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当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冼青竹
    北部诸郡自是安排妥当各有划分,而南边尚未完全平定下来,所以就算刘备划分了也是无用,还得等大军压境一面搞定蛮夷,一面将那些刘璋旧部招降,这样才能继续考虑分割南部诸郡的问题。

    所以没有被授予太守之位的官员其实也不用气馁,机会还有的是,只要能力够忠心明,又不是那种特别讨人厌的性格,刘备都不会有任何的偏私。

    文武各自加封奖赏,但实际上这也仅仅只是算作一半而已,毕竟益州刘备才真正得了一半,等他彻底掌控益州之后,定然再会有另行的封赏加官,只是不一定有今日这般正式罢了……

    该说的都说了,诸葛亮绢布上那寥寥数百字也念完了,刘备摆摆手示意众人可以退下,但却并非全部,该留下的都很自觉的没有挪脚。

    刘禅眼看着人来,眼看着人走,坐在一旁想了半天也没想到自己在这的用处是什么。

    难不成又是被老爹拉出来给别人看的在荆州要确定一下自己少主的身份,在益州还要来这么一下

    反正刘禅是没搞明白自己到底事来做什么的,或者干脆就是个吉祥物吧……

    至于封赏之类更是完全都没有必要,他是什么身份,老爹唯一的儿子,主公之下少主,将来的继承人。

    这等身份还需要什么加封赏赐啊,那些个封赐出去的,还不是跟从刘禅家里送出去是一样的……

    只是刘禅却下意识的忽略了,其实他在入蜀这一路上所起到的作用亦是非同小可,甚至如果实打实的算起来,比之庞统法正也是差了一线而已。

    这要是刘禅再年长几岁,刘备说什么也要给自己的宝贝儿子头顶上挂几个官职,到时候任其自由发挥也算是一种考验。

    只是现在其年纪还小,需要学习的东西仍然很多,更不是需要放出去历练的时候,天纵之才也不能放任自流不是,到时候好好地一块璞玉雕琢废了,那刘备估计得哭晕在茅房里……

    其实封赏一事,跟刘禅根本就没有一点关系,刘备派人叫他过来无非是不想让自己这宝贝儿子继续犯懒。

    以前刘禅就表现出一种懒惰的状态,不是不用功,也不是不努力,而是能做八分的事就肯定不会做成十分,能出一分的力也定然不会多出半分,正正好好卡死在那个线上。

    也就是在战时表现的超出刘备预料了一些,没想到能有那么活跃,到了平时无事发生,就会变成一种懒懒散散的样子,实在是有些让人担心。

    这要是刘禅知道老爹的想法,可能都会劝刘备不要想着怎么替他更改了,因为这是前世带过来的老毛病,就算改得了一时也改不了一世,习惯已成身体本能了,也就只要美食能够与之抗衡一二……

    当然,不想让刘禅犯懒是一方面,刘备也打算让其见识见识这些文武受封加官的场面,看一看这些人为了功名的进取之心,说不定也能激发一下儿子的朝气。

    毕竟一个近满十岁的孩童,却活的跟一个而立之年的成人一般,着实是有些老成的过分了……

    不过单单只是这两点,刘备也不会特意叫刘禅来此一趟,这种事更多只是顺手而为之,并非特意如此。

    其实召唤刘禅到此,刘备是为了接下来的议事打算,他想让儿子在一旁听一听,增长阅历见识的同时,说不定也能有一些灵光闪现,提出一些奇思妙想的建议来呢……

    能够留下来不走的,自然是刘备的心腹之人。

    如诸葛庞统,如法正张松,亦如赵黄张魏等武臣,亦有李严,吴懿这般新晋之人。

    当然,李严吴懿靠的是明辨主君,又是益州内的老人,虽然是东州一脉,却也要比外来人强出




第一百三十七章 定略(中)
    在座的都是自己人,刘备也就没必要客套什么的,直奔主题道:“诸位,眼下我军已领益州,然南部诸郡尚未平定,各方郡守仍为表现臣服,以战或以和,诸位觉得备应怎样选择”

    这殿中议事,讨论的话题主要就那么几个,首要的自然就是关于益州南部诸郡的处置了。

    主公之言如得众人之耳,此问题虽然紧急,但却也并非难事,毕竟益州南部诸郡的蛮夷问题由来已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至于各郡太守,自然是需要妥善的处理,否则很容易便会引起动荡,到时分割决裂益州内部紊乱,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一向认为拳头低下出真理的张飞第一个站起来道:“大哥勿忧!吾自提五千兵马,竟取越嶲,牂牁等郡,那等土鸡瓦狗之辈不堪一击,又怎会是我荆州军的对手!”

    “三将军所言差异,吾等方下成都,益州刘璋臣服也不过日余,越嶲等郡守恐怕连消息都未曾知晓,又何谈其心有反意定会与主公作对。

    故亮以为,当传颂檄文于诸郡之中,遣使代主公招抚各郡太守,尽可能的减少战事,益州此时已经残破不堪,主公新领州牧当修生养民为先!”

    眼见张飞瞪着大灯泡就要开嗓,诸葛亮可不想自己耳朵遭罪,也顾不上摇扇子了,赶忙借着说道:“此为以文和之道,但事有变化,亮也难料所有郡守都是识时务者,亦应当留有准备以防被万一。所以三将军所言亦是需要,当遣将一员率兵一部,无需太多但却要精锐之师,衔于使者之后以观成效!

    若郡守臣服,则大军过境安然无事;但若郡守犹豫,则更需要军事震慑;但若郡守负隅顽抗另有异心,那就需要大军开拔强攻夺地了!”

    诸葛亮之言条理清晰囊括全面,非纯粹的劝降之法,而是文武并用之道。

    如此行事方方面面考虑完善,错漏疏忽已经降到了最低,而且还安抚了一下暴躁的张飞,端的是可行之法……

    “军师所言不错,备亦觉得此法可行,出使之人备亦有考虑,但是这统兵之人交于谁手,却是有些犹豫了……”

    刘备拂须轻言,只是说话的时候却不自觉的看了眼身边的宝贝儿子……

    一听有机会上阵,张飞哪还能忍得住,当即出声道:“大哥!这件事交给三弟我去办,定然不会让那些个心怀鬼胎之辈有丝毫可乘之机,谁人不服当是要闻一闻吾手中蛇矛锋利否!”

    “主公!末将愿担此重任,为主公鞍前马后排忧解难!”

    然而不仅仅是张飞异动,贪功的魏延亦是如此,两人几乎是同时起身开口。

    “我说魏延你小子,不要事事都要争抢,你已经是牙门将军了,还在乎这点小功劳”

    “三将军你这话就不对了,我这区区牙门将军怎能与三将军你的巴西太守相提并论,跟何况吾等新晋之人当是要更加为主公竭力效命才是,何论功劳大小,不都是主公需要吗!”

    要说平时,魏延可能还会怵张飞一些,毕竟张三爷长的膀大腰圆比魏延高出了一个头,气势上就已经将其压到了。

    但在这种争取建功之时,魏延可就谁都不怂了,那跟打了鸡血一般,战斗力爆表,谁来都不好使。

    别说只是跟张飞嘴上争辩两句,就算是跟关羽关二爷比较比较刀法,他魏延…也是怂的……

    言语上可以较量一下,但武艺就算了,魏延是贪功但却不是憨憨,为了这份功劳跟人家阵斩颜良的大高手过招,岂不是



第一百三十八章 定略(下)
    主公都发话了,那南部诸郡的问题自然是暂且放下,反正最后肯定会有个结果,到时候自然就会知晓……

    而南部诸郡之后,刘备该考虑的问题其实就是益州内的民生农商等问题,战事一起百姓苦不堪言,战后如何的休整,才是重中之重的关键。

    但此事涉及大大小小无数的方面,涉及郡县更是囊括整个益州,不是在这殿中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道明白的。

    只是此事事关重大,刘备也必须要正视对待,更因为事关益州的发展则必须要有一个心腹能臣去处理此事方才可行……

    那到底谁才是刘备心中的最佳人选,其实不用多说,众人也能猜的除非,无非便是升职为军师将军的卧龙诸葛孔明!

    “孔明!此事备全权交于你去办,务必要让益州百姓恢复正常生活,要让残破的益州重新焕发生机!”

    “主公所托,亮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亮恳请主公一事,望主公准许!”

    早早商量好的事当然没有什么曲折故事,只不过诸葛亮这突然起意到是不再刘备的预料当中,故而他带着些许疑惑的语气问道:“孔明尽可明言,备自当洗耳恭听。”

    “臣不敢妄自菲薄,但益州之大非臣一人可治,仍需各方郡县配合方可。更何况臣为外人,在益州士人眼中属于被排斥的一方,当是需要一益州本地人来为臣之副手,如此既能方便臣之行事,亦可减少其余益州士人心中的异样情绪!”

    话说到这里,其他人倒也罢了,但李严吴懿的脸色却有些变幻,好似已经猜到诸葛亮所言副手究竟是何许人也。

    整个益州士人当中,谁有那份能力,谁又能够让人信服,兼备这两种条件的人选可是不多,李严吴懿他们能想到的,无非便是那被刘璋贬黜为县官,现在正闲赋在家闭门谢客的黄权黄公衡啊……

    果不其然,诸葛亮接下来便说道:“故臣恳请主公准臣邀益州前主簿,黄权黄公衡出任臣之副手一职!”

    刘备一开始以为是何等人物,这一听是黄权顿时心下了然,只是眼神却好似不经意间扫了下李严等人。

    按理说黄权应该算是刘备厌恶的人才对,毕竟当初他可是极力反对刘备入蜀,哪怕葭萌关下有一场大胜,黄权仍然坚定自己的想法,始终觉得荆州军入川是放虎入羊群之中自找死路。

    后来也确确实实证明了黄权说的没错,但那时他已经变成了县令,早就不在成都当中。

    再后来,成都陷落刘璋投降,黄权便扔下县令官印,一个人独自返回成都家中闭门谢客谁都不见。

    这是一种为旧主尽忠的表态,也是黄权心下有些怨怒的情绪,毕竟当初他都快跪下求刘璋了,可人家就是不听,结果导致了益州现在此刘非彼刘的局面……

    若是换了个心胸狭隘的主公,可能黄权这辈子就要老死在自己的府上了再无出头之日了。

    可刘备却一向认为贤才可用无分过往,若不是有什么深仇大怨家族血恨基本上都可以接受。

    当初黄权反对刘备,这无非也只是因为双方的立场不同而已,他是为主尽忠效命,谈不上什么仇怨愤恨之类,甚至连边都擦不到……

    所以诸葛亮进言说重新启用黄权,刘备是一点意见都没有,因为这等有才能之士,若真的一辈子都闲赋在家,那才是最大的浪费。

    可黄权毕竟之前算计过李严等人,这回诸葛亮当这他俩的面提出来,怕不是有其他的心思啊……

     



第一百三十九章 争吵
    说了半天,益州内大小事务也差不多该说的都说了,但还有一个很大问题悬着尚未解决,那便是被张鲁霸占的汉中郡。

    虽然益州有着天府之国的称号,但汉中也是不差,要不然就算张鲁再怎么厉害,恐怕也做不到凭借一郡之地跟刘璋一州之地对抗。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汉中为益州的北边门户,是诸葛亮隆重对策里十分重要的一环,如果汉中不下,那又何谈两路齐出一说……

    西接武都北连右扶风,东有上庸南为西川,此地西周山岭环绕敌非关口不得入,正是屯兵屯粮之绝佳所在。

    当年高祖皇帝龙兴夺取天下,不正是在汉中起兵的吗,这里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说。

    而且除了实际的战略意义意外,其实还有更大的象征性,这也是刘备所要夺取汉中的原因之一……

    只是汉中什么时候打,怎么打,具体如何操作,可不是一言就能定下,还得仔细的商讨才行。

    毕竟张鲁并非刘璋,一个压着另一个打,总归是有其厉害之处,刘备贸贸然的出兵攻伐而未收集情报了解敌人,实非不智之举……

    所以啊,刘备对汉中眼馋是眼馋,但也很清楚那地方并不是很轻松就能拿下的,这不就是为了此事而进行商议吗。

    “诸位,眼下益州定计以全,然益州之土有缺,吾兄季玉历时弥久也未能重夺回汉中之地,备亦是未曾小觑张鲁,可汉中之地不可不拿,其对于我军重要意义绝非寻常,不知诸位有何高见乎”

    刘备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知道,今天最后一个重头戏来了!

    汉中与西川迟早会有一战,这无关西川之主到底是刘璋还是刘备,只在于汉中始终在益州的治下。

    当初因为曹操攻略关中进逼雍凉,以致使关中联盟崩塌,那些个军阀死的死降的降,这才给了张鲁极大的压力,迫使其想方设法的要夺取益州为自己争得一片新的天地。

    也正是因为,刘璋才会引刘备这个外援入川,才会导致今时今日益州换了个新主统治。

    归根结底,刘璋真正怨恨的应该是张鲁,而不是此时坐在他位子上的刘备……

    当然,这等诡辩之事已经跟刘璋没有任何的关系了,反而他此时却是一身轻松终于放下了多年的担子。

    可问题却不会因为刘璋卸任而消失,只是重新传递到了刘备的肩膀上而已……

    “汉中之地,为高祖皇帝龙兴之处,亦是益州产粮重地之一,张鲁窃取汉中时日长久,根深蒂固非一时所能克下,故主公想要谋夺汉中当需要从长计议!”

    “正方兄所言不错,汉中要拿,但却要慎之又慎,主公新下益州,跟脚未稳,若是冒然出兵恐怕汉中未定之前益州又起心乱。更何况吾等之敌绝非张鲁那般简单,北边曹操,东部孙权,皆是虎视眈眈!”

    庞统紧随着李严的话接了一句,他也是不赞成此时进攻张鲁,而且相比诸葛亮对东吴的信任,庞统可以说看天底下所有诸侯都是潜在的敌人,因为利益所在,根本就不存在永远的联盟……

    听到庞统说北部曹贼需要注意诸葛亮可以接受,但说到江东孙家也是敌人,这就有些让其不能认同了。

    虽然诸葛亮也很清楚孙刘两家的联盟其实并不牢靠,一切都只因为北地中原的曹操势大,如此才会促使联盟的诞生。

    但毕竟联盟尚未破裂,曹操仍未见半分颓势,若在此时



第一百四十章 盟友关系(补欠章)
    刘禅拖着下巴饶有兴致的看着戏,他可还是第一次见到卧龙凤雏两个人掐架,虽然这对于诸葛亮庞统而言是以前常有的事情,但也的的确确是效忠主公之后第一次发生……

    说实话,两个智谋顶尖之人互相有了分歧,那就是看谁能在言语上说服谁了,至于拼拳头的大小,那是武将才会做的事情,文谋只会让对方尽可能的认同自己的理念,因为这代表了智慧上的胜利。

    至于诸葛亮和庞统两人谁说的对,其实在刘禅看来两个人都没错,也都是建立在他们自己认知上最好的看法。

    可凡是就怕钻研深入,诸葛亮看的是江东鲁肃,而庞统看的却是江东孙权,这是一个本质上的区别。

1...6465666768...1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