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的大明新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摇摇-欲坠

    如今的东瀛,整个国家的政治权利,都集中在室町幕府的手中,天皇也就是是个摆设而已。

    如今足利义持已经被逼自杀,幕府的权力名义上集中在了足利义嗣和其母亲日野康子的手中。

    但是他们的控制力远远不如足利义持,如今的局势虽然不如南北朝时期的军阀混战时期混乱,但是足利义嗣想要控制整个东瀛的权力,也非常困难。

    朱瞻基征略东瀛的目的不是为了占领这个国家,占领对大明来说,东瀛是个负担,而不是一个宝地。

    但是如果只是控制,这个盛产黄金和白银的国家,能给大明带来源源不断的利益。

    所以,他并没有想方设法地区消灭东瀛的有生反抗力量,南部聚集的几十万兵力,他就当做没有看到,留给了足利义嗣去头疼。

    如今的天皇一系大部分成员也被抓了起来,这些人朱瞻基当然不会在留到东瀛,让他们以后还能鼓吹万世一系。

    要不是为了以后能利用东瀛的人手和赚取他们额外的生产力,朱瞻基恨不得将他们全部杀光。

    即使不杀他们,他们的日子也不会好过,东瀛皇室的归宿就是应天府的几个大院子。

    他们的女人以后只能嫁给大明人,他们的男人以后只能娶那些南洋土著或者是北方蛮夷,这样只需要三代以后,天皇一系就彻底玩完。

    当然,这个计划朱瞻基目前还只是在心里构思,不敢跟任何人说,要不然,会引起两国之间轩然大波,更会引发整个东瀛百姓的反抗。

    温水煮青蛙,润物细无声才是国与国之间的解决正道。

    相比大明国这边的眉开眼笑,整个东瀛却陷入了一种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

    庄敬和庞瑛犹如索命的黑白无常,手握认罪书,拉着被抓的各大名,将军的旁系继承人,开始了挨家挨户的勒索。

    他们两人在大明是天怒人怨,在东瀛,他们同样引发了所有人的恐惧。

    在他们的身前,是一千多穷凶极恶的倭寇,这也是这场战争之后,仅剩的武士倭寇,在多场战斗中,他们损失了将近一千人。

    就这一千多人,还因为各种原因,分化成为了两伙。

    一伙继续簇拥在早田左卫门的身边,希望经过十年的效力,能恢复自由。

    另一伙这已经被庄敬诱惑,愿意全身心地投靠大明,获得大明的认可。

    在服饰和装扮上,他们也开始向明人靠拢。

    而在他们的身后,还有大明內监,幼军,羽林卫组成的正规索赔团,每个大名,如果不想拿出三分之一以上的家产来赎罪,就会面临狂风暴雨般的报复。

    当然,这所有的一切都比不上整个天皇一系的被俘。

    从有记载的真实的应神天皇开始,位于奈良的大和统治了整个东瀛,天皇一系因为神权的宣传,天皇就成为了东瀛的象征。

    虽然他们现在手中的时速权力被幕府瓜分,但是神权依旧控制在天皇一系的手中。

    但是,东瀛的神,却成为了大明的俘虏。

    更让无数东瀛人难堪的是,他们竟然没有一个因为被俘而自杀的。

    从六月下旬后小松天皇被俘,到七月初,皇室成员除了少数被以前支持足利义持的武士保护了起来,大部分都成了阶下囚。

    围绕着他们的处置,还有对朱瞻基的迎接,金纯跟足利义嗣他们进行了多轮谈判。

    因为怕这些迂腐的文臣坏事,他们往往手里拿着一副好牌不会打,在战场上好不容易赢来的优势,在谈判桌上轻易地又送了出去。

    所以朱瞻基给他们划分了几个不能退让的底线。

    首先就是东瀛必须割让西部的石见国,佐度岛,对马岛,东部的伊豆半岛四地,作为大明的军事基地,大明在东瀛的驻军将会保护东瀛的国家安全,但是同时,东瀛每年必须承担二十万两白银的军费。

    其次,开放长崎,大阪两个港口,与大明进行日常贸易,大明也将会开放宁波港与东瀛进行贸易。

    而东瀛与朝鲜之间的贸易,大明不做任何干涉。

    这一点虽然看似宽宏大量,但是现在对马岛在大明的手中,朝鲜有的东西,大明都有,并且比他们更全,更便宜。

    所以只要大明与东瀛之间建立了贸易往来,他们跟朝鲜的贸易自然会衰落下来。

    最后,天皇一系必须被转移到大明生活,并且由幕府承担其生活费用。

    第一个条件,对马岛,佐度岛已经在大明的手中,而石见国偏于一隅,也不被东瀛人重视。

    但是唯独伊豆半岛,这里位于富士山下,扼守静冈与关东平原的咽喉,往北就是三大古都之一的镰仓。

    围绕着此地的驻军问题,双方谈判了多日,都各不退让。

    但是朱瞻基只是让人透露出他闻听伊豆半岛多温泉,多沙滩,想在此地修建一个皇家公园,足利义嗣就不敢再有任何意见,答应了割让伊豆半岛。

    伊豆半岛原本属于北条氏,但是北条氏因为是镰仓幕府的忠实拥趸,在几十年前随着镰仓幕府的灭亡,同样也灭族,所以这里现在还是一片无主之地。

    朱瞻基当然不是因为此地的风景优美,温泉众多才喜欢这里,而是因为这里扼守东瀛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足利义嗣虽然现在掌握了大权,但是仍然有几十万大军不听号令,大明的驻军最少在短期之内,是有利于他的统治的。

    也因为这个原因,对大明要求开放两个港口贸易,他虽然开始有些担心,但是在大明原则性同意出售给他一批火绳枪之后,他就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至于第三个条件,他简直是求之不得。

    天皇一系掌握神权,他们室町幕府哪怕控制了朝政,也必须要供着这个祖宗。

    现在大明要把天皇一系都迁到大明去,他当然没有半点意见。不过这一点也是双方磨嘴皮子时间最长的,因为他再求之不得,表面上也要装作是被逼无奈。

    否则的话,他就等于是出让了天皇一系的利益,换取自己的统治,其他将军与名主都会因此不服他的管制。

    这三个底线得到了东瀛人的同意,但是在迎接朱瞻基的仪式上,双方又进入了僵局。

    朱瞻基明令要求,作为天朝上国的皇太孙,他抵达东瀛,必须要东瀛皇室和幕府以跪拜相迎。

    幕府对这一点毫无委屈,因为他们面对天皇,也是要跪拜行礼。

    但是让天皇一系这么做,大部分皇室成员都坚决反对。

    为此,后龟山天皇直接以绝食抗议,称光天皇的几位叔叔甚至以剖腹自杀来抗议这样的侮辱。

    但是朱瞻基态度强硬,一点也不退让。

    几天下来,有三位皇室成员自杀,而体弱多病的称光天皇性格懦弱,却不敢说一个不字。

    就连金纯也认为朱瞻基此举有些逼人太甚,劝说朱瞻基放宽一点条件,让东瀛皇室以鞠躬相迎。

    但是朱瞻基毫不退让,发布诰文道:“东瀛若承认大明的天朝上国地位,就应以臣子之位相迎,若不承认,刀兵相见。”

    诰文一出,又有四位皇室成员自杀,但是剩下的,全部都变成了软骨头。

    七月初九,东瀛皇室哀声一片,称光天皇哭哭啼啼地接受了朱瞻基的条件,答应了会在大阪港口跪迎朱瞻基。

    既然答应了自己的条件,朱瞻基当然也不会继续逼他们,他还想利用上千万东瀛人来帮大明做事,替大明赚钱呢。

    所以他这边也才退了一步,允诺在港口搭建一个平台,让皇室成员比其他人高半格,在平台上向自己跪拜。

    七月初十,大阪湾艳阳高照。盛夏的时光,如此大的太阳,气温从一大早就高的吓人,犹如一个蒸笼一般。

    被数千工匠重新修葺的大阪内城张灯结彩,从港口越过废墟,一直到内城,地上全部铺上了红布。

    被派到外面执行任务的几乎所有士兵都被召集了回来,除了每艘船上必须保留的士兵,超过十万大军将这一带防守的严严密密,道路两边都是荷枪实弹的士兵。

    能够被允许前来参加观礼的大都是关中一带的将军和名主,他们一般都携家带口,想要近距离瞻仰到大明皇太孙的威仪。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投靠大明的大商人。

    在围剿足利义持的最后一战中,大明士兵伤亡人数超过了一千人,不算受伤的人数,死亡人数也近三百人。而这些人的枪支并没有被全部找回,还有最少十余支遗留在了外面。

    除此之外,东瀛本来也有一些鸟铳,虽然他们的枪管跟大明以前的枪管一样,是手工打造,但是想要近距离伤人,也是轻而易举。

    所以每个前来参加观礼的人,除了仪仗刀,都不能携带其他武器,不管男女,都要经过搜身。

    这是一场宣扬大明国威的仪式,礼部尚书金纯已经为此操劳了多日,就是为了在倭人面前展现华夏之邦的气派。

    朱瞻基一大早就已经起床了,天气越来越热,船上的船舱里面就像一个蒸笼,住在里面可是一点也不好受。

    在青梅玉竹的伺候下,朱瞻基洗了一个澡,然后换上了皇太孙的冠冕。

    正式的冠冕与秦汉时期相差不大,衣着繁复,头上还要带着高高的鷩冕,冕用九旒,每旒贯玉九颗。

    他的旗舰在经过了疏浚海湾以后,停泊在了距离岸边只有两三百米的位置。然后就是一艘艘的小船并列,组成了一个浮桥,一直到码头。

    巳时正,钟鼓齐鸣,随后就是宫廷乐队奏响了秦王破阵乐,这也算是朱瞻基的一点恶趣味。

    在雄壮的音乐声中,码头上面万民齐拜,实行的是三拜九叩的大礼。

    看到岸上整齐的叩拜,朱瞻基真正体会到了这种大权在握的满足,这是任何一种享受都不能替代的。

    行礼完毕,朱瞻基才一摆衣袖,沿着木梯走下了旗舰。

    在他的身前,是十六人的锦衣卫力士,而在他的身后,一共有六十六名內监组成的仪仗,在他的身边,还有两位保镖,十二人的传令內监,两位宫女与李彦组成的中阵。

    人数不多不少,刚好九十九人。




第二一三章 刺杀与条约(摇摇摇头兄弟盟主加更总十更)
    早田左卫门今日也是盛装打扮,虽然没有穿盔甲,却也穿着奢华的倭服,腰里别着一把打刀,一把刺刃,这也是标准的有级别的武士装扮。

    因为大明士兵各个全副武装,除了查禁火枪,并没有禁止携带刀具,早田左卫门也得以携带自己的武器来到台上。

    他在前一天下午就已经到这里观察了现场的布置,知道了这里的环境,然后在自己的房间里模拟了多次在不同状态下的刺杀行动。

    他的身高比朱瞻基要矮了大半尺,朱瞻基又站在比他们位置高半米的高台,这让两人之间的高度差了大半米以上。

    在模拟这种场景的时候,他认为最有效的刺杀,就是以刺刃从朱瞻基的胯下向上刺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刀毙命。

    然后,趁着大明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以打刀博命,能杀几个就杀几个。

    至于逃跑,他从来没有想过,光是岸上就集中了十万大军,大部分士兵的手里都有火枪,任何人也不可能在这种环境里跑掉。

    但是为了大和,为了宗贞盛,为了所有死去的大和人,这样是值得的。

    还有一个人就轮到他站在了朱瞻基的面前,这是一张并不宽大的红木座椅,摆在距离他站立位置半米高的平台上。

    这位皇太孙坐在椅子里,正在跟他前面那位充当了大明斥候的倭人说话。

    早田左卫门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从太孙跟他的话里面,知道了是因为他的情报,才从平安寺里面起获了大批的黄金和古董。

    就在太孙伸手拍他的肩膀,表示会给他办理大明户籍,让他变成一个真正的大明人的时候,早田左卫门动了。

    他早就考虑好了,必须趁着太孙跟其他人说话的时候动手,因为这个时候,对他的防备是最疏忽的时候。

    如果等到自己站在太孙的面前,那么太孙的注意力就全部在自己的身上。

    据说这位太孙的身手也很不错,如果有了防备,他的身边又高手如云,自己不一定能成功。

    他的刺刃就斜插在胸腹之间,手臂一抽,刺刃就握在了自己的手里,一个跨步,他就已经登上了平台,贴近了太孙的身边,他狞笑着将手中的刀刺了出去。

    没有一句废话,早田左卫门甚至连呼吸都没有变化。他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杀掉这次让东瀛死了几万人,抢走了无数金银和古董的太孙。

    他也看到了那个倭人斥候惊恐的表情,但是,在他的视野里,那位太孙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仍然一脸平静。

    这让他有些遗憾,如果在他死之前,能够感到后悔和害怕,那才最好。

    然后他听到那些护卫的大喊,可是,他没有感觉到刀刃刺入血肉的感觉,低头望去,自己的右手竟然被那位太孙的左手捏住。

    自己引以为傲的力量呢他大吼一声,使尽了全力,但是他的右手却感到了一阵剧痛,刺刃掉在了地上。

    他惊恐地看着自己的右手,那只他原本引以为豪的拳头,现在已经扭曲成了一团不规则的血肉,垂在了那里。

    这个时候,他终于能听到声音了,那为太孙充满怜悯地眼神看着他,竟然还笑了出来。“没有想到,竟然还真的有人敢来刺杀……”

    打刀横插在左肋下,刺刃斜插在胸腹间,这是所有武士的标准装扮。

    早田左卫门顾不上右手传来的剧痛,又去捡掉在地上的刺刃。

    他没有第一时间没有去拔打刀,因为这是反手,哪怕他的拔刀术无人能及,这个时候也不可能抽出刀来,因为他跟这位太孙太近了。

    但是,他又听到了那位太孙的话。“只是,你似乎太弱了……”

    太孙的右手这个时候挥了过来,早田左卫门似乎听到了一声巨响,然后身子就飞了起来。

    他的眼睛里白茫茫的一片,他的脑子里嗡嗡着响,这一切,似乎跟他想的不一样。
1...8788899091...2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