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锦绣绒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贰柒柒柒

    是了,邸报上的事与人都离她那么远。任他再悲伤、愤怒,与天下人为敌,她也无法抚慰到他。栏杆拍遍,亦是枉然。

    汪岐兰望向窗外的月亮,已是月圆,奈何人各天涯两重天。

    一夜辗转到天明,直至天边微亮,汪岐兰才恍恍惚惚的睡去了。

    …………………………………………………………………………………………………………………

    卧榻之上,半梦半醒间,汪岐兰听到有人在门外问:“小姐还在睡吗吴公子来了。”

    “还在睡呢。先请吴公子在书房等等吧。”是夏荷的声音。

    “夏荷,伺候我洗漱,让吴公子稍等片刻,我马上就来。”汪岐兰扶着昏沉的头,从床上坐起。夏荷忙上前服侍,门外人应声而去。

    梳洗罢,汪岐兰看着眼下的青影,又薄薄的施了一层粉,才往书房去了。

    入了书房,见吴勉正背对




第十章 乞儿
    “我也无。自归家来,我只在家中看账,外出也只在几条街和店中徘徊,尚不知有何好去处。”汪岐兰答道。

    “今日天气正好,要不我们出城踏青”

    “好。”汪岐兰闻言心下微跃,扬州瘦西湖天下闻名,她还没亲眼得见。当下黄妈妈安排了两辆马车,众丫鬟、小厮连同凤姑等随身跟从。

    一行人行至北城门,却在城门口堵住了。人头攒动间见一幅白色的衙门公告贴在告示栏内。

    吴勉下车前去查看,回来后说:“扬州知府禁令,皇后百日孝内,治内官民一律着素服,不得剃头、娱乐、嫁娶。违令者重罚。今日看来是出不了城了,门吏在一一盘查,如不是营生、丧葬、求医等急重事宜,皆不能随意出入城。”

    汪岐兰讷然无语。

    吴勉以为她失望,便安慰道:“百日已过近半,再等上月余,湖里的荷花也开了,正是赏景好时节,再去也不迟。”

    汪岐兰低声应“是”,吩咐众人回转。

    吴勉见她一脸消沉,但一时也不知如何排解,便也沉默不语地返回自己的车上。

    回程路上,显然各商家都得了消息,茶馆里少了弹曲,戏馆也闭门谢客,连挑担的吆喝声也不敢张扬,整个扬州城安静了不少。

    一些店家将门口的彩藩也卸下了,经过彩衣街,又见各店家纷纷将艳色的衣裳换下,换上青、绿、蓝、白等素色衣裳。于是,整个扬州城又素净了不少。

    汪岐兰思绪纷纷,如风中柳絮,不知所往。惘然间,车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马车仓促见停下,未待汪岐兰回神,一个灰灰的毛球跌入车中。身旁的凤姑一把摁住毛球,就听到一个细弱的声音说:“仙女救命,仙女救命!”

    众人定睛看,毛球原来是个瘦小的女童,约五、六岁,发如枯草,衣衫褴褛,尘土满面,怀中鼓囊不知藏了什么,此刻正用惊恐的眼神环顾车内,发现汪岐兰后便朝汪岐兰磕头,说:“仙女,救命,救我和哥哥一命。”

    凤姑的手揪着女童的衣背不放,眼望汪岐兰待她发话。汪岐兰唤秋桂去问车外发生何事,秋桂还未下车,吴勉已站至车前回复,原来有个十岁的小子,偷了店铺里的馒头,被店家发现后当街一路追赶,惊了马车,此刻已被店家抓住,正被捆着,店家嚷着要送到府衙去。

    汪岐兰回头问女童:“那小子是否你哥哥”

    女童惶恐的使劲磕头:“是,是,是我哥哥,仙女救他,仙女救他,不要送他到府衙!”

    汪岐兰略一沉吟,便对吴勉说:“吴二哥,先将钱赔给店家,让他放了那小子。您再问清楚事情始末。”

    “好。”吴勉应下,前去与店家交涉。

    这边,汪岐兰也让凤姑松开了手,陆陆续续的问清女童的话。

    女童自称姓徐,小名阿花,大名未取,哥哥小名阿狗,大名为淮秀,为淮南人,爹爹为乡间秀才,阿娘为佃户之女,去年家乡洪水泛滥,爹爹和阿娘情急之下将他们放在木盆里托到高处。后爹爹因力竭被洪流卷走,幸阿娘抱在树上得生,几经辗转,他们三人流落到扬州,靠阿娘替人缝补为生。阿娘一路上累病交加,还将口粮尽让她和哥哥,不久前病重,她和哥哥束手无措,求助无门,眼睁睁看着阿娘故去。哥哥求了好几户人家,才求的了一卷草席,借了



第十一章 救助
    “吴二哥说的是,兰娘也有此顾虑。”汪岐兰道,“且,这两个孩童尚幼,如何救助也是难事,助人一时容易,难在助人长久。”

    说话间,徐淮秀和阿花已被带到。冬梅问有儿女的仆人,要了两件孩童衣服,叫了一个小厮帮忙洗了徐淮秀,自己打理了阿花,费了好大劲才算收拾干净。让他们在厨房匆匆用过饭后便带来了书房。

    收拾过后的徐淮秀和阿花虽然瘦弱,但面目清秀,腰背挺拔,进得房来也未拘谨,先是恭敬的道了谢,而后束手而立。阿花虽小,站在哥哥的身旁,也是学得有模有样,看得出来,徐家颇重家教。

    汪岐兰在心中为他们的爹娘轻叹一声,不知为何也想起了琏儿和琮儿,眼眶忽热,不能自已。她急用手帕压了压眼角,走到二人跟前,牵起二人手,引他们至矮榻坐下。

    “家乡可还有亲人”汪岐兰柔声问。

    “家乡还有外祖父以及舅舅、舅妈、表弟、表妹五人。但不知他们现在如何、身在何处。”徐淮秀答道。

    尚不知他们生死。即使侥幸存活,以灾情之重,也许也自顾不暇。

    汪岐兰沉吟了片刻,看着他们的眼睛郑重道:“眼下,我能给你们的有两个选择,一是我派人送你们回乡,如外祖和舅家仍在,将一笔银两赠与他们,由他们抚养你们长大;二是你们与我签订十年长契,在十年间你们为我汪家奴仆,十年之后放还你们自由之身。你们看,如何选择”

    徐淮秀和阿花对视了一眼,犹疑不决。

    “如你们一时决定不了,也不用急,可暂住几日。我会派人打听你们家乡近况,探得后再做打算不迟。”汪岐兰道。

    徐淮秀看了汪岐兰一眼,壮着胆子问:“若我们留下来,能做些什么呢”

    汪岐兰闻言一笑,看来也是个精明的。

    “我打算让你当吴公子的书童。因你年幼,第一年,月钱按常例的一半给,逐年增一成,直至十成。”

    “至于阿花,你可以选择做内宅的小丫鬟,月例同你哥一样,逐年递增。但你还有个选择,就是去做绣坊或者绒花坊的学徒。学成之前没有工钱,只有食宿,待出师后,才能按工计价,10年内所得的工钱也只能是他人的8成。”

    徐淮秀和阿花再对视了一眼,彼此有了主意。

    徐淮秀躬身行了个大礼,道:“谢谢小姐大恩,我们愿意留下来,十年为奴。”

    “你们不愿回乡”吴勉插问道。

    “即使外祖父和舅舅他们健在,相信处境必然艰难,我们回去,只会拖累了他们。即使大小姐好意给了钱财,我们也是寄人篱下,还不如为小姐家当奴仆,既可以报答小姐的恩情,也可以十年后自立,不辜负爹爹和阿娘的期盼。”徐淮秀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那,阿花,你呢,你可愿意为奴”汪岐兰蹲下平视阿花,问道。

    “仙女小姐,我想学绣花。我阿娘花绣的可好了。我从小就想长大了和阿娘一样。”阿花豪不含糊的答道。

    “你不嫌工钱低廉”

    “不嫌,仙女小姐让我学了本事,还给我钱,这是仙女小姐在帮我。”阿花说话干脆极了。汪岐兰不禁笑了:“瞧,居然是个会拍马的。”

    “那好吧,如你们所愿。”汪岐兰起身,盈盈笑道:“你们今日先在外院暂住一晚。我让黄妈妈打点好后面的事,你们再去该去的地方。至于你们在家乡的亲人,眼下不急,我就让人慢慢去打听。”

    “谢小姐!”“谢谢仙女姐姐!”徐淮秀和阿花抢着致谢。

    汪岐兰摆了摆手,便让冬梅领着他们出去了。

    吴勉笑着踱步道汪岐兰跟前:“就这么解决了”

    “就这么解决了。”汪岐兰回道。

    “兰娘让淮秀当我的书童,那青竹呢”

    “青竹是否机灵能干”汪岐兰问。

    &nb



第十二章 绒花
    汪家的绒花坊内,几十名工人正在忙碌,有的染色,有的软铜丝,有的勾条,有的打尖,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王大家正在埋头传花,一条条打尖好的绒条在他灵活的手下,慢慢变成一片片逼真的花瓣。

    静谧中,门外传来一阵嘈杂声,先是薛掌柜殷勤的声音:“小姐,这边走,小心脚下……”

    “哪个不长眼的,把杂物放在这里,连旺,马上叫人移开!”接着是薛掌柜急切的叫声。

    “是,掌柜,我马上搬走。”连旺连忙应声,重物与地面的摩擦声马上响起。

    工人们都停下了手中的活,看着门口,只有王大家浑然不觉,专注手上。

    “就是这里,小姐,请进。”门帘撩开,露出薛掌柜笑的灿烂的脸庞,身后跟着进来一位浑身素白的妙龄小姐,接着是一位绿衣丫鬟及一位褐衣壮妇。

    “各位工友有幸了,主家汪小姐来看看大家。快,快腾出个位置给汪小姐坐,倒茶倒茶!”薛掌柜急急张罗。

    “不用了,薛掌柜,”汪岐兰摆手阻止,“我本就是来看看大家是怎样做活的,岂能打扰大家。”

    “既然如此,那大家就各做各的活,做好来,给汪小姐看看我们的绒花坊是全扬州最好的。”薛掌柜给工人们打鸡血。

    工人们齐齐应“是”,继续手中的活,有胆大的好奇的偷偷用眼去瞥汪岐兰,汪岐兰也不觉察,只慢慢移步,依次在各工序台前走走停停,时不时的问些问题,回答的工人腼腆又兴奋。

    汪岐兰最后移至王大家台前。王大家不曾抬头,汪岐兰也不出声,静静立着,薛掌柜要出言提醒,也被汪岐兰抬手制止了。直至一朵花花瓣尽成,王大家才停手,起身向汪岐兰施礼。“小姐大驾光临,恕王某失礼。王某做活有个习惯,做一道活不喜在半道上停,需得一气呵成才行,请小姐勿怪。”

    “王大家免礼,常言道,不疯魔不成活。王大家的手艺,若非做事时心外无物,岂能到达”汪岐兰回礼道。

    “小姐过誉了,王某惶恐。”王大家回道,谦虚中又带着自豪。

    二人稍作寒暄,汪岐兰便唤过秋桂,将带着的一叠纸张取出,放至王大家面前。

    王大家拿过一看,面露惊讶:“这是”

    “这是近年来南京、扬州各绒花铺专供宫中绒花的样式,我稍作了修改,颜色也由将艳色改成了素色,王大家,您看,这渐变之色,我们坊可能染出”汪岐兰指着其中一张花瓣由浅入深的稿样问道。

    “能,只是工序繁琐些。”王大家笃定道。

    “那这繁杂的样式,也应能成”

    “待我想清楚步骤,应该能成。”王大家自信道。

    “好,那技法不成问题,只是我要的急,我想在十日内,完成每样九朵,也就是共九十九朵。王大家,您看,能成吗”

    “这……”一朵绒花至少要花费王大家两天的时间,还不算前面的精选蚕丝,王大家不能确定。

    “希望大家能开夜工,这10日,我按三倍工钱算给大家,并管足夜宵和点心。蚕丝,我会已让旦叔去准备最好的。事成之后,我给大家放假3天。王大家,您看,能否安排的过来。”汪岐兰道。

    听到这里,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看着汪岐兰和王大家。王大家从大家的眼里看到了期望。

    “好吧,如果把夜间也用上,前面工序安排的紧些,我和我的几



第十三章 请柬
    扬州地处南北要冲,交通发达,水运便利,货往频繁,其地膏沃,有茶、盐、丝、帛之利,尤其以盐务最盛,每年上交国库税收颇巨,扬州知府虽为四品小官,油水颇丰,且颇受朝廷重视,常有机会面见皇上,历来为官场觊觎眈视之位。

    宋舫初为光禄寺署正,后得皇上赏识,到两处地方历练后,被擢升为扬州知府,前途固然是一片光明,但因扬州地位卓然,两江地区的总督、河运、漕运、将军、盐运等高级大员行署皆设置于此,知府相形之下位卑职低。故宋舫上任以来,一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稍有疏忽,在各大衙门翻了船,难保这知府之位。连带着戚氏,也事事谨慎,四处周融,不轻易得罪人。即便是商户,戚氏也大都好眼相待,谁知道这些商户的背后是不是站着哪位大员呢

    可是这位汪岐兰,名声不佳,又为孤女,戚氏在脑海中反复搜索,也没有关于这位汪小姐的丝毫可敬可畏之处。

    “和她说,我有要事在忙,无暇接待。”戚氏低头继续擦拭“冠群芳”的叶片。就算她再平易近人,但堂堂知府夫人,也不是一个商户之女想见就见的。该有的规格还是要有,否则兀自降低了身份。

    “是。”丫鬟领命退下,不一会儿,带着一个锦盒回来。

    “怎么了”戚氏将花盆转动一个方向,换个角度端详端详,见丫鬟回来,漫不经心的问道。

    “汪小姐听闻夫人忙,吩咐奴婢将这锦盒里装着的请柬交给夫人,便告辞了。”丫鬟回道。

    “哦”戚氏原以为汪岐兰还要求上一求,没想到这么干脆,倒是有些意外。

    她瞥了眼锦盒,眼光就被抓住了。

    这锦盒不同一般锦盒,盒面上缀着一只仙鹤浮凸在锦面上,张开的翅膀翩翩于飞,鹤身白色不是一色,有米白、雪白、乳白参差其中,再逐渐过渡至尾部的黑羽,衬着丝线凸绣成的黑颈、黑爪、丹顶,纤丝毕现,栩栩如生。

    “这鹤的翅膀用的可是绒花这工艺样式都赶上宫中专供的了。”戚氏身旁一直立着的李妈妈忽然道。李妈妈是戚氏娘家带来的老人,戚氏出身京城官宦之家,李妈妈也算是见过场面之人,平日里遇事,戚氏少不了与李妈妈商量一二。

    “的确是好工艺。”戚氏摸了摸仙鹤的翅膀,手下柔软丝滑浓密细腻,确是上佳的绒花。“这锦盒做的有心了。”

    “这样用到锦盒上,未免奢侈了些。”李妈妈叹道。“也不知这锦盒里装的是怎样的请柬,用得着这么大费周章。”

    戚氏同样心中好奇,打开锦盒,见是一封泥银梅花玉肢笺做成的请柬,再打开请柬,一枚细巧的白色退绿晕小菊绒花簪附着其上。戚氏看这绒花虽小,但着实精致可爱。再看看柬中内容,不觉神情严肃起来。

    李妈妈在旁看了,不由问道:“怎么了,汪氏所请何事”

    “汪氏拟在孝贤皇后七七圆满之日,在她家绒花铺举行义卖,所得之资尽捐献给官府,用于赈济灾民,以此祭告孝贤皇后。她请我去为其站台,以示郑重。”
12345...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