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风光之万家灯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文蜀黍
后来问情况的时候,苏立春说找了一个城管的帅哥。正在勾兑。
龙城人把疏通关系,沟通矛盾,利益交换都统称为勾兑。
勾兑是一个专业术语,来自于白酒业。现在已经延伸到了社会上,成为一个社会关系用语。
男女之间的特殊情况,龙城人也少于用什么勾搭,勾引来确定,而是用勾兑。
后来,再问情况不妙。据说狗日的黑胖子要罚款十几万。
托了中间人去说也不得行。
于是苏立春才做出深夜跑路的决定。
老子们不干了,让你一分钱都罚不到!
至于苏立春家里的电话,是有一次两人在歌厅唱歌的时候,苏立春手机没电了,叫家里人打于远明的电话。
事后,于远明就把这个外省的号码存下来了。
(漂泊者)8--观音区
狄胜青在龙城形成的专业权威形象就是这样的:认真仔细,层次分明,高屋建瓴。
当然,他的表达能力也是一流的,基本没有废话,套话与官话。
逻辑严密,流畅自如,让人眼前一亮或者如坐春风。有时候又让人如坐针毡,因为他对人性分析的鞭辟入里。
于远明有一次提意见,也得到他的赏识。
那是一个客户来到公司办理事情,却发现前台一个人都没有。
于远明正好从行销辅助品售卖室出来,面对客户的不满急忙安抚了几句。然后一个办公室一个办公室去看,发现大家都不在。原来是到里面大办公室了,据说是分公司领导来了,大家在开会。
于远明也没办法,只好出来后给客户说稍等一下。
下午开主管会的时候,于远明就给狄胜青提意见,今后前台能不能留一个人值班
领导虽然重要,客户更重要啊!
狄胜青表示认同,马上让人通知后援中心主任贺成过来;让贺成记下来,作为一项制度去落实。
而且结合一岗多能的实践开展,不能来了一个客户,因为某一个工作人员的临时不在,就简单一句“他不在”就打发客户。因为客户往往是从很远的地方,请假或者耽搁了其他事情而来的。
社会上说保险公司理赔不好的其中一个点就是跑的路太多了,根本原因还是我们没有重视客户的付出。
人家从偏远的乡镇来,早上五点钟就起床,你们一句话“他不在”就给打发了。他只能赶回去,一天的时间就耽搁了。还不说来回的车费,饭钱。
贺成一边记录,一边频频点头。很有一种抗战片里给日本人当翻译的那种感觉。
狄胜青在龙城的成就还是蛮多的,在贵溪也收获了不少。在没有保监局牌照的情况下,摆平了当地的工商局长,树立了一个广告牌。让当地的客户与业务员都树立了信心,以一种中国式的方法。
只有那个保监局的检查让他窝火,罚了5000元,还被批评一顿。
原因还是前任高世伟造成的。
就在此后不久,他接到了一个来自外省的电话号码。
原来是四海人寿开始准备筹备江南省分公司了。通过一些渠道找到了他,把他作为副总的人选之一。
和对方谈完后,没有确定。倒是拿了一些四海人寿的画册。
在他离开龙城前往观音区的时候,这画册送给了于远明。回头看,这既是一种私人馈赠,何尝不是一种有意无意的提前安排呢
观音区,狄胜青当然了解。
这江南省各个分支机构的情况,他是大部分都熟悉的。
观音区算是一个特例。
社会争议极大,公司内部也是爱恨交加,领导对于这个营业区,也是叫花子捡到一坨猪油。丢了可惜,拿着脏手。
于远明也给他提过醒:这个地方盛产妖魔鬼怪,小心些。
狄胜青满不在乎:我不是潘华。
潘华是原来的培训部经理,后来调任到观音区,被几个部经理合力挤走。
观音区的几个部经理都是外地人,年轻,充满活力。为了做业绩,想尽一切办法踩着红线走。
他们的误导,先是大胆,花样百出。后来越来越先进,已经进化成:专业误导。
就是误导了客户,客户却没有任何证据。
夸大利益,代签字,都是最低端的。为了营造产品热销,他们可以私刻公章自己伪造分公司停售文件。
公司的几十个产品一个个停售,客户一轮轮地被忽悠。
其中的一位部经理也非常奇葩。
这个业绩高手有领袖的强烈,每一个增员上岗的时候,他都要进行收徒仪式。
《漂泊者》9--柳成军
做保险,你可以当一份兼职。有单就卖,没单就不管。
也可以当一份正式的工作,每天开早会,拜访客户,服务老客户,开发新客户。早出晚归的,每月有高地不等的收入,到了年底一扒拉,还是不错。
也可以当一个生意,前期投入,后期收获。像狄胜青说的今日我们含泪播种,明天我们欢呼收割。
康阳,典型的一个商人思维。团队里有业务员要求陪同拜访的要求,他有言在先:分一半的佣金就去,不愿意就算了。
这样的明码实价源于他确实能够搞定别人搞不定的客户。
当然有几个原因:自身的身份光环,娴熟的技巧以及大胆的误导。
当然也让大家对他的评价不是很上档次,他并不在乎。
爱来不来,你有本事就自己全赚。你需要我才来找,当然需要付出成本了。
康阳为家乡来的这群人租了一套大房子,里面没有家具,正好。买来几个上下铺,搞成集体宿舍。再买一些塑料凳子,简易的桌子,安几部座机。
先给大家说好,签好合同。
第一,统一行动,不得自行安排。
第二,集中学习,工作,吃饭,不得违反。
第三,学习期间每月包吃包住,再给800元底薪。
第四,开始有保费了,有佣金收入和底薪后统一由康阳支配。根据贡献大小来分配。
第五,半年后达不到标准,自行离开。
第六,业绩良好,一年后按照基本法组织关系享受,不再受此规定的约束。
于是,康阳开始运作这群异乡人。
先是带领大家集中买衬衣,领带,西装。
江南省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就在恭州,高中低档都有。
当然是采购比较便宜的货,早上一早就去冒充批发的,可以拿到较低的价格,如果去晚了,一看就是来给自己买的,那就要多花钱。
然后参加公司的统一培训,培训完了不急于上岗,全部在家打电话。
打电话之前,苦练普通话。
内容就是读康阳提供的打电话话术。
反复读,不停地读,从早到晚。
这群农村来的家伙才发现,这个看似不下力的活路,比种田挖土还费力。原来在村里下力虽然累,但是不怎么动脑筋。这个又要动脑筋,又要纠正几十年的乡音,太难了。
特别是第一天,大家互相取笑。蹩脚的普通话,简直可以拿上春晚笑死一群人。
康阳一改刚开始的温和亲近,开始露出狠角色的真面目。
读不好的,有半途而废,知难而退想法的,他直接开骂。
什么难听骂什么:龟儿子,宝批龙,哈球球,哈麻逼
这些乡党从小到大还没被人这样骂过,而且是当众羞辱。但是居然没有一个人反驳,都乖乖地继续训练。
谁叫自己想挣大钱呢
要想有一天像康阳一样衣锦还乡,不吃苦,不受累,不付出怎么得行
就这样训练了一个星期,再通关。相互打电话,扮演业务员与客户。
通关过后就开始正式工作。
话术,电话号码都康阳提供的。还有一个本子,作为记录本。
就这样打了一段时间的电话,邀约了几十个客户来公司参加“客户联谊会”。
客户来到公司,当然是有人员接待,有礼品可以拿。但是康阳的真正的目的却只有一个,就是签单。
几十个客户在联谊会上感受了热情,了解了万家保险的实力,更被产品的收益,奖品的诱惑吸引。于是有了好几个人签单。其他的客户继续保持联系,下次再拜访。
当然为了增加签单率,产品利益必须夸大,甚至停售的文件也是假的。
目的是为了制造紧张,有限的氛围,从而有利于签单。
就这样,一群外地来的乡镇青年,穿着劣质衬衫,系着难看的领带,操
《漂泊者》10--狄胜青出走
狄胜青去观音区的时候,正是柳成军离婚,康阳崛起的时候。
不过他不太在意,因为此刻的他心里盘算的是自己的出路。
在万家江南分公司,多年的总经理室格局已经成为一块铁板。外来的总经理加一个千年老二韩峰,现在新增了一个银保团险的分管总。自己继续在万家,已经没有大的突破了。不做负责人,做什么部门负责人也没意思。进班子,不可能。其他大的分公司倒是有可能。总部对于分公司职位的配置也是看体量的。
对于江南省分公司这种3000人左右的人力,班子人数是不可能再增加了。
所以,最近四海人寿与乾坤人寿的电话很有成效。
曾海涛已经走了,去了哪里也不知道。那个告发他保全自己的人成了红人。但是新任命的营销部经理却是一个不声不响的人,原业务管理室负责人。营销部还有一个专门负责企划的小弟,也是熟人--王玉清。王玉清被高世伟调回龙城,倍感委屈的他通过一番运作,最终调到恭州。虽然是平级调动,但是距离领导更近,做一些后援支持工作,好像更适合他。
四海那边后来没有再联络狄胜青,听说是觉得他太年轻。但是还有一种说法是有其他人选,也是万家的。
到底是谁呢大家都在猜。
韩峰最近最害怕的是办公室的门。
害怕门响。
害怕门被敲响。
害怕敲响后进来的人是给自己提出离职的。
最近公司中层干部离职的太多,吃着东家的饭,想着西家的郎的人更多。
正在这个时候,狄胜青接到了乾坤人寿的电话。
说巧不巧,乾坤人寿总公司培训部有个项目运作组的负责人,原来就在万家保险江南分公司。
此女子外表甜美,干事爽快利索,当年在分公司培训部也是部门的骨干。却不想如此完美的女人依然遭遇了婚姻变故,于是伤心之余离开恭州,到北京发展了。
现在就在乾坤人寿总部培训部负责某个项目。
她叫刘宜谨。
乾坤和四海基本算孪生兄弟,几乎同时筹备,又都是从万家挖来高管团队。所以江湖上有“小万家”之说。
在经过国家保监会审核后,两家公司又同时获得外部机构拓展的机会。
说起来这两家公司好像很雷同,其实不然。两家公司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四海的董事长是外行,聘请了一位总裁是专家。
他们的股东基本是董事长控制,所以总裁只是职业经理人。
董事长是湖北人,所以北京以外的第一个机构就开在武汉。武汉由此成为四海人寿全国干部的摇篮,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输送出大量的分公司班子,中支总,营销部,培训部负责人。
四海人寿在武汉选拔了四个人到四个战略重地担任一把手,江南省就是其中之一。江南省来的这位叫王玉刚,他带来了两个帮手,古总和肖总。一个负责营销,一个去了涪州筹建。去涪州的肖总已经在龙城和于远明见过,那个戴眼镜的小胖子。
乾坤人寿又不一样。
乾坤的股东派出了一个董事长,具体经营的也是一个老万家。
乾坤的董事长来自财经系统,在资本市场,财务领域很有造诣。所以,他的方法与四海人寿董事长的策略不同,他引进了很多保险业以外的金融专业人士。孔丽霞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与四海不一样的是,他更注重银行保险的发展。
乾坤到江南省开机构,自然希望找到合适的干部群体。刘宜谨肯定会推荐自己欣赏的人来,一方面是给乾坤找到人才,一方面给朋友机会提升事业平台,还有一方面未来自己合作也更融洽。
《漂泊者》11--乾坤人寿
于远明接到电话一看,狄胜青的手机号码。
这个离开很久的领导此时此刻给自己打电话是干什么呢
不管这么多,他还是旋开了接听。
狄胜青还是那么亲切中带有一些领导的威严:远明啊,现在方便吗
于远明:狄经理你好,方便方便。
狄胜青:最近还好吗我想拜托你一个事情。
于远明:什么事
狄胜青:是这样。我离开万家了,现在乾坤人寿。嗯,现在涪州那边,我派王承宽过去了,你如果有空就去一趟涪州。看看情况如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