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变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宇十六

    欣菲愁眉紧锁,道:“不能坐以待毙,虽然没抓住是什么人暗中对付江郎,但我猜想背后八成是楚安王。明日石头去找太子,来高去找熊国丈,一定要从太子口中得到实信;范兄再想办法去趟天牢见见安义,看他有什么交待;我明日带人上街看看能否找到煽风点火之人,另外多派些人手上街分说,总不能任由他人污蔑江郎。劳烦李先生写信给安勇,让他在军中联系知情人替江郎辩说;还有写封信到平山老家,请张先生火速来京。”

    掌灯时分,叶明清哼着小调,一步三摇地回到了住处,怀中揣着张五十两的银票,左手拎着从酒楼打包来的四个卤菜,右手提着一坛两斤装的明月香酒,见到同院的何、赵两位塾师笑着招呼道:“何兄、赵兄,今日多蒙两位替我代课,小弟路过鼎江楼,特意买了酒菜,以表谢意。”

    看着何、赵两人殷勤地搬动桌椅,叶明清自得地笑着,明日他要按何德义的吩咐做件大事,还要何、赵两人替他代课,一点小甜头总要给的。叶明清眼光有些迷离,耳边响着何德义的话,“叶兄,只要这件事做成,王爷保你个七品前程”。

    七品,衣锦还乡,岳丈见了自己又要一口一个贤婿了,妻儿的冷脸要化成春风,两位连襟定要连夜上门来恭贺,那些旧友、同窗又要闻风而至,围着自己说奉承话,叶明清嘴角掩不住笑意,飘飘然起来。




第八百一十九章叩阙上疏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变臣 ”查找最新章节!

    东宫,奉承宫,熊执仁向太子禀报今日在大理寺听审的状况。

    当听到廖建辉脱衣展伤,群情激愤时,石重伟怒哼一声道:“这个廖家子什么时候与石重仁勾搭上了,挑弄是非,其心可诛。”

    熊执仁道:“臣看堂外听审之人,多有推波助澜、煽风点火之辈,如果放任下去,舆论必然大哗,对江大人十分不利,殿下宜及早奏知万岁,请万岁定夺。”

    石重伟有些不奈烦,道:“孤知道了。明日早朝处理完政务后,孤便前去雁山别苑见父皇。时间不早了,国丈早些回去吧。”

    熊执仁只得施礼离开,石重伟对着身边的程明道道:“孤的岳丈越来越啰嗦了,前天孤与王知行去延庆县巡视多饮了两杯,不知是谁告诉了他,在我耳边好一通聒噪,成天对孤指手划脚,真当孤是不懂事的小孩了。”

    程明道笑道:“国丈也是一番好意,不过年岁大的人话多了些。殿下,江安义一案你打算如何处理”

    “江安义是孤的人,石重杰和黄喜对付他其实是想针对孤,孤岂能让他们如意。明日孤便去雁山别苑请旨,父皇旨意一下定然风平浪静,石重仁是枉费心机。”石重伟漫不经心地把玩着桌上的青玉镇纸,随口应道。

    程明道沉吟片刻,道:“殿下,何不静观其变”

    “你说什么”石重伟手一顿,斜着眼睛望向程明道。

    程明道知道太子动了疑心,解释道:“臣以为楚安王大张旗鼓地对付江大人实属不智。今日公审廖建辉虽然鼓动人心,试图将与漠人签订盟约的责任推给江安义,但明眼人皆知盟约若无天子准许怎么可能签订,楚安王这是在玩火,一不小心便要引火烧身。殿下若急着去灭火,虽然保全了江大人,却给楚安王留下话柄,让世人觉得殿下是在保护自己人,显得心虚。”

    石重伟手中镇纸轻轻在桌上敲着,若有所思地道:“不错,父皇对江安义信宠有加,一定不会坐视不理,若是知道老二在背面拨弄是非,定然震怒。程明道,你继续说。”

    程明道微微一笑,他摸准了太子的脾气,对付楚安王放在第一位,江安义的死活并不重要,道:“殿下,与其急着奏明天子不如冷眼旁观、查明真像,待水落石出之时再奏明万岁,万岁定然会觉得殿下遇事不乱、处事沉稳、可担大任。”

    石重伟笑道:“程卿所言甚是,你明日派人去龙卫府,让韩志派些龙卫上街查探,抓住暗中指使之人,若是能顺藤摸瓜牵出楚安王府,那老二就别想逃脱了。”

    叶明清卯正时分便起了床,洗漱完毕后出了门,何德文让他尽早赶去光德坊去。从永和坊到光德坊的路程不短,叶明清咬咬牙,花了六枚铜钱雇了国内牛车,一路“吱呀”着来到光德坊南面的早市。

    辰时刚至,早市上的人声鼎沸,吃早点的、买早点的、担着挑子叫卖的,将早市装点得热闹非常。馒头、包子铺冒着腾腾热气,葱油饼的香味扬风飘荡,叶明清咽着唾沫,四处找寻“隆兴”的幌子。眼神一亮,在西北角看到随风飘动的“隆兴”招牌,快步走过去,发现是家早点铺,连外面搭得棚子都坐了人,多是长衫读书人。

    有人上前招呼道”“兄台可是去‘申义’的”见叶明清点头,笑道:“且吃了早饭,大伙一同前往。”

    人越聚越多,到了辰正时分,整个铺子挤满了人,先前吃完的人站在大街上,里许长的青衫分外招摇,叶明清站在人群之中,估摸有二百余人。人多士气旺,又刚吃过早饭,众人的脸上都红通通的,亢奋着。

    有人站在棚子前开始在鼓动,声音随风传来,有些发飘,叶明清竭力地听着,“……数十万将士葬身大漠……江安义卖国求荣,罪不容赦……杀此贼以张正义……”喊杀声哄然响起,叶明清也跟着声嘶力竭地嚷道:“贼子可恨,该杀。”

    有了拿了事先准备好的奏疏请众人签名,轮到叶明清时他扫了一眼,标题是《请诛国賊江安义疏》,后面的空白处已经签了不下百余个名字,叶明清咬咬牙,提笔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名字。

    等到收集完签名已是辰末,叶明清此时已经知道领头的两人分别是孟州试子田丰亮、魏州试子张长林,看着两人手舞足蹈,心中暗自嘀咕这两人如此卖力,不知楚王府许了他们什么好处。想着自己有何德文这位朋友帮着,不用冲锋陷阵就能得到好处,心中暗自感激,等得中之后一定要好好谢谢何德文。

    田丰亮挥着胳膊道:“江安义这个贼子罪不胜诛,不除实难以平民愤,我辈读书人忠君报国、舍身取义,有爱国志士随我一同去敲登闻鼓,请天子、太子诛此贼以正视听。”

    “好”、“同去”,乱纷纷的叫喊声四起。叶明清想着将来的七品前程,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将来论功行赏何贤弟岂不面上无光,当即踏前一步振臂呼道:“读圣贤书所为何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今有国賊当权,焉能坐视不管、明哲保身,元年十杰壮举在前,我辈怎能退后,同去、同去。”

    张长林看了一眼跳出来的叶明清,心知此人必是同党。叶明清所说的元年十杰是指建武元年叶孜、马远翔等人因为科举不公愤然敲登闻鼓向天子告御状,科举弊案暴发,此届科举重试,无数官员被杀被贬。叶孜等十个带头之人被革去举人功名,十年之内不准参试,这些人仗义直言被天下读书人视为“元年十杰”,在士林中声名大起,后来被江安义带到了化州,或为官或教徒或立说,都成了天下闻名的人物。

    只是这十个人终究被革功名,而且还是被江安义所用,以他们为例实在有些霉头,张长林怒视了一眼叶明清,趁着众人激愤时慨声道:“走,敲登闻鼓、叩阙上疏。”

    时隔六年,春明大道两旁的槐树再次目睹了青衫如流的壮举,只是此时寒冬未尽,开不出花来喝彩。

    振武校尉甘庆丰木然地站在朱雀门前,明光铠依然闪亮,只是少了几分神采,穿在身上沉得慌。六年时间甘庆丰又从致果校尉重新爬回到振武校尉的官阶,只是六年光阴前程尽毁,自己当将军的希望破坏了。一切都怪这该死的登闻鼓,甘庆丰的目光恶狠狠地射向左旁的登闻鼓,恨不得用眼光在上面戳两个洞出来。

    朱雀门外,大片的青衫出现,甘庆丰自嘲地咧了咧嘴,自己都快魔障了,大白天眼前居然出现幻影,等散了差到明普寺去烧柱香,请佛祖保佑。

    “站住,皇城重地,不许向前。”守卫朱雀门的兵丁持枪交叉,挡住张长林等人的去路。甘庆丰吓了一跳,随即嘴角狞笑起来,这该死的试子,居然又来朱雀门闹事,又想敲登闻鼓吗又想把老子敲回到致果校尉去老子今年已经五十一岁了,可再没有六年时间可用。

    甘庆丰从腰间抽出剑,大声吼道:“刀枪出鞘,严守宫门,谁要敢硬闯,格杀勿论。童川风,你带一哨人马守在登闻鼓前,谁要敢接近登闻鼓两丈,给我砍了。”

    叶明清和张长林、田丰亮并排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大袖飘飘,慨然有凌云之意。朱雀门前,刀枪并举,守门的将士如临大敌,叶明清有些傻了眼,这情形怎么和传说中元年十杰昂然而入,敲响登闻鼓,跪倒在皇城前献上请愿疏,然后天子接见,改天换地有所不同啊。

    田丰亮有些胆色,对着守门的兵丁拱手道:“我等是今科前来应试的试子,要面见天子上疏,请兵爷行个方便,让我们进去。”

    持枪的兵丁面无表情,横枪如故。甘庆丰见登闻鼓被守得严严实实,这才一步三摇地来到近前,满是威严地扫视了一下田丰亮等人,拉长腔调道:“尔等聚集一处、擅闯宫门,已是死罪,念在尔等无知,还不速速散去。”

    叶明清脸色一白,腿一软差点没坐倒在地,这就是死罪了,那七品的前程还是不要也罢。张长林冷笑道:“这位将爷,休要大言欺人,朝庭有制,若遇大事,可叩阙上疏,多等依律行事,哪来的死罪。”

    这人知道规矩,看来是吓不住了。甘庆丰冷笑道:“既是叩阙上疏,这么多人堵在朱雀门做什么,赶紧选出领头之人随我入内,其他无关人员赶紧散去。”

    张长林看看防守森严的城门,知道硬闯是不可能的,只好转身与田丰亮、叶明清等人商议,叶明清有意退缩,耳边却听田丰亮一语双关地道:“箭在弦上,已无退路。我等此时若退缩,估计也没有好下场,不如放手一搏,死也死个痛快。”

    叶明清被激起血性,为了后半辈子不再窝囊的活着,豁出去了,当即大声道:“虽难吾往,当有一搏,何惧也。”

    一柱香后,叶明清、张长林等六个为首之人在甘庆丰的带领下,穿过重重铁甲,跪倒在皇城之前,那封《请诛贼江安义疏》被小太监捧着,一路小跑送往东宫文华殿。



第八百二十章四方云扰(一)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变臣 ”查找最新章节!

    文华殿,太子石重伟居高而坐,听着朝臣禀报国家大事。国家大事千头万绪,归根结底无非是钱粮二字,石重伟眉头紧锁,父皇北征将国库存积消耗一空,难道真要靠售卖皇庄渡关,可是在石重伟心中,早已将皇庄视为私产,岂能卖与他人。石重伟下定决心,还是尽快将香水、酒、赌业等的税赋提征一倍,还有程明道提议暂缓百官俸禄,让百官捐钱共度难关或可一试。

    想到香水,石重伟心中一动,当年江安义献给母后的三分红利,去年收到了七十万两,反推香水之利超过二百三十万两,相当于一个大州的税赋,这份产业连自己也眼红。程明道私下给自己算过账,江家恐怕还有隐藏,香水的纯利恐怕不下于三百万。石重伟的心中念头闪过,若是江安义身陷囫囵,香水产业若是落到手中,岂不是再不用愁银子了。

    殿中御史徐弘彬捧着奏疏快步上殿,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徐弘彬来到阶前行礼,高声禀道:“今科试子张长林、叶明清、田丰亮等人聚众在朱雀门叩阙上疏,请太子殿下御览。”东宫首领太监张谨侍立在太子身侧,急忙下阶取了奏疏呈给石重伟。

    不等石重伟看奏疏,右相马遂真先行怒道:“朝庭为畅通言路,设御史台、铜匦监收集谏疏,京兆府衙门更是处理京中诸事之所,这些试子偏偏要到朱雀门来敲登闻鼓,以邀直名。臣听闻建武元年叶孜、马远翔等人敲登鼓上疏被士林视为‘元年十杰’,实乃歪风邪气,此风绝不可长,臣请殿下下令将为首之人拿下论罪,此等心怀侥幸之徒定要严加惩处,否则登闻鼓将无有宁日。”

    众人心知肚明,当年马遂真因为叶孜等人敲登闻鼓上疏言科举不公,身为主考官的他被罚俸一年,虽然无伤大雅,但在士林中却是失了面子,马遂真引为生平憾事,所以才会一听叩阙便火冒三丈。

    石重伟展开奏疏,看到“请诛国贼江安义疏”几个字后勃然怒道:“大胆狂徒,谁说江安义是国贼,是什么人在造谣生事。来人,将那几个上疏的狂徒抓起来。”

    左相孔省躬身道:“殿下息怒,叩阙上疏乃朝庭旧制,不能因言治罪,就算这些试子有言语不当之处,严加训斥便是,切不可伤了读书人的上进之心。”

    两旁臣子纷纷附和道:“孔相之言老成谋国,请殿下明察。”

    石重伟展开奏疏细读,上面列举着江安义三宗罪:掩败斩将、坐视老帅苗铁山自戕、与漠人勾结签订卖国盟约。奏疏的后面是密密麻麻的名字和手印。身为太子,石重伟自然清楚内情,知道这三宗罪纯属污陷,气得拍着桌子吼道:“一派胡言,虽然朝庭不因言治罪,但造谣污蔑若不加以追究,国法难容。”

    段次宗道:“殿下,可将为首之人交与京兆府审讯,看看是否有人指使,若是受人指使则当问罪,若是自发而为加以告诫便是。另外,着大理寺加紧审讯江安义一案,及早将结果公诸于众,平息流言。”

    “就依段卿所奏。”

    …………

    甘庆丰觉得六年前的那口闷气今日总算呼了出来,指挥兵丁押着叶明清等人前往大理寺衙门,那些试子多数没有走,围在朱雀门外等消息,看到叶明清等人被刀枪押身,一个个围拢过来问个究竟。

    还没等叶明清等人开口,甘庆丰喝道:“你们想干什么还不赶紧退开,挡了爷办差,治你们不敬之罪。”

    张长林高声喊道:“诸位兄台,朝堂之上奸人当道,奏疏呈上之后太子下令将我们押往京兆府问罪,贼子江安义手眼通天,诸位要小心了。”

    一席话立时引得众人大乱,有人高声呼道:“太子处事不公,我等一心为国怎能落得如此下场”、“我等不服,要当面见太子说个明白”……

    看到那些青衫试子往前闯,有人推搡着兵丁,有人试图拉扯张长林等人离开,甘庆丰抽出剑,厉声喝道:“你们想造反吗公然对抗朝庭官兵,给我退后,要不然可别怪本将军无情。”

    说着,甘庆丰挥舞着手中剑朝身前的试子虚砍,那人吓得赶紧往后躲。那些兵丁有样学样,纷纷挥舞着刀枪喊叫起来,“退后,再敢上前一并问罪”。

    甘庆丰心中跳动着怒火,这伙试子又来闹事,真当爷好欺负,今日非给他们点教训不可。眼中闪着凶光,瞪向跳闹得最凶的张长林,狞笑着挥剑朝他的胳膊砍去,让这小子出点血清醒清醒。

    张长林一边叫闹,一边注意着动静,见宝剑闪着寒光划来,连忙伸手一拉旁边的人挡在自己的身前。宝剑斜挥而下,将那人的脖子割破,鲜血喷射而出。叶明清惨叫一声,用手捂向脖子,鲜血汩汩冒出,怎么捂也捂不住。感觉到眼前发黑,全身力气飘散,叶明清的脑海中闪过,我的七品衣冠没了。

    “杀人了,官兵杀人了”,凄利的喊叫声响起,那些试子们吓得四下逃窜,甘庆丰手中宝剑“当啷”落地,心中一片空白,自己怎么这么倒霉,随便挥挥剑还砍死一个,这回恐怕连致果校尉都没得做了。

    仍有数十人面色苍白地站在那里,有人颤声道:“心怀天下却惨遭刀剑,我辈读书人常说舍生取义,孙某不才,愿以此头死谏,庶几无愧。”说罢,那人摘下头上的儒冠,举步来到甘庆丰面前,盘腿而坐,叶明清的鲜血染红了他身上的青衫。

    在孙思贤的带领下,不断有人摘下儒冠,盘腿坐下,片刻之后便将大道堵得严严实实。甘庆丰满嘴苦涩,知道自己误杀试子犯了众怒,恐怕难以善了,看了看眼前成片的青衫,甘庆丰心中哀叹,自己是与试子犯忌啊,事到如今只得硬着头皮让兵丁维护秩序,派人前往东宫送信。

    春明大道是皇城前的干道,往来的车辆、行人络绎不绝,赶考的士子把路堵了,车辆过不了,片刻功夫便聚满了看热闹的人,而闻讯赶来的试子加入到静坐的队伍中,汇成一片青色的汪洋。

    文华殿,仍在议事。徐弘彬不顾失仪,小跑地上殿禀道:“启奏太子,官兵误杀了试子,引发众怒,试子们坐在春明大街堵道,有人声称要罢试……”

    石重伟脑袋里“嗡嗡”作响,霍然站起喝道:“是哪个狗才杀了试子,孤要杀了他。”三年一次的会试,如果试子罢试,那可真是天下奇闻,史书上从未有过记载,他这个太子绝对要留下一笔,甚至父皇都会对自己失望,生出易储之心,石重伟颤栗起来,不敢再往下想,急声吩咐道:“快,孤要前去一看。”
1...276277278279280...2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