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变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宇十六

    余音袅袅,彩声雷动,舞台正前方端坐的太子石重伟叹道“词好,曲好,人更好,怜夕姑娘当为花魁。”

    一旁的石方笑道“能得太子赞誉,实是小女之福。”

    看到太子诧异地目光,石方轻声解释道“我见怜夕聪慧可人,已经认做义女,此女虽在青楼,却知洁身自好,还是个清倌人。臣有意送她东宫侍奉殿下,不知殿下是否肯赏臣这个面子。”

    石重伟心花怒放,在长桥初见怜夕时他便念念不忘,东宫中那么多美人都及不上怜夕,那妮子一颦一笑看得心直痒痒,真想搂到怀中恣意怜爱。只是怜夕是青楼女子,顾及太子名声不能亲近,如今石方认其为义女,这点顾忌便不复存在。

    端起杯,石重伟笑道“多谢王叔费心操办这场花魁会为吾儿祈福,孤敬王叔一杯。”石方心领神会,举杯一饮而尽。

    花魁之名毫不意外地落在怜夕头上,李敬玄和熊以安等人心情激荡地涌到定芳阁为她庆贺,可是怜夕却再没有回到玉兰馆。猜到几分实情的熊以安喝得酩酊大醉,痛哭失态,从此娇娘锁在深宫再也见不到了。

    马车在经过石桥时微微一震,忐忑不安的怜夕忍不住轻撩起车帘一角往外张望。月光如水,从缝隙间瞥见宫檐一角,屋脊上的神兽在蓝色的夜空背景下神秘、庄严,剪影刻进心中。

    车轮轧轧,平缓地向深宫驶去,怜夕恍如身在梦中,又是兴奋又是紧张,从今夜起她不再是青楼轻贱的女子,而是让多数女人羡慕的对象。紧紧地捏住衣角,怜夕缓缓闭上双眼,宫中亦非善地,入内吉凶莫测。离开玉兰馆时自己将笼中金丝雀放走,雀儿在枝头跳蹦,鸣叫声中满是欢快,最后展翅飞走。怜夕睁开眼,目光中满是坚定,金丝雀,或许有一天会变成金凤凰。

    九月二十二日,皇孙满月,按照郑国习俗为皇孙剃头,“去胎发”,这场仪式由舅舅主持。熊以安有些神不守舍,时常往东宫女眷处张望,熊执仁强忍怒火,在熊以安耳边重重地哼了一声。没有看到怜夕的身影,熊以安悒悒难欢。

    前殿的欢笑声传到端本宫,端本宫是太子住处,除了主殿外还有许多殿宇,怜夕住在端本宫左侧的殿中。太子妃抱着皇孙带着宫人去参加满月庆典,端本宫内有些冷清,兰香和梅香两个贴身的丫头被石方送进宫来服伺、陪伴怜夕。

    入宫已有六日,怜夕被封为七品昭训,在太子妾中位列第四,往上还有承徽、良媛、良娣等品阶。宫中规矩大,怜夕知道自己以色侍人,来路不正,加着一万个小心,唯恐多说了一句话、多走了一步路被人拿住了错处。东宫虽然尊贵,但远不如玉兰馆中舒心,东宫这个笼子更为拘束,怜夕心头闪过一丝悔意,开弓已无回头箭,轻轻摇头,拿起一旁的刺绣,要赶在皇孙百日礼前亲手绣个百福袄,替皇孙祈福,讨好太子妃。

    江安义的心情有些郁闷,欣菲和彤儿没有来京城而是去了德州新齐平山镇,做娘的半年没见到孩子着实挂念,于是顾不上他了。欣菲的信中告知他化州的生意交托给了郭怀理,官场从上到下都念着江大人的好处,并未人走茶凉,只要江安义在京中安稳,一切自然安稳。

    欣菲等人要等明年春暖花开再来京中团聚,刘逸兴一家人却赶在九月结束前进了京。住进江安义替他购置的宅院,得知江安义为他谋好了东宫詹事府主簿的位子,刘逸兴心满意足。他生性诙谐,与李来高很快成为好友,两人闲暇聚在一处游山玩水、饮酒品茗,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江府的事务不多,李东鸿空暇时间都在埋头苦读,准备在三年后蟾宫折桂,天子亲许的机会可不容错过。特别是住在江府,有江安义这位“点金手”时常指点,李东鸿自觉进益飞快。

    李明行考察过李东鸿的功课后,欣然道”虽然误了三年,但东鸿厚积薄发,下届会试没人能阻你了。请建团练疏名闻于天子,以你的才学得中是肯定的,你要将目标定在前三甲,方不负江安义为你扬名之德。可恨来高这小子没有正形,每日不务正业,要不然你们两人能双双得中,我李家重起指日可待。”

    进入十月,京都天气骤降,天子唯恐再出现类似元华江溃坝的天灾,中书院连发数道旨意要各州县预防雪灾、充盈粮仓,随时准备救助受灾百姓,暂缓缴纳税赋,以策应变。

    天子还朝,太子归政,皇孙降世,储君之位稳固,楚安王一系偃旗息鼓,御史台把矛头指向贪腐的官员,京城风平浪静一团和气。东宫的事务逐渐少了许多,江安义对詹事府的事务也熟习了,逐渐清闲了下来,日子变得按部就班。

    平静的日子易过,眼看皇孙的百日礼,虽然天子还没有旨意,京中却自发地热闹起来。百日礼又叫百啐,民间有“生子百日置会,谓之百啐”,百日礼,取长命百岁,圆满吉祥之意。

    郑国风俗百日礼要穿百衲衣亲朋好友敛百家之布头,拼缝而成的小孩子衣服、戴百岁锁集百家之金银打制成锁,这些要由太子妃娘家和熊以安这个做舅舅的来操持。

    皇孙是熊家长久富贵的保障,能执仁吃过满月酒就开始准备,文武百官纷纷凑趣,唯恐自己送的金银、布头熊家不收,原本百衲衣紫色最为珍贵,等闲收集不到,熊家做百衲衣的碎布料中紫色倒占了一大半。至于打造百岁锁的金银,估计可以打一栋金屋让皇孙住了。

    十一月十五日,大朝。皇宫外敲锣打鼓来了一伙百姓,带队的是宿西县暂署县令

    白志鹏。郭树辉被罢官免职,县丞白志鹏暂理宿西县县令,因为离年考不远,吏部暂没有任命新县令,等明年再来安排。

    白志鹏动开了脑筋,宿西县是臻县,县令是正五品上的官阶,自己这个县丞不过是正七品上,差着整整八阶,就算往上跳一跳也还得太远。眼见得好机会摆在眼前,白志鹏着实像百爪挠心,寝食难安。

    一人智短,众人智长,白志鹏把主簿贺良和县尉李金友叫到一起商量,自己能升任县令,他们也随着水涨船高。

    贺良阶派窖蚝溃骸盎仕锍鍪溃熳踊断玻笊馓煜拢亓钤疽1涠Ю铮枇嘶仕锏南彩轮槐峁傥瘢状笕艘胨忱尤蜗亓睿獍旆峙乱踊仕锷砩舷搿

    李金友道“有什么办法,咱们就是往东宫送钱也没人答理。我听说皇孙洗三,城门处摆着大箩筐,只要说句皇孙长命百岁、吉祥如意的话就给两文铜钱,皇帝家的银子多了去,还会在乎你我这点银子。”

    白志鹏眼睛一亮,连连敲着桌子道“不用送钱,我有个好主意。”三人凑在一处嘀嘀咕咕地商议了半天,然后各司其职开始行动。

    石慎一家被抓,冤案得以昭雪,侵占的田地发还,强抢的男女归家,天子下旨补偿受难的百姓,宿西县百姓感恩戴德,山呼万岁。

    白志鹏把衙役派出去,四处宣讲咱们宿西百姓受了天子、太子的大恩应该有所回报,皇孙降世国家之祥,皇孙马上满百日了,咱们宿西百姓要有所表示,也不用大伙出多少钱,愿意出钱的人每人一枚铜板大伙合在一起铸个百岁锁送给皇孙。

    贺良吆喝的是百衲衣,每家一块碎布头谁都有,缝在一起制成的百衲衣可够给栋宅子穿上,不过取得是百姓的心意;李金友张罗的是千家饭,也不用多,每户只收一把粮食,集在一起居然收了近千斤麦子、稻谷、高粱等物。

    万事俱备,白志鹏请名士写了篇为皇孙祈福疏,选好十一月十五日大朝的日子,带了宿西县的父老乡亲,敲锣打鼓来为皇孙献福来了。守宫的侍卫通报到金殿,石方真大喜,得民心是真正的祥瑞,吩咐白志鹏带了宿西县的几位百姓上朝觐见。

    收了百衲衣、百岁锁和千家饭,石方真宣布免宿西县百姓一年粮赋,擢迁白志鹏正六品下官阶,明年岁考若合格便暂理宿西县县令之职,白志鹏谢恩,欣喜若狂,能够简在帝心,比起升官更为重要。

    白县丞这番操作,引发了京城乃至州县为皇孙集百衲衣、铸百岁锁的风潮,整个天下进入被动的狂欢中。




第六百九十七章月有圆缺
建武五年在欢庆中到来,京城张灯结彩过大年。托皇孙的福,年赏比往年丰厚了些,衙门的小官、小吏们能多置办些年货,带动着百业兴旺,人人欢喜。

    热闹终于尽时,上元灯节过后,众人的日子恢复正常,江安义也开始去东宫詹事府办差。京中应酬多,这半个月江安义几乎天天在酒桌上度过,太子宴请、李府家宴、余师相请、熊府宴请、与范师本、刘逸兴、田守楼等人聚饮、泽昌同窗邀请、科举同年相请等等,恨不得变出几个身子来喝酒。

    太子升坐

    《变臣》第六百九十七章月有圆缺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六百九十八章不避祸福
余知节不愿江安义冒风险,道“万岁,江安义虽然是个干臣,但刚极易折,江安义年纪尚轻,留有余地、以待未来方为上策。清理官田一事不妨由老成之人担任,若万岁不嫌臣无能,臣愿担任官田清理使一职。”

    为了弟子,余知节也算豁出去了,准备自己将这件棘手事接下来。

    吏部尚书段次宗附和道“江安义的性子过于刚直,用之披荆折棘可,春风化雨却非所长,官田一事牵涉太广,以江安义为清理使恐怕引发官场巨震,万岁不可不查。”

    御史大

    《变臣》第六百九十八章不避祸福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六百九十九章集思广议
“咱们父子经营的是京城,去齐州才是龙困浅滩。”石庆光森然道“这些年花了数千万两银子织成的银网足够坚韧,只要天子不下旨,没有人能动得了咱们父子。”

    冷笑一声,石庆光道“这张网可是带着倒刺,就算天子要动手也会扎他一手血,挂在宁陵王府名下的官田是不少,可是有近半是宫中太妃、妃子的家人所有,逼急了把这些的人田地报出去,看石方真这小子如何收场。”

    石方珪笑起来,道“父王说的不错,牵一发而动全身,咱家确实可

    《变臣》第六百九十九章集思广议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七百章天子厚望
    户部就在吏部的旁边,石方真此行目的主要是为了看看官田清理司的情况。官田清理司的小院十分安静,石方真心中不喜,离散衙还有半个多时辰,官田清理司就没有了人吗江安义如此办差深失朕望。

    一路行来看了几个衙门都不如人意,石方真心中憋着气,看到官田清理司冷冷清清,火苗直往上窜,正要转身离开,见旁边的官廨中走出一人,抱着厚厚的册子,脚步匆匆地走向对面的官廨,紧接着声音响起,似乎在争论什么。

    石方真有些脸红,差点错怪了江安义,官廨不是没人,而是众人皆在安静办差,不像其他衙门谈笑聊天。沿着廊下一间间看过去,果然每间都有人在做事,高高堆起的簿册、奋笔疾书的胥吏,让石方真十分满意,要是朝庭各部都像清田司这样办差,朕还有何忧。

    江安义的官廨在正中,石方真走到门口时听到里面的说话声,“……来高这个办法好,推广开来,事半功倍。而且不光清理官田可用此法,其他事也多可借鉴。好,来高当记首功。”

    “什么办法让江卿这么高兴,说给朕听听。”石方真满面笑容地迈入屋中,看到江安义和一名年青男子正站在桌边说话。江安义闻声一愣,仔细看清后连忙拉着李来高跪倒,道“臣江安义叩见万岁。”李来高有点发懵,听到江安义说万岁连忙也跟着磕头,心中巨震,天子怎么来了这里。

    石方真俯身扶起江安义,笑道“免礼,朕一路看来,就属清田司办差最为忙碌,足见江卿用心。朕刚才听你说什么好办法可以事半功倍,让朕也听听。”

    江安义连忙介绍道“这个办法是清田司录事李来高想出来的,还是让他给万岁解释一番吧。”

    石方真看了一眼垂手而立的李来高,笑道“朕听说你进京时从李家招了两个属僚,李东鸿写的《请建团练疏》简明扼要且文采斐然,朕很喜欢,这个李来高莫非也是李家子弟”

    李来高从震惊中很快平复下来,听到天子问他,朗声应道“臣确是李家人,是太仆寺卿卿正的族孙。”

    石方真见李来高落落大方,并无常人初面圣时的紧张不安,暗暗点头,李家子弟确有过人之处。指了指桌上的图表,石方真笑道“江卿为你扬名,你且为朕解说一番。”

    李来高画的是一张对比表,所取的数据是福州河阳县近二十年来人口、田亩、官田、民田的数据,纵列着每隔五年的统计资料。李来高手指图表道“万岁请看,这第一列是丰乐元年所统计的数字,第二列是丰乐六年的,第三列是丰乐十一年,第四列是丰乐十六年,最后一列是去年(建武四年)河阳县人口、田亩、官田、民田、荒地以及税赋等相关数据。”

    这种用数据对比的方法是李来高所想,但却激发了江安义脑海中妖师的记忆,分组、交叉、同比、环比等几个概念一说,李来高听得两眼放光,这是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

    李来高很聪明,一直以来以游戏态度对待人生,在他看来功名无非是为了衣食无忧,每天对着文牍哪有游山玩水快乐。江安义的声名显赫,

    文才出众,李来高并不以为然,这一次听了江安义的指点,不由对他刮目相看,第一次有了比试之心。两日不眠不休,李来高选取了河阳县的资料,精心做出了这张对比图表。

    石方真听得很仔细,户部每年将全国的数据归总后要报送给他御览,可是厚厚的奏报中密密麻麻地罗列着各种数据让人眼花缭乱,户部尚书费尽口舌讲解他仍听得头昏脑胀,最后只得关注每年人口增长了多少,税赋增长了多少了事。这张表清晰地反映了河阳县二十年来人口增长了一千四百二十三人,田地总数增加了七千六百三十亩,税赋增加了一千三百二十六两,后面计算出增长的幅度,一目了然,比起密密麻麻罗列的数据直观清晰。

    (请稍侯)

    户部就在吏部的旁边,石方真此行目的主要是为了看看官田清理司的情况。官田清理司的小院十分安静,石方真心中不喜,离散衙还有半个多时辰,官田清理司就没有了人吗江安义如此办差深失朕望。

    一路行来看了几个衙门都不如人意,石方真心中憋着气,看到官田清理司冷冷清清,火苗直往上窜,正要转身离开,见旁边的官廨中走出一人,抱着厚厚的册子,脚步匆匆地走向对面的官廨,紧接着声音响起,似乎在争论什么。

    石方真有些脸红,差点错怪了江安义,官廨不是没人,而是众人皆在安静办差,不像其他衙门谈笑聊天。沿着廊下一间间看过去,果然每间都有人在做事,高高堆起的簿册、奋笔疾书的胥吏,让石方真十分满意,要是朝庭各部都像清田司这样办差,朕还有何忧。

    江安义的官廨在正中,石方真走到门口时听到里面的说话声,“……来高这个办法好,推广开来,事半功倍。而且不光清理官田可用此法,其他事也多可借鉴。好,来高当记首功。”

    “什么办法让江卿这么高兴,说给朕听听。”石方真满面笑容地迈入屋中,看到江安义和一名年青男子正站在桌边说话。江安义闻声一愣,仔细看清后连忙拉着李来高跪倒,道“臣江安义叩见万岁。”李来高有点发懵,听到江安义说万岁连忙也跟着磕头,心中巨震,天子怎么来了这里。

    石方真俯身扶起江安义,笑道“免礼,朕一路看来,就属清田司办差最为忙碌,足见江卿用心。朕刚才听你说什么好办法可以事半功倍,让朕也听听。”

    江安义连忙介绍道“这个办法是清田司录事李来高想出来的,还是让他给万岁解释一番吧。”

    石方真看了一眼垂手而立的李来高,笑道“朕听说你进京时从李家招了两个属僚,李东鸿写的《请建团练疏》简明扼要且文采斐然,朕很喜欢,这个李来高莫非也是李家子弟”

    李来高从震惊中很快平复下来,听到天子问他,朗声应道“臣确是李家人,是太仆寺卿卿正的族孙。”

    石方真见李来高落落大方,并无常人初面圣时的紧张不安,暗暗点头,李家子弟确有过人之处。指了指桌上的图表,石方真笑道“江卿为你扬名,你且为朕解说一番。”

    李来高画的是一张对比表,所取的

    数据是福州河阳县近二十年来人口、田亩、官田、民田的数据,纵列着每隔五年的统计资料。李来高手指图表道“万岁请看,这第一列是丰乐元年所统计的数字,第二列是丰乐六年的,第三列是丰乐十一年,第四列是丰乐十六年,最后一列是去年(建武四年)河阳县人口、田亩、官田、民田、荒地以及税赋等相关数据。”
1...223224225226227...2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