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几何是淡然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卿默然
大殿轻声笑语,一片
第八十五章 不该有的心思
皇帝和宣王的商议不是没有人不想打听,而是打听不了,曾经按插进去的人都连尸体都不见。
大老板和二老板都不在,身骄体贵的皇后娘娘没待多久也离宴席而去。
时辰差不多,文武大臣各自朝着皇宫最高处叩拜谢恩,出宫,必尽人家还要和家人团聚不是。
栖霞殿,当朝皇后所居之地,处处精美华丽,外面冰天雪地,殿里也温香如春。
换下一身皇后朝服,拆下繁复的头饰,洗掉脸上的彩装,穿上轻便的宫装,还原皇后的本来面目。
萧皇后今年三十有二,现在看起来只有二十四五,身上的温婉气息在这时体现。
接过赵嬷嬷递上来的参茶喝了一口放下:“嬷嬷,送去宣王府的东西可都准备好了。”
赵嬷嬷回答:“娘娘放心,老奴都亲自去看过。”
“嬷嬷办事我放心,只是宣王的东西不能有一丝差错,唉,我还是亲自去看看。”
“那里要娘娘亲自去,老奴去拿过来就是。”
两人正说着,外面传来通报:“见过大皇子,三皇子。”
“哟,两皇儿来了,嬷嬷快把准备好的吃食拿上来。”
“好,好,老奴这就去拿。”
一眼看出亲疏,有的东西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外面走进两位少年,大皇子钟离辰十五岁,三皇子钟离钰十二岁两兄弟。
两少年风姿俊雅,长大以后也必是引得宣城女儿家争相喜欢。
来到皇后面前,两人双跪下:“皇儿见过母后,祝母后安康顺意。”
“快快起来,地上凉”
不顾皇后的仪态赶紧把两皇子扶起来,随手还拍了拍两人的衣袍,拍去不存在的浮尘。
拉着两位皇子坐在身边,细细的观察,生怕错落一分。
宣朝建朝时就规定,皇子十岁以后开宫自立,为的是不让后宫妃宾把一些阴私传教皇子,也是为了防止外戚专权。
所以皇后和两位皇子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一个月见不到几回,每一次萧皇后都格外珍惜。
很快摆上精巧美味的糕点,牛乳,三人边说边聊。
仔细的聆听两位皇子的学习,生活,皇上对他们的教导等等。
眼里的母爱泛滥,那是从心里的喜爱。
慢慢的说到宣王身上:“母后,王叔一年四季也没有出现过几次,为什么那么多人从来都不敢说什么呢而且,父皇是真的在乎皇叔的样子。”
皇后凉凉的笑了:“那不是真的在乎,是真在乎。你们两兄弟只要记住一件事情就行,你们宣王叔的事情不要问,不要探究,更不要想到去利用,不该有的心思绝对不要有。”
“那个位置,现在不是你该想的,而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成为合格的皇子。将来的事情,你只要记住一件事,只要你宣王叔一句话,就可以变成是你的,所以,对于你宣王叔用心去对待,他自然会护你,反之,就是你父皇也保不住你。”
大皇子钟离辰:“皇儿一直想不明白,这样看来,宣王叔不是比父皇还要厉害了。”
皇后:“你父皇是皇帝,但是宣王是你父皇唯一的亲兄弟,当然要护着他了,你不一样护着你弟弟呀。”
“这叫兄弟亲,血缘亲,懂了吗”
“皇儿懂了,我会真心对待王叔
第八十六章 扯后腿
宣城的阴谋诡计层出不穷,个个终身都在算计。
杏花村家家户户一片温情,姚家更是其中。
吃完团圆饭的众人围着火堆说着,笑着,聊着。
厨房里大伯娘,二伯娘熬糖的香味飘了过来,吃货宁庭一蹦三尺高的跳了出去。
双手托着下巴的宁月看着娱亲的兄弟们,慈祥的爷爷,奶奶,身边的小姑,父母,大伯,二伯,真的很好,最少这一刻有他们的陪伴不会那么糟。
有一道目光总是不时的注意着宁月,宁月知道那是姚家悌。
为了安姚家悌的心,宁月对着姚家悌甜甜的笑。
姚家悌眼里的担忧一闪而过,对着宁月疼爱的摸摸头。
夜色以深,守岁过了凌时就算成了,靠着丽娘宁月假装睡过。
姚家悌抱着宁月进入小姑房间,房间里早就烧了一堆石头做的柴火堆,里面暖暖的。
放到床上,脱掉棉鞋,摸摸小脚是暖和的,按压好被子,退了出去。
宁月睁开眼,心绪难平,每当这种时候,她还是会很想前世的亲人,他们都好吗
一晃两年多了,脑海里的人和事还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眼泪从眼角无声的滑落,不用看,宁月也知道姚家悌在窗外。
现在,宁月感官非常灵敏,轻微的呼吸也能听到。
为了不让姚家悌察觉什么,宁月神识时进入“乾坤府”坐在阁楼板上默默流泪。
窗外的姚家悌站了好一会儿,没有听到宁月哭声,微叹一口气,抬脚走回堂屋和大家一起守岁。
大年初一,拜祭先祖,吃完早饭,然后去村里人家拜年。
东家聊聊天,西家说说笑,一圈下来也很快过去,当然,也有不少的人家到姚家来。
家里都有人,接待的都是大伯娘。
奶奶不在家的情况下,大伯娘主事,因她是长媳妇,撑门楣之人。
初二不出门,初三回娘家,初二这天大家就收拾好回各自娘家的东西。
初三早上,天不亮就走。
三家回各自的娘家,除了自己准备的,奶奶还拿出了三块细棉布,每家一块,足够做两个人的衣裳。
颜色都是青色,这个色是这里最常见也是老人和小孩子都可以用的颜色。
今年家里条件好了不少,三妯娌的私房也有一些,都是可以自己做主买东西。
谁也没有问你买了啥,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三家人一起去的集市,大概也差不多。
回娘家最好的就是布料,糖,肉。
晚上,奶奶还是提醒要注意的东西,生怕三妯娌回家让人看扁了。
听着听着,宁月想到大伯娘家的搅家精。
如果一家富足了,而你亲戚却穷困潦倒,必会发生扯后腿的事情,也说不过去。
宁月:“奶奶,您看这样行不,趁这次大伯娘,二伯娘回去,能不能把做皮蛋的方法教给他们,让他们做出来卖吧。”
“你要卖,有人买吗”奶奶问。
“奶奶,田掌柜一定会买,我们卖皮蛋给他,在把前些天教给大伯娘的做法送他,行的。”
二伯娘:“那一个卖多少铜板。”
“大家想卖多少铜板。”
小姑;“当然是越多越
第八十七章 走亲戚
宁月到是走人了,留下大家各自思量。
初三早上,约在凌晨五点半这样,听到外面传来稀稀疏疏的说话声音,宁月也要去外婆家,翻身起床。
外婆在宁月刚出生那会儿来过,直到现在宁月也没有见过那位老人。
过新年穿新衣带新帽,小姑姚家玉帮宁月穿上新的桃红暗花棉袄,外面套上立领绣蓝色杏花半长米白色背心,背心的长度到大腿,下穿收小棉裤,鸡婆鞋,头上两个丸子,分别用绸带系成蝴蝶结,带条随头发而下。
活脱脱的粉娃娃。
宁月皮肤白,穿上桃红色看起来粉粉的,更能显出她的灵动。
走出房门,众人看见还是愣了一下,平时都是尽量掩盖住宁月,这一下子弄出来,还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姚家悌看了看;“要不,月儿,换件衣裳”
姚家玉首先不干了:“哥,我好不容易才给月儿打扮好,换啥衣裳,这样多好看,在说了,去她外婆家,又不是在村里,带上帽子,谁也看不出来。”
顺手拿出包耳帽,往头上一戴,拉下一点,盖住眉头,秒变村娃。
奶奶也说:“没事,出去时抱怀里,盖住眉眼,赶紧洗洗,吃早食,快去快回。”
其实只要宁月收敛身上的气息,微低下头,看上去就知村里的小娃没啥区别。
趁早,三家人在奶奶爷爷和小姑的注视下走了出去。
虽然不在下雪,天气依旧寒冷,幸运的是泥巴路是干的,姚家悌背着宁月走在最后。
原本宁月是要自己走的,姚家悌不同意,说是会在路上遇到村里人,还是背着好。
趴在姚家悌背上的宁月,神识散开,敏感的察觉到后方三棵大树上都有人。
心里恶作剧的想,也不知这个冬天他们上毛坑是怎么解决的,会不会把自己冻住。
走到河边,天色大亮,还真的碰到不少回娘家的人,开口都是拜年,恭喜。
因只有一条用石头踩脚的河道,大家按顺走过去。
过了河,有的往村下方走,有的往镇上走,一路上有说有笑走起路来也没有那么累。
去长亭镇的路要走差不多两个时辰,真的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情,走一次,伤一次。
宁月想,最迟年底,一定要买一辆骡马专门拉人的,咋们高档小汽车买不起,买一个摩托车应该是可以的。
姚家人多,为了宁月,不动声色的和大家拉开一定的距离。
看到没有什么人了,宁月从姚家悌背上下来,背着一个几十斤重的娃娃走路也不是容易的事。
大人聊天,六兄弟带着宁月边说边跑,指着那边的山说什么红山,那里有树到秋天会变红色。
&
第八十八章 外婆
姚宁月的娘,余丽住在余家村,余家村不是姓余的人多,是当年有姓位余的大夫救了这里的人,为了纪住那位救命恩人而叫余家村。
余丽姓余是本家姓余,当年也因是有同姓的余家人在此村那位大夫才施以援手,也因此,余丽家在村里还行,不上也不下。
一代代的传下来,当年的恩情基本也磨光了,留下理所当然。
村里的大姓为周,周琰的母亲和余丽母亲是亲姐妹,他们是表亲。
前朝时期,村里出过唯一的秀才,余家村识字的人还是有几个。
现在的余家村,秀才的后代在衙门谋了个典史,周琰做捕头,周边的各村对余家村人都高看一眼。
从村口一眼望去,每家相隔不远,真的毗邻而居。
余家村是个大村,按宣朝的户籍制度,1户以上的设村长,1以下的设里长,这里做主的是村长。
一条石子大路通向村里,缘途都有人家,也有出村的人。
走了不远,就有人打招呼;“你是余丽娘,你回来呢,唉哟,这两个小孩长得可真真的好。”
丽娘:“大婶,过年来,祝您老一切都好呀!”
“好,好,好,听说你们村弄了个啥稻田鱼的,可老赚银子了,能给婶说说不。”
这大娘是站在自家的屋檐下,隔着一条大道和丽娘说话,声音都是用吼的,这一句问话周边的人都听到了。
丽娘和姚家悌对视一眼;“婶,行呢,都和大家说说,这有啥。”
“唉哟,就知丽娘是个懂事的,有好事了从来不忘俺们村呢。”
这话咋就不对味了呢
正想开口:“姐,姐夫,康儿,月儿,走回家。”
原来是有人告诉小舅,余丽回娘家来了。
姚宁月一家穿着新衣裳,还背了大包东西,没有不好奇的,有交情好的早让孩子跑去告知余家。
小舅跑来接姚宁月四人,对着那大婶子说:“婶子,那些个事情不都是老爷们做主的不,问我姐,我姐知道啥,回头让我姐夫给大伙说道说道。”
拉着大家往外婆家走去。
路上:“姐,你傻呀,姐夫在这儿呢,你张啥嘴,没得人家还以为在姐夫家那啥了呢”
姚家悌:“小弟,你想多了,你姐说的也是我同意的,在说了,你姐说的能和我说的一样吗”
小舅:“姐夫,也不能为了我们家做脸这样呀!”
“这有啥,你们家不是我家呀,我也算娘的半个儿子,不是。”
“行吧,反正我是说不过你,你觉得行就行吧!”
“不过,我估计一会儿村长就要来我们家了,去年我们家那个光彩,全村都眼红得很。村长都跑我们好几次了,就盼着你来问问情况,村里能不能也学这个方法。”
姚家悌;“咱们爹咋说的。”
小舅:“咱爹当然说要你们村同意才行,你们不知道,前些年要不是周琰和我们是亲戚,那些人都差点抢上我们家来了。”
丽娘:“小槐树,咋回事,咋没有听你说呢”
“说啥,都过去了,最后也没有事儿发生,娘说不能让你们担忧,不能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