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当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冼青竹

    等到刘璋真正反应过来以后,单单只靠着一个雒城便阻拦了刘备数月之久的时间,排除掉刘循的影响,还不足以说明益州的难攻吗。

    这一路上刘璋错了多少回败了多少次,但却每一次都能在事后重整旗鼓重新再战,一直到所有的机会都没有了的时候,才选择了开城投降。

    而




第一百三十二章 论功行赏(上)
    益州两川之地,汉中一郡在张鲁的统治下,剩余十一郡则在刘璋的治下,当然现在已经归于刘备之手。

    不过别看刘备眼下盯着益州的舆图流口水,但实际上他真正能够掌控的地方也不过是巴郡,蜀郡和广汉的一部分而已。

    成都刚刚献降,传令四方各郡的檄文还没有到位,有的郡县尚还不清楚成都到底发生了什么,也一样不知道益州其实已经改天换地。

    虽然都是老刘家在统治着,但此刘非彼刘,刘玄德和刘季玉之间可是相差甚远……

    再者说,这南部诸郡眼下仍然叛乱四起,刘璋时候没有处理掉的烂尾问题,自然是随着他的投降一起交到了刘备的手中。

    哪怕成都已经拿下蜀郡安定,但牂牁郡,永昌郡还有犍为郡的问题仍然需要尽快的解决。

    益州可是刚刚经历了战争的动乱,如果不能让百姓尽快的恢复生产民生,那恐怕会造成弥天大祸,到时候流民四起贼寇横生,刘备整治益州都要费好大的力气,又怎么会有余力去另谋他处……

    只是一人之力终有穷时,单靠刘备一人自然不可能管理这偌大的益州,当然是需要手下人通力协作。

    然而在此之前确实要先论功行赏将人事安排处理好,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打算,毕竟大家伙跟着打生打死这么长时间,益州拿下了却没有一丁点的表示,那未免也太让人心寒了些……

    而今日,刘备将刘禅叫过来,便是为此封赏加官一事,同时也顺便处理好东州士人于益州士人之间的关系。

    要知道这两派窝里斗了好久都分不出个胜负,眼下刘备又带着一批人进来,难免会出现一些摩擦和碰撞,这便需要他这个上位者尽可能的做好调解了。

    不然等到最后,恐怕是会跟刘璋一样的结果,内里不稳根本就无力扩张……

    当然,论功行赏加官进爵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眼下益州全境尚未完全归属。

    北边的汉中郡暂且不提,那里需要另行的讨论战略,毕竟张鲁此人还是有些手段的,眼下刘备并不觉得冒然起兵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而南部诸郡的作乱,才是刘备最应当关心的问题。

    蛮夷横行贼匪喧嚣,若是不加以征伐百姓何安民生何定,诸郡又何谈归服于刘备治下……

    老爹在那边盯着舆图思考,刘禅却也没有闲着,毕竟这益州已经拿下了,但距离匡扶汉室的野望尚且还很遥远。

    不说别的,单单是临近的汉中,再往北的凉州,都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别看现在马超在凉州地界上上蹿下跳好像能成气候的样子,但刘禅很清楚,这家伙绝对不是人家曹老板的对手。

    毕竟一个背靠中原河北数州之地,一个则是苟延残喘的到处流动作战,连个根基所在都没有,又怎么可能成事……

    不过马超也不是毫无用处,只要估算无错的话,他定然可以成为老爹刘备吞并汉中的关键人物。

    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大军自白水葭萌一出,趁其不备一举拿下汉中,到那时益州才算真正完整无缺的落到刘备手里。

    至于马超,那肯定是要想办法收过来凑成五虎大将的啊,难不成还要把他留给别人

    父子俩一时间陷入了各自的思虑当中,却没注意这殿中渐渐多出来一些人。

    得主公召令,各方文武自是匆匆赶来,无有一人缺席。

    &n



第一百三十三章 论功行赏(中)
    论功行赏讲究一个公平,但却也并非绝对。

    毕竟是人便有亲疏内外之分,跟着刘备打天下的老班底,自然就是亲信中的亲信,次之一等的则是荆州一地的文武,再次便是东州士人们,最后的自然就是益州本地官僚。

    但这也并非是绝对,若是个人能力顶尖能够从众人当中脱颖而出,那原本代表他的地域派系,就有可能变成被他代表……

    那法正,便是此类当中最典型的一位,也是刘备认为此行入蜀以来收获最有价值的一员人才。

    奇谋善断为之良辅,如果说诸葛亮真正的才能在于统筹内政之事,那么法正则是地地道道的随军谋士,擅长的便是临敌出谋划策。

    一直以来庞统都将诸葛亮是为自己的最大敌手,但事实上他却找错了方向,现在法正才是真正能威胁到他地位的人。

    不过自己人内部的良性竞争想来都是刘备比较欢迎的,只要不出现矛盾,不闹出火气,不涉及到因私废公的地步,那自然是有竞争才会有动力,才会有进步……

    因而刘备特意将庞统和法正放在了同一个职位上,也就是原本庞统所任的军师中郎将之职。

    至于诸葛亮怎么办,人家自然是高升一级,为军师将军一职,署左将军府事。

    这可是地地道道的厚赏,也算是刘备对当初诸葛亮隆中对策三分天下,取荆益二州的迟来奖励吧。

    毕竟左将军是刘备到现在为止唯一被大汉官方承认的军职,那可是刘协下的皇帝圣旨,只要大汉不灭,就算是曹操也得承认……

    三个大佬的职位一笔带过,毕竟这事他们三昨天晚上就已经知晓,再赘言多说也是毫无用处,毕竟下面这些人眼巴巴的等着,可不是只看他们三个升职加薪,而是迫切希望听到自己的消息。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刘备在文谋功劳上和稀泥,但武将方面上可就马虎不得了。

    一来是武将性情暴烈易冲动行事,若是稍有偏差恐生变化。

    二来这些功劳是人家拼死拼活打下来的,鲜血不可白流,三言两语便将其功劳抹杀,这岂不是在逼人走向反路吗。

    所以对于武将方面的封赏,刘备等人昨夜到是颇为有些头疼,毕竟要考虑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入蜀随军大将自是黄忠魏延两人,随后与诸葛亮一同前来的则是张飞张翼德。

    而武将中以军功论,自然是此三人为最,往下再次之的也就是还在葭萌关的霍峻了,所以这三人的封赏才是重中之重。

    但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那便是刘备此时只有左将军位,往下封赏至多也就是杂号将军,想要真正被中央朝廷认可,那得是人家汉帝亲自下旨才行。

    所以说到底,刘备不管怎么册封,到最后三个人还是平级的状态,杂号杂号,区别仅仅只在于名号,真正有用的还是他们各自在主公心中的地位……

    诸葛亮捧着绢书,看着其上武将第一人的名字,郑重其事的念道:“黄忠听封!”

    右列第二人的老将军自然应声出列躬身拜道:“老将在!”

    “黄忠黄汉升,随军入蜀屡立战功,镇守葭萌立行有道,统军作战指挥有度,涪县会战奋勇杀敌擒将定胜,而后绵竹夜袭果敢难当,是为此番入蜀第一功!故赏金金银各五百斤,钱千万,锦缎五百匹,加封讨虏将军!”

    “老将谢主公厚赏,定当尽心竭力以报效主公恩德!”

    好歹也是做过中郎将的人,讨虏将军这等杂号自然是不再黄忠的眼里,但那些金银锦缎的赏赐却是足够重了,重到黄忠这大半辈子还是第一次受这般重重赏赐……

    实际



第一百三十四章 论功行赏(下)
    魏延突如其来的封赏确实是让很多人没有想到,毕竟张飞的军功比之魏延也是丝毫不差,而且还有主公义弟的身份,现在却是将其列为武将功勋第二人,别说他人,就算是魏延自己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但此为主公之任命,众人眼见上首为主公刘备脸色无丝毫异常,那想必便是确定之事。

    再者说,人家正主张三将军都没有吭声呢,旁人自然不会有谁傻乎乎的跳出来,替别人喊冤……

    旁人怎么想诸葛亮自然是不会管,绢布上如何写他就得如何念,这是既定的事实,也是昨夜他们与主公商议出来的最佳结果。

    “魏延魏文长,随主公入蜀为副将,葭萌灭杨帛,先锋破阵张任致使涪县大胜,而后回援霍峻剿灭扶禁,向存解葭萌之围,是为大功,特赏金银三百斤,钱五百万,锦缎百匹,加封牙门将军!”

    “末将魏延拜谢主公厚赐!日后定当为主公赴汤蹈火万死不辞!主公意志所向,便是魏延刀锋所向!”

    之前还是长沙一不入流的武将,甚至连将军的名号都没有,现在却受封牙门将军,如此厚赏自然是魏延用命一点点换来的,但却也是主公刘备对他的赏识,不然就算魏延能力再大,如果没有那些个机会又怎能得此功劳……

    而且牙门将军可不是什么一般的职位,虽然为刘备首创,但其所代表的意义却是不同寻常。

    按称号算,其自然是杂号将军一列,但是划分的职能却不是那么简单。

    伴随主公左右,统率亲兵作战,能担当此职务者非勇武过人谋略有道者不可,上一个牙门将军可是赵云赵子龙,这接替者则就是魏延魏文长了。

    论武,魏延身先士卒敢拼敢打,论谋,葭萌关下剿灭杨帛布置有道,解围之时当机立断,绝对是可以称得上文武双全之将,非那种一言不合便拔刀相向的莽夫。

    如此由魏延来做这第二任的牙门将军,实在刘备眼中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至于他的前任赵云,一样是另有加封,虽然一直伴随在主公刘备身边作为护卫,立下的功劳定然没有战场上的将军们多,但若不是心腹,又有谁会将其视作保护自身安全的屏障呢。

    所以哪怕赵云在此次入蜀中没有多少功劳,刘备还是决定加封其为翎军将军,原本职能依旧不变,只是多出来个牙门将军的位子给魏延而已……

    武臣前两人尽皆受封加官,虽然有些偏差不在众人的预料之中,但总体上还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可接下来有意思了,众人以为这第三人怎么也该轮到张飞张三将军才是,却没想到下面顺位的竟然是远在葭萌的霍峻。

    哪怕其人没在,刘备论功行赏的绢布上也没少了他的份,这便是对其的莫大重视。

    可始终不见三将军的影子,这就让有些人想不通猜不透了,搞不清楚自家主公到底要做些什么。

    然而,就连脾气暴躁性急如火的张飞都没有什么表情变化,好像一切都在预料之中的样子,那这些人再怎么揣测也是毫无意义,甚至少部分人已经猜测出三将军可能早就知道了自己的封赏在何处,恐怕是主公另有安排了吧……

    武将中占大头的几人说完,下面那些小功劳封赏之类自然不需要这般大张旗鼓,事后自有专门的任命加赏传达各处。

    那接下来自然就论到文官一系,也是时候重新任命益州各郡太守主管官员了,这才是众人所期待的地方。

    &n



第一百三十五章 重新划分
    有限的益州划分给荆州,益州和李严等东州士人,看起来好像是有些不太够分,但实际上刘备自然有其办法。

    益州现在下辖广汉,巴,犍为,越嶲,汉中,牂牁,永昌,益州,蜀等九郡,再加上蜀郡,广汉,犍为三郡的下辖蜀国,一共是十二郡一百四十六县。

    这十二郡除了汉中郡在张鲁统治之下外,其余基本上已经算是刘备治下了,现在只剩下传文通报各郡将其收服。

    若有从者自然是另有优待,若有不从那定是大军压境,让其知晓知晓什么叫做荆州兵锋所向益州皆败……

    不过想来连蜀郡都下了,刘璋都投降了,也不会有哪个不开眼的人跳出来跟刘备唱反调。

    所以与其说收服余下几郡困难,倒不如说是解决南部诸郡的蛮夷叛乱困难。

    但平定一方蛮夷作乱又岂是什么易事,当初荆南四郡武陵蛮部五溪,要不是老蛮王明事理懂得改革变化,刘备也不是那么好容易便让五溪蛮消停下来的,更不会有那个能力辐射更多的荆南蛮部。

    而现在益州蛮跟荆州蛮可是两个体系,就说越嶲夷王就跟沙摩柯的五溪蛮八竿子打不着,更不用说永昌郡那些大大小小的洞涧蛮主大王之流,这些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当是要从长计议另行想办法来处理……

    眼下当时要着重放在益州内部的权力划分上,这才是殿内众人比较关心的问题。

    首先,人太多十一个郡守肯定是不够用的,这一点无可厚非,所以一定要有所改变。

    那接下来就很简单了,一个巴郡刘备就将其掰成了四份,原本已经处于半废置状态的巴郡属国变成了涪陵郡,治所在涪陵县城属益州境内。

    而巴郡北边则被一拆为二,分别是巴东郡治鱼复,也就是白帝城那块地,由刘备老部下刘琰为郡守,鱼复也正式代替原本的巴郡江州为益州新的东大门户,但实际却也只不过恢复了其原来的地位而已……

    另外是巴西郡治阆中,这回的太守人选就让大家很惊讶了,没有人想过竟然是由张飞张三将军出任,着实是有些预料不到。

    不过如此安排也算合理,毕竟方才武人论功行赏时都没有给三将军任何的加封,现在却直接冠上巴西太守之名,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且别看巴西郡地盘不小,但实际上却有不少的地方都是跟汉中接壤由张鲁间接控制的地盘,换了一般人做太守恐怕还真就镇不住,由张飞出马正合适不过。

    再者说,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新主刘备的宏图伟业可不是原来昏昏碌碌的刘季玉能比,一个原属于益州的汉中郡一直独立在外,刘备怎么可能忍得下来,假以时日定然会出兵北上将其夺回,巴西郡正好作为前哨之用……

    至于第四份巴郡,则是原本的江州城往南兼并了一部分的犍为郡,形成了新的巴郡,治所仍在江州城,但按照刘备的意思这里就不要再继续做兵城了。

    好好一座四通八达的水陆皆通所在,结果却用来吞兵岂不是白白浪费。

    而且益州和荆州之间的关系也已经转变,根本不需要在将所谓的防御重心后移到江州来了,鱼复的作用重新体现,那江州城也自然要发挥它应有的效用才是……

    至于被拆掉一块的犍为郡,也被刘备加以利用分割成了两块,分别是原犍为郡东部为新犍为郡,治所武阳不变;另外一部分就是江阳郡,治所自然而然是在江阳县了。

    两地分别由李严和刘邕为犍为,江阳新任太守……

    &nbs




第一百三十六章 定略(上)
1...6364656667...1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