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当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冼青竹
    先由诸葛亮出城十里迎接,而后庞统于城门出接待,刘备手下两大谋主迎接入城,这对诸葛瑾而言已经是极大的礼敬了……

    “士元,多时不见汝风采依旧啊……”

    “子瑜兄远道而来一切安好,叙旧之言无需赘述,还是正事当先要紧!”

    庞统虽然跟诸葛瑾之间也算有些交情,但却并不似诸葛亮那般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诸葛瑾能够在诸葛亮面前演那么一出,但到了庞统这边就是纯粹的使者态度,过多亲近不仅无益反而还会使双方更加尴尬。

    相对而言,庞统对诸葛瑾也没有什么好感,他可不像是诸葛亮那般还会照顾一下兄长的情面。

    此番诸葛瑾入蜀的意图为何,他们这些人怎么可能猜不出来,能给诸葛瑾好脸色看就怪了。

    庞统一直板着脸已经是他最好的表情了,谁让他向来是喜怒形于色的奇人作风呢……

    “外使诸葛瑾,代吾主车骑将军,徐州牧拜谒左将军刘使君!”

    “子瑜见外了,你我也是熟识,如此生分却是为何?”

    “速速为子瑜看座!”

    刘备说着便从案后走出,一脸见到老友的笑容,只是这其中真假几分就得看各人心思如何了……

    “使君客气了,然子瑜此番前来,却并非是为叙旧,另有主公重任在肩!”

    这座诸葛瑾可是不敢做,他自觉还是站着比较好,这样也省的一会儿他开不了口。

    毕竟自家主公孙权的条件有多过分,诸葛瑾自己是心知肚明的事情,如果落座接了情,诸葛瑾恐怕自己心下难免会有些犹豫啊……

    本来还打算按照正常流程走,结果刘备却发现诸葛瑾根本不按规矩出牌,一俩严肃公事公办的样子,这就有些让人看不透了。

    原本还露着笑脸的刘备顿时也收敛起来,表情转为严肃正视着诸葛瑾道:“如此也好,子瑜尽可说来,孙仲谋遣你入蜀所谓何事!”

    本来刘备心底里就有些不爽,毕竟他已经着手封锁消息,可谁曾想还是被孙权获悉了益州易主一事。

    大家都心知肚明诸葛瑾此番来意,可却未曾想其人竟然这般公事姿态,再加上之前一副火急火燎的样子,难免会让刘备心生不悦。

    诸葛瑾此番冷淡的样子,不仅是刘备,连带着庞统法正等人也都严肃着面孔很是冷漠,完全没有方才那般迎接盟友来使的热情样子。

    甚至连诸葛亮都眉头微皱,显然对自家兄长如此的迫不及待而感到不解…………




第一百八十三章 众怒
    殿中气氛一下子从和气变成了严肃,让一旁坐着看戏的刘禅有些没转过弯来,他前一秒还在感慨老爹刘备礼节外仪做的十分到位,在明知道诸葛瑾来意之时还能如此,果然不愧是中老年演技派当中的代表。

    可让刘禅未曾想到的是,诸葛瑾这家伙好像根本不接茬,好像一心只在乎自己为使的公事责任,根本没有在乎刘备释放的善意。

    下意识刘禅心底一股火起,便要站出来说道说道,但刘禅很快就冷静了下来,毕竟老爹刘备在前,卧龙凤雏等人再后,好像怎么轮也轮不到他出面才是……

    但就算不吭声,可刘禅心里对诸葛瑾的这份恶感,却还是在所难免的,所以他也一样是板起了脸,整个殿内的气氛瞬间就变得紧张起来。

    诸葛瑾早料到会有如此下场,可他也是无奈之举不得不如此,落座是不可能的,与其笑着捅人家刀子还不如大家一副公事公办的面孔说话比较好。

    毕竟谁让他摊上那么一个主公呢,这只赖他自己的选择,与旁人无关啊……

    “刘使君在上,吾主遣吾到此蜀中,一来自然是为了恭贺刘使君夺取益州之地,有了真正的立足根基所在……”

    诸葛瑾一言即出便惹得在场众人眉头更紧一分,殿内的温度好像都跟着下降了一下。

    在场人当中谁不知道自家主公刘备打益州这事,本身就不是很在理,完全有谋夺之意,故而能不提的尽量都不会再说,就算点明也只是说接管而非所谓的夺占。

    可诸葛瑾呢,上来就揭人伤疤,而且好像还完全不在乎的样子,这难道真的是为了恭贺?

    反正刘备等人是没有听出半点贺喜的意思,反而还有些讥讽的意味……

    这回却不是诸葛瑾故作恶态了,他的的确确是带来主公孙权的恭贺之意,却不曾想一语用错就使得旁人会错了意。

    结果是诸葛瑾还未来得及察言观色便继续说道:“这其二,便是吾此行的真正目的所在,为吾主向刘使君问,问当日过江签署的条约是否作数,两家的盟定是否依旧!”

    终于是进入正题了,诸葛瑾到此目的为何,所有人自然都是心知肚明的。

    只不过一切都要按照流程来走,孙权不派人来要,刘备自然也舍不得给,毕竟南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北出襄阳并益州一路大军为连携之态,这等战略要地要让刘备白白放手可不是件易事……

    现在孙权遣使入川来要,暂且不论到底是谁泄露的消息,孙权又是怎么在刘备有意封锁的情况下知晓了益州内情。

    单单是诸葛瑾代表孙权这其一,刘备就不得不重视此次来使的交流问题,尤其是关于当初借地的条约……

    按理说,刘备是不想要还南郡的,毕竟他之前已经付出了三分之一的江夏郡,而且周瑜当初能够打下南郡,其实也少不得刘备的帮手。

    甚至要不是刘备在关键时刻派出张飞关羽拦截曹操的援军,周瑜能否顺顺利利的将曹仁赶回到襄阳去都是两说的事情……

    只不过当时孙权毕竟在赤壁之战属于出力最大的一方,刘备一时间有些与理亏欠,这才会想着跟孙权借南郡而同时付出江夏郡一部跟张机渡江的代价。

    本来这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借地换地自然也是理所当然,刘备早早便有了思想准备,却未曾想过这一天来的如此之快。

    甚至让刘备未曾想过的是,江东孙权小儿竟然如此痴心妄想的狮子大开口,也不知其到底是吃错了药还是得了失心疯……

    “什么!孙权小儿竟然向吾索要荆州全境!其怎敢开这口,又怎会又如此妄想!”

    本来就十分严肃的场面,因为诸葛瑾的一番话,直接就好像往滚烫的油锅当中倒入了一盆冷水一般,瞬间变得沸腾起来。

    面对刘备暴怒,面对胞弟诸葛亮的愤慨和不解,还有庞统等人的冷眼怒视,诸葛瑾只觉得满嘴苦涩难耐,心头更是一片无言……

    他又怎会料想不到这样的场面,毕竟就算是他自己,也觉得主公孙权的胃口实在是太大了一些。

    可作为使者,他也只能将主公的意思一字不差的转达过去,顾不上刘备一方听到这消息的态度,反而还要为孙权尽可能的争取到利益,这才是他作为使者的真正职责所在……

    ‘孙权怕不是疯了吧……’

    躲在一旁的刘禅瞪大了双眼,满脸震惊的看着在众人目光中心的诸葛瑾,心里更是对那未曾谋面的孙十万感到钦佩。

    天知道这货是怎么想的,竟然敢这般狮子大开口,难道一个大汉十三州之一就那么的不值钱吗。

    上嘴唇碰下嘴唇这看似简简单单的动作,可说出来的话就没那么简单了啊……

    刘禅很清楚诸葛瑾不是那种随意妄言会对其主之命另加笔画的人,所以这索要荆州全境的意思定然是来自于孙十万无疑。

    可也正是因此,才会让刘禅感觉孙权肯定是疯了,若非如此,那家伙又怎么会在孙刘两家联盟之时,北边曹操虎视眈眈之际,提出这等无礼乃至于无耻的要求来……

    当然了,鄙视疯子的同时刘禅也蛮佩服孙权的,毕竟作为一方诸侯能有勇气对盟友提出这样的要求,也足够证明其脸皮厚比城墙了。

    只是刘禅的感叹无意义,说到底还得看老爹等人到底是个怎样的态度。

    不过就冲现在众人眼中怒火中烧,恨不得将诸葛瑾活活烤死的现场来看,好像是个人都不可能答应孙权那般无礼的要求……

    甚至别说是刘禅了,就算刘备和诸葛亮庞统等人,也根本想不透孙权那厮到底是怎么有脸提出这样条件的。

    一个南郡索要回去尚且还在情理之中,再加上荆南四郡是不是也有些太过分了。

    当初借地的条约上可从来未曾涉及到那四郡之事,难不成孙权未老先衰脑子不清醒了?直接认定了四郡是他江东的地盘不成?

    只不过生气归生气,刘备也不可能真的将诸葛瑾拉出去砍了,毕竟这是自己麾下军师将军诸葛亮的长兄,这点面子他还是要给的。

    再者说了,刘备看得出来,诸葛瑾这话里有话好像还没有说完,他这怒火宣泄也不急在这一时,倒不如再听下去,看看诸葛瑾还能说出什么花言巧语来…………



第一百八十四章 狂言
    殿内气氛骤然变化,诸葛瑾又怎么可能感觉不到,可他又能有什么办法,该说出口的话一个字都不能少,这自然是因为关乎到主公孙权的脸面,也在于他身上肩负的任务。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诸葛瑾依旧一板一眼保持着恭敬的态度,没有因为气氛的变化而有分毫的影响,朗声继续说道:

    “吾主遣吾入蜀,索要使君治下荆州全境,实乃顺应天理之举,毫无半点逾越之处,还请使君勿要另有托辞故作阻挠,早早归还荆州也好让我两家盟友关系更加亲密,一同对抗中原势大的国贼曹操!”

    ‘顺应天理?毫无逾越?”’

    刘备嘴角微微一抽,差点没直接破口大骂出声,好他一个孙仲谋,这样的话都能够说得出口,亏他还有脸做一方诸侯统御治下疆域,而在他还未出生之前,便已经有人听不下去了。

    庞统庞士元的脾气一般人可捉摸不透,除非是能够真正在才学上压制住他的人,否则旁人根本不会得到他的礼待,当然了,主公刘备自然不在这个序列当中。

    也正是听不惯诸葛瑾这番言语,庞统当即出列冷面向着诸葛瑾厉声怒喝:“狂言妄语之徒!安敢在此处放肆!汝主孙权难道无颜面乎,竟如此不知约矩不顾盟谊!”

    “士元兄何出此言,吾主在赤壁之战时出力甚多,甚至没有吾主相帮,刘使君又怎能残喘存活以至有今日这般偌大的基业!荆南四郡本就应当归于吾主治下,只不过是吾主见刘使君漂浮无根这才没有多做计较,后又大开胸怀以南郡为借,以此让刘使君有入蜀之机会,若非吾主仁厚,南郡比之江夏一隅其在同列之上!”

    言语驳辩,诸葛瑾自问不是胞弟诸葛亮的对手,但庞统庞士元还是可以斡旋一二。

    更何况庞统这边就只差指着他鼻子骂他主公孙权了,诸葛瑾又怎么可能忍得住不开口。

    据理力争自然是算不上,诸葛瑾自己都知道主公的这个要求有多么过分,但巧言机辩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出使一行,为主公谋利,以三寸之舌立不世之功,诸葛瑾自当是尽心竭力为主公孙权所制定的目标努力……

    “可笑至极!荆州本为刘景升之地,景升之后自有嫡亲长子嗣业,公子刘琦才是名正言顺的荆州之主,而后刘琦公子又将荆州委托于吾主刘备,于汝主孙家何曾有过半点干系,诸葛子瑜汝在此口出这等妄言痴语,依吾看如士元兄说的不错,汝主正是无顾我等两家盟约,背信弃义在先!”

    诸葛瑾一番话音刚落,还不用庞统接着出招呢,法正便站出来冷声言语,责问之意比之庞统亦是不遑多让……

    一时间刘备帐下三位重谋之二都跳出来驳斥诸葛瑾的言论,殿内的气氛从刚才阴冷冰寒又重新回暖了几分。

    刘备原本板着的一张脸也渐渐缓和了些,双手揣在宽大的衣袖中,饶有兴致的看向殿中处在风波内心的诸葛瑾……

    至于三位重谋当中的另外一位,也是诸葛瑾的亲弟诸葛亮,则一直是皱着眉头一语不发的状态。

    毕竟其兄是江东使者,诸葛亮就算不避嫌也不会在此时有什么言语一说,因为他偏向哪一方都是个问题,一碗水端不平又怎谈其他。

    而且再说了,诸葛亮若是不开口还好,这要是真的张嘴就说,那置主公刘备的信任于何地。

    甚至就算主公不在意这些,同僚们心中又该如何作响,因而诸葛亮此时最好便是沉默不语不掺和到这件事当中。

    哪怕事前刘备其实已经跟诸葛亮提过这一点,但在真正在面对此事之前,诸葛亮还是觉得不能擅自行事随意妄为……

    所以啊,他选择了不说话,安安静静的在一旁看着就好了,反正诸葛亮也相信,凭借着士元和孝直等人的口舌之利,自己那位胞兄恐怕是占不到什么便宜的。

    有旁人在此维护主公刘备的利益,诸葛亮就算一时无言也算不得什么,甚至此时精心观察再事后说不定还会有更多的发现呢……

    诸葛亮的心思暂且放在一边,他摇着羽扇不做声响,但殿中的争论却是没有就此停歇之意。

    庞统加法正两人夹击,的的确确是让诸葛瑾有些狼狈,但他若是因此溃败下来,那也就不会被孙权任命为此行使者之身了……

    “吾主孙权基业江东之地,赤壁之战又有周公瑾大力主战在先,荆州之归属自是毫无意义,况且刘景升死后真正继承荆州的恐怕是公子刘琮吧,而刘琮眼下又归顺了曹操,赤壁大战之后就直说战利品的划分,那刘使君恐怕也没有资格独占荆南四郡,而只留给吾主一小小三分之一的江夏郡吧!那现在吾代我主来要回荆州,自然是情理之中理所当然的事情!”

    别的不多说,反正诸葛瑾就是认准了几点不撒手,势必要做到胡搅蛮缠之后能够为自家主公孙权赢得真正的利益。

    这一来自然是赤壁之战出力的问题上,这一点就连刘备都无法否认,若当初没有孙权麾下的精锐水军,没有周瑜的督军指挥在正面与曹操大军相接,那场关乎到各家生死的大战到底是个怎样的结局还真有些说不定呢……

    而这第二点,自然便是荆州各处郡县划分地盘的差别,说白了也就是在赤壁之战后孙刘两家联盟各自收获战利品。

    而荆南四郡被刘备攻下,自然而然就算作了其治下所属,只是孙权却认为这是刘备趁人之危的举动,根本就不曾将北方曹操实实在在的威胁放在眼里,反而还在无时无刻倾吞属于盟友的财富和实力……

    这种近乎于背信弃义的做法,理所当然成为诸葛瑾用来驳斥庞统和法正的重要根据。

    只要庞统和法正没有足够强而有力的说明,那么诸葛瑾此番便算是有理有据的在殿内站稳了跟脚,出使之肩负责任也可以算作完成了一小半。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那所谓的前提之下…………



第一百八十五章 胜负已分
    可这要是能把庞统和法正难住,那他们俩也就没资格作为刘备帐下三大重谋之二了。

    甚至更别提挑战诸葛亮第一谋主的地位,还不如早点认输投降的比较好……
1...8081828384...1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