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略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宫草堂
仅此一幕,仅此一面,这位在大理也算是个人物的冯三保,便与盐课提举司的提举大人,就算是有‘一面之缘’了。
程默来到隔壁那间屋子,之前那个大和尚依旧坐在那里,双眼微闭、面无表情,嘴里依旧念念有词。
‘大师……’,一个试探的声音,程默知道此刻没有之前那么好说话了。
“阿弥陀佛%¥#&……”,那和尚继续他的声音。
得要来点‘硬头货’了,程默不紧不慢从身上掏出一块银子、还算不小的银子。
贴着笑脸,程默将银子向前挪挪:“大师啊,我是真不知道那位老哥,也是你们这里的人,多有冒犯……”。
说到正事,程默这才说道:“方才,我那下下签……还请大师给好好看看,当如何化解才是啊……”。
看到银子的份上,和尚脸色缓和了许多,眼睛也慢慢的睁开:“年轻人,终究还是年轻人,说话做事,还是冲了点”。
将袖子抖一抖,那和尚笑道:“你知道方才那人是谁吗”。
&
第670章 大家一起来
程默从抽签房出来时,仲逸已来到寺下那颗大树下,身边围着几个人、正说着什么。
短短一会的功夫,这位提举大人竟结识了不少人。此刻,他们谈的很投机、其乐融融的样子。
二人一前一后,不紧不慢向城中走去,看路线,是要回盐课衙门的。
到大理府这段时间以来,仲逸一直与当地衙门主要官吏有来往,此举是为交接公事便利,却没想到今日遇到一个‘非官非吏’的冯三保。
严格说,这冯三保亦非商非学、非僧非役,是个‘几不像’的人物。
这样的人物,不少人自然能认得,而身为盐课提举司的提举,仲逸的大名,自然也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若有一日,仲逸与冯三保再次遇到一起,仲逸自然会认得这位被人称为‘冯爷’的人,但冯三保却未必能认出这位朝廷的提举大人。只因仲逸只是作为一个‘旁人’之一,在一旁劝说程默与冯三保争论而已。
作为仲逸的铁杆跟班,程默自然会出现在他的身边,若冯三保果真要见仲逸,恐怕也免不了能见到这位才与他争吵过的小伙子。
意料之中,这个道理很简单:一个靠倒腾盐引和私盐为生,一个却是盐课衙门的提举,他们二人之间如何认识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认识之后,能否达成一致、相互‘帮衬’,才是关键所在。
若仲逸像之前的提举大人一样,能与冯三保等人达成某种共识,那么他们完全可以将此次在大空寺的‘偶遇’说成是探底:为了更好‘合作’而探底。
若是他们无法站到一起,那无论怎么样的见面方式,皆已不重要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回到盐课衙门后,程默便再次忙乎起来,他这个跟班,一如既往的忙且很忙着,就像当初在翰林院时。
灶户们早早就来到盐课衙门大院,行修葺的大院专门腾出一间硕大的空房,夏日可以遮阳、冬日可取暖。
这,正是为这些灶户们准备的。
平日里,顶多就是衙役们在一起‘议事’时,临时用的场地而已。
作为灶户的代表,林大团更是早早来到大院,衣物收拾的利利索索的,就等仲大人一声招呼了。
同提举王核说是身体不适,早早就告退,副提举姜军、吏目蔡一书自是做陪的,他们二人几乎时时处处都与那位王大人唱反调。
库大使肖大可当是盐课衙门中最热心的人了,他在灶户们中威望甚高,此次又从库副使升为库大使,岂能不好好表现一番
库副使刘通本是不喜这种场合的,鉴于仲逸出面召集,他又白白得了一个库副使的差事,怎么着,同样也得好好表现一番才是。
场面上的事儿,该来的还是要来,否则,只有所谓的‘自己人’成天钻在一起,那岂不闹成笑话
身在盐课衙门,仲逸深知一个道理:这些个负责制盐的灶户(盐户)是至关重要的。
春江水暖鸭先知,盐课之事的变动,莫过于他们这些灶户最先察觉到了。
虽不是衙役,但比任何一个衙役都积极,灶户们来衙门的心态是不一样的:这里不是他们的地盘,随便一个人都能将他们至少踩在脚下、或者踩死。
唯有乖乖听命才是。
众人早已按照他们的方式站的整整齐齐,程默进来后,看到的是令人振奋的一幕: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毕恭毕敬的样子。
对这位提举大人的跟班,灶户们并不陌生,每次向优等灶户们发送赏银时,都会见到程默的身影,还不时的玩笑几句,渐渐的大家也就熟悉了。
当仲逸进来时,所有人开始欢呼了。
“各位兄弟叔伯们……”。
这是仲逸惯用的称谓,都是大老爷们,说话也少了很多拘束,灶户们喜欢这样的风格、这样的风格的提举大人。
“仲大人好,听说叫我们来盐课提举衙门,大伙儿早早就到了,就是不知所为何事”。
为首的林大团向仲逸说道:“我们倒是向程默问了,可他就是不说啊”。
这么一说,众人也纷纷开始说话,热闹起来。
仲逸冲程默笑笑,而后转身道:“那么,现在你可以向他们说了”。
副提举姜军和吏目蔡一书退后几步,示意仲逸上台而去,并将程默也一起‘请了’上来。
一个小小的观察:但凡对仲大人敬畏之人,对他这个跟班程默也都不错。
“兄弟叔伯们,我们仲大人今日请大家过来,只为两件事儿”。
四周安静下来,程默也就开始说话:“这不是冬季已至嘛,考虑到大家生计不易,取暖加衣、置办年货,仲大人决定:每人赏银二两”。
台下先是一阵沉默,之后便开始沸腾、欢呼。
好消息来的太突然,还得要适应一下才行:仲大人的话,从来都很快兑现,这就是结果。
程默对此似乎早有准备,等一会后,他才上前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此外,仲大人说了:优等灶户,还有年事既高者,可额外得赏银二两,我这里有详细的名单,之后会向大伙儿公布”。
说着,一旁的蔡一书向桌上一叠厚厚的文书上拍了拍。
在人群中,有几名老者缓缓向前走来,前排的林大团急忙上前将他们搀扶,库大使肖大可干脆命人搬来几把椅子。
‘仲大人,你真是我们灶户的大救星、大恩人啊,我们五井盐矿有仲大人这样的提举,真是老天睁眼了’。
几名老者已哽咽,几人商量着,齐刷刷向仲逸下跪,嘴里还在说着类似的感激之语。
还是一旁的程默和肖大可反应快,仲逸来到他们面前时,众人已将这些人搀扶起来,回到了早已摆放好的木椅之上。
老者的们的心思是淳朴的,发自肺腑那种,这一点所有人都能看的出来,尤其后面其他灶户,不少人早已开始默默抹泪。
如今的场面越是感人,背后的辛酸越难以言明,谁又能知晓他们之前的日子,是怎么过的
仲逸再次回到台上,吩咐程默道:“赏银照名单就发,开始说第二项吧……”。
…………
午后的天气有些干冷,相比往常,街上行人少了许多,大多数家户院门紧闭,人们宁愿呆在屋中说笑或小酌片刻,也不愿上街而去。
与之不同的是,盐课提举司的大院中,却是那么的热闹、暖暖的感觉。
在台上的,已不是仲逸、姜军、蔡一书等有品阶的‘大人’,而是像林大团这样的灶户。
“下一个,林大团”。
一位老者下去后,程默便向一位中年男子起哄道:“肖大可,你可不许帮他啊”。
肖大可双手连连摇摆:“仲大人问的是制盐,我怎么会知道”。
台下前排,摆着几张木椅,仲逸等再次落座,看着台上众人的‘表演’,或侃侃而谈、或娓娓道来。
作为这些灶户们的代表,林大团做事肯下苦,很少计较个人得失,在大伙儿间的威望颇高,这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n
第671章 亲自为你下厨
天下之事,大多在变化和看似‘不变化’中进行,或循序渐进,或‘暴风骤雨’式的。
当然,往往后者更有看头,更能引人瞩目。
至少,能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一个说头、很有说头。
盐课提举司真的要变天了:各位有品阶的大人,竟能与这些下苦力的灶户们‘欢坐一堂’,且他们在台下,灶户们在台上。
这事儿,它就这么发生了,就是这么大的——变化。
冬季的节气,人们宁愿呆在屋里,而一旦人闲了闲话也就多了,说什么的都有,对盐课提举司的衙役们来说,最大的话题莫过于:明年,怕是要优待灶户了。
类似的说法和想法,还在灶户们间流传:我们的好日子,真的就要到了。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羊毛与羊的关系、鸡和蛋的故事,在灶户与盐课衙门之间,或许还有一层更为特殊角色的存在——盐商。
争斗从来都不会停止,不管是明的,还是暗的。
自从仲逸来盐课提举司衙门后,先是整顿衙役,同样的方式在灶户间也是如此,很快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和支持,效果十分‘明显’。
而作为与盐商的第一次较量,面对那两桌山珍海味,他只用了一张一千两银票的策略,便将他们的小伎俩踩在地下。
风黑风高之夜,在江边发现贩私盐的耿达,还有那个充当所谓‘保驾护航’角色的鲁大头,被仲逸轻轻松松打掉,连同他们‘身后’的孙大发也乖乖入了大牢……
今日天气不错,风和日丽下,空气显得格外干净,让人忍不住有多向外走走的冲动。
盐课衙门最近还算清闲,无非偶尔说说灶户们还会有什么优待,或者年底时,盐课衙门有什么新的‘赏赐’。
所谓盐课衙门的赏赐,实际也就是仲大人的赏赐、向来属于很大方的那种。
后院一块空地上,陶雯儿正与仲姝在说着什么,明亮的阳光下,四周皆是高高的围墙屋舍,院里还真有几分暖意、懒懒的暖意。
“仲姝姐,要不,我们对弈一局”。
见院中有一副石棋盘,陶雯儿立刻走了过去,很有信心的样子、‘认真’输掉的样子。
答应是答应了,但仲姝还是特意说了一句:“待会儿,叫你仲大哥过来吧”。
棋不逢对手,陶雯儿依旧一脸的笑意:“既然仲姝姐如此想你家仲大人,那我还是现在就去吧”。
这位从东南福建来的小女子知道:若论起棋艺来,她连仲姝弟子的资格都不够。
仲大人本就是没什么架子的,尤其像身为师姐兼夫人的仲姝叫雯儿来请,那自是‘随传随到’。
片刻之后,小院里渐渐热闹起来:仲逸才来没多久,程默和刘妙妙也来凑热闹: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这么好的太阳,何不享受一番
“哦,仲大人、仲夫人也在啊,闲来无事,本是要找小墩子的……结果恰巧遇到了妙妙姑娘……”。
程默‘解释’道:“既然你们要对弈,那我就告退了……”。
说话的功夫就要走了,也不管身后同样有些尴尬的刘妙妙。
“默大哥,莫要着急嘛,我一个人‘观战’,多么的无聊啊”。
一旁的陶雯儿笑道:“干脆,我们来打个赌吧:仲大人与仲夫人,谁更甚一筹”。
她给一个起步的数字:就一两吧,我赌仲姝姐赢。
既然陶雯儿都这么说了,程默也不再打算离去,他不甘示弱道:“一两就一两,我赌仲大人赢,不过……常言‘观棋不语真君子’,我们这样,真的好吗……”。
一直没有言语的刘妙妙上前道:“对弈是对弈,赌是赌,不就是一个乐趣吗这丝毫不影响观棋,赌注是在对弈结束后才兑现的,干嘛要插嘴呢”。
末了,她向程默翻个白眼:“程大哥,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按理说我不能说你,但这次,你确实少了点乐趣……”。
‘啪’的一声,刘妙妙也掏出一两银子来,对她这样一个‘弱女子’来说,这一两银子,可绝不是随随便便可以拿出手的。
她也顾不得别人是怎么看的:“这么着吧,我就赌仲大人与仲夫人——和棋”。
和棋
程默和陶雯儿相视一眼,而后连连摇头道:“不可能,我们看了这么多次了,仲大人和少与人和棋啊”。
仲姝微微一笑,顺便与仲姝玩笑几句,准备摆开阵势的样子,二人也看的明白:刘妙妙自己说小赌是‘乐在其中’,但实则她才是最‘用心之人’。
也不想想,仅是说说谁输谁赢,那又能如何
“夫人先请……”,说笑声中,仲逸已向仲姝‘叫阵’。
与此同时,那三人立刻‘闭嘴’,在各自的位置细细看着桌上的棋盘,从来都没有那么认真过。
前衙中,同提举王核与副提举姜军、吏目蔡一书三人在喝茶说笑,倒是很融洽的样子,全无之前那种‘剑拔弩张、争锋相对’的感觉。
今儿个是怎么了天气好了,人都变了
三位大人找不到他们的提举仲大人,派衙役‘查看’一番,得知他正在后院与夫人对弈,各自又摇摇头:还是就不要打搅了吧
王核有些如释重负的感觉:“这样吧,本官出一个字谜,二位大人谁若是能猜得出来,也有‘赏银’:每人二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