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锦绣绒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贰柒柒柒

    他用手指轻轻摩挲着手中锦盒,仿佛上面还留着汪岐兰指间的余温。

    良久,吴勉打开锦盒。

    如汪岐兰所说的,锦盒的上面是一本《一统路程图记》,记录了全国各地通往京城的水路、陆路、码头、驿站、旅店所在。吴勉等人沿京杭运河而上,在通州码头下船,然后走陆路,一路上均可以此书作参考。

    另一本《京师里程图》,则是以紫禁城为中心,将京城外可以歇脚的驿站、凉亭、旅店以及京城内各街坊、巷道、食肆、酒店、景点的位置,标注得非常清楚,对于第一次到京城的人来说,非常便利。

    吴勉略略翻了翻,便放回原处,忽然发现其下还有个素面的信封。

    “这”吴勉心中惊讶,将信封小心打开。

    里面是几张信笺纸,展开后,是汪岐兰娟秀而小巧的字迹。

    “翰林院学士名录:

    翰林院掌院学士:王捷,字伟人,号惺国,陕西韩城人。先帝十一年状元,忠清劲直,老成端谨,两袖清风,不畏权贵,言道一身,敢斥恶邪,不结党营私,不趋炎附势。

    翰林院侍读学士一:季簧,字尚佐,号拙修,无锡城内学前街人,前河道总督季曾筠之子。先帝八年进士。善治河,专水利,谨小慎微、克己奉公,善书法,精小楷,能于胡麻上作书。

    翰林院侍读学士二:钱霖,字东生,号金粟,浙江仁和人。元盛二年进士,学问渊博,综览经籍,工诗尤精史学,才思敏捷。貌古神清,因体弱多疾,谢绝应酬,日常过午不食。

    ……”

    吴勉往下看,还有翰林院的其他两位侍讲学士、侍读、侍讲的信息。

    “兰娘从哪里得来的这些信息邸报上吗可以精确到过午不食这些细节”吴勉喃喃自语道。

    前面两页写的都是翰林院九位学士,吴勉翻到第三页,眼睛暮的张大了。

    “军机大臣名录:

    贺兰博泰:先皇后贺兰明珠之弟,元盛十三年四月任户部尚书,十月授保和殿大学士,十二月晋太保,入军机阁,能文能武,温俭恭让,用兵慎重,兼骁勇善战,深受元盛帝信赖;

    张言煜:三朝汉臣,为元盛帝忌惮,颓势尽现,恐不能久居此位。

    来保:初隶内务府辛者库,曾任内务府总管,现任太子太傅,知人善




一百零七章 淮秀
    吴勉走后,汪岐兰回到书房。

    和上次一样,没了吴勉,书房显得空荡荡起来。

    汪岐兰坐在桌前怔怔。

    她写给吴勉的那些资料,不知是否会派上用场。在写下这些资料前,汪岐兰踌躇了很久,经过一遍遍的思虑,终是对着邸报,结合记忆中的内容,假托是永璐的信息来源,将那些她觉的有用的资料写下了。

    朝中有人好做官,同是进士,出身不同,人脉不同,际遇可能天差地别。吴勉智慧勤勉,质朴内敛,不善逢迎钻营,亦不喜彰显、夺人眼球,加上毫无根基,要在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既然吴勉踏上了此路,那么她就尽她所能的帮助他。

    翰林院为天下读书科举之人的魂萦梦绕之地。春闱主考官均为翰林院学士,考取者为贡士,贡士经殿试后取为进士,其中一甲三人,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予翰林院编修。其余之人经过朝考,可进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一旦进入翰林院,就被视为朝廷的“储相”,有机会得到天子、重臣们的垂青,由此顺利进入士林坦途。若吴勉此去春闱发挥的出色,具备了殿试资格,按例便是翰林院内某位主官的门生,若殿试、朝考后有幸进入翰林院,更少不了和翰林院的几位主官打交道。要是预知了各位主官的性格与行事风格,进退更得宜,即便不去迎合,至少也能知道自己与哪位主官更相合,若有不相宜的,亦可退避些。

    至于七位军机大臣,按往例,其中必有一位是主持朝考的主考官,在庶吉士删选上拥有决定性的作用。众军机大臣亦往往借机,在新科进士中挑选适合他政风的人,因为今后他极可能是“自己的人”。今年虽不知谁负责朝考,但她准备齐了七人的资料,若吴勉有心,自可以在公布谁为主考官后,知晓如何作答更有利。

    她所作的,或许会被一些光磊之人认作舞弊,她亦不知吴勉会如何看待她写给他的资料。但是世间的路有很多条,她想给吴勉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至于吴勉怎样走,全看他自己,她尊重他的选择。这也是她不当面告诉他的原因。如此,给吴勉的压力就会小些。

    “循缘随喜、避灾解难”,亦是她最终写下这些资料的原因。京城聚集了天底下最聪明的脑袋,那里的人城府深沉,心细于发,不容纤尘,不乏有官场新丁一个不慎得罪了人尚不自知,一步错导致步步错的先例。她写的这些,吴勉即便不屑于刻意迎合,至少能用于明哲保身。如此,便已足够。

    如果,是贺兰博泰作朝考的主考官,依他的眼光,或许吴勉的机会更大些,汪岐兰不由期盼到。还有,如果吴勉能看到博泰,或许,她还能询问博泰如今的样貌。

    她还记得贺兰明珠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他三年前奉命出征大小金川之前。三年了,物是人非,或许博泰变得更加沉稳老成,尤其在他大捷归来,担任朝廷要职之后。还有他的那些孩儿,如今不知长成何等模样了。上次弟媳带着他们进宫,已距离现在两年了,如今想来应该都拔高了许多吧

    汪岐兰的思绪如阳光下



一百零八章 春闱
    元盛十四年,春,京城。

    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千多举子,陆陆续续赶赴京城,到礼部投文报到。

    三月初六公布了主考官与同考官。此次主考官共四名,一正总裁三副总裁,正总裁由翰林院掌院学士王捷亲自担任。其余三名副总裁,一名是翰林院侍读学士钱霖,其余二名分别为礼部侍郎和吏部侍郎。同考官18名,多为翰林院编修、检讨及其他翰林进士出身的实缺京官。

    春闱分三场,每场考三天。三月初九、三月十二日、三月十五日,举子们提着考篮、验完正身,浩浩荡荡地进入号舍。熬完这九天的漫长考期,便是等待四月十五日的放榜。按例,春闱录取名额按南、北、中三卷分配,大约二十名考生取中一名,约有二、三百名才华横溢兼幸运的考生成为贡士,进入殿试。

    三月二十日,京城早晨的空气仍然冷冽。扬州会馆内,一间上房内地火龙烧的热热的,吴勉坐在书桌前给汪岐兰写信。提笔良久,纸上却空空。春闱三场所试项目,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以及策问,与秋闱同。吴勉自感对答顺利,但未放榜之前,不敢轻言。吴勉想了许久,细细将沿途见闻、京城风光写了下来,并将今年春闱正总裁为王捷、副总裁为钱林等诸事也记上,“至今,一切安顺,勿念!”,写满三页纸后,吴勉停笔,将信塞好递给青山,托快驿寄了出去。

    接下来等待放榜的日子,吴勉与同乡考生一起拜见在京城的江苏省籍官员。一则,按照春闱流程,若是中式,新贡士需取同乡京官印结做保,送至礼部填写亲供。二则同乡人脉是官场的一大助力,前辈官员认识后辈新秀、后辈新秀寻求同乡官员援手都是约定俗成之事。而江浙地区历来是人才智库,故江苏省在京的官员不少,连带浙江籍的亦当半个同乡。吴勉作为江苏省的经魁,受到不少江浙京官的关注。此次应考的文章,吴勉默写了下来,誊写了几份,呈于几位同乡京官观阅。“吴勉小弟,文笔出众,策论稳妥正大,颇有大家风范,想必能脱颖而出。”几位京官看后,均表示看好吴勉。吴勉闻言心中稍安,一一谢过,具结同乡情谊。

    正事之余,吴勉仍不忘收集善本古籍,只要在街头路过书斋,便进去打探一番。“吴勉兄,你若想看尽天下好书,便随我去潭柘寺烧柱好香,保佑你能进二甲入翰林,阅尽文渊阁藏书。至于我,能进三甲便已心满意足。”同来的扬州举人王克保调笑道。潭柘寺是千年古刹,亦是京城最大的皇家寺院,香火鼎盛,前往者多求官运亨通、仕途顺利,据说十分灵验,且周围风光秀丽,亦是一处游憩胜地。至于翰林院,除了地位斐然外,还以巨量藏书著称,文渊阁内藏有卷帙浩繁的各类古版善本,《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的底本也珍藏于此。吴勉若要,那可是天底下最好的去处。吴勉闻言眼睛一亮,原本不敢肖想入翰林院,听同乡一说,心动不已。

    “也好,明日咱们便去一趟潭拓寺。”吴勉的怀中还藏着汪岐兰秋闱前给他求来的签文,入乡随俗,这本地的佛也要敬上一敬。

    “就这么说定了,我把禹祺、祖煊、詹明江他们也叫上。”王克保道。禹祺、祖煊、詹明江都是一路同行之人。

    “好,我让青山去租马车。”吴勉一口应下。

    翌日,同行五人租了两辆马车往潭拓寺缓缓驰去。潭拓寺离京城60余里,清晨出发



一百零九章 放榜
    天王殿内,一尊笑容可掬肚皮滚滚的和尚弥勒佛端坐其中,两边是那副闻名天下的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吴勉一行人去请香处请了香,此刻进了天王殿。天王殿内人头济济,拜佛处的席团应接不暇,有人起了,便立即有人跪下,一**的,此起彼伏。吴勉等人耐心等着前边的人依次拜完,眼看轮到他们,一群人裹着一阵喧哗声像阵风般的横扫了过来,“哥几个快来,这会刚空着。”几个华服的纨绔少年,大喇喇的越过他们,毫不客气的跪在席团上。

    待吴勉等人明白过来,那几个少年已经在自顾自的叩首。

    “你们怎不讲规矩……”禹祺脱口而出,王克保忙出手止住他。

    吴勉亦朝禹祺摇了摇头。“寺庙清净地,少喧哗为妙。”

    禹祺虽然气急,但也看出这帮人不好惹,涨得两脸通红的忍下。

    那几个少年拜后起身,眼角都不曾朝吴勉等人瞥一眼。

    “我说你们兄弟两个,要拜就麻利点,我卖老师面子带上你们两个,你们也要识趣些,不要拖我们的后腿。”其中一个少年对着角落里的两个少年道。

    吴勉等人望去,见是两个衣着朴素的少年,手中拿着香,闻言对看了一眼,朝吴勉前走来。

    “还来插队!”禹祺低声恨恨道,吴勉用手拉一拉他的衣角,“算了,不差这两人。”

    这两个少年行至眼前,吴勉等人发现二人倒是生得一副好相貌,面如冠玉,双眉修长,眼若晨星,有七八分相似,应是兄弟。

    二人来到吴勉等人面前,略一低头,轻声说了声:“得罪。”便转身朝佛像拜下。出乎吴勉等人意料的是,未跪在席团上,双膝着地,老老实实的三叩首后,将香奉上。

    那不耐烦等候的少年,见此哼了一声,转身出殿而去,其余少年忙跟上。

    两位俊秀少年恭手站起,朝吴勉等人歉意的一低头,便速速的追那群少年去了。

    吴勉等人亦不再耽搁,齐齐跪拜在席团,虔心祷告了几句,恭恭敬敬地上了香,

    “后面两个,看来倒是明理的。”出了殿外,王克保说道。

    “可是,反而因此不受待见。”祖煊摇着扇子道。“都说金人子弟骄横无礼,不学无术,我看那些必是金人纨绔子弟,那后两个或是汉人,不然会如此受欺侮”

    “我看应是金人。”吴勉沉思片刻道,“听那为首的少年说是老师让他带他们同来,想必应是同学。如果我猜的不错,应该是某个官学的学生。京城的官学只向金人贵族子弟开放,汉人未有资格入学。”

    “看来,金人也不都是一色的,也分高低贵贱。”禹祺道。

    “这都与我等无关了。”詹明江摆手道,“我等还是先顾着自己,将这潭拓寺快些走遍要紧。”

    潭拓寺占地大,宫殿多,供奉的菩萨亦多,又有诸多帝王的手迹和赠与,吴勉等人不敢再磨蹭。好在此后再未遇到那帮少年,顺顺利利的上完了香,看了几处胜景,赶在夜幕深沉前回到了扬州会所。

    ……

    四月十五日,京城的春色亦浓,杏花开放,一树树的,娇妍动人。

    贡院门口,被民间称为杏榜的金榜在无数道热切和期盼的眼神中,张贴了出来。

    人声鼎沸,不时有欢呼声和悲泣声传出。有人急急的往外报喜,有人固执的站在榜前一直寻觅。

     



一百一十章 殿试
    殿试前几天,新贡士们纷纷奔走,为殿试做准备。一者准备各种内容的文章,熟读前科鼎甲的墨卷,以便应付各种考题。二者还要准备好文房四宝。墨要一得阁的“云头艳”,取其胶轻爽利,可以挥洒如意,不畏风干日燥。纸要松竹斋的“七层卷”、“五层卷”,即裱过数层宣纸的空白试卷,是供应历科殿试的标准试纸。新贡士们均提前买来,熟悉它的格式。吴勉和王克保亦在此列,怀着几分欣喜和忐忑做足了一切准备。

    四月廿日,夜色下的紫禁城巍峨耸立,数十盏宫灯引着新科贡士们,迈过重重的宫门,沿着狭长的甬道,依次进入宫殿的深处,在几处偏殿及大臣们的朝房席地而息。

    这便是天子的身侧,国家的心脏所在啊。一处偏殿内,吴勉躺在地铺中,一时没有睡意。王克保和他并未分在一处,周围都是陌生的人。宫灯昏昏暗暗,众人的呼吸轻轻浅浅,想来大多数人和他一样,难以入眠,却不敢声张。吴勉在席上辗转间,眼角瞥见不远处卧着的一人亦转过身来,脸庞光洁,即使光线暗淡,不掩熠熠光华。吴勉不自觉的移眼去看,忽觉眼熟,细看之下似是那日在潭拓寺遇见的少年之一,两兄弟中年长的那位。

    那少年想来心思机敏,察觉了吴勉的眼光,回望过来,见是吴勉,一愣之下,倒是眨巴眨巴两眼,先绽开了一个微笑,瞬间如烟花开放,一片灿然。吴勉亦是一愣,若对方不是男子,倒可以用笑靥如花来形容。对方先示了好,吴勉不免腆然,亦点头回报一笑,礼貌的错开眼神,继续望着顶板发呆。

    想不到这少年金人出身,相貌俊秀,看起来比自己小一两岁,还中了贡士,真是完美的少年英才,吴勉心中叹道,二人能在此间相间,亦算是缘分了。

    吴勉呆怔半晌,转身间又用眼瞥了那少年一眼,发现他的脸微微侧向这边,眼已闭上,睫毛在脸上落下一圈阴影,眉宇间一片安宁,应是睡着了。

    还是那少年泰然老成。吴勉自嘲一声,莫名也安了心,缓缓坠入梦中。

    翌日,天边微亮,不知谁先发出第一声响,众人轻手轻脚地陆续从地铺中爬起。洗漱毕,整好身上的衣冠,谨遵执事官的引导,鱼贯入保和殿内,落座、点名、散卷之后,执事官肃立、噤声,顿时殿内静谧,可闻针落。“皇上驾到!”几声由远及近的呼喊,众人垂首跪下。

    一阵脚步声逼近,一抹黄色的龙袍下摆敏捷的掠过众人的眼角,在最上首的龙椅处停下。衣袂轻轻地一动,龙袍的主人坐下。

    一个执事官发出洪厚的声音:“众贡士叩首!”

    殿内约三百人齐齐额手相抵,行稽首礼,口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个声音沉静而缓慢的说道:“免礼,平身。”

    “众人平身!”太监手里的拂尘一挥。

    众人抬头,不敢平视,视线稍往下的在各自位置坐好。吴勉视线所到的极限,明黄色龙袍岿然不动,之上便是半张白皙的脸庞,嘴唇薄削,微微内抿,鼻尖挺直,端正神凝,虽未窥得全貌,那股浑然天成的尊贵之气已扑面而来。

    一个身着从二品朝服的一身肃穆的中年男子从偏殿处走出,向元盛帝行礼后,呈上一份密封的纸卷。

    想来那便是翰林院掌院学士王捷,吴勉暗想。

    一名执事官从旁接过,用竹刀启封、展开,呈给元盛帝。
1...2324252627...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