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末召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秋风知了

    却听董六继续道:某查到了纪灵,不过纪灵早在此前便随袁术逃到南阳去了,又如何能行凶,某又细查,得知纪灵在离开雒阳前,曾被华雄打过,三尖两刃刀也被华雄抢走。

    华雄?贾诩眉头微动,他感觉到有些不对了,似乎不是自己猜想的那样。

    正是华雄!董六冷哼道:董五哥一向打点府内,不管外事,不认得华雄,但那行凶的暴徒脾气暴躁,力大无穷,又身形高大,岂非就是华雄!为此,某亲自去西园询问华雄,看看是否有什么误会,没想到那华雄居然避而不见,这不是心虚又是什么?只是公子仁慈,念及与胡中郎的交情,才没有多问。

    贾诩微微点头。

    董六又嘿声道:不过昨日某又打探到一个消息,这华雄太过张狂,挑衅张司马,被张司马暴打了一顿,连床榻也下不来,真是大快人心。华雄一向自称凉州第一勇士,没想到败于张司马之手,公子感念张司马为董五哥出了口恶气,又欣赏张司马武艺,得知张司马手下新兵要领兵器,便让某亲来跑一趟。不知张司马可在?让某也见识一番风采。

    贾诩眼神低垂,和声道:张司马如今执掌军纪,正在训练士兵,却是不便擅离职守,免得坏了军令,你我可在此叙叙旧,约莫一个时辰便可结束。

    贾都尉治兵严谨,小人佩服。董六抱了抱拳,道:小人还要回去侍候公子,却不好在此久待了,否则今日要赶不回雒阳了。

    贾诩笑了笑:此言甚是,董校尉事大,却不便多留董执事了。

    张辽训练完士兵,刚出校场,照例去大帐向贾诩禀报训练情况,进了贾诩大帐,贾诩正在读书,张辽麻利的帮贾诩加了杯热茶,坐在一旁等候。

    贾诩放下书,看了眼张辽:文远,我记得你有一杆三尖两刃刀,怎么平时也不见使用?

    张辽道:师父,士兵用的都是戈矛,是以这两日弟子也用戈矛与士兵一道习练武艺。无论贾诩答不答应他拜师,反正他是赖定了这个称呼。

    贾诩也懒得纠正了,喝了口茶:那杆三尖两刃刀倒是少见。

    张辽嘿嘿一笑:说来这三尖两刃刀还是弟子抢来的?

    哦?贾诩眉头一跳:怎可抢他人兵器?

    张辽笑道:弟子当日面见董公之后,在回西园途中遇到了袁术,横冲直撞,更派手下纪灵要抓弟子,弟子一怒之下便暴打了纪灵,抢了这三尖两刃刀。

    贾诩眼角抽搐了下:你可是报了华雄的名字?

    张辽一怔,奇道:师父怎么知道?真是神机妙算,弟子佩服!他心中却是一惊,迅速琢磨着,莫非华雄知道自己冒名,告到贾诩这里了?

    贾诩面无表情的道:你在东市上也打了人?

    莫非董璜也知道了?来算账了?

    张辽心中更惊,一边打量着贾诩的表情,一边气愤填膺的道:正是,在东市之上,弟子遇到有恶霸王虎欺辱故大将军之子何咸夫妇,他夫妇二人一个病重,一个有孕在身,弟子看不过眼,便出手狠狠打了那恶霸,还有恶霸的两个同党,也被弟子一并打了。

    贾诩听了张辽所说,默然不语,看来自己所料不差,果然是阴差阳错,他看着张辽那张憨厚的面孔,纵然心境过人,一时之间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这厮果然是个惹事的主,还好自己没有应下拜师之事。

    这个家伙,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打了纪灵,打了华雄,打了董五,却跟没事人一般坐在这里,反而得了受害者的厚礼恩谢!

    反倒是华雄,不但挨了打,卧榻不起,更在茫然不知的情况下招来了大人物的记恨,这是何等的悲惨!

    贾诩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为华雄默哀,还是感慨张辽的好命,打了人,还意外的得了一番好处,恐怕张辽自己对这番好处也有些莫名其妙,这岂非正是大得老天的钟爱?

    片刻之后,贾诩缓缓道:纪灵和东市之事不可宣扬,那杆三尖两刃刀便放起来吧,不要再用了。

    是!谨遵师父之命!张辽没有询问理由,干脆利索的抱拳应道:那把三尖两刃刀着实不好用,弟子便将它销毁了,打两把刀吧。

    你倒是个明白人,也是个有福分的人。贾诩盯着张辽看了片刻,才点了点头,吩咐道:雒阳董校尉差人送来了兵器,你让将士领了吧,你的钩镰刀也打造好了,一并送来了,还有两百张精弓,要好好珍稀维护,不可浪费了。

    钩镰宝刀打造好了?还有弓箭!

    张辽眼睛一亮:多谢师父!弟子定当好好利用这两百张弓箭,与枪兵阵战配合,必然战力倍增!

    说罢,他又忍不住赞叹道:还是师父面子大,竟能讨来了两百张精弓,弟子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弟子对你的敬仰之情有如巍巍高山,高不见顶,又如九曲黄河,滔滔不绝

    行了,快去领兵器吧。贾诩看着张辽觍着脸拍马屁,脸颊抽搐了下,忙摆摆手,破天荒斥了一句。

    弟子领命!张辽哈哈一笑,又给贾诩添了热茶,这才亟不可待的走出去。

    走到大帐门口时,身后贾诩的声音传来:领了兵器,严加操练,这天下怕是不会安稳太久了。

    张辽身子一僵,回身看向贾诩,躬身抱拳:是!

    他心中却绝不平静,他知道未来大势,诸侯起兵,天下大乱,而贾诩居然也能预料到这一点,果然是顶尖的谋士,或者说天下大乱有其必然性,当然也只有贾诩这类顶尖谋士和有远见的人能看的出来。

    钩镰宝刀!两百张精弓!此刻张辽心中充满了期待,更充满了信心,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自己要蛰伏下来,好好习练武艺,加上贾诩的操练之法,必能练出一支强兵。

    给自己留下的时间不多了,必须争分夺秒,朝夕不辍!




第六十三章 风雪
    万里彤云低压苍穹,天地间昏蒙蒙一片,北风凛冽的呼啸着,冰寒刺入骨髓,令人无法睁眼,鹅毛大的雪花片片飞落,山河一片苍茫,行人飞鸟绝迹。

    数百里邙山已被大雪积封,宽阔的小平津渡口,积雪足有半尺之厚,放眼四望,白茫茫一片,大河之上,更是冰冻三尺。

    此时,就在远处大河冰面之上,却有两个人影在风雪中腾跃厮杀,隐隐约约可见一杆长戟,一把长刀,在风雪中纵横交击,铿锵声急促而猛烈,散发出的凌厉气势逼得风雪倒卷。

    彤云越压越低,狂风越刮越急,雪片越下越大,冰面上两道人影的厮杀得也越来越激烈!刀戟交击的铿锵声也越来越急促,越来越高亢!

    长戟破空,势如龙飞九天!

    长刀横断,凶若虎啸万山!

    冰面上极为光滑,寻常人连站立都难,二人却各有手段,厮杀中将冰滑之势利用到了极致,宽阔的冰面成了最好的战场,不过半个时辰,二人从南杀到北,从东杀到西,方圆三四里之内的冰雪之上,留下了一道道纵横交错的深痕。

    铿!

    一声尖锐的撞击声穿透风雪,戟刀交错,戟尖的月刃小枝锁住了刀背,同样,刀背上弯出的钩镰也反锁住了画戟。

    哈哈哈哈痛快!痛快!与文远一战,真是酣畅淋漓,胜过苦练三个月!风雪之中传来一个大笑声,正是吕布。

    呵呵,奉先兄,今日便到此为止吧,小弟已经手脚发软,无力再战了。另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正是张辽。

    吕布大笑道:好,今日就到此为止,为兄还要赶回雒阳,来日你我兄弟再战!

    好!张辽哈哈大笑:三子已经温了酒,且先去喝杯酒再走不迟!

    风雪中,二人以刀戟点动冰面,在大笑声中飞速滑向小平津渡口。

    吕布手中的长戟正是方天画戟,长有丈许,两侧月刃,而张辽手中是一把长刀,类似偃月刀,但刀柄略短,刀身更长,刀背上突出的尖刃更长且回弯,如同勾回的小镰,在打斗中可以钩锁敌手兵器,十足一个大杀器,正是他向董卓讨要的钩镰刀。

    钩镰刀本是后人杜撰出来的,张辽当日向董卓描述后,没想到考工令居然真的按照他的描述做了出来,着实令张辽欢喜不已。

    此时已是中平六年的十二月,距离张辽到小平津上任已近三个月过去了,这三个月期间,张辽蛰伏在小平津,除了每日操练士兵拍拍贾诩马屁和邀请李儒等人小酌一番外,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苦练武艺。

    他身边有个最好的武术老师,就是左慈。左慈出身道门,本就精通武艺,又见多识广,懂得很多练武奇术,眼力极强,能看出张辽武艺的不足之处,因材施教。

    左慈先教了张辽一门打熬力气的拳法,是模仿熊虎豹鹰鹤,锻炼熊的力气虎的凶悍豹的速度鹰的突袭鹤的灵敏,强化筋骨和反应能力,类似于五禽戏,却更高明一些,被张辽戏称为禽兽拳,打熬磨练体质极为有效,张辽坚持每日练习,无论是力气和反应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在兵器方面,左慈先让张辽练了一个月枪法,用左慈的话说,要打败敌人,首先要了解敌人,十将九枪,大多数将领都用的是枪矛类的兵器,所以张辽要先熟悉最基础的枪矛类兵器。

    到了第二个月,张辽才开始练刀法,张辽力气大,黄龙钩镰刀又是重型长刀,所以刀法以大开大合为主,先是练习步战用刀,练了一个月,又开始练习骑战用枪用刀。

    只是枪法还好,可以通过刺木桩和草人练习精准度,刀法却更需要实战练习,张辽在练习了一段时间后,遇到吕布来访,正好二人切磋了一番,张辽自是大败,他靠的全是力气,但吕布的力气也不差,招式更是炉火纯青,用力技巧极高,能三两拨千斤,完全抵消了张辽的力气优势,令张辽再一次感到了差距,让他明白了,力气不足恃。

    左慈的洞察能力强,通过观察张辽和吕布切磋,他很快发现了张辽的弱点,攻击和气势虽强,但招式粗浅,灵巧敏捷和躲避能力更是短板。

    只是武艺要真正练出来,绝不是一时半会的事,但董卓已经分封关东守牧,历史的潮流不可逆转,关东诸侯起兵在即,留给张辽的时间实在是不多了,正在张辽无可奈何时,左慈疯狂了一把,他居然从山里赶出了两头恶狼,与张辽搏斗!

    狼是最为敏捷的动物之一,而冬天的狼更是凶残,但左慈仍嫌不够,在张辽适应了与狼的搏杀后,他又让张辽手脚带上了铁砂袋,束缚力气,锻炼肢体灵活度,经历几番凶险厮杀,几次生死边缘,张辽几次受伤,被狼抓咬的鲜血淋漓,但武艺终于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在随后几次与吕布的切磋中,张辽坚持的回合越来越多,令吕布也惊叹不已。

    小平津外的大河结冰后,左慈又想出一个妙招,他让张辽在冰面上练武,冰面极为光滑,不易使力,最是锻炼巧劲和平衡能力,张辽刚上冰面时连站都站不稳,但他这人天生就有一股虎气,不甘服输,白天时间不够晚上练,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来,在冰面上摔磕了无数次,舞起刀来自伤了好几次,也毫不放弃,反而更激发了他性格里的坚韧和好战因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何况张辽本身的资质和基础就不差,又有名师指导,历经磨砺,时至如今他已经能够在冰面上如履平地,在地面上更是战斗力激增,彻底摆脱了三个月前只靠力气唬人的花架子,底气也足了很多。

    这次接连三日大雪,董卓在家中休息,吕布前来寻张辽切磋,张辽便将他拉到了冰面上切磋。

    不得不承认,吕布天生就是一个战将,虽然是第一次在冰面上战斗,却很快适应了,并与张辽打得风风火火,酣畅淋漓,一些独特的战斗技巧,也让张辽大感受益匪浅,虽然已经过度战斗以致手脚发软,但沉浸其中,只觉美妙至极,恨不能每日与吕布切磋一番。

    张辽这才发现,原来自己是如此的好战。



第六十四章 分歧
    二人到了小平津关前,守关士兵看到张辽,急忙打开关门,恭敬的迎接二人入内。

    在处置了几个违纪的士兵之后,如今的张司马在小平津守军中可谓威名赫赫,背后被将士们称为黑煞神,便是凶悍的羌胡兵见了他也如同老鼠见了猫一般,不敢高声说话。

    小平津关内,张辽用从袁术那里抢来金钱在军营附近的北乡置了处小宅院,小宅院堂屋中,几个火盆烘的热乎暖和,**早温好了酒,还让军中伙房备了几碟小菜和烙饼。

    吕布和张辽抖去了身上雪花,脱了战甲和外袍,对席而坐,二人都不是什么讲究礼仪的人,桌上换了大碗倒酒,喝的畅快之极。

    两碗酒下肚,吕布夹了一块烙饼,大口嚼着,忍不住赞道:文远,你军中这烙饼真是独一份,美味之极,还有那个什么馒头也不错,下次为兄过来时一定要带两个伙夫,好好跟着你们学学手艺。

    张辽满饮了一碗,咂了咂嘴巴,嘿嘿一笑:这个没问题,再带来五十匹战马吧,全当是学手艺的资费。

    五十匹战马!吕布手一抖,险些就丢了端着的酒碗,瞪眼大声道:你怎么不去抢!

    张辽摇了摇头,悠然道:小弟这军中的烙饼手艺可是独一份,奉先兄哪,你想一想,如果你长途奔袭作战,每个士兵带几张烙饼,而不是那干巴巴不顶饿的炒豆子,啧啧,吃了烙饼,精神焕发,打起那些吃破豆子的敌兵,战斗力岂非要暴涨十成?

    吕布似乎不为所动,瞪了张辽一会,伸出一根手指,咬牙切齿的道:十匹战马,不能再多了!

    什么?!十匹战马?张辽险些跳起来,拍着桌子大声道:你个一毛不拔的家伙,怎么不去抢!十匹战马就想学手艺,不可能!

    吕布气的连连摇头,痛心疾首的道:文远,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张辽连连叹气:小弟也是无奈啊,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哪。

    吕布鄙夷的看着他,张辽毫不退缩,片刻吕布咬牙道:二十匹!

    张辽摇头,坚定的道:五十匹,一匹都不能少,以五十匹战马换来战无不胜的机会,奉先兄,你占大便宜了。

    你!吕布气急:你我出去再战一场,你若胜了,五十匹战马一匹不少!你若败了,一匹都不能要!

    张辽懒洋洋的摇摇头:你我兄弟之间打打杀杀多伤和气。

    我呸!吕布忍不住拍了桌子,咬牙道:三十匹!再多一匹我跟你急!

    五十匹!张辽依旧是懒洋洋的神态。

    一旁的**看的暗笑,忙又为二人倒上酒。

    二人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张辽狠灌了吕布几大碗酒,最终以六十六匹战马搞定了吕布

    而一旁的**早已暗中乐得笑破了肚子,同时对兄长张辽更加崇拜了。

    文远吕布被张辽猛灌了几大碗,已经有些醉意了:你可知道,稚叔在上党,聚集了千余人,攻打壶关不成,如今与南匈奴单于栾提於夫罗一道抢略诸县,何等自在!

    什么?张辽震惊的道:稚叔兄寇略诸县?!怎么会?

    吕布口中的稚叔说的是张杨,当初张杨吕布张辽三人同属丁原麾下,后来张杨和张辽被丁原一道派到西园先后投靠健硕和大将军何进,随后二人又一道被派出去募兵,不过张辽主要是在河内河东两郡,而张杨却回了并州,张辽距离雒阳近,先回了雒阳,而张杨却一直没有消息。

    论年龄,张杨比张辽和吕布都大,在张辽的印象里,张杨为人厚道,对他很是照顾,便如兄长一般,没想到如今居然沦落为匪了,而且与南匈奴混到一起了!
1...2324252627...3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