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宇十六
这点钱粮够什么用,江安义头大如斗,问道“衙门可有进项,各县可有钱上解”
“朝庭免了化州今年的税赋,各县的商税按例要年底才上缴,远水解不了近渴。”身为司户参军,颜易也愁,“这段时间商贸倒是多了起来,相应的税收也有,只是零零碎碎的,没几个钱。”
江安义想到东市、西市的繁华,吞了口唾沫,要是能把商市搬到会野府来,那可就不愁钱花了。他奏请在化州开设西域边市的奏章已经送往了京城,不过此事要天子批准后才能实施。
想法来自西城的牙行,江安义准备把西域和大郑往来的货物搬进牙行之中,让商人在牙行成交,这样商税就留在了化州。西域和大郑都有做无本买卖的好汉们,他们在各自的疆域内可能不怕,在陌生的环境却风险陡增,江安义的这个做法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免去了他们旅途的风险,节约了时间,以前往返一趟的时间通过化州的牙行中转或许能往返数趟了。这样一来,虽然每次的收入少了些,但多了次数,挣的反而会更多。
叹了口气,江安义心知急不得,一切且等京城议定后再说。
六月初八日,江安义的四封奏章被捧进了政事堂秘书监。秘书左监孔省升任了右相,他的空缺由秘书右监齐国威顶上,而齐国威的位置则让太常寺的少卿李好古接任。
秘书监总理着天下奏书,登记这样的事情自有秘书郎操持,登记在册分派后再交由秘书监过目签字即可。齐国威是韦义深的门人,以前在秘书监虽然是右监却事事争先,压着左监孔省一头,如今孔省已经升为右相,而韦相已经致仕,对于齐国威来说,日子过得大不如从前。
息了上进的心思,齐国威不大理事,秘书监的事务多半压在李好古的身上。李好古刚过四旬,正是年富力强之时,秘书右监和左监品阶一样,都是从三品的大官,自然想着更进一步,齐左监不理事正趁他的心意,秘书监的大小事物渐渐地都被他把控住了。
秘书郎将今日整理登记后的奏章名录呈给他,有一百多条,天下二十七州,一千九百三十九县,奏章多的时候有三四百本,誊的名录就有十多张纸。誊写在前面的州府刺史的奏章,李好古按例都会认真过目,至于后面各县所奏,便只扫上一眼作罢。
江安义的四封奏章排列在第一页,李好古笑道“这江刺史倒是有趣,写起奏章来居然也是成批的,你去将他的奏章取来,本官要看看。”
奏请军屯御边疏、奏请重开慈幼养孤院疏、奏请化州境内设立西域边市疏、奏请师夷所长疏,四封奏书扬扬洒洒,足足看了李好古半个时辰。
见秘书郎刘封真恭敬地侍立在身旁,李好古心中有些满意,笑道“封真啊,这江刺史不愧是状元之才,四封奏章写得简明扼要,直抵要旨。不用发六部了,我直接送给左相看。”
这是秘书监的权力,不急的奏章发给各部,各部指出处置意见后呈门下省,门下省报经丞相后呈送天子,天子御批交于中书省或存档或诏令天下。但如果所奏是大事要事,可直接上报丞相或天子,而不经过各部之间的流转,今日江安义的奏折,李好古便想着直接奏报给左相陈成济。
刘封真讨好地笑道“李大人真是体恤外官,秘书监有您在实乃天下百官之福。”
李好古自矜地站起身,笑道“封真,你拿着这些奏章,陪我去趟左丞府。”
刘封真深深地弯下腰去,看着李好古的官靴向门外走去,嘴角露出得意的笑容,自己的大半年来的小心谄媚总算有了回报。
左相府,红绿乱舞迷人眼,脚步匆匆、话语不断,当李好古的紫色出现在相府中时,众红众绿齐倾倒。李好古深知官场修行千万不能倨傲,指不定哪个七八品的官员暗中使坏就能毁了大员的前程。脸上如春风和熙,笑容不断,哪怕是品的青衣上前问好,也挂着笑容点头寒喧。
身为左相,陈成济很忙,从紫辰殿散朝回来,要忙到戌时方有休息。每天回到住处都觉得腰酸背痛,几个丫环替他按摩、捶打才能减轻疲乏,这让他很韦相,韦相是独相,六十多岁时仍然精力充沛,自己今年才五十三岁,这样下去恐怕连五年都支撑不了。
送走工部的官员,陈成济站起身扭了扭腰,松乏一下身子,李好古踏进门来,施礼笑道“陈相每日操劳国事,可要注意身体,您要是累病了,这朝庭政务可就停了。下官的表弟前几天送了些海外的血燕窝来,等晚间我差人给相爷送来。”
陈成济笑道“李大人,无事送礼怕有所求,老夫可不敢收你的血燕窝,吃下去指不定要老夫吐血。”
李好古略有些尴尬地笑道“陈相说笑了,下官就是斗胆也不敢在陈相面前营私,满朝文武谁不知陈相清廉自律,几两燕窝,只是下官的一点心意。”
陈成济摆摆手,请李好古坐下,问道“李大人,有什么奏章急着送来”
刘封真赶紧上前几步,恭恭敬敬地将奏章呈上。陈成济接过,见都是化州江安义的,笑道“咱们这位江状元又给朝庭出什么难题了,还要劳烦李右监亲自送来。”说着,坐下椅中,展开奏章细看。
四封奏章看了一刻钟的时间,陈成济将奏章放在桌上,捊着胡须沉思了片刻。前几日天子曾向他提过,化州江安义遭元天教贼人劫杀,他原以为江安义是奏报此事,没想到奏章之中只字未提。
这四份奏章中奏请重开慈幼养孤院疏和奏请师夷所长疏可以准行,而奏请军屯御边疏和奏请化州境内设立西域边市疏则要天子诏准,不如明日紫辰殿中让天子定夺。本章节首发爱有声,请记住网址
六百八十二章乔装私访
太子很忙,江安义来东宫办差四天才见过太子两面,还没有说上两句话就被前来禀事的人岔开,看着太子有板有眼地与人商议政事,江安义默然退下,心中感慨太子已经长成合格的储君了,特别是此次到长桥郊迎自己,一路和善亲民,足见手段高明。
巳初时分,熊执仁来到,江安义把中秋节赏的事跟他说了说,熊执仁紧张起来,道“风起微萍,不可不慎。安义,老夫与你一同等太子回来与他分说,让他要留意。”
身为太子的岳丈,自家女婿是什么德
《变臣》六百八十二章乔装私访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六百八十三章宿西路遇
八月初六,风和日丽,辰初时分,太子带着江安义、熊以安、薛民林一行四人出春明门往东,朝宿西县东宫皇庄驰去。薛民林,太子府左卫率,正四品上忠武将军,此行充装保镖的角色。
长乐坊,楚安王府在朝阳中金碧辉煌,府内草木葱郁、鸟语花香,行走在长廊有如画卷,透出勃勃生机。银安殿侧旁的书房,楚安王石重杰身着淡蓝丝袍,玉簪别黑发,贵气十足,倚在锦椅上与僚属在议事。书房内的楠竹椅随意摆放着,几名王府僚属放松地坐着品茶议
《变臣》第六百八十三章宿西路遇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六百八十四章宅前争斗
长长的车队过后,街道上恢复了通行。经这样一闹,石重伟没了兴致,无精打采地道“歇歇脚,咱们就去庄子上看看。”
前面不远有间茶楼,几人下了马到茶楼内喝茶歇息。四人都没有来过皇庄,熊以安叫来伙计向他打听皇庄所在。
方才的热闹伙计也看到了,打量着石重伟几人不知道这几位是做什么的,斟酌着开口道“几位爷是拜访皇庄上的朋友还是去皇庄上买东西”
“怎么说”
“几位爷要是拜访朋友,皇庄上的大人就住在城里,城南最大的
《变臣》第六百八十四章宅前争斗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六百八十五章公堂立威
宿西县衙很气派,乌门、青瓦、白墙,墙上贴着告示,朱红的印章散发着威严。
门前有衙役值守,有人笑着迎过来道“吴头辛苦,这一趟带回来不少油水,照老规矩先枷起来杀杀威还是丢牢里蹲两天”
一路上吴捕头考虑过,这几个读书人就算有些背景在皇家面前又算什么,出了什么事自有内宅使担着,细究起来那可是天子家的面子,再大的权势也要乖乖地低头。
“先枷起来吧,小心点,里面有几个刺头。”吴捕头目光瞟向石重伟几个,那衙役心领
《变臣》第六百八十五章公堂立威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六百八十六章倚柱可待
竹片崩飞,声势惊人,有一块弹飞落在公案之上,差点砸到郭树辉。吓得郭树辉后仰躲闪,圈椅往后倒去,将他摔了个倒仰,头上的幞头帽掉在地上,发髻散乱,狼狈不堪。
从地上爬起,郭树辉拣起帽子戴上,就算他再“武盲”也知道遇上传说中的高手了,崩飞竹袄、崩断牛皮绳,原来自己以为是笑谈江湖高手居然真的存在。
看着堂下虎虎生威的江安义,郭树辉胆寒,生怕江安义跳过来一掌拍死他,那可是什么雄心壮志都要化为尘土了。好汉不吃眼前
《变臣》六百八十六章倚柱可待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六百八十七章别苑请罪
江安义的话如同一瓢冷水泼在石重伟的兴头上,石重伟脸色一变,满心不悦地道“江师,孤王要为民作主,难道错了吗皇庄之事,孤并不知情,为何要向父皇自请处分”
“殿下,宿西县发生的事是内庄宅使假借东宫名义而为,殿下有失查之过,自当向万岁请罪;殿下已经让龙卫向京中传信,召大理寺及龙卫的人赶来,此事必然惊动万岁,如果殿下在宿西县久呆,万岁情况不明,若有人挑唆两句,恐对太子不利,事有轻重缓急,殿下与其在宿西县
《变臣》第六百八十七章别苑请罪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六百八十八章人情世故
乘风凉内人人跪倒在地,刘维国心中暗暗叫苦,万岁发做起来恐怕谁都没有好果子吃,这个江安义跟万岁爷八字不合,来京才几天就惹得万岁发了两次火,这以后在京城常呆,还让不让人活了。
江安义也有些心惊,不过他对石方真的脾性有所了解,虽然易怒但还听得进话,如果一味地畏缩请罪反为不美,所以稳了稳心神,恭声道“万岁息怒,臣有下情回禀。”
“石慎有救驾大功不假,但先皇已经赏赐过他,赐名为慎,加官内庄宅使,赦造府第,万岁
《变臣》第六百八十八章人情世故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六百八十九章突发事件
月色朦胧,一条火龙在官道上蜿蜒穿行,向着开远城游来。
城墙上,守城的校尉常春明喝道“兄弟们打起精神,弓弩准备。牛大,你速去向严将军禀报,李二,你去通知城门郎徐大人。”
牛大不满地嘀咕道“这个时分从雁山别苑过来肯定是自己人,大惊小怪做什么,惊动了严将军,小的搞不好要挨两个耳光。”
“就你屁话多,开城门没有严将军和城门郎在谁敢乱开,万一出了差迟你还要不要脑袋。”常校尉骂道,指挥手下张开弩弓戒备。牛大不
《变臣》第六百八十九章突发事件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六百九十章温良之誉
忙碌了一天,回到宫中放松下来石重伟不免呵欠连天,熊执仁原本还想跟他细议一下扩大声誉之事,见状站起身道:“殿下好生歇息,明日朝会后早些返回东宫,老臣和江大人还有事情与殿下商议。”
第二天朝会,左相孔省问及宿西县一事,太子将经过简单描述一遍,最后的处理结果要等大理寺问清案情后再奏报天子处理,众臣皆称善。
右相马遂真问大理寺卿吕良真,道:“吕大人,不知大理寺办案之人可以回报。”
“禀马相,案情复杂,闻讯前来诉冤的百姓太多,短时间内怕难有结果。”吕良真恭声道。
其实大理寺的官员已经送来一份密报,里面罗列的案件密密麻麻写满了数十张纸,吕良真准备散朝后将这份密报附在自己的密奏中向天子禀报,石慎一案关系重大,该如何结案要等天子圣裁。
石重伟记着昨夜熊执仁让他早些回东宫有事商议,站起身看了一眼静坐在一侧的楚安王,道:“孤王还有事先走一步。石慎一案父皇十分重视,三法司要商量出个处治办法来,皇弟眼下兼着刑部的差事,不妨多花点心思,有了结果会同三法司告诉孤,孤再向父亲奏报。”
石重杰心中暗骂,自己是来看热闹的,太子却要将自己拖下水,可是太子找的理由不容反驳,只得起身恭声道:“是。”
东宫,詹事府,熊执仁和江安义谈笑风声。
一大早熊执仁便来到东宫,见到江安义笑道:“江大人,昨天做的一篇好文章,熊某佩服得五体投地。太子忠孝、仁义、礼智、勇让之说发聋振聩,让那些心怀不轨的宵小胆寒,熊某钦佩之余,一夜细思以为还可为太子添上温良之名,急着来与安义商量商量。”
石重伟回到东宫时,熊执仁和江安义已有定计。熊执仁道:“殿下在宿西县所为可圈可点,天子嘉许、群臣称善,太子在百姓中的声誉也定会高涨。太子在朝会之时,老臣和江大人拟了个奏折,太子奏上或许能添些彩头。”
接过熊执仁和江安义两大智囊的联手之作,石重伟展开观看,片刻览罢,喜笑颜开,拿起笔在奏折的尾处签上自己的名字,取出随身所带的印章盖上,然后吩咐道:“速将此折送往政事堂,让政事堂与今日的奏章一起送给父皇。”
雁山别苑,石方真心事重重,午膳随便吃了两口就来到书房等待朝中送来的奏折。虽如江安义所说,是石慎一案是他辜负皇恩在先,属于自作孽,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当年落水获救的场景时常在脑海中浮现,让石方真感到心烦意乱。太子命大理寺审案、龙卫查抄家产,应该有回报了,自己要看看石慎一家到底犯了哪些罪,能否从轻发落。
刘维国也感到不安,他生恐石慎老来糊涂,手上染上人命就难逃干系了。心中患得患失,小太监惊
讶地发现一向稳如泰山的刘公公不时伸长脖子往书房门口张望。
脚步声终于响起,小太监抱来政事堂送来的奏章,刘维国取过放在桌案上。石方真把政事堂的奏章先放在一旁,示意刘维国将两份暗奏打开。刘维国保管着暗奏皮匣的钥匙,开锁时他看到这两份奏折一份是龙卫所奏,另一份是大理寺卿吕良真所奏,不用问这两份暗奏都是关于石慎一案的。
石方真先拿起吕良真的奏折,看了片刻便拍案怒道:“罄竹难书,可恶至极。”一把抓起桌上厚厚的奏折,在手中抖动着,对刘维国吼道:“刘维国,这就是你所说的谨慎人,你拿去看看,石慎一家都做些什么,省得说朕不顾念旧情,忘恩负义。”
刘维国连忙跪倒在地,此时不便分辩,索性接过吕良真的暗奏看起来,看到吕良真在奏折中罗列的罪行,刘维国眼前发花,心中发凉,若这些罪行查实,石家够抄家灭门好几次了。
“石慎倒是个人才,替朕当的好家,早知道朕的户部尚书就该让他来做了。”耳边传来石方真殊无笑意的“呵呵”声,刘维国头皮发麻,这是万岁气极的表现,不知道龙卫的那份暗奏中又说了什么触目惊心的话。
“刘维国,你来看看龙卫查抄出石慎的家财,此等无君无父的东西,杀了都脏了朕的刀。”石方真将龙卫的奏折“啪”的一下丢在刘维国面前,突地一下站起,像只暴怒的公牛在书房内横冲直撞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