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末去当兵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不到黄河不死心

    “大人这可使不得,林某何德何能”

    “林大人莫再推辞……大人之才德可昭日月,不愧是卢公像升的学生,青出于蓝胜于蓝呢。孙某一生阅人无数,这一点还是看得准的,大人若是不答应,孙某现在就撞死在这病榻之上……”

    林毅没想到孙传庭竟然提这样的要求,一时间也很感动,怕他着急就应下了,“大人,属下答应你就是……”

    两只大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此时林毅觉得孙传庭也是一个高尚的人,这是他穿越过来第一次动真感情。

    然后孙传庭把人叫进来,令人起来兵符令箭,连同他的几个心腹兵将也全都交给了林毅。

    林毅安慰孙传庭,不要多想,让他好好养病。

    到了军帐之外,林毅把为孙传庭诊治的军医叫到了外面。

    “孙大人武艺不在林某之下,正值壮年,怎么说病倒就病倒了呢究竟怎么回事”

    军医官赶紧施礼,“大人有所不知,督师大人虎体雄心,身体本来很好,但是他性格刚烈,这些天积劳成疾,加上打了败仗被困山中气大伤身,军中好多天断粮了,身体早已呈现病态,早已经不能再过度操劳了。但是昨天晚上,他又亲自冲锋陷阵,竭力杀敌,急火攻心,终成不治。”

    军医官说到这里,摇头叹息不止。

    林毅知道孙传庭的病到底有多重了,立即从他的卫队营当中抽出500人,并且让卫队头子张华亲自负责,沿途护送孙传庭到京城去。

    因为军旅太过辛苦,条件跟京城的条件没法比,再者说孙传庭一家老小都在京城,回去让他们跟亲人做最后的团聚,这是人之常情。

    记忆之中,孙传庭是战死在了沙场,马革裹尸,这是英雄的悲壮。自己现在既然改变了他的命运,如果不能延续他的生命的话,让他能有个善终,也算是对忠臣的一个交代。

    很快车子套好了,铺的软绵绵的,让孙传庭躺上去。

    林毅和孙传庭洒泪而别,他们俩虽然有过矛盾,也曾经刀枪相向,你死我活,但终究都是响当当的军中硬汉,同室操戈,同一个战壕的战友,那种情谊在不知不觉间早就结下了,面对生死离别,这两个人也都有离情,然后张华等一行500余人就离开了军营。

    临行之时,林毅再次嘱托张华:“大人的安全就交给你了,一路上要好心伺候,如果出了差错提头来见。”

    张华道:“遵命。请大人放心,小人一定像伺候大人那样伺候督师大人。”

    数日之后,张华这500多人终于进了京师。

    在这期间,孙传庭的病情时好时坏。好的时候他能够坐起来,甚至下车活动活动。病情严重的时候,躺在车上昏迷不醒。

    利用清醒的状态,孙传庭在车上为朝廷写了最后一份奏折。

    西流河战役,林毅大败李自成,最后把李自成了十几万人马再一次赶到了陕西商洛山中,成功解了孙传庭之围。

    这一消息很快传到了京师,崇祯皇上龙颜大悦,看来林爱卿真是个可倚仗之才。

    这时是崇祯皇帝听说孙传庭回来了,而且病了,病得非常严重。崇祯皇帝这次龙目有恩,亲自过府探望。

    皇上贵为天子,到大臣家里探望,那是一件极为荣宠之事,而且这种事是可遇不可求,千年不遇。

     




第292章 李自成称帝
    林毅让张华护送走了孙传庭,心里轻松下来,于情于理,这也算对得起他了。

    接下来的日子林毅就开始忙了,这次大战役一日三捷,很多战后事宜都还没有处理,战场还没有清扫,尸体还没有掩埋,伤病号还得救治,更重要的是战利品和俘虏。

    全军上下几万人马,整整忙了一个月。这几处战场光掩埋尸体就用了五六天,救治伤员自不必说,清点战利品入库又忙了好几天。

    然后是处理俘虏的事。

    这几仗光俘虏李自成的人马超过了4万。

    对这4万多人,林毅按照以往的政策,分类进行收编处理,该教育释放的教育释放,该收编的收编,经过一定的程序编入林毅队伍的有2万多人。

    再加上孙传庭给他的4000多秦军,林毅现在的人马已经突破了10万,是直接归他指挥的,一点水分没有的,实实在在的数量。

    然而这一战最重要的结果,是林毅得到了孙传庭的4000多名秦军,这些小伙子们营养跟上来之后,早就生龙活虎了。

    林毅为了感念孙传庭的恩德,把他这4000多人马独立编成一个营,并且起名为无敌营。这个无敌当然是孙传庭的外号,以示纪念和敬重,并没有贬低其他营兵将的意思。

    整编完成之后,林毅就地整训人马。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军队,必须得消化消化,就像吃东西一样,光吃到肚里还不行,须得经过消化吸收才能把它变成自己的能量。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军纪,这也是其他人的队伍与林毅的队伍最大的不同之处。既然现在被林毅收编了,当然得按照林毅的军队纪律执行。

    作为后世的一个特种兵,他当然知道军队纪律的重要性,这是军队的灵魂,是战斗力的保障。

    一支队伍战斗力可以差一些,但是纪律不能差。战斗力差了,可以通过锻炼来提高。但是纪律差的就是土匪,尤其是在这乱世。

    又经过十几天的整顿,新加入来的这些人马,无论是秦军还是李自成的人马,在纪律上都完成了到林毅的人马的转变。

    这一天林毅正在练刀,各营正在操练人马,包括女营。

    突然圣旨到了。林毅赶紧把天使官李文海接进了营中。

    一见面扑嗵一声,李文海先给林毅跪下了,把林毅吓了一跳。

    李文海好歹是兵部主事,而且现在他是天使官,天使官传旨,代表的是皇上亲临,哪有天使官抱着圣旨给接旨人下跪的,唱的这是哪一出

    “李大人,你这是”

    不只是林毅不解,在场的众将也都懵了。

    “林大人,接旨之后您就知道了。”

    李文海对林毅行使完了跪拜大礼,然后开始宣读圣旨,林毅排摆的香案,跪倒接旨。

    李文海展开圣旨,高声宣读。这道旨意崇祯皇帝,首先是褒扬了林毅西流河战役的功勋,接着加封林毅为督师,挂兵部尚书衔,又赐给他尚方宝剑,让他总督天下兵马,立即起兵到陕西讨贼。

    等听完这道旨意,林毅才明白了李文海为什么刚才先给自己行礼。

    他这是先私后公,先拜见自己的上级。李文海是兵部主事,对林毅这个兵部尚书,当然得用对待上级的大礼参拜之。

    李文海把旨意宣读完之后,把圣旨合起来,恭恭敬敬的递给了林毅,然后向林毅道喜,众将也都道喜。

    在大明督师的官可真是不小了,官居一品,有尚方宝剑,总督天下兵马,再加上太子太师,林毅现在可不再是一个总兵官了。用权倾朝野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就是内阁首辅,也得对他敬畏三分。

    但是还是那句话,林毅对荣誉看得很淡,尤其是这种末代王朝的荣誉,那不过是一时的荣宠。

    按照原来的历史发展,再有三四个月,大明朝就完蛋了,到那时官再大有什么用身为大明的军人,他现在关心的是大明朝的万千生灵。

    他的内心深处,别人当然不能理解。

    林毅当即表示一定按旨意而行。

    紧接着李文海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那就是前任的督师大人孙传庭数日之前已经归天了。

    林毅得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沉痛,冲北京的方向拜了三拜,默默的悼念孙大人一路走好,自己一定会不负所望,带好他的几千秦军将士,为国报效。

    李文海在这住了两天,回京复命去了。

     



第293章 崇祯死,大明未亡
    面对咄咄逼人的李自成的大军,崇祯皇帝下12道金牌急召林毅入卫京畿。

    12道金牌令下去之后,提督东厂的大太监曹化淳跪倒在地,“皇爷,林毅在外征战多年,每一次胜仗他都恩化俘虏,收编为己有,据说手下的人马现在已经超过了10万,而且此人放荡不羁,反对过朝廷,让他守卫京师,万一他有不臣之心当如何”

    曹化淳这番话正说到崇祯皇帝的心窝里了。崇祯皇上最大的心病就是,既想用人,又怀疑人。

    曹化淳说的太对了,林毅万一再反他,如何是好他心里早有这样的阴影,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现在无人堪此重任。

    曹化淳这么一说,崇祯皇帝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那你说朕当如何”

    “皇爷圣明,依奴婢之见,应该再下一道旨意,林毅的人马守卫京畿可以,但绝不能深入京师重地。另外可再调一支人马也来守卫京畿,以制衡林毅。”

    “哪里还有兵马可调,谁堪当此重任”

    “皇爷,您怎么忘了那就是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啊。吴三桂现在有雄兵5万,听说他私下里和林毅不睦,而且他对皇上忠心耿耿。”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心里的疙瘩解开了。对呀,朕怎么把他忘了

    从宁远总兵到山海关总兵,当年松锦会战,各路总兵都打了败仗,而唯有他傲立群雄。他的舅舅祖大寿,虽然投降了鞑子,但是他的父亲还在京师为官,说他忠心耿耿,崇祯皇帝深信不疑。

    崇祯皇上立即用拟了两道旨意,一道是送给林毅的,另一道旨意是送给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加封他为平西伯,急令他带兵入卫京畿。

    这两道旨意送出去,崇祯皇帝心里觉得舒坦多了。

    但是这样的舒坦日子,没过五天,崇祯皇上又愁眉不展了。原因是李自成的两路人马,已经逼近了京师。

    北路军在刘宗敏的带领下,拿下了居庸关,取下了昌平,昌平是北京的北大门。

    南路军在李自成的亲自带领下,已经公下了保定。而此时林毅的人马和吴三桂的人马却迟迟没有踪影。

    崇祯皇上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大明朝朝野震动,人心惶惶。北京城外的州城府县,老百姓开始逃难,当官的开始逃跑,这些当兵的当然也跟着跑,不管是老百姓当官的还是当兵的,大都往李自成的队伍中跑。

    又两日,李自成两路大军在北京城外会师了,30多万人马把北京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李自成来时只带了20多万人马,在一路上攻关夺寨,伤亡的人马也不算少,但是打到北京城下以后,他的人马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急剧增加。

    北京城下,李自成横刀立马,让崇祯城头对话。

    李自成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你在北京当你的大明皇帝,我在西安当我的大顺帝王,我们井水不犯河水,和平共处,谁也不征伐谁,一解百姓的刀兵之苦。

    就这一个条件,只要你崇祯皇上答应了,我李自成就立刻退兵。

    崇祯皇上一听,什么你想搞国中之国,这怎么可能我大明泱泱大国近300载,朕贵为一国之君,岂能和你一个贼头讨价还价不准!

    崇祯皇上断然拒绝。

    “开炮攻城!”李自成悍然下令。

    炮声轰鸣,几十万大军驾着云梯蜂拥而来。

    崇祯皇上带着文武百官,包括太监在内亲自守城,他还拿起了三眼火铳,发誓要与北京城共存亡。

    但是抛开北京城的老百姓不说,手下的文武百官,太监宫女,可不这么想。

    当天就有不少文武官员用不同的方式向李自成的人马暗通款曲。他们愿迎接闯王,而且要求不高,当官不当官都行,只要能保住他们的财产和性命即可。

    更有甚者,到了晚上,李自成手下的一个太监直接把城门给打开了。

    李自成的人马如决闸的洪水,可劲儿的往城里灌。

    崇祯皇上真够猛的,举着三眼火铳,带着太监兵亲自冲锋。但是他身边的人越来越少。

    到处是火光,崇祯皇上一看守不住了,赶紧往回跑,亲自去调兵。但此时的五军都督府,哪座门都关着。到了大臣的府上,也没有人给他开门。

    “诸臣误国!”崇祯皇上把火枪一摔,骂了一句,跑进了自己的宫中,把正宫周娘娘和田贵妃等几个妃子全都赐死。

    又命人召来了长平公主,流着泪道:“因何要生在帝王之家”说着一剑断其左臂,复一剑断右臂,年仅15岁的长平公主当场昏死过去。

    这时他听到小女孩的哭声,浑身是血的崇祯皇帝,提着宝剑,循声而至。

    啼哭的正是他的六岁的女儿昭平公主,崇祯皇帝一咬牙,扑的一剑穿透了她的胸膛,昭平公主倒在了血泊之中。

    崇祯皇上像是一只发怒的野兽,挥剑连砍到了几名宫女,跑到了东宫太子府,太子朱慈烺早已不知去向。

    崇祯皇帝像疯了一样,冲出宫外,此时宫内宫外喊杀声连天,火光四起。

    崇祯皇帝跑到了后山,上到了煤山之上,一棵歪脖树旁,此时身边只有一个太监王承恩。

    崇祯皇上一咬牙就把自己挂上去。王承恩劝不住,跪在那里大哭不止……

    就这样李自成人马占领了北京城。

    李自成传令,严肃军纪。但是严肃二字没有持续了几天,手下的人马便开始乌烟瘴气了。

    首先是刘宗敏抢了吴三桂的小老婆陈圆圆,接着他又制了5000副夹棍,开始烤官助饷,一时间北京城乌烟瘴气,到处都在杀人放火抢劫奸淫……

    而此时的李自成正在忙于收降吴三桂和林毅。

    此时吴三桂的人马已经返回了山海关。

    吴三桂接到了



第294章 公子李岩
    林毅说完这话,对手下人吩咐道:“来人,领太子下去沐浴更衣,好生伺候。”

    “诺。”张华答应一声,一摆手过来几个兵将,把太子和李士淳领下去了。

    小颖看着太子他们的背影消失了,悄悄的把哲哲拉到一旁:“朝廷对我们这样,林大哥为什么还要对太子如此礼遇,以我看,林大哥才是有道的明君,论才论德,无人能及,废了太子,拯救大明,非林大哥莫属。妹妹以为呢”
1...100101102103104...1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