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改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修武兴国
咱们目下跟其他蒙古各部都已经交恶,再开罪大明,大明必然会对咱们用兵,等到大明的军兵踏上青海草原,打到咱们繁衍生息的地方时,你说那些被掠来做奴隶的汉人会不会蠢蠢欲动,里应外合,去为自由和重返故土而搏一把命”林丹汗眼睛直视着虎鲁克,跌声问道。
虎鲁克听了这番话,先是愕然一阵,随后便点一点头道:“大汗说的是,虎鲁克却是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嗯,不妨事,若是咱们先前势大的时候,自然不用出此下策,但现在咱们已经处于存亡的边缘,不能再有任何闪失,汉人多不胜数,这些汉人死了,以后就再抓一批来,用马鞭训练几个月,照样是合格的羊倌儿和马夫。”林丹汗宽慰虎鲁克道。
“是,大汗,虎鲁克明白了。”虎鲁克离座而起,右手放在心口,躬身应和道。
“罢了,你等这就下去好生准备,今日下午便开始攻城。塔什海,你多派哨探,让他们到北方区探听一下敌情,看看有没有明军来援若是有敌情,随时来报。”林丹汗对着塔什海吩咐道。
“是,大汗。”塔什海领命道。
“大汗,咱们从前在发兵十万攻击大同,一路如入无人之境,不曾见到半个明国援兵来救大同,如今他们明国陷入内乱之中,只怕要分心去平定内乱,哪里还能有援兵来救平凉”虎鲁克听了林丹汗的布置,有些不能理解地问道。
“虎鲁克,你的消息已经过时了,明国有内乱不假,但陕西这边儿的内乱已经被平定。而且明国这边儿的三边总督已经换人了,是个叫洪承畴的人,听说此人善于用兵,剿流贼很是厉害。
而且此人新官儿上任,按照汉人的话来说,叫做新官儿上任三把火,无论做什么事情总还是很积极,本汗却是认为此人肯定会发兵来救平凉,不然皇帝那里他没有办法交代。
他们陕西的兵,可用的人不多,战力也一向不强,便是洪承畴亲自带人来,也不打紧,你们不要截杀他们的细作,把他们放到平凉城下,咱们当着平凉城里明人的面儿,把洪承畴带来的援军全部击败,如此,既可以打击平凉城里明国守军的士气,也可以震慑明国人,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厉害,以后咱们再来打粮的时候,尽可以更加畅通无阻。”林丹汗一口气就把自己的算计全部说了出来。
虎鲁克等人显然听懂了。
“罢了,你等现在就去平凉左近去抓明国百姓,抓的越多越好,人抓来以后,就让明国百姓冲在最前面儿,汉人奴隶当明国百姓的监军,咱们自己人就跟在汉人身后,当他们的监军,驱赶汉人奴隶和明国百姓攻城。你等可听明白了”林丹汗跌声吩咐道。
“是,大汗。”塔什海等人得令,便微微一躬身,匆匆走出营帐,径直去执行林丹汗的命令去也。
接到命令的蒙古骑兵立即四散而出,奔向平凉左近的村镇堡寨,一边儿劫掠烧杀,一边儿将劫后余生的大明百姓驱赶出来,远远不断地朝着平凉城下汇集。
一时间,平凉左近的村镇堡寨无一不是烽烟处处,大明百姓也无一不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侥幸未死的大明百姓则被蒙古骑兵的马鞭和马刀驱赶着,走向未知的命运。
蒙古骑兵四处出击,仅仅只用了一个上午,便抓来四千多大明百姓,这些百姓,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林丹汗觉得抓来的人差不多够了,便对着负责进攻的塔什海道:“先用这些人攻上一攻,试一试明国守军的成色如何”
“是,大汗。”塔什海得令,便对着传令兵道:“吹号角,进攻。”
‘呜,呜,呜,呜。’号角声此起彼伏。
那些个汉人奴隶们马上就挥动手里的马刀,驱赶着被抓来的明国百姓们一步一步,慢吞吞地朝着平凉城挪动了过去。
“敌人杀来了,准备迎敌。”城头上的刘守备发一声喊,所有守军便都紧张起来了。
上个月生了点儿病,胆囊有问题,休养了一个月,现在可以了,对不住大伙儿了,抱歉抱歉。
明季到了崇祯皇爷的时候,自太祖爷起就作为大明屏障的九边重镇,除了面对女真的辽东军镇勉强维系着一个军镇该有的样子之外,其他几个军镇早已是武备废弛,兵骄将堕。
昔年固若金汤的防线到了现在,就犹如纸糊的一样,女真,蒙古,无论谁来都是一捅就破。
除了辽东军镇之外,其他几个军镇便是连官兵的饷银都发不出来,整修城池,修缮防御设施之类的事情就更加没钱做。
就连军镇都是这个样子,位处内地的平凉城就更不用说了。
陷坑,拒马,铁蒺藜,护城河,这些可以延缓敌军推进速度的军事设施一样都没有,察哈尔部控制的攻城大军在行进的时候自然是一马平川,毫无阻碍。
好在察哈尔部蒙古人全是游牧骑兵,并没有携带攻城器具的习惯,所以他们用来攻城的器械至多也不过是临时打制的简陋梯子而已。
器具不够,人命来凑。将近五千明国百姓在三千余察哈尔部汉人奴隶的押送下,直趋平凉城墙而去。
这些百姓身在平凉,多少也被饥荒和兵灾折磨,苦难早已将他们摧折的麻木了,便是知道此去攻城只怕是吉少凶多,也是只能硬着头皮一路前行而去。
那些个押送百姓们的汉人奴隶的身后,是一脸狠厉之色的蒙古本部兵马,他们都在塔什海的指挥下静静地注视着战场上的情况。
沉默的人群,一步一步朝着平凉城挪动而去。
“唉,都是朝廷治下的百姓,如今被敌人逼迫,倒成了军前死士,可叹,可叹!”那平凉城上的知府望着城下黑压压的百姓,不知为何忽然大生恻隐之心,支出右手扶住额头,悲天悯人,感慨不已。
“是啊,谁非赤子,百姓何辜!不成想咱们治下百姓遭受如此兵灾,苍天何其不公。”平凉同知,一个须发半百的老文官听了自家府尊的话,也是连声附和道。
“哼!”刘守备微不可闻地从鼻腔中哼了一声,显然对这些惺惺作态的大头巾很不感冒。
“府尊,城下的百姓确然凄苦,可若是叫北虏进了城,城中十余万百姓只怕
第四百三十九章 有来无回
大明百姓被逼不过,只能再度折返回来,奔着平凉城压了过去,这一次,迎接他们的又是一阵血雨腥风。 x
先前耗尽臂力的弓手们此时依然将气力蓄养起来,这时见敌军复又杀至,为了再次获取赏钱,无一不是精神抖擞地弯弓搭箭,对着城下的敌军一阵猛射。
箭雨呼啸而下,将不少正在前行进的大明百姓射杀当场。便是侥幸未死的,也是纵声哀嚎,好不凄楚。
“唉,不成想战阵之上本府的治下的百姓受到如此摧折,本府不忍心看啊,刘守备,此间之事便全数托付于你,如果有事,你尽可以派人来告知本府,本府就在县衙中坐镇。”平凉知府是个文官,平日里吟诗作赋,何曾见过如此场面。
蒙古大军刚刚压境的时候,总还担心城防不稳当,特来压阵,结果蒙古大军却也不如传闻般那样厉害,这平凉城短期内倒也无碍,这平凉知府那一颗悬于半空的心也就落在了地上。
心情放松以后,这些打打杀杀的,凄惨无比的景象,多少有些不忍心,或者说不敢看,所以这就借故离开。
刘守备对于知府大人的建议完全赞同,这个文官在这里终究碍事,若是走了,倒也方便自己指挥战斗,于是他便微笑着点点头道:“府尊宅心仁厚,卑职深为感佩,城守之事,杀敌卑职来做,后方水米支应,就要劳烦府尊了。”
“本府杀敌的本事不成,为大军支应粮草总还做的,你就在此处杀敌罢,本府这就回去准备茶饭,犒劳三军将士。”平凉知府说完,便带着一众佐官幕僚,沿着台阶,鱼贯而下,径自回返自家衙门去也。
平凉知府带着手下佐官幕僚走了,战斗仍在继续,平凉城上的弓手们在银两的激励下,战斗力瞬间得到升华,所有人都超常发挥,平均每人都可以射出四到五枝羽箭,将进攻的大明百姓射死射伤不少。
等到毫无遮掩的大明百姓好容易闯过如雨般的箭阵,拼死冲到城下,城头上早已等候多时的虎蹲炮炮手们,也都是毫不犹豫地对着城下一顿炮击。
铁制弹丸呼啸而下,将它们前进轨迹上的人都打成了一堆碎肉。
大炮的威力毕竟骇人,残存的大明百姓实在是抵挡不住,便不由自主地又往后跑,可是当他们又望见回头路上那些个虎视眈眈的监军时,又不得不停下脚步。
他们左右看了看,恍然发现自己已经身处绝境之中,前进也是死,回去也是死,没有生的希望。
他们干脆就停在城墙和蒙古人之间,不前进,也不后退,就这样待在这里,希望能够得到暂时的安宁。
战斗暂时停止了下来,城头上的炮手们够不着这些大明百姓,弓箭兵也够不着,不过弓箭兵都拿着弓箭,警惕地望着城下的人群,打算等他们再度进攻的时候放箭击杀他们。
这些弓手中的其中一个举着弓,在人群中一阵扫视,似乎是在锁定目标,等到他看了一阵以后,忽然浑身巨震,手里的弓软软地垂了下来。
这弓手身边儿一个烙腮胡子弓兵见自己的同伴神色有异,便关切地问道:“怎么了,敬顺朝,你怎么了”
“那是,那是额的爹,那中了箭的是额的娘。他们就在城下,额要去救他们,要去救他们,额的娘中箭了,中箭了......,额要去救他们。”敬顺朝说完这句话,便一把扔掉手中的弓箭,打算去救自己的爹娘。
“你做什么!临阵脱逃是要杀头的!”烙腮胡子弓兵见敬顺朝不顾一切地就要往城头下面儿跑,赶紧一把拉住对方,急声劝阻道。
“爹娘就在城下,生死就在呼吸之间,做儿子的岂能坐视。”敬顺朝不依不饶,一把推开烙腮胡子同伴儿,还是要走下城去。
“哎,额说你.....。”烙腮胡子正欲再度相劝之际,不提防刘守备冷着脸走了过来,他的话锋为之一滞,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你打算怎样救你的爹娘”刘守备挡在敬顺朝身前,面容冷峻,看不出半点儿喜怒。
“求大人开恩,就开了城门儿,让城下的百姓进来罢。那里面儿都是四处乡间的熟人,有些人还是咱们这些人的亲朋故旧,就这么死了,看着着实不忍心。”敬顺朝以头碰地,砰砰直响,眨眼之间,他的额头上都渗出了血来。
看样子这敬顺朝用的力气当真是不小,而这里的变故却也被其他守军看了个分明,说实话,很有些守军的亲朋故旧在那群生死只在旦夕之间的百姓人群中,先前也是碍于军法,犹自强忍罢了,如今见到有人出头说起这件事儿,便都停下手中的防务,眼中含着热切的光芒,且看刘守备如何处置此事。
这是一个极为危险的信号,刘守备先是四下看了看周围那些已经有些动摇的守军,接着便一字一句地对着敬顺朝说道:“开城门儿,你且说说,那么多北虏就在城外虎视眈眈,城门儿打开了,他们跟在城下百姓身后冲进城里来,你说,平凉满城百姓的命运会如何
城下或许有你的亲朋故旧在,但你救不了他们,我们谁也救不了他们,为了平凉城里的十数万百姓,城下的那些百姓就必死无疑。”刘守备耐着性子跟敬顺朝解释道。
“大人,您有所不知,城下人群中有小的的老父老母在,
第四百十章 主动出击
“大汗说的是,想当年咱们还在辽河河套的时候,漫说辽东,宣府大同,便是他们京畿左近不也是随意走动,他们莫奈我何,明国当今的皇帝崇祯小儿即位之初,咱们十万草原勇士便南下宣府大同一线,
偌大个大明,号称拥兵百万,竟无一人敢于出战,嘿嘿,如今洪承畴只带着一万多人就敢来找咱们,当真是自寻死路。”虎鲁克速来小视明军,是以便接过自家大汗的话头,打算狠狠地涨涨自己的威风,灭一灭明军的士气。
虎鲁克说这番话的目的,本来也还有拍自家大汗马屁的意思,岂知林丹汗速来以被女真赶出辽河河套为耻,如今听见虎鲁克旧事重提,不免心情极度郁闷,他轻哼一声,面色黑的像墨水一样,一句话也没说。
这虎鲁克见自家大汗面色不虞,便是再蠢也知道自己肯定说错了话,所以他赶紧岔开话题道:“大汗,我派人去四处乡间又抓来几千个明国百姓,正好补充上去,再去攻城。”
“嗯,人抓来了,就交给塔什海,任他驱用。”林丹汗微微颔首道。
“是,大汗。”虎鲁克躬身应道。
“塔什海。”林丹汗与虎鲁克说完话,便转过身来,对着塔什海道。
“塔什海在。”塔什海听见林丹汗的召唤,马上就躬身应了一句。
“平凉地处内地,防务远远不如边地雄城那般周密,本汗发现那些个守军临敌不过三箭,显然平素并不经常习练,弓术生疏得紧,那虎蹲炮也不甚多,料想防务并不如何好。
待会儿下午再次进攻的时候,叫那些汉人奴隶跟在明国百姓后面儿,压上去,给平凉守军造成杀伤,那些个汉人奴隶平素也跟着咱们狩猎,弓术虽然不如咱们草原上的勇士那样精熟,却也还算不错。
让他们压上去,杀伤敌军,掩护咱们攻城的人,让攻城的人把云梯竖起来,然后就让那些汉人奴隶顺着梯子上去,冲击城墙。这些个汉人奴隶都还有些战力,若是打死了敌军,平了外患,杀了他们自己,却是除了内患,一箭双雕。
汉人奴隶攻城的时候,你带着人跟在他们后面儿,看着他们,监视他们,若是他们敢不实心任事,临阵脱逃,有多少杀多少。”林丹汗对着塔什海一阵叮嘱道。
“是,大汗。”塔什海听的连连点头道。
“罢了,塔什海,咱们先停止进攻,生火造饭,那些明国百姓不用管了,给汉人奴隶们派饭,汉人奴隶是要去拼死的,给他们肉吃,让他们吃饱,也好有气力杀敌。吃完饭,休息一阵,听本汗的号令攻城。”林丹汗跌声下令道。
“是,大汗。”塔什海得令,便转身而去,径直去办此事去也。
“虎鲁克。”林丹汗与塔什海说完话,复又唤了一声虎鲁克的名字。
“在。”
“洪承畴手下人马现在何处,距离平凉还有多少脚程”林丹汗方才询问情报的时候,只问了人数,尚未问清楚具体的情况,于是便想从虎鲁克那里询问更多的情况。
若是从前鼎盛的时候,他只怕就要带着手下人马马上出击,前去迎击洪承畴手下的人马,但是现在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每一个手下都是极为宝贵的,所以便是如他这般狂傲的人,也不得不细细询问敌军的情报。
“前日查探,已在固原以北二百里。”虎鲁克不假思索地回道。
“固原以北二百里,也就是说距离平凉尚有四百里,不成想洪承畴进兵如此迅速,咱们刚刚围困平凉不到两天,他们居然就已经出兵,而且居然已经走到距离固原只有二百里的地方了。”林丹汗听到这句话,显然吃惊不小。
“大汗,这有什稀奇的,汉人的官儿新上任了都是三把火,总要做些事情出来让他们的上官看看,咱们在他洪承畴的防区里闹,他若是没有反应,只怕皇帝老子那里不好交差吧。”虎鲁克浑然不在意地说道。
“不,你不懂,咱们围困此处,若是有消息传到花马池,洪承畴再派人来此处,最少也要十五天时间,可咱们围困平凉才刚刚两天光景,他们就距离固原仅仅只有二百里,这样来看,洪承畴所部人马行军的时间不对,
明军向来步军为多,日行最多六十里,便是走到固原也要十天,如今才过两天,便距离平凉如此之近,肯定有问题,本汗且问你,这路明军可都是步军吗”林丹汗觉得有些问题,便急急再问虎鲁克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