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9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校长先生,同学们,老师们,女士们,先生们:我感谢校长的邀请,使我有机会来到久负盛名的京城大学访问。能够与青年朋友们聚集一堂,共同讨论人类如何在新世纪里迎接挑战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我感到十分高兴
这一个月,我们曾两次参观织锦厂,织锦一向有名,因为出口需要大,现正在扩建厂房,生产过程很近代化,是用卡片打孔的方法,指导机器织成各种花纹的锦缎,这种方法,五十年前便已采用,是和用电子计算机,卡片打孔的方法,指导机器操作的理论一样。去华清大学,我们参观了学校办的工厂,可以生产电子计算机用的集成线路原件,和‘精密’的电子测验仪器。
李和听得清楚,使用的是beautiful,而且故意停顿,咬字很重,没有使用precision。
虽然中国最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们也看到了可喜的变化,但是以中国的经济结构优势,很难完成工业化的超越。
在我所在的汽车领域,经历过很大一波的革命,而在科研领域开发一件新设备的难度比表面上难了不止万倍,且不能出现丝毫的差错。比如一个汽车引擎,仅资料图就重达十多吨,上万页,涉及几十个科技领域,几百种产业配件,几千种技术细节,需要几万个硬件和极其复杂的软件配套系统,并且汽车一旦上路,每一个硬件和软件都必须正常工作,零bug,否则就可能出现重大事故
比较优势是通过公平交易可以使双方获益,中国完全不具备工业化的条件,但是中国广阔的市场,十亿的人口,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在饥荒临界点时农产品的可替代性实际上是远高于工业品的。中国这样的大国这样的人口基数,解决温饱问题是当务之急,先进技术是不能靠引进的,中国人的创新能力是有待验证的
欧美工业发达,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重复建设,产品同质,恶性竞争,但是国际市场需求很快就一个接一个趋于饱和,由此导致产能严重过剩。中国的基础原材料纺织服装鞋帽家用电器甚至所谓新兴行业,产能落后,效率低下,根本无法在国际市场跟同类产品竞争,最终会形成资源浪费
这种明显的是鼓吹中国去工业化,一心一意给欧美代工,做小弟。
李和紧握着拳头,越听越越觉得刺耳,越看越觉得碍眼,想冲上去揍人。
如果一家制造业厂商在美国半小时就能完成的配套工作,在中国可能要半个月才能搞定。在对外贸易竞争中,更完善的工业体系并不能够减少工业配套生产成本,新加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依靠区域地理位置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很多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从国外进口比国内生产更有优势,所以保持一个完全的工业显的没有必要,反而会加重产品的成本。中国很多是国有化企业,这也严重增加了政府成本,降低了资本效率
演讲完毕,掌声不断,教授也感到自己的身型顿时高大了许多倍
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甚至台上的领导在频频点头,大家围着教授七嘴八舌的称赞。
李和再经历一次这种论调,心里还是禁不住的愤怒,美国人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我们只要你的市场,只要你的资源,至于工业,科研,创新,你们中国人做不起来。
这一刻李和被愤怒冲击了大脑,如果让这种去工业化的论调大行其道,不知道会有多大的影响危害。
后来很多人出国不回来,经济因素是一部分,大部分都是受了这种欧美论调影响,对国内发展没信心,出去了就不愿意回来。
简直荼毒几代人。
此刻李和也顾不得什么大局了,什么叫低调了。
低调不代表自己就认怂。
李和气的浑身发抖,只想冲上去像捏死蚂蚁一样,捏死这个美国王八蛋。
市领导,校领导在他也不怕。
这是使命感,此刻他作为一个清醒的人,他必须站起来,告诉所有人,中国人绝对有能力走向自己的工业化道路。
如果此刻他认怂了,他重生还有什么意义。
何芳发现李和的异样,看着李和颤抖的身体,紧张的抓着李和的手,你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李和甩开何芳的手,站起来,不管不顾的大声喊道,沃特先生,我不同意你的观点&039;
92、交锋
西方人说我们历史只有两千年,他们都认定我们只有两千年,前面的历史都是假的,都是神话,不是历史。
中国考古学家说我们有证据,中国可信的历史一定是五千年。
西方人说,我说你只有两千年,你就说只有两千年。
李和今天就要这个板,不能你西方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中国有没有工业化能力,不是你西方人说了算。
李和站起来的那一刻,全场都惊呆了。
全部的目光都盯着李和身上。
突然间冷场了,全场没人说话
而且李和使用了strongly,oppose一词。
在场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学霸级别,英语基本都很好。
都知道,这表达反对的语气很重,跟强烈谴责是一个级别了。
包括在场的老师,学校领导眼睛盯着李和看,想不到出来这么个意外事件。
市里的领导问旁边的翻译,这语气很冲,听着不对?这学生说了什么?你跟我说下
翻译呆了呆,说道,这学生好像不满,对沃特先生演讲发言表达强烈不满
陈秘书气的要跺脚,这不是胡闹吗?
然后又转头看了看旁边的周校长,级别比自己高,不好发火,只得急切的说道,周校长,这是你们学校的学生,你看怎么处理?这可是外宾,不但是教授,还是美国吉普公司的高层,搞不好就是涉外事件,一个学生哪能胡乱插手外事?
周校长皱皱眉头,不知道是不喜李和的莽撞,还是不喜欢陈秘书的态度。
看了一眼美国教授,冲李和摆手示意他先坐下来。
辅导员章舒声倒是先看到了校长的暗示,赶紧过来要拉李和坐下。
何芳也吓坏了,和章舒声一人抓着一只胳膊。
李和只是正脑子充血,哪里吃这一套。
周校长是中国流体力学的奠基人,李和很尊敬他,但是不代表自己会妥协。
任凭两个女人使劲拽,也不为所动。
场面有点混乱。
赵永奇宿舍几个人在旁边干着急,都低声说,让李和赶紧坐下。
陈秘书和学校领导,脸都黑了。
怎么是这么个倔驴。
来京大的吉普公司人员除了沃特,大概还有七八个人,此时也只是看猴戏的表情,戏虐的看着台下的李和。
此时,沃特突然开口道,西方有句名言,我相信同样适用于中国,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位同学,你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说
沃特很绅士,表面上懂得尊重他人的尊严,彬彬有礼。
而李和打乱会场次序,突然间就让大家觉得他有点无理取闹了。
哪个系的?真丢脸,有不少学生私下里暗自嘀咕。
通常李和都是个很懒散的人,能躺着绝对不会站着,不屑于和人争论,哪怕跟别人争论的时候也没有要战胜对方的**。
李和的乐趣更在于知识和理性方面的成长,在于养花喝茶遛狗。
但是这一次他必须争。
他不想再白活一次。
李和必须发出一点声音,哪怕再微弱,也要说。
他要让更多人知道,中国是有希望,有未来的。
许多人的骨子里,这时候都同样的认为:不要说赶英超美,就连rb和韩国新加坡似乎都是无法逾越的大山。
几乎所有的社会名人都在各种场合宣称中国的人力成本优势是没有意义的,日苯的工人效率比中国高得多,一个日苯工人能顶200个中国工人。
他痛心中国科研领域里成绩最好业务最优秀的一批人,都选择离开中国,因为他们觉得中国没有希望了。
尤其是那些学航天宇航飞机制造现代船舶发动机等这类学科的高科技人才都选择了离开这个国家。
当然,还是那句话,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李和不能站在道德高地上去指责任何人,道德绑架任何人。
一些人只是认为中国没有任何平台给他们施展技术才华,而在国外一个月就能赚到几千元薪水,这几乎等于当时在国内研究机构干一辈子的工资。
而像李和这样当初选择留下的,有些也并非出于爱国,而是因为他们不是成绩最好的那批人,没有达到让西方强国收留他们的标准,所以他们不得不选择留下来,和自己的国家站在一起。
但事实证明这些留下来的人才铸就这个国家的工业和制造业。
神舟飞船隐形战机核聚变钢铁化工机械,甚至受人诟病的山寨大业。
这追赶过程之艰辛奋斗之辛苦牺牲之巨大,举世罕见。
李和认为如果有人听到了自己的声音,哪怕多留下一个人,哪怕多回来一个人,对这个国家也是有益的。
他按下心里的情绪,用地道的用英语说道,我不同意沃特先生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点,沃特先生认为没有发展工业和制造业的条件,这点我不同意。第二点,沃特认为现在已经是国际分工,中国就没有必要发展工业,都可以国际采购,这点我也不同意。第三点,沃特先生怀疑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这点我也不同意
李和说完,翻译员赶紧把话翻译给陈秘书听。
陈秘书听完气急败坏,简直不知所谓,不知天高地厚
周校长心里倒是舒了一口气,不是政治问题就好。
台下英语听力好的同学就翻译给听力不好的同学听,全场又是交头接耳。
首先今天在这里演讲,我是作为一名麻省理工学院的终生教授,而不是一名商人,我说的每一句和每一个结论,都是通过目前公开的数据,做严谨的总结依据。由于东西方交流的窗口,目前还不是太通畅,这位同学基于民族主义的愤慨是可以理解的。每个人都是自身经验的囚徒,遭遇经历的事情不一样,对事情的看法也就不一样。再问一句,这位同学有去过美国和欧洲吗?有做过数据比较吗?沃特扶了扶鼻子上的眼睛说道。
在美国佬扣帽子的水平比中国人还厉害,一个转身就给李和扣了个民族主义的帽子。
同时,言外之意,李和只是井口里的青蛙,并不曾见识过外部世界,在封闭的世界里,自大,冲动,甚至无知。
93、冲突
李和摆出了论点,就是希望和对方认真捯饬个明白。
结果这个美国佬,转身就扣个帽子,并没有去接话题。
李和一拳打在空气上。
心想,你不要脸了,你不按照套路来,耍横谁怕谁。
李和直接说道,我也尊重教授你说的每一句话,改革开放阶段我们正在努力追赶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脚步。但是我还是想请问教授,你是从什么角度来否定中国的创新,中国科研能力,经济发展潜力。我从教授的演讲中嗅到了种族主义歧视的味道
美国是一个伟大的皿猪国家,每个人生来平等,且享有自由的权利。这是美国的伟大之处,我们为之自豪。各个族群和谐相处沃特开启传教模式。
但是马丁·路德·金先生最终没有逃脱枪杀的命运。而且据我所知,1880年制定的排华法案,是在美国通过的第一部针对特定族群的移民法。它现在仍然在生效。美国佬不按照套路,李和也就没有必要遵守,继续呛声。
台下突然有了笑声,不少人憋不住又哈哈大笑。
陈秘书台上慌忙摆手,让大家安静。
沃特楞了楞,继续道不可否认那都是美国的历史一部分,这些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及总结,这才形成今天伟大的美国。亚裔是美国人民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为美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样美国为他们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平台,使他们的人生更加精彩。可以比较下收入差距,他们在美国工作一年的收入抵得上在中国一辈子的收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就是互利的,我们也欢迎更多优秀的同学去美国深造。
这句话说完,台下的许多人不禁怦然心动。
对手很难缠,李和理了理思路,道我深信美国的很多方面经验制度,值得中国去学习,去借鉴。而且我深信中国会从中受益,更有利于发展中国的工业和制造业。但是沃特先生,你似乎在深信某种理论,也许是马歇尔时期的冷战意思形态,你很笃定的认为,中国不适合发展工业和制造业。
还是我之前的话题,目前的国际分工有利于中国,中国完全没有必要去形成资源浪费,耗费人离和各种资源,去搞工业化,依靠国际贸易,中国近几年的经济增长率都是7以上,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但是一方面你又在否定这种经济潜力?
是的,中国有广阔的市场,但是有严重的人口压力。
可是据我所知,美国的国务卿刚刚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了批评
所以我认为中美更需要经济合作,解决这种矛盾。我们吉普公司刚刚完成对京城汽车公司的谈判,准备把美国的先进技术带入中国,就是基于互惠互利。
李和乐了,你不提你们公司,还真不想揭你老底。
美国吉普可不是好鸟,本来北汽抱着引进技术的想法,希望搞联合设计,即由双方共同打造一款适合中国的越野车,但遭到了美方的抵制。
美国人结果出口大切诺基的零件给中国人来组装,中方又没外汇,中途差点黄了。
散件装配意味着散件来之前的利润全归美方,这是一张皮,钱让美方赚了,狠狠的坑了中方一把,亏损严重。
李和心里发狠:既然你想装,我就送你上天,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美国吉普公司已经被法国雷诺所收购,严格来说你们应该是法国公司,用的是法国技术。之前贵公司,由于技术水平不够,排放控制系统存在缺陷,召回了31万辆汽车,亏损严重。好像是这么回事吧?
李和的话说完,台上台下议论纷纷。
李和看着台上七八个老外不断变换的脸色,心里乐开了花,让你装,继续装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