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无限风光之万家灯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文蜀黍

    当保险公司赔付给客户十万八万的时候,请问银行能不能做到

    这是一个理解上的偏差。

    第二,保费一收进来就会被分成几份,一份是保障成本,一份是准备金,一份是开办的费用,营销员的佣金。而营销员的佣金并不止于20%或30%,那只是直接佣金,还有间接佣金,就是营销员管理职级的收入,各项奖励包括




(42)
    五月一日,按照惯例放假几天。结果这个五一节过得很不平淡。

    秦玉芳打来电话,说有个客户去世了。要不要代表公司去看看

    于远明问是因为什么去世了

    秦玉芳有些支支吾吾的,好像不方便说,然后就挂了电话。

    过了一阵,又打过来了,原来不是正常死亡,难怪不好说。

    秦玉芳说:这个客户是一个建筑公司的副总,就是那个应付性买了一点保险那位。4月1日晚上在回家途中被歹徒捅了两刀,紧急送到红旗化纤医院,治疗了几天不行又转院到省城。经过一个月治疗,花了二十几万,最后还是不治而亡。现在肯定就是报案,准备材料,但是作为公司能不能去看望一下毕竟家属是非常伤心的,也不知道怎么办。

    于是于远明请示雷经理,雷经理已经回恭州了。电话指示:务必代表公司去看望家属,协助办理理赔材料,对家属慰问。同时说明我是因为事先不知情已经回省城了所以才没来,但是问候一定转达到。

    于是那天,于远明陪秦玉芳一起,提着花圈,鞭炮等去客户家里慰问。在村口于远明点燃鞭炮,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客户的家人迎出门来。看到秦玉芳,客户的老婆一下子扑到秦玉芳怀里哭起来。其他人急忙去扶,想着这段时间肯定身心皆疲惫,害怕她也倒了。也有人赶忙来接过花圈,摆到显眼的位置。花圈上于远明专门请人写了落款:万家保险全体同仁痛悼!

    有人来递烟,于远明摆手表示不抽。一进灵堂,于远明严肃中带有悲戚,与家属一一握手。给客户上香,鞠躬。

    稍微问了一下,家属边哭边说:前几天还以为好转了,结果没想到啊!一遭就遭了。我屋的老李死得好惨啊!狗日的捅了两刀,硬是要致他于死命哇!他肯定晓得是哪个,就是不说啊!我随便啷个问他,他都不说啊!等到后来话都说不出来了,我看他后悔了,想说又说不出来了。啊啊啊......我怎么这么命苦啊!

    老李,你这样一走,我们怎么办啊

    一边说,一边哇哇哭。

    秦玉芳极力在控制情绪,但也控制不住跟着哭!

    于远明也没听明白,哭的情绪也没来,此刻最好的反应就是沉默不语,面沉如铁。

    后来有人喊大家去那边堂屋。

    于是过去,堂屋里已经坐了几个人了。几番客气,相继坐下。对面的一个教师模样的老者咳嗽了一下,面色凝重,语调铿锵:今天,非常感谢万家保险的领导和同事来到我们李家湾,慰问和看望。我首先代表逝者家属对万家保险表示感谢,你们辛苦了!讲完这句话,老人家站起来给我们鞠了一躬。于远明和秦玉芳十分不安,也急忙站起来还礼。

    老人家继续表达:

    李道成是家庭的支柱,是企业的领导,是社会的有用之才,他遭遇了不幸。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我们希望万家保险能够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尽快办理保险理赔。

    有什么需要我们配合的,一定会竭尽所能,在所不辞!

    于远明看这老人家挺可爱,但对于保险理赔一知半解,正好需要明确:谢谢!请问老人家是......

    旁边有人介绍:李道成的亲叔叔,退休的小学校长。

    于远明:好的,感谢李校长的发言。首先代表万家公司,同时也代表自己,对李道成先生的不幸逝世表示真诚的哀悼!我也特别说明一下,公司的雷总因为放假回省城了,特别要我转达对家属的慰问。希望大家节哀!

    根据现在我们掌握的情况,李先生的这个事情应该是属于刑事案件,需要公安部门的相关证明,同时也请秦大姐准备好其他的资料。我们第一时间交到公司,力争第一时间完成理赔。

    讲完话,主人家端出几碗荷包蛋,推不掉,还是一人一碗吃吧。

    走的时候,又每个人拿一包香烟。实在是推不掉,还是接了。

    回来的路上,秦玉芳才把背后的故事将给于远明听。

    有的人一辈子吃得咸都没事,有的人吃了一颗盐就齁了。

    &



(43)
    进入五月了,外面已经是繁花盛开,天气也热起来了。街上已经有人迫不及待穿短袖了。

    而在万家公司,五月还有所谓倍增月一说。

    公司上下到处布置都是红五月,倍增月,人力倍增,业绩倍增,收入倍增。

    天花板上挂的是各色彩纸,墙壁上面是横幅,下面是大白纸,里面的内容也是业绩达成之类。还有一面墙,整整齐齐地排着一张张粉红色的a4纸,上面是军令状。每个人列出自己的人力增长目标,保费目标,收入目标。

    红红火火的五月份伴随着天气,真的就来了。

    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于远明意想不到的事情。

    那天去高子云办公室,高子云喊住于远明,说你来得正好,有事找你谈。

    高子云对于远明很器重,一方面年龄接近,有共同语言。另外,很多职场布置,早会经营,甚至夕会经营也是依赖于于远明。万家公司后来的发展历史证明,坚持营销队伍自我的经营主动性是至关重要的决定。很多公司都做不到,特别是神州人寿。

    营销队伍和保险公司其实是一种合作关系,但是很多时候,被当成了一种雇佣关系,也就是事实劳动关系。这是一种典型的常识性误区。因为保险公司并不支付无责底薪给营销员,营销员的正式法律关系也只是代理人。只有内勤才是劳动关系,他们负责后援,培训,理赔,客户服务等。

    在如何组建队伍上,几家公司看似差不多。都是找一些人培训,改变观念,给于技能,以利益为驱动力让营销员去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拓展业务。然后又通过各种层级设计,让每个人都奋力往上,在此过程中创造更多的业绩。

    但是核心的东西往往就在细枝末节上,比如文化。

    万家公司的文化当然是什么价值最大化,信誉第一,效率第一,客户第一之类的。但是营销文化却没有谁在说,于远明思考了很久,觉得万家公司的营销文化就是优胜劣汰的狼性文化。

    公司不给你讲那么多,有保费就有一切,没保费就没一切。说啥都没用,就那么简单。

    新人来到公司,就是一只幼狼。能不能活出来,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羊”,看你自己的造化了。师傅也重要,资源也重要,但是都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你自己!

    这一年来,多少人来了又走了,多少人又来了,多少人曾经还在,走的时候悄没声息的,比如曾经的那个刘静。那天来办离职领取单证抵押金才知道离职了。

    高子云和于远明很多时候都在一起商量事情,有些消息也是他透露出来的。比如老雷的背景,在另一个机构的情况。还有庞福喜去了合阳闹出一场纠纷,不久就回省城了。

    老雷确实是分公司一把手的秘书出身,在原来的机构也做得不错。但是最关键的还不在于此。他本来是应该分配到公检法的,只因那年春夏之交也上了街,所以毕业后就没了着落。阴差阳错来到万家,应聘了老总秘书。本身是中文系出身,本来也符合。不过,以他的能力抱负肯定不能长期做秘书。后来机构有缺的情况下就去了。当时已经结婚,还没小孩。据了解那边的干部员工对他的评价都不错,不像前一个负责人完全是瞎搞。老雷有一句口头禅:万家保险龙城机构是龙城人自己的保险公司,我走了你们还得在这儿工作生活。我不愿意有一天你们上街被客户骂得还不起嘴。



(44)
    有一种说法,衡量一个人,看他的生活圈即可。

    而衡量一个干部,看他的八小时之外即可。

    自从和雷文杰住到一套房子里,于远明对于雷文杰有了很多立体丰富的感性认知。

    当时不觉得重要的一些细节,回头想起来,咂摸咂摸还很有味道。

    比如有一次,万家保险财产保险的机构负责人沈可前来拜访。

    万家保险在龙城是现有财产保险,后有人寿保险。但是两者之间基本没有来往,唯一的互动是有个业务员曾经把家财险卡单拿来寿险这边来推广。50元一份,管一年,全家的财产都有保障。佣金不高,但是用周海的话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敲门工具。或者客户买一份寿险,你不送其他礼物,送这个家财险也可以。

    除了这些,两家公司基本没有来往。

    说实话,财产险公司的有些看不起寿险的。觉得寿险的营销员需要出去到处求人,而财产险就不同了,汽车保险必须买,只是看你买哪家而已。

    这让于远明很感叹:当初邮电局分家的时候,观念老的就不愿意去电信,觉得那个不稳当。后来电信又拆分出移动公司,还是有人觉得移动公司不如电信稳定。

    这个时代,不断在变化。不能适应变化的人,总有一天被时代抛弃。

    在保险行业,最大的保险集团中国保险集团也分成三家专业子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专门做财产保险。中国人寿保险,专门做人寿保险。中国再保险公司,专门做再保险。这期间,人员的分流与选择,也是一个眼光和命运的丰富话题。

    沈可来拜访雷文杰,是一个夜晚。于远明也在,于是就在旁边坐着陪同。沈可还带了一个男跟班,应该是财险那边的员工吧。

    两人寒暄几句后,沈可就大谈特谈了,口若悬河,口沫横飞。从公司内幕到创业艰辛,从喝酒做业务到胸中块垒,无一不谈。声音又大,话语字词又密,表情丰富,溢于言表。雷文杰不失礼貌,偶尔搭一句,但是少于表达观点。后来沈可看了一下手表,都十一点了,于是告辞。

    他走了以后,雷文杰只平静地说了一句话:这个沈可,做不得大事。

    沈可还夸口自己有套房子空着,埋怨雷文杰没有说一声,不然去他那儿多方便!然后把电话留给了于远明,说将来有需要可以找他。

    还有一次,也是晚上。又来了客人拜访,于远明开门一看,是两个女人。

    原来是周颖和妈妈,周颖是一个电大毕业生(龙城人称之为电孵鸡娃),身材高挑挺拔,丰腴而不显胖,笑容满面,充满青春活力。牙齿是四环素牙,相貌也算不上秀丽。因为公司录单差人,就找了她来做临时工。那个时候的电脑系统确实非常考验人的耐心,没有智能输入,没有模糊拼音,全部是五笔。公司的电脑系统简称lbs,人们称之为老不死。她的工作繁重而枯燥,但是做得很好。因为她妈妈在公司打扫清洁,彼此也认识。让进门来,于远明也不知怎么应对。

    雷文杰一看明白了,他确实烟酒均沾,而且是爱好者。但是那天他比较生气,不是假装,是真的生气。他这人有个特点,生气的时候不大喊大叫,也不咬牙切齿。而是一言不发,白净的脸上起了红晕。看到经理不但不喜欢还生气了,这种情况下两母女很惶恐,不知所措,一看也不是经常送礼的人。站在那里一个劲地道歉,叫她们把东西拿回去也不答应。尴尬中,她们还是嘴里说着对不起先行告退。送走她们,回到客厅,沉思半刻,雷经理半笑着下任务:远明,明天你负责把东西还回去。注意不要伤



(45)
    ..,

    生命有时候是一次决绝的远行,一尘绝骑,不再回头;

    生命有时候又是一种轮回,千折百转,痴情一片,最终又走回头路。

    现在,曾经离开的王承宽回来了!

    对,回到了万家保险,准备重新开始寿险营销之路。

    于远明有些不相信,却不得不相信眼前这个沧桑的男人,一脸的疲惫,满身的旅途灰尘,就是曾经的那个意气风发的王承宽,自己的师傅。

    不过一年的光景,王承宽经历了太多。

    离婚了!

    矿泉水卖不动了!

    开出租车太累了,晨昏颠倒,生物钟都乱了!

    混在省城毫无希望,回来又没有好的出路。这个时候长期联系的高子云恰好找上门来。于是,他打定主意回万家。

    一般来说,二次入司没什么好处。

    第一,没有底薪了,得从试用业务员开始做起,佣金还得打折。

    第二,原来的客户也不会归属于你,续期利益也没有。

    第三,原来的增员关系也不能续接。比如于远明和他就没有关系了。

    那是什么打动王承宽重新回来从头做起呢

    筹备新机构--开发贵溪县。

    贵溪是紧邻龙城的一个县城,两县行政级别一样,不过贵溪是农业县,没什么工业和其他产业。

    以前由于交通不便,很多时候贵溪的物品都是运到龙城来,再经由龙城的长江码头走向远方。而且龙城的区位优势更大,工业发达经济更好一些,所以传统来说有一些心理优势,贵溪的定位要么依附涪城市,要么就依附龙城县。

    现在公司准备开发贵溪市场,先由外勤去拓荒,有了一定规模后再申请各项配置。类似于汉丰的队伍筹建模式。

    于是两个部门分别选派一个人员去开拓,一部选的就是回归的王承宽。二部是张昌兵,那个尖嘴猴腮,伶牙俐齿的主管。同时也是部经理杨于军的舅子。这是张昌兵进来几个月后,于远明才知道的事情。

    说起筹建,两人既没有什么支持,也没有什么培训,就是靠着一股想复制龙城的强烈渴望而出发了。

    王承宽回来后和于远明推心置腹地说:现在我都把保险搞忘了,你还是要把最新的产品什么的给我讲讲。

    于是,于远明把公司最近的变化,销售的主要产品,新的销售思路及心得体会,客户的变化都给王承宽讲解了一遍。

    当天回去,在客厅,于远明和雷文杰就贵溪筹备的事情交流了一段。

    雷文杰语气平淡地说:其实龙城这个地方那么久没有突破,主要还是管理的问题。贵溪市场的开拓,原来也提过。为什么没有做偏居一隅,小富即安,甚至得过且过的管理者心态是至关重要的。本次和分公司提前沟通过,既是为了当前的队伍突破,也为了未来的市场竞争。

    时间过得很快,六月份的高峰会就要来了。龙城达成高峰会的二十来个,其中二妈龙爱芬也达成了,让于远明又感叹了一番。

    当然秦玉芳,刘华和自己也达成了。还有高子云,杨于军,向建军,周海,陆中国。新来的几个员工杨芳凝,廖莹,郑潇。廖莹就是向建军的徒弟。杨芳凝因为和于远明妈妈一个姓,还认起了亲戚。看她年龄肯定比于远明小一点,但是自己执意要当姐。说她结婚生子了,非要于远明喊她表姐。也罢,于远明无所谓姐还是妹。都可以,反正是一个彼此亲近些的理由而已。
1...1617181920...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