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召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秋风知了
王匡听到崔钧赞扬张辽,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不过一想到自己手下五千兵马几乎全部毁在了他昔日完全看不起的张辽手中,他便大感耻辱,无力反驳崔钧的话。
公节,不可迟疑,当速速去报知袁本初。崔钧又道了一句。
王匡急忙附和:正该如此!我二人且换了衣装,隐匿身份,去找袁车骑。
河阳城,张辽带着杨汉出了县府,没有停歇,迅速奔向城门。县府之中的护卫早已被他们击溃驱走,那些护卫大多相信了张辽的惑敌之计,听到远处大喊声,以为王匡和崔钧真的逃走了,士气全无,溃散逃走。
此时已是卯时,天色蒙蒙亮,城门那边传来喊杀声,应该是高顺与赵武在途中结束了战斗,赶到这里来了,算算时间也确实差不多了。
张辽带着五十多个精锐直扑城门,在王匡和崔钧这里谋划了一场,他还一直惦记着城内驻守的二百弓箭兵。
王匡当初从泰山郡招募了五百精锐弓箭兵,他在青风岭渡口只见到了三百,又探到其余二百就在这河阳城中,他放王匡逃走是另有打算,但这二百弓箭兵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的。
狗小子,你刚才与杨无耻一番演戏,是要坑胡轸?行进途中,左慈好奇的问了句:你笃定胡轸会攻打袁绍?
张辽淡淡的道:我出发前,师父送了我一句话,说是此番出战,若是遭逢不顺,只需坚持一日便可,孟津若胜,相国多半也不会责罚我。你难道没察觉到什么?
左慈回味了这句话,不由大骂:好个狡诈的董贼,笑里藏刀,居然看不起你,以你做迷惑袁绍的棋子,想要便宜了胡轸,真是有眼无珠!不对,八成是李儒那个狡诈的家伙出的计。
张辽淡淡的道:董卓麾下强将不少,我不过一个小小的司马,他忽视我也是正常的,不过李儒这家伙,居然敢算我一把,回去定不会轻饶了他,喝死他个混蛋!
哈哈!左慈突然又大笑起来:不过最狡猾阴险的还是你小子,董卓和李儒恐怕都没想到你小子居然阴了胡轸一把,干得好!哈哈,真是大快人心!不知道那两个家伙苦心积虑谋划一场,结果胡轸那个主力败了,你这个诱子胜了,他们会是一副怎样的嘴脸?
张辽想到那一幕,也不由笑起来。
你小子怎么想出来这个阴险的计策?左慈啧啧道:你以前可没这水平,这次的战斗无论突袭还是算计,都出乎了贫道的意料。
张辽嘿嘿一笑:莫忘了我的老师是谁。
贾狐狸!左慈恍然大悟。
张辽带着杨汉等五十人赶到城门时,看到一群弓箭兵正在城门上参战,城门内还有不少弓箭兵,密集的箭雨压制了外面高顺和赵武的攻击。
张辽见状,带头一挥手,五十个精锐士兵如同饿狼扑食,矫捷的扑上城门,张辽自己则抱了一根木椽,左右横扫,城门下的弓箭兵惨叫着纷纷倒地。
弓箭手最怕近身,何况还是来自背后的偷袭,城门上下霎时间乱成一团,张辽手中木椽又是一撞,本就不太结实的城门轰隆倒下。
外面的高顺和赵武迅速抓住了战机,一举攻入,近千人入城,迅速控制了城内各处,天亮时分,河阳城已经易主。
原本的王匡和崔钧,已经从东门逃了出去,驰奔袁绍大营。
张辽破城之后,先将二百弓箭手和其他敌兵全部缴械俘虏,然后直奔粮仓和兵器库。因为王匡准备常驻河阳城,所以河阳城内有着大量王匡搜刮来的粮食金钱和兵器,除此之外,还有精铁和数百匹战马。
张辽严禁士兵骚扰百姓,一边令士兵清点搬运缴获物资,一边令杨汉找来一些厨子,杀猪宰羊,犒劳众将士。
经过一夜奔袭作战,此时身在河阳城,那些士兵一下子放松下来,都是又困有饿,张辽准备的肉食正好令他们大快朵颐。
士兵们平时很少吃到如此美味的肉食,一时之间连那些羌胡兵也是吃的眉开眼笑,将他们的都督王方忘到了脑后。
张辽则无耻的凑到了高顺面前,想方设法套近乎,想要拉拢高顺。
他手下虽然有七个军侯,但论到独当一方,让自己放心,却都差了点,而高顺则是一个大将之材,在张辽眼中,高顺论突袭破阵,不如吕布天生敏锐,但统兵能力比吕布都要强出很多。
他原本就与高顺有些交情,如果能把高顺拉拢过来,那他做梦也要笑醒了。
只可惜高顺为人严谨寡言,吕布对他有过救命之恩,故而他对吕布很是忠诚,无论张辽怎么说,也不为所动。
饱食了一顿,张辽让士兵轮流休息了一个时辰,便决定撤离河阳城。
他没有头脑发热,虽然昨夜大战而胜,但那多半都是因为突袭的原因,如今一千五百兵马要是留在河阳城,都是疲兵,还有不安分的俘虏,一旦袁绍分兵前来,绝对是有败无胜。
当太阳高高升起之时,张辽带着一千五百士兵,骑着三百匹战马,押着五百多俘虏和百十辆车的粮食兵器和精铁,至于金钱一半分给了士兵,余下的则作为战死士兵的抚恤金。
除此之外,张辽将不能带走的粮食,全部分给了河阳城的百姓,至此王匡的兵马钱粮算是被他一扫而空了。
第八十三章 找茬
正月十四午时,太阳暖洋洋的照在小平津关上,关内守军刚吃过饭,昨夜突袭青风岭渡口的樊稠王方**等人早已回来。
这一次突袭青风岭渡口,很多士兵都是初次出战,没想到就取得了如此战果,一时间都是兴奋难耐,即便**等人连连催促,也难以入睡休息。
当然,还有不少新兵初次杀人后的反应也很剧烈,战斗时还不觉得怎样,但结束后却是面色苍白,尤其是看到董卓犒劳的肉食,根本吃不下,呕吐连连。
哚!哚!哚!
校场之中,随着一阵密集的声音,十六支羽箭一支接着一支疾射而出,近百步距离,全部中靶,董卓收了雕弓,振了振双臂,哈哈大笑。
一旁王方忙谄笑道:相国真神射也。
老了,不复当年之勇矣。董卓连连摇头:想当年老夫能开两石弓,弓弓满月,可一口气连射四十支箭,才令羌人慑服。
裹在貂裘大衣中的李儒拍手道:相国左右开弓之能,真当世少有。
左右开弓是左右手都能拉弓射箭,看似没什么,但寻常一臂开弓的能连射二十支箭,手臂便酸软难以为继,而左右开弓射箭的次数可以翻倍,精准度也更强。
听到李儒夸赞,董卓开怀大笑,左右开弓之技可是他平生最为自得之事,不是什么人都能有这个本事的。
青风岭一战而胜,令连日忧虑的董卓大为畅快,脸上红光焕发:没想到张文远竟能连夜奔袭,一举攻破青峰渡,斩千人而俘两千,自身几无损伤,如此战力,真是智勇之将!文优,先前你举荐张文远出战,老夫还有些担忧他太过年轻,如今看来,还是你眼光独到啊,
李儒忙道:儒不过是建议而已,还是相国明断,知人善任。
董卓大笑道:你可知张文远最令老夫心喜的是哪一点?
李儒摇头:儒愚钝,却是不知。
董卓抚掌道:疾走二十里,夜袭三千贼兵,一战而胜,却不停歇,更只带了一千兵马,又奔三十里,突袭河阳城,此人此举,真勇士也!有大胆略!诸将少有人及,甚得吾心,甚得吾心哪!
李儒听了此言,不由为张辽暗喜。他最是知道董卓的性格,看不对眼的不论你怎么有才也不会重用,与之相反的是,一旦欣赏哪个人,那这个人的一切在他眼里都是好的,即便犯了错误,只要不是叛乱,都可以被容忍。
一旁的王方听董卓夸奖张辽,心里不由更恨,忍不住道:末将只怕张辽被小胜冲昏了脑袋,鲁莽行事,在河阳吃了败仗。
哦?董卓看了王方一眼,没说什么。
李儒却知道王方此言坏了董卓的兴致,董卓心中已有不快了。他不由皱了皱眉,这王方如此明显的诋毁张辽,太着痕迹了。
不过就在这时,一个士兵疾步奔入校场,大呼:相国!相国!河阳大胜,张司马回来了!大胜而回!已到渡口!
哦?壮哉文远!董卓登时面露喜色:文优,且与老夫去迎一迎。
小平津渡口,董卓看着浑身浴血的张辽和一千五百多士兵,还有后面数百俘虏,数百战马以及数不清的满载着粮食和布帛车辆,一时之间也被震惊了。
他本以为张辽带着一千多疲兵,只是攻破了河阳城,占了一些便宜,没想到居然是眼前这情形,这分明是洗劫了河阳城哪。
看着张辽年轻的面孔,董卓一时之间竟有些怀疑关东诸侯的战斗力了,是张辽打得好,还是关东诸侯根本不堪一击?
无论如何,张辽是大胜而回,一战破了一路诸侯,此是大功!
当即,董卓便命人杀猪宰羊,设宴犒劳战胜而回的张辽和众将士。
大宴之上,推杯换盏,除了董卓,贾诩李儒都在,田仪也在日前从雒阳赶来了,当然还有张辽樊稠高顺王方等有功之士。
董卓兴致极高,细细询问张辽作战的过程。
张辽自是不会隐瞒,他将其他战斗过程细细道出,当然,除了放走王匡和崔钧准备坑胡轸之事。
声东击西,闪电奔袭,诱敌出城,围点打援,假派信使,一幕幕一节节在张辽口中娓娓道出,其中的热血和精彩之处,诡诈的手段和巧妙的兵力布置,令在座的无不叹服,方知张辽此战大胜,确实是用计巧妙,并非容易之事。
陈述之中,张辽着重显现了樊稠高顺等将领的功绩,至于王方,他自然是一句没提。
一旁王方早已脸色铁青,一杯接一杯的喝着,看张辽丝毫不提他,不由怒火冲天,猛地起身,朝董卓抱拳大声道:相国!张辽在作战之中擅自夺取末将兵权,意图加害末将,胆大妄为,还请相国还末将一个公道!
宴上众人一下子静了下来,正要饮酒的董卓看着王方,皱了皱眉。
王方刚才酒意上涌,冲动的站了起来,此时看到众人都盯着他,不由酒醒了大半,有些后悔冲动,不过此时却不能缩头了,当即咬牙道:若非末将机警,早已被张辽所害,还请相国主持公道。
董卓沉默了会,目光扫过众人,看了看面不变色的张辽,又看向一旁的贾诩,开口道:文和,文远与王方皆由你统领,你以为该当如何?
张辽心中暗哼一声,董卓此话一出,他就看出来董卓还是想袒护王方了。
事实上,在座的诸人也都能看出来,因为董卓和贾诩在军中都有眼线,所以他们很清楚实际情况,王方违抗军令,自然是有错在先,张辽临机专断,剥夺王方兵权,在大战之中,绝对是明断之举。
众人都能看出这一点,董卓自然更不会看不出,不过王方是董卓爱将,董卓知道贾诩一向明哲保身,所以问了贾诩,显然是想保护王方。
贾诩没有看张辽和王方,而是肃声道:河内之战,关乎相国大计,不战则已,战则不容有失,否则必为天下所笑,而关东群贼气势更盛。而今相国对张辽王方二将委以重任,二人却枉顾大局,几乎坏了相国大计,该当处罚。末将统领不力,请求相国一并处罚。
第八十四章 杀俘
董卓听贾诩这么一说,不由一愣,又看向张辽和王方二人。
张辽立时抱拳低头:属下愿受处罚!但贾都尉无错,请代贾都尉受罚!
几乎同时,王方大声道:末将不服!贾诩一向偏袒张辽,请董公主持公道!
众人看到这一幕,都是一愣,此时看向张辽的眼神都不由充满而赞叹,而看向王方的眼神则满是鄙夷。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张辽和王方此时的表现两相对比,真是天地之差。
无论多坏的人,都喜欢忠诚的下属,尤其是此时的人最重品性,张辽甘代贾诩受罚,其品性无疑令众人包括董卓都是大为赞赏,反之王匡的自私自利一览无遗。
董卓此时看王方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尤其想到刚才贾诩提到的,河内之战关乎他的大计,一旦失败,关东诸侯必然声势大涨,趁机攻入雒阳也不一定,而王匡却为了私愤罔顾大局,着实可憎!
来人!将王方带下去,重打三十军棍!
董卓向来是喜怒由心,一旦憎恶王方,立时便让人将王方拖下去处罚。
至于贾诩和张辽,他没有提,其他众人自然更不会说了。
张辽却在心中暗赞师父的老谋深算。
董卓询问贾诩,实是难题,贾诩若处置王方,便是逆了董卓之意。若不处置或轻处置,固然能让董卓满意,但事实上王方却是犯了军规,又诬陷功臣,身为都尉上司,处事不公,则会大失威望。
而贾诩的应对则极为高明,不但要罚王方,还有罚张辽,最后连自己也要以统领不力的罪名请求受罚,尽显军规的威严和敢于承担的气度,令众人暗赞。
而张辽却知道贾诩最会识人,共事这么久,早就看透了王方气量狭小斤斤计较的性格,恐怕早就料到无论他怎么公道处置,只要涉及处罚王方,憋屈的王方必然会反驳。
如此一来,既将他和张辽摘了出来,又让王方反驳出来,惹董卓怒而处罚。
没看这会董卓处罚了王方,贾诩立即不吭声了,显然没有坚持让自己和张辽也要受处罚的意思。
这就是顶尖谋士,大谋不谋,无声无息的化解危机,达到目的,而大多旁人还全然不知他已经有过一次自谋。
经历了这个小风波,酒宴继续,李儒和田仪都相继过来为张辽庆贺,张辽是来者不拒,又敬了高顺和樊稠,樊稠出身凉州草莽,性子直,原本还偏向同时凉州出身的王方,但经历方才一幕,樊稠也颇为鄙视王方,倒是看对了张辽的性子,二人畅饮了几杯。
董卓喝的兴致越来越高,看到下面张辽兴致也很高,又见张辽避席起身向他敬酒,当即一饮而尽,突然问了张辽一个问题:文远,老夫方才如此处置王方,文远可有不满?
说罢目光炯炯的看着张辽,场中众人也不由静了下来,再次看向张辽,看他如何回答。
张辽肃声道:依末将的军规,违抗军令者,当是斩立决!
好一个斩立决!董卓一愣,随即哈哈大笑,也不知是喜是怒:看来文远对老夫打王方三十军棍还是不满呀。
李儒田仪等人都是一惊,急忙向张辽使眼色,他们都知道张辽的性格有几分虎,只怕醉酒的张辽蹦出什么话来惹董卓发怒。
张辽没理会他们,迎着董卓的目光,正色道:相国打王都督三十军棍,着实是轻了。
不过,他举杯又敬了董卓,正声道:张辽却从其中感受到了相国爱护麾下诸将的拳拳之心,辽身为下属,感同身受,对董公只有敬佩和感激,何来不满。
场中李儒田仪贾诩三人嘴角均是一抽,看向张辽的眼神都不由哭笑不得,这家伙,阿谀奉承的水平真是炉火纯青,不露痕迹,恰到妙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