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人生几何是淡然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卿默然

    蔚蓝的天空,远处漂浮着几朵白云,看似不动,却不知漂移了多久。

    冬天的太阳,不热不烈,照在人身上暧洋洋的,坐在院子里宁月小胖手托着下巴,看着大家。

    屋内是灰尘满屋,屋外的热火朝天,慢慢的太阳偏西,像一个火球挂在天边。

    奶奶说:“明天的天气也会很好,明天在做,先煮饭吃吧。”

    宁安问:“奶,您咋知道明天的天气好呀!”

    奶奶说:“天边火烧云,必是艳阳天,天边厚黑云,必是阴雨天,这些是老祖宗们代代传下来的,你们呢,要学的多着啦。”

    这话听在耳朵里,前世,妈妈也这样说过,她也说是外婆教她的。

    看天气不一定次次准,却十次最少准八次,在这个时空也有这样的说法,真的是神奇。

    宁安:“奶,那还有吗给我们讲讲呐。”

    “好,奶给你们讲讲,都是以后你们长大了用得上的。记得呀,看见蜻蜓在水面上飞,那是要下雨。看见蚂蚁在往高处爬,那也是要下雨。晚上闷热难熬,也有可能下雨。有时打雷,没有下雨,在别的地方一定有雨”

    “你们啦,以后可以慢慢注意一下是不是这个理。”

    “奶,为啥呀,为啥会这样呀!”

    奶奶笑呵呵:“奶奶也不知道,反正就是这么个说法,传下来的。”

    宁月歪着头:“五哥哥,你可以多百万小!说,多去看看,说一定就知道了哦。”

    “对,我多看看,这是为啥呢”宁安思考着。

    微微一笑,宁月低下头,却没有看到奶奶钟氏眼里的欣慰。

    噼里啪啦,沙沙沙声音响起,看到大捆树枝在移动。

    “啪”的一下,树枝掉在地上,一头汗水的宁庭出现。

    爷爷问;“你这是干啥呢,弄了个啥回来,整得灰头土脑的。”

    宁庭摆摆手,走到桌子边喝了一口水,“三哥哥,那个水凉的。”

    “没事,不怕,渴死我了,爷爷,那天不是遇到胖福了吗他说他家的柴烧火贼好闻,我今天去闻了,真的是好东西,所以就和他上山去弄些回来。”

    爷爷问:“那个山”

    “就是后面的雀儿山。”

    “那山那么高,你就为了这跑上去,也不怕摔着。”

    “不怕,你孙子好着呢”

    “没事,你看看你后面衣服上的大口子咋来的,今天全家都在打扫,你到是跑去玩了半天,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二伯娘插着手吼道。

    “娘,看眼花了吧,有吗我都注意着啦,你一定是看错了哈。”边说边退。

    “你,你,臭小子,你别动,别动。”

    “不动,不动,我是傻子。”噜噜噜,边退还做鬼脸,吐舌头。

    每天,这两母子的日常,大家都习惯了。

    于是,一个跑,一个追,边上的几兄弟还不嫌事大,一会儿给这个加油,一会儿给那个加油。

    两个人东屋窜到西屋,累得二伯娘气喘吁吁。

    二伯;“你说你都三十岁的人了,还给孩子较劲,你追得上吗,傻不傻你。”

    “我,我就不信,抓不到他。”

    二伯摇摇头;“你抓吧,我们看着,你能。”

    宁庭抖着一支脚,抬着头,插着腰,;“娘,不气了吧,不气了,你儿子饿了,能吃饭不。”

    看那个流氓的样子,二伯娘更是气得干瞪眼。

    大伯娘和丽娘拍拍身上的灰,去厨房做饭。

    天色暗下来,主劳力把洗干净的桌子,板凳顺回屋里摆好。

    奶奶和小姑忙着收拾布料,装棉被和缝口。

    六兄弟也帮忙搬,晒得暧暖的其它棉被先抱进屋里,明天在缝,天黑看不见。

    院子边上,宁庭砍回来的柴火还放在那儿没有收拾。

    宁月也力所能及的拿上书,小被子进屋去。

    刚走到柴火边,总觉得这捆柴的枝条像是在那里看到过。

    不是说有好闻的味儿么,好奇之下走了过去。

    蹲下,枝条都不大,细长细长,光秃秃,基本没有叶子,站起来刚想走。

    不对,这个东西是见过的,在那儿呢宁月埋头想。

     




第八十三章 又是一年团圆时
    对于茶叶的采摘和做法,宁月依稀记得有两种,亲自看到外婆和妈妈做过。

    茶叶采摘分两部分,一种是最好的一苣两叶或三叶,另外一种是长大的茶叶,也叫茶叶片。

    那个时候,每年的开春三月到四月的时候,妈妈总是会到外婆家住几日,回来时,大拇指和食指处都是黑色的。

    小时不懂,直到去过外婆家看天过才知道妈妈做什么去了,主要是去采摘茶叶。

    去帮外婆采茶,最好的时候一天一个人可以采五折一攻两叶的,可以拿到十元钱,是赚得最多的。

    十元钱对比这个时空就是一两银子的物价水平。

    采摘茶叶非常的累,要一直的站着,而且要天不亮就上山,趁太阳刚起时采摘最好。

    每一个人腰上挂一个竹篮,里面有一块布,为得是防止伤茶叶叶片。

    第一次的嫩芽摘完,过十天半月的,可以做第二次采摘。

    这时候的茶叶就比较老一些,嫩芽变成了长开的叶片。

    两种茶叶的做法和价格都不一样。

    前者五折才能做法一折茶叶,后都三折做一折茶叶,这具也不是绝对,大约是这样。

    一芽两叶的做法:采摘回来,铺平在簸箕上,等到水份干时,变软,然后在簸箕里揉搓,直到茶叶变色,在烘干。

    叶片的做法:采摘回来,平铺在簸箕上,等到水份干时,在专门炒茶的铁锅里炒制。炒得时候要注意火候的大小,顺序,轻重,炒茶出来揉搓,顺时针,用力的轻重也会影响茶水的口感。

    总的来说,在制茶的过程中,不同的人用同样的方法也会做出不同口感的茶叶。

    前世的宁月很喜欢茶,也爱喝茶。

    最喜欢的是绿茶,因身体的原因只能喝红茶,绿茶有点性凉。

    前世有太多的茶品,后来茶叶里加入各种花,成了花茶。

    其实,还有一种茶,市面上不会有,大家觉得太廉价,也太难找,叫老林茶。

    顾名思义,这种茶长在深山老林。

    有幸得到过一包,喝过以后,终身难忘。

    刚开始有点溲,微微发苦,到喉却有点凉,喝下后回甘无比,余味悠长。

    一直都记得那种味道,茶叶也只得了一小包,树却没有见过,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在这里偶遇。

    边吃饭的宁月边想,米粒差点塞进自己的鼻子,直到丽娘从宁月手里拿过碗来喂她吃才反应过来。

    “好好吃饭,想啥呢”

    “哦,好,知道了,娘。”

    丽娘揉揉宁月的脑袋,喂她吃饭。

    本想自己拿过来自己吃的宁月,看到丽娘的神情,默默张嘴。

    一夜好梦,第二天,果然是个好天气,奶奶说准了。

    家里的布要每一张床都做被套是不够的,最后使用拼色,做出来更好看,家里都是男孩子,总不能用花的,罢了,先用原来的,以后在做。

    枕套用边料,大大小小人手一个,宁月拿出晒干的菊花,每一个都放点,告诉他们说是可以防清热,明目,对身体好。

    反正大家都知道,宁月不时的惊人之举,也随她,放就放,也没有坏事,宁庭说放久了会不会变成姑娘,又被二伯娘尝了一个爆裂。

    腊月二十三,敬灶神,过小年,还有最后一个市集,奶奶说愿意去集市的都去转转,想买啥的就买,准备过年。

    去赶集的是三对老夫老妻,六兄弟上学馆,天天跑不新奇,宁月是不能去,小姑说太冷,就只有那三对去。

    家里过年的吃食都有,但还是要准备一些,万一有人上门丰年没有吃的,那就闹笑话了。

    宁月想吃猪皮冻,让自家爹买点猪皮回来。

    过年,总归是喜庆的日子,那就要有糖呀!

    自己做饴糖的想法又冒出来,拉上小姑又开始折腾。

    看样子时间上来不急,宁月把要发葵的大米放火堆旁,希望能赶在过年那天熬糖。

    白花花的大米,平时舍不得吃多一口,宁



第八十四章 宣城
    同一时间,千里之外的宣城,皇宫里一座偏殿正在设宴,今天是举家团圆的日子,理所当然皇帝要和臣民同乐。

    大殿高座着当朝皇帝钟离逍,桌上摆着各种精美食物,钟离逍是一点也没有食欲。

    看着底下的文臣武将,心里不断的生出戾气,凭什么他在这里烦躁不已,这些人却可以高歌载舞。

    皇家出精品,钟离逍剑眉星目,高鼻薄唇,因常年身居高位,使他目光深邃,看人的时候冷若冰霜,像是要把你心里的秘密看穿似的。

    紧次于皇位一个台阶,桌后面空空如已,紧抿薄唇,正当钟离逍快压不住心里的火气时。

    殿外传来一声“宣王爷,到。”

    瞬时,冷若冰霜的面容如春暖花开,笑意达眼底,“快,快,进来,来人,把垫子在热敷一下,桌上吃食从换。”

    后面的宫人立刻行动。

    边上的皇后轻舒一口气,终于赶回来了。

    殿外走进一人,身穿绣麒麟的深紫长袍,一头白发在用紫色锦带缠绕于后,腰扣墨玉带,云纹鹿靴,精致的眉眼,眼尾微微向上挑,脸色有点白,整个人显得有些脆弱而妖冶。

    宣城从上至下都知道宣王爷身体不好,脾气也不好,从来动手不动口,动起手来是连根拔起的那种。

    据说宣王身边有几位绝色美女,见过的只有一位,名字却土得掉渣,叫玉春。

    平时不见人,只有宣王出门时才会出现,见过的人都说是天下第一美人。

    看到走进殿来的宣王,众人心思各异,却是不敢表露一分。

    宣王,一个特殊的存在,一个恐怖的存在。

    相传,有一个二世祖和狐朋狗友酒足饭饱晕忽忽时,说了一句:宣王就是一个脑袋不正常的人,不能人道的。

    三天以后,二世祖从他祖辈开始的阴私事全部暴露天下。

    什么他祖父被带绿帽子,表姑借腹生子,堂姐和人私自相授,父亲,伯父,各姻亲贪污受贿,抢人钱财,霸占民女,有证有据,交于刑部。

    一夜之间,三簇之内全完。

    传说也只是传说,但是世家贵族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惹天惹地不惹宣王。

    就这么恐怖的做法,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办到的,也有人担心他会谋权篡位,护着他的却是皇上。

    也有私下里说皇上这是捧杀,架在火上烤,宣王却没有沾染朝政和兵权,这也说不通。

    久而久之,大家知道,只要你不惹宣王就没有事,要是惹了,洗干净脖子等着或者自裁也行。

    轻缓走到皇帝面前,微微弯腰,低沉的声音开口:“皇上,臣弟回来了。”

    “什么臣弟,叫哥。”

    钟离一笑,眉眼微变,刹时,如那百花齐开,春风扑面,这样笑容只有皇上和皇后两人看见。

    在钟离开口的一瞬间,后面伺候的宫人立时低头。

    宫里头传言,见过宣王笑的人都会疯魔,为了让自己活久点,有的还是不要看见比较好。

    皇上眼里有些微红,握紧拳头又放松,好几次后,才放下:“坐下吧,一会儿在说。”

    点点头,“皇嫂可好。”

    皇后萧氏按了按眼角,“我很好,快坐下。喝口热汤,暧一下身子。玉春来了吧,让她服侍你,宫里的人笨手笨脚的。”

    这殷殷嘱咐,本宫改为自称为我,比对皇后自己的亲儿子还要注意。

    离皇帝最近的王公大臣,各皇子,四位妃子,宫人,在一次体会到宣王在皇上眼里的存在。

    皇帝钟离逍把钟离从头看到脚,除了脸色白一些,精神还好。

    看宣王坐下,后面的玉春从边门走出来,跪坐在宣王后侧,开始为宣王洗茶时,皇上才开口:“今天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日子,也是天下百姓家人团聚的日子,朕敬各位臣公一杯,也愿我宣朝绵绵不断,来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大家随意一点,皇儿,你们四人代父皇去敬各位一杯。”

    于是,皇帝和皇后的注意力全去了宣王那里,其他随意。

    这种宴会,只要是能进入大殿的臣公是要带上家眷出现的,从另一层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相看,审视。

    越是重要的聚会越能看出各家后辈子女的能力,当然,带到这里来的也当是最好的。
1...2223242526...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