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的大明新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摇摇-欲坠

    所以,他只是在船上安插了一些眼线,随便他们折腾。

    现在还不到时间,想要让宗室移藩海外,不仅需要他们自愿,更需要整个社会对这件事的认同。

    否则,光是一个苛刻宗室,就会让皇室处境艰难,陷入众口铄金的地步。

    哪怕是皇帝,在风土人情这些方面,也要遵循这个时代的规则。

    船队继续航行,大部分宗室都觉得无所谓,这里的金矿虽然发现了,但是也许后面还有更好的。

    而且这个岛面积虽然大,但是太热,大部分人对这里的环境并不算满意。

    但是晋王朱棡的几个儿子因父兄接连被囚,如今正人心惶惶,在所有宗室里面,是最想移藩海外之人。

    朱棡,朱济熺,朱济熿三人,在永乐年间接连被废,被囚。朱济熿更是不念父子之情,囚禁其亲生母亲,蒸煮父亲侍女,囚禁其兄长朱济熺,侄儿朱美圭。

    年前皇上派锦衣卫到太原调查,废掉朱济熿,又救出了朱济熺和朱美圭,但是至今仍然没有还封王位,也让晋王府一系如履薄冰。

    庆成王朱济炫曾经参与了朱济熿诬告其兄朱济熺一案,如今朱济熿被囚禁在凤阳高墙,他很怕皇上会想起他也曾经参与诬告一案,所以这次出海,一开始就拿定了想要尽快离开大明的主意。

    虽然这个海龟岛在其他人看来环境恶劣,但是在他的眼里,这里却是一处宝地。

    这海龟岛面积庞大,比大明整个江南的面积都大。岛上虽然有一些毒蛇,毒虫,却有无尽的森林,各种名贵木材遍地。

    特别是这个金矿,只要经营妥当,哪怕每年大部分大部分收益要交于朝廷,自己也能落得数十万两白银的收入,再加上移民种田,贩卖木材,怎么算都比现在要强的多。

    他如今驻守汾州,每年的收益只有万两白银,一年到头,手里根本剩不了多少银子。

    所以看到这里,他就想要联络各宗室,将这个金矿拿到自己的手里。

    只要他主动移藩,想必皇上也不会再记住他的过错。

    “四哥当真丝毫不顾恋故土,想要移居海外”

    说话的人是宁化王朱济焕,他是晋王嫡五子,比朱济炫这个庶四子要更受皇室看重一些。

    朱济炫担心自己被废,但是朱济焕却没有这方面的担心。

    “我也不想如此啊,但我不同五弟,如今我在皇上心中恐怕就是戴罪之人,若是戴罪立功,恐怕才能让皇上宽宥。”

    朱济焕叹道:“这海龟岛面积虽大,却人口稀少,据说上面还有食人族。在此发展,势必艰难。”

    朱济炫摇了摇头说道说道:“我却不这样想,这里虽然人口少,距离我大明却近,移民便利。而有了这个金矿,最不济也能当个富家翁,山大王,不用在大明提心吊胆地活着。”

    朱济焕见他拿定了主意,叹了口气说道:“那四哥想我怎样帮你”

    朱济炫长揖说道:“为兄想请五弟到太孙面前探探口风,对这宗室自愿移藩海外,有什么章程。”

    与此同时,在这艘船上其他的房间里,其他宗室关于海龟岛的讨论众多,这个储量丰富的金矿,吸引的可不仅仅只有朱济炫一人。

    如今能够无忧无虑地尽情玩耍的,也就只有那一帮还没有成年的宗室子弟。

    像朱瞻埈,朱瞻墉他们,现在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忧虑。对他们来说,这趟出海,就是出来见见世面的。

    面对众宗室的试探,朱瞻基却一直没有一个肯定的答复,只是以稍安勿躁打发了众人。

    因为这件事在解缙的力主之下,被压了下来。

    由于前世的经历,朱瞻基对于任何事都喜欢快刀斩乱麻,直接了当地解决。

    但是这种性格在商业上或许是一件好事,但是对玩政治的人来说,这样的性格确实不合时宜的。

    因为政治没有对错,政治也只有妥协。

    可以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什么事都不能靠武力来解决问题。

    而政治,就是一门妥协的艺术,靠快刀斩乱麻,只会把事情越办越糟糕。

    按照朱瞻基的意思,将海外各处领土都各划一片。然后把这些宗室都分封出去,每个地方,安排一个军卫,或者两个军卫来维持治安。

    由藩王来管理民政,军队来管理军政,然后用金矿,土地来维持基本的生存,用贸易来盘活每一个封地之间的联系。

    大明一个军卫大约是五千五百人,一个地方卫,或者是护卫就是三千人左右。他们这些人加上家属,再加上藩王带的官员和随从,就有两万人左右。

    这么多人不管在哪一个地方开始发展,再加上大明本土提供帮助,都能维持基本统治。

    但是这件事在解缙和金纯这样的大儒面前,就完全不能这么做。

    事情还是同样的事情,但是要实施起来,就需要换一种方式。

    比如说,将藩王分封海外,哪怕皇室很想这样做,但是绝不能由皇室提出来。

    如今还是宗族社会,宗族的力量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影响力与后世相比更是不能比较。

    比如说,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律法,自己的族规。朝廷认可宗族对宗族弟子的奖励或者是处罚。

    在县治以下,宗族的管理是朝廷管理的有效补充。

    这个时代的法律不健全,人们更讲究人情。

    朝廷大臣要告老还乡,需要辞职三次,皇上要挽留两次,第三次才能同意。否则的话,就说明皇帝对这个大臣很不满意,有很大意见。

    就连皇帝篡位,也需要有大臣三次劝谏,这个皇帝“谦让不过”,才“勉强”登基。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因为如果由皇室提出这样的计划,就会让人觉得皇室寡情薄意。

    连自己的亲人都不能照顾,谁会相信他们能顾怜百姓

    所以,哪怕是朱瞻基想要把宗室分封海外,但是这件事现在不能由他定下来,先要在社会上将这件事酝酿成熟,然后“勉强”答应。

    他们说的有道理,朱瞻基当然愿意听。他知道自己的弱点和缺点,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他也愿意按照现在的这套规则来行事。

    所以,他现在先要炒作,把这件事炒热。

    反正分封这件事,也不是这两年可以推行的,最快也要等到他出海回了大明才能办。

    要是不顺利,更是要等到他登基以后,这件事才能推行。

    所以他现在根本不表态了,也不提分封了。只是先在军队方面,为以后做准备。

    从海龟岛到南洲,这段旅程是非常无聊的。

    因为是逆风行驶,舰队如今的航行速度只有每小时四五节,只比人走路

    的速度快一些。

    这样的速度,在茫茫的大海上,简直跟乌龟爬一般。

    各军将士们天天可以学识字,打牌来消磨时间,但是船舱憋闷的环境,还是让许多人的情绪逐渐变的低沉了。

    朱瞻基最近也一直在学习,他原本是最不喜欢儒家学术的,总认为东方古国的衰落,与儒家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但是在这个时代待的久了,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人。他逐渐认识到,儒家纵然有着各种不足,但是在社会规则的制定方面,维护朝廷的统治,建立民族的向心力方面,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他也每天抽出一两个时辰的时间,专门听解缙和金纯为他讲解儒家经义。

    他不是要做一个儒生,他只是需要了解儒家能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然后更好地利用这股力量。

    他的这种好学让金纯格外高兴,每天给朱瞻基讲课的时候,总是精神百倍。

    虽然船上的生活无聊,这个老家伙的精神却越来越好。

    但是解缙对朱瞻基的了解就更深一些,从小他都在教朱瞻基,很清楚朱瞻基是个什么样的人。

    特别是朱瞻基开始推行格物以来,积极推进数字,字母,几何的研究,也带动了解缙,包括解祯期,解桢亮他们一同研究这些。

    他们更清楚,像朱瞻基这样功利的人,学儒不是为了当儒,而是为了分解儒家。

    因为对朱瞻基来说,显学,实学才是朱瞻基真正喜欢的。

    当时间进入了五月,南洋地区就进入了旱季。天上偶尔会下一个时辰的雨,然后就是那让人闷的喘不过气的湿热。




第三十四章 探索
    布里斯班所辐射的昆士兰州,是澳洲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是对大明来说,这里却是一块鸡肋。

    这里资源丰富,各种矿产都有,但是在临海地区,仅有几座大煤矿和铝土矿。

    这里的北方有一座世界级的金矿,但是却在内陆地区。还有就是,这里的金矿也含有铀,而这种宝贵的矿产资源,是如今这个时代根本无法利用的。

    有着同样顾虑的还有澳大利亚南部的奥林匹克坝金矿,那座金矿有着丰富的黄金和铜,但是也含有丰富的铀。

    从储量上来说,奥林匹克坝金矿是世界上最大的金矿之一。在后世,这个金矿被澳大利亚开发了二十年,都还没有挖到主矿床,仅仅是外围矿床的产量,就已经跻身世界最大金矿之一。

    从资源上来说,现在开发是极大的浪费,那珍贵的铀矿在全世界的储量都很少,现在浪费的越多,以后就越少。

    但是从整个大明的扩张布局上来说,这些金矿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发挥经济效益之外的更大作用。

    但是其他人并没有朱瞻基的矛盾心理,一座不比小多少的大陆,就这样呈现在所有人的面前,每个人感到的都是无比的兴奋。

    这天夜里,大部分的厨师都没有睡觉,他们连夜在舰队的基地里烙大饼。

    为了鼓舞士气,这次后勤部门在朱瞻基的安排下,一下子就宰了三百头猪,用猪肉给所有的将士都烙了肉饼和肉汤。

    第二天一早,不论是海军将士,还是幼军将士,全部开始了编组分队,进行大规模的探索行动。

    每个探索队都打破了原有的军队编制,除了火枪手,还有刀箭手,辎重队。除了这些人员,每个探索队还都配备了勘测地形,勘测地质,勘测生物的成员。

    昨日抓了一只袋鼠,那袋鼠肉虽然肉丝比较粗,比较腥臊,但是用香料压制住膻味之后,也别有一番滋味。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肉啊!

    而且太孙殿下认为,这种肉卤制之后做成肉干,不比牛肉差多少,所以今日也下令,所有探索队见到这种动物,抓回来宰了做成肉干。

    但是他也知道华夏民族的吃货本质,很怕把这种生物给吃灭绝了,所以也要求不许杀害幼崽和哺乳期的袋鼠。

    作为一个千总,苏南的麾下管着五艘战舰,共计一千两百五十人。

    再加上他们船上载了七百幼军和数十传令兵,医护兵,他们舰队总人数达到了两千人。

    这次编组,他们舰队被抽调了六百人,按照总部的命令,按照不同的编制,分成了三个探索队。

    苏南不放心其他人带队,决定亲自带队,让副千总卞成看守舰队。

    这卞成也不愿出去冒险,留在基地,说不定还会被总部抽调,去建设基地,能在殿下面前露露脸。

    他们这六百人有两百火枪手,三百刀手。海军没有辎重队的配置,只有后勤队的配置,他也将船上的领航员,测绘人员,还有厨师,都带了一半。

    到了岸上,他们又被分配了六百幼军,这些幼军大多都是火枪手,并且十人一辆板车,负责运载行李,也会用这些板车来运送袋鼠。

    这一千两百人人又被分配了四个羽林卫学的学员兵负责带队,苏南这个千总也只能担任副手,不过苏南没有半点抱怨。

    如今的羽林卫学早已经被神化了,虽然第一舰队是殿下的亲军,幼军也是殿下的亲军,羽林卫是殿下的亲卫。

    但是,只有羽林卫学,才是殿下真正最重视的。

    从羽林卫学出来的士兵,各个都是文武全才,随便到了哪个军队,最起码也能当个千总。

    而且,他们这个方阵,被派来的竟然还是羽林卫学的把总。羽林卫学的把总,出来后最少都是守备一级的官员才能相比。

    更重要的是,这位把总竟然还是彭城伯府的世子张武,这可是殿下的亲表兄,他们这些人就更没有不服气的了。

    而且张武也并不孤傲,看起来非常和气,他带着总部的调令来到方阵,就招呼了苏南,幼军千总楚大运,还有几个把总一起开了一个碰头会。

    “诸位年龄都比我要大,虽然我这次被任命为领队,但是在我看来,这个领队的责任就是为大家当好耳目。至于行军作战,对敌狩猎,一切还要仰仗诸位。”

    见张武表现谦和,苏南和楚大运心里就是有些不服,这个时候也舒服多了。

    年龄最大的楚大运说道:“张把总过谦了,谁不知道羽林卫学士兵见官大三级,而且你们不是仗着殿下宠信,是有真材实料的。这次探索,还望能跟阁下后面学点东西。”

    苏南也抱拳说道:“我海军长处是在海上,这次在陆地上活动,自然要以二位意见为重。”

    见苏南如此谦和,楚大运原本板着的脸也柔和了起来,面向苏南抱拳笑了笑。

    幼军是原本的神机营扩军出来的,是大明第一个全火器营。被改制成幼军之后,变成了太孙的亲军,颇有天下第一的架势。

    他们还不服气羽林卫,认为自己是太孙的矛,羽林卫只会看家守门,只是殿下的盾。

    至于第一舰队虽然也是殿下的亲军,不过一个是陆军,一个是海军,没有可比性。

    但是他的内心里是不服海军的,心里还想着要怎么跟海军抢一下风头。

    现在多了一个张武,也算是幼军和海军的缓冲,而苏南性格温和,也让楚大运觉得这个人不难打交道,所以脸色好了许多。

    张武不管他们的内心小心思,开口说道:“虽然上面按照人员的不同,进行了大致分配,但是现在我们这一千两百人又要进行细致的分组,所以我希望两位能把自己的属下的职能进行统计,然后汇报上来,我们进行细致分组。”
1...128129130131132...2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