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当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冼青竹
“子乔辛苦了!来来来,某敬汝一樽,当尽饮!”
刘备说着便把手里的酒樽递了上去,张松也毫不见外的接下,两人相视一笑共同举杯饮尽。
对于刘备而言,张松是他入蜀的契机,虽然早有算计,但一切的计谋都要归于人心。
第四十一章 所谋之事(上)
一张酒宴宾主尽欢,被刘备拉着灌酒的张松是第一个醉倒的,紧接着就是刘备自己,搞到最后席间还有意识的就剩下几个武将跟酒中国手庞统庞士元了。
连刘禅都微微小酌两杯,虽然这年头的酒没个度数,但架不住身子骨还幼小,三两杯下肚就有些迷迷糊糊的。
晃了晃脑袋,刘禅可不想跟老爹一样出洋相,爬在案己上跟个死猪一般。
他是主公旁人不会说些什么,但只要刘禅醉酒过去,料想明日他这个少主酒后失态就得被传扬开来。
大家回顾及主公刘备的面子,但是对他这个娃娃少主可不会有什么避讳,该怎样就是怎样。
想要让这帮战场上生里来死里去见惯了生死的人真正对待自己,那刘禅恐怕要给他们留下一个巨大巨大这一辈子都磨灭不掉的深刻印象,要么就是等着加冠之后再说吧,否则这种事儿事是想都不要想的……
嘴里喷着淡淡的酒气,看着席间魏延与陈到把酒言欢,黄老爷子一个人笑着自斟自饮,还有一刻没停下喝酒却倍儿精神的庞统。
自从张松醉倒之后,庞统的视线就一直盯在他的身上,刘禅已经不止一次看见这一幕了。
原本历史上张松在刘璋手底下当卧底做的好好地,却没想到突然之间就暴露了,还是被自己的亲哥哥给检举揭发,然后身首异处掉了脑袋。
但也正因如此,张松之死直接促使了二刘的决裂,使得老爹刘备攻略益州的计划正式展开。
现在仔细想一想,一向谨慎小心的张松怎么可能那么的冒失。
在明知道自己兄长不靠谱,是一个胆小怕事无所作为的人,却依旧要将这事关身家性命的机密泄露出去,还就那么巧被他的兄长张肃给知道了,结果就是刘璋也知道了这件事。
如此机缘巧合真的就是老天爷的安排吗,亦或者这其中有一只旁人看不见摸不着的手在牵线引导着一切……
反正刘禅是觉得张松死的不仅可惜,而且蹊跷,没来由也没根据,就是那么的莫名其妙。
不过现在,就冲庞统这根看宝贝一样的眼神,死盯着张松不放,刘禅心里头就有了几分想法,恐怕原本历史上张松的死和这位凤雏先生脱不了干系的吧……
实际上张松死于否在刘禅看来并不重要,关键的是怎样让老爹跟刘璋理所当然的翻脸。
重要的是张松私通刘备这个问题,只要这个确定了,张松本人生死又有何关系呢。
刘璋先翻脸,那表面上的大义就会站在刘备这一边,哪怕刘璋那边说是张松通敌刘备背信弃义,但只要打死不承认不就得了。
这种层面上的交锋,有的时候就得没皮没脸才能取胜,要是一边想要留着面子,一边还得拿着好处,那可能两个都落不到实际……
打定了主意的刘禅,觉得自己这回不能让凤雏再随随便便把人给坑死了,尤其是张松这般有特长的家伙,在整个东汉末年乃至三国中都是少有。
而且老爹刘备麾下一直都是团结友爱的气氛,现在出了庞统这么一个习惯坑自己人来谋取全局好处的家伙,那实在是有些太危险了。
凤雏的个人习惯刘禅可能暂且扭转不了,但是说要保住张松张子乔的这条命,他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一夜无话,刘备和张松酒醉酣睡,直到第二日晌午方才将将转醒,且还有些头疼迷糊的后遗症。
毕竟就算酒精度数再低,那量也足够弥补上了。
昨天这刘备跟张松兴致正当时,一人就喝了一大坛,就刘禅看来,光是那酒到肚子里估计就得管饱……
 
通知
今日与友会?
第四十二章 所谋之事(中)
当刘备前脚刚迈进议事厅的时候,眉头便微微皱起,顿时感觉气氛有些不对。
当他两只脚都迈进的时候,一眼便看到刘禅跟庞统对立而坐,好像隐隐版有一种针锋相对的架势。
刘备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小胡子,心里头没来由的有些发慌。
之前在涪城时,儿子刘禅跟庞统之间的争锋交错他可还记着呢,虽然只是言语上的争辩,但厮杀程度丝毫不亚于战场之上的惨烈。
“难不成那一幕又要上演了”
心想至此,刘备莫名的升起一种期待的感觉,连忙咳嗽一声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主公(父亲)!”
上主即座,刘禅和庞统双双见礼。
看了眼对面的凤雏先生,刘禅觉得自己还是谦让一些比较好,所谓后发制人方为完全,不妨先听一听庞统想要说些什么,他也好略行调整自己的方案。
想到这里,刘禅便主动开口道:“士元先生请!”
“少主谦仁,臣下便不推辞了!”
庞统客套了一句,却是半点没有要退让的意思。
相较于刘禅隐约知道他的心思,庞统却是不知道这位少主今日来此所为何事。
不过这并不妨碍庞统庞士元施展自己的才华,运用自己的口舌来说服主公刘备,更何况他相信自己的计谋一定符合主公的利益,得到准许必是理所应当之事……
“那就士元先说吧。”
刘备到是不管这些,他更多是想听听两人今日到底要说些什么,谁前谁后的根本无所谓。
“主公在上,吾今日所来,便是为主公谋取益州献上一策!”
这话落到刘备耳朵里就不一样了,他可是心心念念的贪图益州,虽然施行的方略是徐徐图之稳步前进,不可操之过急。
但这并不妨碍刘备对益州的那份窥伺之心,而且庞统献策,何时执行亦是他说了算,刘备心动之下大可听听,待思虑再三之时另作考虑也不妨事的。
“哦士元你且说来听听!”刘备感兴趣的声音从上首传来,庞统听后微微一笑,心知自己已经搔到了主公的痒处。
“主公所谋无非便是东西二川,今我军行之方略以慢缓为主,士元对此已无半点意义,前次到的确是士元操之过急了,这还要多谢少主点醒吾!”
说到这里,庞统还转身对着刘禅作揖示意,刘禅赶忙起身还礼,他可不能安安稳稳的坐在那里受礼,辈分年龄还不到承不起……
“故吾因而反思过往,竟发现主公所谋之事尚缺一关键因素,待昨日张松张子乔来时,吾心念转至神思既往便立时有了主意!”
未等庞统说完,刘备便皱着眉头打断了他的话:“士元言中所说尚缺可问缺在何处”
刘备表现的越上心,庞统心里便越高兴。
虽然之前于刘禅之辩失败告终,点醒了庞统立功之意,他自己也明悟过来不再那般急切鲁莽而顾此失彼败了大局。
但其心中立功正名之意却不减分毫,反而愈演愈烈心心念念。
只不过有了上一次的教训,庞统这回思前想后却是通透了所有,因而当时无错无漏之谋……
“主公勿急,统所言,便是待我军方略部署行至待发时,主公又要以何等名义来攻伐刘璋图谋益州呢这便是统之思虑缺口所在!”
庞统这话点醒了刘备,让他重新记起了这个一直被下意识忽略的问题。
&nbs
第四十三章 所谋之事(下)
只见庞统微微一笑,好似智珠在握一般开口道:“主公无需担心,统所谋焉能顾此失彼犯下这等大错!”
“我方泄露此事,但言从刘季玉口出,他行暴虐杀伐之举,而主公依旧仁义天下不争不恼,仿若风轻云淡一切都不需要放在心上。”
“那时想必收心之事已有成效,不论是百姓亦或世家,他们所见不过眼下而已,成都之远于葭萌,刘季玉自比不过当下刘玄德!”
说到这里,庞统微微一顿,因为他接下来便是要进入最重要的主题了。
“因而,主公只需要置若罔闻甚至于名言谴责刘璋,痛斥其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之举,占尽大义之先,就算得不到整个西川的认同,但于巴郡于广汉,想必认同主公者云云!”
还以为是多么高明的想法,结果却是直接了当的不承认,简称耍无赖啊。
刘备略微失望的摇了摇头,但还未等他开口,却又皱起了眉头好似心中有所纠结。
庞统的办法看起来是有些不上台面,但实际呢,刘备本身就是窥伺人家的窃贼,或者天生就注定站在了不义的一方。
如若按照庞统之计,则原本的劣势顿时扭转,哪怕不会承大义名正眼顺,却也比草草担下恶名要强的太多了……
这是一个无法逃避也根本遮掩不了的问题,就是刘备注定要做那个侵略者,注定了他就是本着刘璋益州而来的。
如果跳不出这个圈子,那就只能被动的接受,这样看来,反而庞统那简简单单甚至有些无赖行径的办法,到还是最适合眼下刘备的了……
想到此处,刘备皱着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他心中已想的明白,自然无需再过纠结此事。
“士元所言既是,便依汝之计准备,但要切记不可提前走漏了风声,尤其是瞒住他!”
刘备这话说出来,庞统就知道自己的功劳稳了。
至于那个被瞒住的他是谁,也只能就是这件事当中唯一一个不知情还要被卖掉的张松张子乔了。
说到底,这位益州別驾在刘备的眼里还没有达到十分重要的程度,比之卧龙凤雏乃至兄弟几人都差的远了些。
不信的话,要是将这件事里被牺牲的人换成刘禅,你看刘备会不会直接拔剑出来让庞统看看什么叫做三英之首!
眼看着老爹跟庞统一唱一和的就决定了张松的命运,刘禅心里微微一叹,事情果然还是跟他猜想的没错,倒霉的张子乔现在还昏昏不醒,却不知道自己剩余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不过和原本历史上的不同,这一次有刘禅在了,一个过目不忘的奇人,一个长相磕碜却能做到益州別驾从事的大才,自家老爹不稀罕,更是不入凤雏的眼,那就只能由他刘禅刘阿斗来接手了……
“张子乔啊,你可知接下来就到了决定你生命的时刻喽……”
刘禅悄悄嘀咕了一句,平复心中万千想法,陡然起身开口道:“父亲!儿亦有事说!”
刚刚还主臣尽欢皆都满意的刘备庞统二人,同时是一个激灵,因为他们俩聊得太过投入,都忘了这屋子还有一个刘禅在。
眼下刘禅突然跳出来说有事,庞统心里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少主又要找茬了,怎么就非要跟自己杠一杠呢……
而刘备却是真的被吓了一跳,但也一样跟庞统类似的想法,觉得宝贝儿子在这个时候好巧不巧的凑上来,无非便是对士元的那个计有话要说呗。
 
第四十五章 人不死事亦可成
“人言张子乔背主,但其所为不过是为自己。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张子乔这番做其实并无问题可言。贤臣遇庸主,难道注定要此生碌碌无为侍奉左右难道贤臣便不能在遇到明主之时另择而事定是要失之交臂而悔恨一生,此非大丈夫也!”
刘禅出言掷地有声,明明白白的将张松背主之事给说成了弃暗投明,甚至还小小的拍了刘备的马屁,只不过比较隐晦而已。
可在场中人,哪个又是听不出来的,别说庞统,就连刘备对刘禅这话里的几分意思都了解的明明白白。
贤主贤主,刘备还有些沾沾自喜,毕竟别人夸奖跟自己宝贝儿子奉承起来的感觉就是不一样的。
可还没等刘备高兴多久,他这脸突然又沉了下来,满满的苦笑,颇有些无奈的看了眼宝贝儿子。
这个马屁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在夸他,可这事禁不起仔细的琢磨,刘备乍一下是高兴了,可心下想了想就发现刘禅在夸他的同时也把他给骂了……
说起来好像是有些大不敬,但刘禅毕竟做的比较隐晦,又是自己的儿子,刘备怎么也苛责不出口,更何况刘禅说的也没有错……
良臣择主而事,既然张松这个良臣选择了他刘备这个明主,这便是臣对主君的信任。
但刘备刚才做了些什么,他同意庞统的计谋,在益州这块大蛋糕的引诱下直接舍弃了寻找他这块良木栖身的飞鸟。
这不跟庞统要诬陷刘璋的恶劣之处一般无二吗,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献了图的张松没有用处,临死之前还能为刘备做出点贡献来,这好似一幅臣为主死大义之下而行,可决定这件事的刘备跟庞统,又问过张松一句话吗
表面上是贤主,实际上却是一个背弃了忠心臣下的主君,这声骂将刘备给按得死死,却也是无法遮掩的事实……
刘备都看出来的事情,庞统没理由不理解。
他也确实没想到少主竟然敢这般隐晦讽刺主公,而主公却好似无可奈何一般的没有任何表示。
这给了庞统一个提醒,显然少主刘禅在主公的心里地位要非比寻常,甚至可能比他们所有人加起来都要高的多……
只不过为了一个张松,少主竟然这般言语,难不成他还要将那人之命给保下不成
庞统心下想着,却是已经在琢磨怎样才能拦下少主的想法,他可不希望自己的计谋有那个地方被破坏了,最后导致全盘尽输……
其实,庞统跟张松之间并没有什么瓜葛,至于仇怨啊私恨啊那更是半点不曾有。
一个在荆州,一个在益州,两人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去,见面都是昨日首此,哪里又能有什么必死之仇呢。
当然了,除非庞统就是看不顺眼张松,这没来由的事情谁又能说的准呢,总之就是要把你整死就对了,正好还能对大局有所帮助,何乐而不为
至于为何庞统非要张松死,不给他半点活路,无非便是为计谋增加一些成功的几率。
毕竟人算人不实,庞统哪怕对人心掌握的再怎么奇妙,也不敢百分之百肯定刘璋的心里波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