点做大事的襟怀,不过一点都不像个年轻人,要是换作他算计贫道,贫道定然要好好捉弄他一番,找回场子,不然以后免不了时不时被他算计一下,在他麾下可要憋屈无力了。
左慈言语间颇有几分幸灾乐祸。
这有什么无力的?张辽不以为然。
左慈嘿声道:贾狐狸可不是华雄袁术那些蠢货,你小子那点鬼心眼根本算计不过他。
张辽摇摇头:为什么要算计?贾先生是上司,我是下属,跟着他混就是,算计什么?贾先生精通谋略,却不能驰战沙场,我只要表现出自己的实力,他自然会倚重我,我又何须算计来算计去,班门弄斧,自讨没趣。
左慈瞪眼道:你小子要跟着一个文士混?啧啧,看你小子一副雄心壮志,可不像你啊?
张辽扒了口饭,叹道:万丈高楼平地起,做人要认清现实,雒阳不是一天建成的,职位不是关键,我要为大汉的建设增砖添瓦,要求真务实,不要好高骛远,从此我不再仰头看天,要脚踏实地
说人话!左慈眼睛一瞪:贫道还不知道你小子的德行,说吧,你小子在算计什么?莫非是贾狐狸不成?
张辽连连摇头,道:贾先生智计绝天下,小子哪敢算计他?不过贾先生性格低调,奉行明哲保身之道,这种人注定是辅助之臣,没有独当一面的魄力和野心,最终只会站在幕后,与他打交道最是放心,也没有后患,日后未必不能引为臂助。
左慈听了张辽所说,不由一愣,随即沉吟起来,须臾才道:难得你小子将贾狐狸看的这么透彻,不简单哪,你小子这个打算也不错,莫非要效仿霸王项羽与亚父范增乎?
呸!张辽怒道:这是什么比喻,我有这么不堪么!
左慈哼道:把你比作项羽是抬举你狗小子,还有什么不满的?
张辽剑眉一扬,也哼道:霸王的武力和气概我是佩服的,但头脑和胸襟却不敢恭维,刚愎自用,对刘邦心慈手软,对忠心辅佐了他一辈子的范增倒是毫不客气,七十多岁的老爷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帮了他一辈子却被他逼死路上,哼!被权势迷了本性,薄恩寡义,我张辽岂能做那种人!
这倒是。左慈破天荒的没有与张辽斗嘴,而是又转上了正题:不过贫道略通相术,以贫道观之,这贾狐狸眼光辣的很,你的这点心思和算计怕是会让他看出来,小心弄巧成拙。
张辽摇摇头:根本不需什么算计,我执弟子礼,以诚待他便是,贾先生便是看出来,也无妨。
好小子!这是以拙破巧,不简单啊,加上你小子的死皮赖脸,说不定还真能将贾诩拉过来,收一个贾诩,至少能让你少奋斗十年,啧!啧!左慈赞道:大智若猪,扮猪吃虎,说的就是你小子乎?
你才是猪!
狗小子,来,你不是要学武?贫道来指点你两招。
谁怕谁啊。
两天时间转眼而过,贾诩每日在校场呆一个时辰,察看士兵阵型操练和战术配合演练,随后是张辽和王方带着士兵习练武艺。
王方自从那日比试之后,傲气尽失,老实了很多,张辽那一战对王方而言就是梦靥,如今他见了张辽便面色发白,退避三尺,便是面对贾诩,也恭敬了许多,唯恐张辽寻他麻烦。
贾诩在士兵操练了阵战之后,照例回了大帐,刚到大帐外,有士兵来报,雒阳来人,已将新兵的兵器送到。
贾诩一听此言,心中不由纳闷,他前两日便派人去雒阳武库申领兵器,本还打算批文下来后派人去取,没想到雒阳方面居然主动送过来了。
很快,一个矮小清瘦留着八字须的青年乘车而来,他身后还有上百人推着数十辆车,上面堆满了兵器。
贾诩微微一扫,看到那些兵器都是上等的品质,除了戈矛,出乎意料的还有两三车精弓和羽箭,约莫能有两百多张,令贾诩心中也不由暗惊。
要知道,同样是兵器,但质量好的和坏的却是天差地别,而弓箭更是属于稀缺品,寻常部队很难领到,没想到雒阳武库这次拿出如此大的手笔,贾诩自忖凭自己那点关系是不够拿到这些精良兵器和弓箭的,毕竟如今掌管武库的是董公的侄子董璜,除了董卓,谁的面子也没用。
贾诩想了想,这批武器是给张辽手下用的,莫非张辽还有什么门路不成?
这时那个矮瘦的青年走了过来,贾诩认得此人,乃董璜的亲信董六,在府中担任执事,他迎上两步,拱手微微笑道:不过是送些兵器,何劳董执事大驾前来。
董六摸了摸八字须,抱拳道:贾都尉不必客气,这是公子亲自吩咐的,要小的送给张司马,还有张司马的那把钩镰刀考工令也打造好了,正好一并交给他。
来,董执事里面请用茶,车上兵器自有士兵卸下。贾诩呵呵一笑,仿佛无意间道了一句:没想到文远还是公子旧识。
第六十二章 万事俱备
听到贾诩询问,董六摇头道:公子并不认得他,不过张司马帮公子出了口恶气,公子一向恩怨分明,张司马手下需要兵器,公子便吩咐小的亲自送些上好的兵器来。
帮董校尉出了口恶气?贾诩抚摸着颌下微须。
董六哼道:前几日董五哥去东市办事,没想到被一个使三尖两刃刀的凶徒打了,那凶徒当时自称纪灵,不过怕他冒名,公子命某去查此凶徒来历,要为董五哥讨还公道,三尖两刃刀乃奇门兵器,颇是少见,某据此一查,果然查出了纪灵。
听董六提到三尖两刃刀,贾诩面色微变,他的记忆力一向很好,清楚的记得张辽刚来平津那晚手中拿的便是杆三尖两刃刀,不过这两天张辽再没使用此刀,难不成这刀便是张辽从凶徒手上抢来,为董璜出了口恶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