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的大明新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摇摇-欲坠
    陈宣当然知道马德钟的家境,他们都是殿下的亲近之人,他也就直话直说道:“殿下日理万机,但是数次提起兖州府的孔家。你是兖州府的人,回乡之后注意打听一下,有没有孔家为非作歹之事。”

    马德钟大惊道:“可是衍圣公孔家”

    陈宣不屑地说道:“陛下已经除了他们的衍圣公名号,孔夫子是孔夫子,孔家是孔家,不可混为一谈。”

    因为出身草莽,马德钟虽然为人粗豪,但是格外佩服读书人。他轻叹道:“这孔家乃圣人之后,不至于给祖宗抹黑吧!”

    陈宣笑道:“只是让你回乡的时候注意一下,殿下也没有提起这事儿,一切都是我自作主张。作为殿下的身边人,总要想着替殿下主动解忧。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马德钟抱拳说道:“属下明白了,这次回乡,一定会多注意这方面的事儿。”

    陈宣点了点头笑道:“这就对了,要是有什么消息,等我们回到胶州,再一起合计合计。”

    话虽然接下了,但是马德钟总有些不敢相信。这孔府从小在他心中就是一块圣碑,总不至于也会被蛀虫啃噬吧!

    早上的时候天还阴沉的厉害,以为要下大雪,但是等船进了胶州湾,太阳竟然出来了。

    虽然现在风势更大,但是船不再直接逆风,这船速反倒更快了一些。

    待到午后,船只就抵达了胶州大沽河河口,这里海船是进不去的。

    众人在这里换了河船,低级官员前往胶州县城,而这艘海船将会载着高级官员前往胶东停泊,双方分开行动。

    这次的调查团人员复杂,不仅有锦衣卫,都察院,刑部,还有海军派出的调查组,以及內监的调查组。

    所以在大沽河河口这里,迎接众人的官员也是数量众多。众人好一番折腾,才相互见礼,分乘了七艘船,才一起前往胶州。

    唐赛儿他们几人自然是不受关注的,这也让她们几人有闲心观察四周的环境。

    看到大沽河里来往的河船众多,许多船上都装满了粮食,她们惊疑不定起来。

    去京城的时候,他们自然没有搭乘朝廷船只的权利,所以只能靠步行走到运河,然后通过运河进京。

    他们以为,整个山东都没有粮食,但是现在看来,应该只是青州府那里没有粮食。

    但是事情没有调查清楚,他们也不敢胡乱猜测。

    而马德钟带着自己的一帮下属,坐在了第二舰队胶东水寨派来的一艘迎接船上,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欢迎。

    如今大明的四大舰队,虽然名义上是平级,但是第一舰队因为是殿下亲军,所以自动高了半级。

    而马德钟虽然只是一个把总,却大名鼎鼎,被太孙殿下亲自授予英雄称号,关于他们三人斗智斗勇,抓获东瀛王室的故事,随着朝廷专门印制的图书的出版,早就传遍了全国。

    他这个小小的把总,能住在殿下的农庄,沐浴皇恩。不要千总,就是一些守备,也对他羡慕不已,恨不得跟他换个位置。

    他这样的英雄得到了朝廷的大力弘扬,不出意外,今后绝对能荣升高位,富贵荣华享之不尽。

    所以他护送调查团到山东,顺便回乡探亲,第二舰队这边也是安排周到,不敢慢待。

    来迎接他的是胶东水寨的一个千总,名字叫做郑宝,乃是胶东当地人。

    他对马德钟这个大英雄仰慕已久,见面不仅没有丝毫倨傲,还将马德钟高高捧起,让马德钟惭愧不已。

    “自从得知马兄弟要回乡探亲,途径我胶东水寨,水寨的兄弟无不期待。只是如今先要护送各位大人,待兄弟探亲归来,一定要到水寨盘桓数日。”

    “好说,好说。都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马某受此盛情,惭愧不已。”

    如今的胶州是主城,但是水寨建在胶东,也就是后世的青岛。但是后世的青岛现在只是个小县城,归属胶州管辖,而胶州这里,又统一属莱州府管辖。

    郑宝拿出了一份文书,递给他说道:“这是跟转运使司的公文调函,有此公函,可以借用十一匹马,入住各大驿站。”

    “马某多谢大人了。”

    “不用客气,这是应有之理。待哪天郑某有幸到京城一行,还要指望马兄弟能多多照应。”

    马德钟立即打包票说道:“一定,一定。到了京城,可以定要去找兄弟,也让兄弟尽一番地主之谊。”

    一番应酬下来,双方的关系似乎融洽了许多,这河船狭窄,几十个人只能挤在一起。

     




第三十二章 坟
    马德钟要回老家,其实从海州登陆最方便,或者干脆就从运河走,运河离他家乡也不算远。

    但是他事先并没有考虑周详,只是听到了有到山东执行任务的机会,他一打听,有足够的时间回一趟老家,所以就主动请缨。

    从胶州到兖州,直线的距离并不远。但是要经过大片的山区。山东由于连年天灾**不断,如今的响马山贼数量众多。

    真要直接穿过山区,道路险阻,不安全。

    马德钟原本也准备随大流,到了青州再转向西南。但是与锦衣卫镇抚使冯小年的一番谈话,他改变了主意,准备带着部下走直线,穿过山区。

    从胶州就要分开,一大早,众人就纷纷来与马德钟告别。

    冯小年昨夜被灌的大醉,虽然起床了,精神依旧有些萎靡。

    “马兄弟,昨晚之事已经安排妥当,林马头他们已经在城外驿站等候。去时你无需为他们操心,但是返程之时,尽量能将他们全部带回来。”

    因为是朱瞻基的亲军,又算不上高级将领,马德钟对锦衣卫并无偏见。见冯小年说的客气,回礼说道:“镇抚使请放心,既然与我一同行动,我马德钟就视他们为战友,绝不会丢下一个兄弟。”

    率领十个部下来到城西的驿站,这里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十一匹高头大马,这些马都已经喂饱,不需要他们途中再去找寻草料。

    除了这些马,还有十四个身穿海军制服的将士,他们只有十个是真正的海军,另外四个则是锦衣卫的调查人员。

    他们负责南路的调查,查明山东当地的粮食发放状况,而他们比马德钟他们走的还要远,会一直穿过山东,抵达西南部的济宁。

    这一下,一行就有二十五人了。他们都是军中精锐,又携带火枪,根本不用怕小股山贼。

    所以他们这些人就准备直接走诸城,穿过沂源,抵达莱芜,过泰安,这样能节省一半时间。

    其他地方都好说,那沂源可是山东山最大,最多的地方,山贼也最多。

    锦衣卫这一次从那里走,除了查案,同时也肩负了勘察地形的任务。

    山东如今已经修了水泥路,但从胶州到莱芜这一条线却没有修,只有安丘县有一段水泥路。

    不到午时,一行二十五人就抵达了山东古镇景芝,这里也是山东高粱烧的发源地。

    从大明建国,朝廷大力查封大米酿酒,景芝却因为主要是以高粱为主要酿酒原料,反倒越发红火。

    这里的白酒畅销全国,就连京城也有这里的酒卖。

    不过受益于近几年从南洋运回来了大量大米,如今的大米酿酒已经放开了一部分,大明如今只要愿意花钱,还是有酒喝。

    “马把总,景芝也有一座驿站,我们不如在这里歇息一番,顺便一人买几斤这里的高粱烧,奔马寒冷,也能御寒。”

    马德钟大方笑道:“唐总旗对这片熟悉一些,就带我们去一家地道的作坊,这买酒的银子,就不要跟我争了。”

    他们人可以不用休息,但是马不行。这里的驿站也不可能有二十多匹马给他们更换,一直到莱芜才能换马,所以必须要省一些马力。

    何况这天寒地冻的,他们虽然带的有干粮,但是能到驿站喝一碗热汤,人也会舒服许多。

    在景芝歇息了一番,众人携带的水袋全部倒空,换了美酒,随后又继续启程。

    天黑之前,众人抵达了位于沂山东北的蒋峪,这里是进入沂山的门户,天色已晚,众人在这里歇息了一晚。

    他们一帮人身穿军装,来到这偏僻的小镇,自然引得一阵鸡飞狗跳。

    当地的驿卒热情款待,就连里长,巡检司也都亲自登门拜访。

    马德钟他们并未出头,任由那个锦衣卫的总旗唐春以探亲水师兵的名义,与他们交流。

    问到南洋大米,这里也是半年多未见,让众人的心就沉了下来。

    在胶州还一切如常,但是进入了内陆,就数月不曾见到南洋大米了。

    不过因这里并未遭灾,加上靠山吃山,这里的百姓生活虽然苦了一点,倒也不至于过不下去。

    第二日的道路最是险阻,虽然一人一马,轻车简从,但是因为全是山路,他们一日的时间也才走了一百里地,傍晚时分抵达了沂源。

    在路上折腾了两天,所有人都有些疲惫不堪。但是四个锦衣卫的人员依旧没有安歇,连夜与当地人员联络,查探民情。

    这里的县城还比不上山外的一个小镇,但是毕竟有朝廷官员,在城西也有一个百户所。

    唐春联络了当地的锦衣卫小旗,却发现这里的情况比他想的更加严重。

    因为这几年来,除了永乐十五年朝廷运过来了一批救灾粮,此后根本没有任何粮食运过来。

    而朝廷的公文上,虽然下达的有移民书,但是与林三他们所言一致,都只是允许百姓向西北移民。

    这种情况让唐春忧心忡忡,这不是一州一县,而是整个山东的大部,都没有遵循朝廷的旨意。

    而这里山野化外,许多外界的情况根本不了解,更别说知道朝廷已经连续三年向山东运粮。

    至于允诺百姓以工代税,大部分老百姓根本不知道。

    不知道到了莱芜,泰安那样的大城,情况会不会好一些。

    但是随后的旅程让他失望了,不管是莱芜还是泰安,情况都差不多。

    整个山东犹如有一层黑幕,挡住了朝廷的光明,让百姓依旧生活在黑暗之中。

    唐春原本一直在胶东,胶州一带活动,主要负责监控当地的武将。他根本没有想到,在内陆地区,竟然会如此黑暗!

    到底是那个环节出了问题为什么那些官员就不想让老百姓过的好呢

    他不敢胡乱猜测,只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一记载了下来。

    经过四日的奔波,马德钟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对家乡的一切记忆,他早已经模糊,只记得城东马家村,父母葬在泗河以南的村落南部,一片山坡下。

    “马兄弟,这回到了家乡,今日是住在县城,还是直接回家”

    马德钟苦笑了一下说道:“我连住的村子都记不得在哪里了,家乡也无亲人,还是在县城住一晚,明日再做计较。”

    “可还记得村子的名字”

    马德钟点了点头。“这是忘不了的。唐总旗,连日赶路,今日找家酒楼,你我兄弟好好喝一场,明日不如修整一天。”

    唐春摇了摇头道:“此番了解,触目惊心。这山东仿佛不是我大明疆域,各级官府各自为政,根本不理朝廷法度,这种情况我要早做计较。如今这曲阜距离兖州城也不远了,我欲今夜就赶到兖州,只能等归途时再结伴同行。”

    马德钟虽然不清楚锦衣卫的查案,但也知道他们身上背负重任,不像自己这次只是回乡探亲。

    而且沿途的情况他也有所了解,知道这是一件天大的案子,不敢耽搁了唐春他们的行程。

    他点了点头说道:“三日之后我每日就会派兄弟到这北门渡口等你,但是最多只能等你三日,半月内必须回胶东复命。”

    “晓得了,你也无需派人到这里吹寒风,只需要安顿下来,交代城门令一番,他们是不敢怠慢了我们锦衣卫的公务的。”

    双方约好了见面的方式,唐春他们也不进城,直接绕向了城西的官道,向着兖州飞奔而去。

    目送他们离开,马德钟才又回头看了看远处曲阜的城墙,轻轻叹了口气。“先进城找一家客栈住下吧。”

    “头,那马呢”

    “自己花钱先养着吧,不用去给驿站添麻烦了。”

    **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家,马德钟对家乡的印象已经很模糊。

    在城门处进行勘合登记,城门小令见马德钟是本地人,格外惊讶,不过也变的格外热情。亲自带着他们找了一家大型客栈,让小二把马伺候起来。

    此时天已傍晚,这小令也不怕有官员进城,带着他们忙东忙西。他是个嘴巴极为利索之人,几乎没用马德钟说几句话,就把一切都办妥了。

    马德钟却之不过,拉他一起共进晚餐,以示感谢。

    这小令也不推辞,按照人数点了一顿不算丰盛,却也不掉面子的酒席,这才跟他细细分说起来。

    得知马德钟少小离家,这次乃是回乡探亲,还想将父母之坟迁往京师。

    他让马德钟拿出了一枚当五十的铜币,塞给了小二,让他直接去棺材铺买回了香烛草纸。

    而马德钟记忆中已经模糊的村子,他这个当地人很是清楚,三言两语就帮马德钟回忆起来了一些细节,确定了位置。

    马德钟不怕他起歹心,这是县城,有县衙,巡捕。这里是孔孟之乡,更有一个千户所驻扎城北。

    他们十一个大汉,还携带火枪,一般势力也根本不敢动手。

    马德钟怀疑对方是县衙的包打听,加上自身光明磊落,所以也就实话实说,跟对方杯来盏去,也问清楚了自己想要知道的。

    在宵禁前送了对方离开,他们留下了一人值夜,其他人就都上了炕,然后相互给对方上了伤药。

    他们是海军,虽然有教过骑马,但是骑术都很一般。这连续几日下来,一个个的大腿内侧全部磨破了皮。

    奔波四日,今日抵达目的地,松懈了下来,众人又喝了酒,登时觉得困乏不堪。
1...173174175176177...2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