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召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秋风知了
张辽不用抬头也知道,出言反驳他的正是王方。
第七十五章 拔除变数
铿!
张辽收了在地上划图的长剑,冷冷的扫了王方一眼:此次战役由我统领,我的命令就是军令!
王方一滞,面色涨红,他身边的樊稠冷哼一声,不过却没有说话。
张辽没理会二人,而是环顾了一群将领,计有高顺樊稠王方**赵武宋超蒋奇薛明杨汉郭成,其中高顺樊稠王方各领麾下五百士兵,其余七个军侯各领一小曲两百人,余下一百人张辽留作自己带领。
火把照着地上那张渡口兵力分布草图,张辽迅速做出突袭部署:南面渡口大约一千敌兵,此时还有巡逻,最是警戒,由高司马赵武郭成领九百士兵突袭,以高司马为主,赵武郭成配合!
领命!高顺赵武郭成三人沉声领命。
西面一千敌兵,驻扎在里坊民居之中,里坊围墙不高,足以越过,那里的敌兵都在沉睡,要悄然潜伏过去,突然袭击!张辽脑海里闪过左慈刚才说的百姓尸体和惨死少女,眼中寒光闪过,沉声道:这一千敌兵便交给樊司马和王都督,以樊司马为主,王都督配合!
樊稠抱了抱拳,表示领命,王方沉默。
张辽又道:东面里坊同样驻扎着近千数敌兵,情况与西面差不多,也是悄悄潜伏过去,占据最有利位置,突然袭击,不给敌兵还手之机!便由宋超蒋奇杨汉薛明四人领八百军士攻击!
宋超四人齐齐抱拳:领命!
张辽顿了顿,看向**:余下**随本司马听令,先破弓箭营,再居中策应!
领命!**应道。
张辽命令发布完毕,看向众将,沉声道:三个据点相距各有一里,我等也分三路,到了前面分开行事,高司马潜行最难,到位后立即以鼓声为号,发动突袭,其余两部人马便以高司马鼓声为进攻信号,高司马鼓声不响,各部到位后也不可妄动!鼓声一起,便发动雷霆之势!击溃俘虏斩杀,皆可,诸将随机处置。黑夜之中,为避免自伤,凡我士兵与敌交刃时需大喊‘河阳城破,王匡已死,速速投降’,既可瓦解敌人军心,又可相互辨别身份。
说到这里,张辽声音转森然:不过谁若提前惊扰了敌人,休怪某军法无情!坏了大事,相国更不会轻饶!
他目光扫过王方,王方面色极是难堪,却不敢反驳。
张辽不为己甚,一挥手:各部带领人马,即刻出发,迅速到位,某要在丑时之前结束战斗!明日向董相国报捷!
是!高顺等人齐齐领命。
王方却咬牙道:张司马,我等从小平津而来,已奔走数十里,将士们要歇息一个时辰,才能行动。
不错,歇一歇再战也好。樊稠应和王方。
王方得意的看了张辽一眼。
张辽面无表情的扫了他一眼,转身就走,高顺等众将不明所以。
王方嘿声道:看来张司马已经同意本都督的建议,歇一歇再战。
高顺皱了皱眉,临阵违抗命令,修改军令,都是大忌,最伤威信和士气!张辽若是此时依了王方的建议,恐怕王方会得寸进尺,一会儿的三路作战便不好配合了,那这场战役的结果就很难说了。
嘿嘿,歇一歇吧,樊司马,高司马,还有几位小军侯王方那令人厌恶的声音再次传来,不过他话音未落,神色便不由一变,却见张辽大步走到了他统领的五百羌胡兵面前。
王方手下五百羌胡兵看到黑煞神过来,无不悚然,本来还坐在地上歇息的羌胡兵立即起来,恭敬的行礼:见过张司马。
张辽点了点头,肃声道:王都督身体不适,需要在此休息,你等从现在起,听从樊司马命令,即刻出发,不得延误!
五百羌胡兵不由面面相觑,下意识的看向王方那边,但月光朦胧,却哪里能看得到王方此时铁青的眼神。
铿!
张辽拔出长剑,冷厉的目光扫过五百羌胡兵:不听军令者,出列!
众羌胡兵一接触到黑煞神冷厉的眼神,又看着月光下那森冷的长剑,无不惊悚,静悄悄的谁敢出列?
很好。张辽点了点头:前行十步,听从樊司马号令!违者,斩立决!
通!通!通!五百羌胡兵齐齐前行十步。
一旁的樊稠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整齐列阵的羌胡兵,不由怪异的看了身旁气得浑身颤抖的王方,要知道在其他军中都是羌胡兵欺负其他派系兵马,羌胡兵都是老大,从来没有出现过眼前这种情况!
他又看了看张辽,眼里流露出异色,这个年轻人很厉害。
张辽指挥了五百羌胡兵,转身大步走来,看向樊稠:樊司马,王方麾下五百兵马便由你代为统领。他已经观察了樊稠很久,此人虽然满脸傲气,性格强硬跋扈,但却不屑于那种阳奉阴违的阴险手段,王方的兵马交给他,张辽还是可以放心的。
这不太好吧。樊稠看了一眼王方,有些作难。
张辽冷声道:这是军令!眼下之事,相国事后未尝不会知晓。
听张辽这么一提醒,樊稠不由打了个冷颤,以董卓的性格,必然会在军中安插眼线,或许就在他手下,他若是还和王方一样坏了事,回去董卓绝不会轻饶!
反正张辽将兵马交给了他统领,此战取胜,他的功劳只会更大,至于王方,顾不得了,想通了这一点,樊稠眼中傲气全去,抱拳道:得令!
出发!张辽猛一挥手,各部将领迅速就位,王方和樊稠两块骨头被张辽啃下了,高顺又不会反对张辽,一切自然顺利之极。
三千兵马很快再次出发,速度更快。
张辽!留在王方在原地咬牙切齿的看着张辽,眼里满是怨毒,他本想给张辽找点麻烦,却没想到居然被张辽剥了兵权,一想到这一点,他便倍感耻辱!此时他不但怨恨张辽,连自己手下那五百羌胡兵也怨恨了起来。
王方。张辽淡淡的道:不识时务者,你之谓也,本司马要拿下这一场胜仗,实在没功夫陪你在这里啰嗦,你且歇一歇,想着回去怎么向相国交代吧。
你!你!王方指着张辽,心中又怒又恐惧。
对了。张辽走了两步,回头咧嘴笑道:你若是死在这里,相国多半会以为你畏罪潜逃,投奔关东逆贼了。
看着张辽大步远去的背影,王匡看了看四周,心中恐惧之极,再也顾不得与张辽争斗,强忍住心中的不甘和怨恨,慌忙道:张司马,我认错,我认错,还请张司马收回成命。
张辽哼道:军令如山,岂能收回?你若是不想休息,便跟着本司马吧,莫要惦记你五百士兵了,回到小平津自然还是你的。
是!王方虽然很是不甘,但也没办法,只能应命。
第七十六章 突袭
青风岭渡口,一排火把星星点点,依稀可见巡来回巡逻的士兵,而渡口北面高地上的两个里坊,却是一片寂静,院子里还可以看到一些散乱放置的兵器。
月色下,一条黑色长龙迅速靠近,在快要靠近东面里坊时又倏然分开,化作三条小龙,直奔三个目标。
正月的夜寂静而寒冷,连虫鸣声都没有,只有寒风阵阵刺骨,天空中那轮明月悄然看着下面发生的一切,光华依旧是那么柔和,却不会有任何提醒和警示。
在左慈精准的情报下,又有张辽精密的部署,加之东西两个里坊守兵的麻痹大意,毫无防备的沉浸在睡梦中,三千兵马毫无阻碍的各自到位,无声无息,一切都很顺利。
咚!咚!咚咚!
随着高顺一声令下,渡口的鼓声陡然响起,瞬间便震碎了这宁静的夜晚。
敌袭!
青风岭渡口传来凄厉的惨叫声,但为时已晚,除了渡口那巡逻的五十个士兵外,其余七百多士兵都在沉睡之中。
高顺本就是吕布手下最擅长练兵和作战之人,此时虽然还没有训练出陷阵营,但手下五百士兵的战斗力已经是不容小觑。何况此次还占了先机,高顺在擂鼓之前,早就将手下士兵都布置在了最有利位置,将那一片营房牢牢围困。
营房西面是山崖,高顺五百人负责东面和北面,赵武二百人负责南面,郭成则暗藏在一旁,准备伏击渡口巡逻的士兵。
鼓声一起,高顺和赵武手下士兵瞬间就发动了最猛烈的攻击!
士兵们一边大吼着河阳城破,王匡已死,速速投降,一边手持武器迅速冲入营房,每什一组,冲进去后,其中三人迅速抢走搁置的兵器,其余七人控场,胆敢反抗的格杀勿论!
青风岭渡口的守兵虽然都是枕戈披甲而卧,但以无备应有备,大多人还睡的迷迷糊糊,惊醒过来就看到冰冷的刀戟顶着喉咙,哪有反抗的机会!再听到河阳已破,王匡已死的消息,更是士气全无!
有心挣扎想要反抗的直接被戟刃穿透喉咙!
其余守军看到这一幕,立刻都老实了下来,接受了俘虏的命运。
青风岭渡口的防线全在南面大河之畔,哪能防到张辽从背后突袭,加上张辽突袭的太快,原本分布在东西里坊的两千守军只是白天刚刚赶到这里,丝毫没有进入战斗状态,疏忽大意,以致品字形的防御体系丝毫没有发挥出作用。
渡口战斗开始的最早,当鼓声震天响起穿透夜空之时,距离渡口里许之外的两处守军还在呼呼大睡。
西面的里坊之外,数十具百姓的尸体丢在墙外,里坊之内还散落着一些女人的尸体。
樊稠带着九百羌胡兵就静悄悄的潜伏在里坊之内,樊稠选择的潜伏地点是里坊最中间最高大的那处宅院,这一千守军的将领八成就住在这里,其他羌胡兵则散布在里坊之内近百户房屋之间,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出击。
沉闷的鼓声传到了这里只是隐隐作响,那些守军还在屋里沉睡着,丝毫没有反应,但外面早已等的不耐烦的樊稠等人却听到了。
杀!
樊稠一声大喝,鼓手立时狠狠擂鼓。
咚!咚!咚!
随着鼓声响彻里坊,早已迫不及待的羌胡兵嗷嗷咆哮着,冲入各处院子和房屋,更有火把四面抛洒。
什么人?啊!
敌袭!敌啊!
饶命!饶命!呃
屋子里凄厉的惨叫声霎时间密集的响起,充斥了整个里坊!
羌胡兵向来凶残,对待寻常百姓尚且肆意劫掠,对待敌人就更是从来没有手软的时候。
一千多守军转眼间就几乎死了一半,没有死在冲锋的路上,而是死在床榻上。
里坊里有三个将领,一个校尉,两个司马,都住在最中央的大院子里,三人昨晚与一众亲卫抢了几个民女,玩的都累了,睡得很沉。
当樊稠冲进屋里连杀几个护卫的时候,那个校尉还在不耐烦的询问:何人在外面喧哗?
话音未落,樊稠便一脚将他踹下床榻,命亲卫直接捆了起来。至于那两个司马,直接被樊稠枭了脑袋,当做军功。
此时张辽没有看到西面里坊内惨烈的一幕,但他能猜个大概,因为这本就是他间接下的黑手!
当他听左慈说整个里坊内外死了不少百姓和女人时,虽然没说什么,心中却对这里的驻兵极为厌恶,因此下达军令时直接将樊稠的羌胡兵派过来,以恶制恶!
西面的里坊内充斥着杀戮,东面的里坊内却有点喜剧的意味了。
东面进攻的是宋超蒋奇杨汉薛明四个军侯,其中蒋奇与杨汉都是河内人,四个军侯带着八百新兵冲进去,高喊着河阳已破,王匡已死,速速投降的口号,先擒拿了领军校尉和一个司马,又斩了一个司马,利用那个校尉迅速控制住了场面,一千守军除了刚开始斩杀的数十人,余下的基本全部被俘虏,足有九百多人。
喜剧的是,那些俘虏中居然有不少人认得杨汉和蒋奇,更有人当初本就去向招兵的张辽投军,只是名额有限,被刷了下来,没想到如今却被张辽的手下俘虏了,这恐怕是张辽部署战斗之前也没料到的。
而且杨汉等军侯从这些俘虏口中打探得知,青风岭渡口驻扎的三支人马成分各不相同。
西面里坊内驻扎的一千兵马据说是王匡刚从白骑坞借来不久。白骑坞杨汉和蒋奇自然知道,是赫赫有名的黑山贼张白骑的老巢,张白骑寇略河内诸县,手下更是一帮贼寇,极为凶残,没想到王匡居然暗中与张白骑联合了。
东面的里坊,也就是被俘虏的这一千人,是王匡刚从河内郡各县招募的新兵,比杨汉他们还要新,所以战斗才能如此轻而易举。
至于渡口驻扎的八百士兵,却是河内本郡最精锐的老兵,由太守府从事韩浩率领。杨汉一听在渡口镇守的居然是韩浩时,不由担忧起来。
韩浩是河内有名的豪杰之士,曾带领百姓青屡屡壮击退贼寇,保护乡县,在河内郡威望不小,王匡当了河内太守,听闻他的名声,便召他为从事。
如今韩浩镇守渡口,怕是渡口之战会有变故。
第七十七章 得手
事实证明,杨汉的担忧是多余的,他只知道韩浩的勇武,却不知道高顺的厉害。
张辽在部署三路兵力的时候,并不是随意安排的,除了将樊稠安排到西面里坊外,他对渡口有着更多的考虑。
他虽然不知道守卫渡口的将领是颇为勇武的河内名将韩浩,但他知道王匡在渡口这种关键地方布置的一定是精锐中的精锐,所以他派高顺过去,又以最勇猛的赵武和最矫捷的郭成辅攻。
不过渡口的战斗中确实出现了一些波折,韩浩竟然不在大营,而是与那五十个士兵在外巡逻,那五十个士兵极为凶悍,一路从渡口反扑军营,居然冲破了郭成的伏击!
韩浩隐在其中,一声令下,不少已经投降的士兵居然又开始反抗起来。
也亏得高顺一向行事严谨,将被俘士兵大多数都绑了起来,才避免了意外发生。此战若换成樊稠或张辽手下其他几个军侯,恐怕就要手忙脚乱,吃个大亏了。
随后高顺发挥兵力优势,迅速将韩浩围困起来,穷攻猛打,加之恼羞成怒的郭成一箭射伤了韩浩,高顺才将他擒住。
三路兵马不出意外,全部获胜!
这其中看似轻松,但实际上没有丝毫的侥幸!
要知道,这三千人马在河内援兵赶到青风岭渡口的当天黄昏,就在张辽的带领下不顾严寒,连夜奔袭,连续三个时辰,一刻不停!到了这里,又没有片刻休息,直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突袭!
这一次突袭,无论是时间还是战术,都大大出乎了青风岭渡口守军的意料,以至于那两千援兵包括一千黑山军,根本没有想到战斗来的这么快,疏忽大意之下,被杀被俘!以至于盛名如韩浩,谨慎的连夜巡查,也难免做了阶下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