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有毒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第十个名字

    他对大宋朝的福利制度尤为不满,认为只要官员们肯体察民情,就可以把这件事儿做得更好一些,不用像现在一样既耗费了大量钱粮,又没有取得相应的效率。

    不养健儿,却养乞儿;不养活人,只管死尸。百姓一般受无量苦!

    这就是从许东来这个社会底层民众口中转述的民谚,它和洪涛刚刚在脑子里形成的宋代福利制度挺全面宋人应该很幸福的想法完全相反。

    按照许东来的说法,朝廷大量的税收都用在了生老病死这些福利上,却不肯对青壮和活人减税,有点本末倒置的意思。

    而且在整个福利体系中,贪污浪费懒政惰政现象也不是少数。有些福利机构的主管官员甚至为了揩油,采用虚报人数多雇员工的方式向朝廷多索要钱粮,还有青壮之人也混入养老院吃福利的。

    这尼玛就使福利病啊!

    许东来所说的问题洪涛全可以理解,因为在后世西方很多高福利国家中也出现了这种情况。因为福利太好,人们反倒不乐意去工作了,在家等救济甚至比上班活的还舒服。

    可惜这个缺陷洪涛没有解决办法,宋朝有点太超前了,一千年后的现代人刚刚遇到的问题,他们也遇到了,让穿越者根本无从借鉴,情何以堪啊!

    许兄,不知家中还有何人,父母安好否?宋人没有养父母一说,只要领养了就是父母,和亲生的没差别,至少在说法上没有。

    洪涛也不是真的关心人家养父母,他是看上了许东来这个人,想摸摸底,看看能不能顺手搂到身边听用。

    虽然许东来学历浅学问也不高,但却具备一副喜欢提问思考总结的头脑,还有社会底层摸爬滚打的阅历。

    在洪涛眼中,他比很多知识分子要有用的多,自己不缺理论家缺实干家,许东来有潜力成为一个好帮手,只要稍加调教即可。

    家父家母过世已久许东来倒是没隐瞒,回答的挺痛快。

    哦,那许兄膝下几子?一听说人家父母都挂了,洪涛心里偷着乐,但还不满足,孩子太多太小也是牵挂啊。

    我还未曾婚配这次许东来有点惭愧了,没结婚就没孩子,没孩子就是大罪过,在古人眼里甚至能上升为道德品质问题。

    敢问许兄以何为生?

    孤家寡人一个,洪涛觉得自己捡到宝了,但还不能太过放心。看他的样子生活显然过得还不错,至少和杀猪巷里的居民比穿着打扮略高一筹。

    平日里以行老为业,此局内童子皆由我撮合。家父在杀猪巷一带名声不错,子从父业而已,不值一提。说到了自己的工作许东来客气是客气,脸上却透着自豪的神情,看来干得还挺满意。

    那你在此主事,可有工钱?洪涛觉得有点纳闷,一个职业中介,还能兼职孤儿院的管理工作吗?就不怕他损公肥私,把院里的孩子都给卖喽!

    分文不取,局中僧人身体欠佳,每当病患之时在下就来操持几日。不想今日遇到了都尉大人,刚刚多有得罪,请大人不要记恨。许东来一边回答一边抱拳作揖,对刚才的态度表示歉意。

    某有个差事想请许兄帮衬,可想听否?

    这下洪涛放心了,合算你就是个义工啊!脑子不错人品也不错,富有爱心,更得归我所用了。也别玩什么虚的了,看大将军我怎么砸趴下你小子!

    不知都尉大人何处用得上小人。听了洪涛的话许东来愣了,尽管强忍着,但呼吸还是明显急促起来。

    官家委派某去养虫制蜡,事关重大,不知许兄可愿帮衬一二。不是白干,工钱每月六贯,还可入算院旁听,学习算盘之术。

    为了多一个帮手洪涛也算拼了,不光给工资,还给前途。如果自己不是个废物驸马,许诺个小官啥的也无不可。

    敢不从命,小人必尽心操持,不负大官人美意。许东来确实被砸趴下了,但他没晕,更没感动到纳头便拜的程度,只是答应拿人钱财与人消灾,连个师傅都没拜。

    明日来我府上再细聊富姬,来来来,此乃许东来,刚刚被你家大官人说服,以后就在府中当差。有什么契约上的事情你们俩交涉吧,小童选的怎样?

    不容易情绪激动的人洪涛更喜欢,热血啥的打仗有用,做买卖反倒碍事儿了。自己目前还没有收拢战将的企图,先弄几个经理人是真的。

    此时富姬正好也从慈幼局大门里走出来,四下张望着在找谁。许东来的事情就交给她吧,自己当红脸好人,她就得去当白脸奸臣。许诺好处的都是自己,得罪人讲规矩的事情自然就得她了。

    不会吧怎么还有抱着的!无意中捡到了一个自认为有用的人才让洪涛心情大好,可是刚走进慈幼局的大门,好心情顿时就打了折扣。

    院子里乱哄哄的站着十多个孩子,女孩居多,年龄也相差很大,最小的一个居然缩在莲儿怀里,还啃手指头呢。

    官人莫恼,宸娘最可怜,留在这里尽遭欺凌,带回府中我用例钱供养,绝不让官人和娘子费心。

    见到洪涛又皱眉又咧嘴,莲儿把怀里的小孩又搂紧了一些,瘪着嘴开始耍赖。她的例钱还不够自己买零嘴吃的,月月都要公主私下添补,哪儿有富裕啊。

    许兄,怎么还有残疾儿童!洪涛倒是不在意府里多一张小嘴,就算天天喝牛奶吃鸡蛋能花几个钱啊。不过他凑过去仔细看了看这个小孩子,男女没分清,可那双眼睛分清了。这位有疾病啊,两只眼睛的晶体都不是一个颜色,一只有点发黄,另一只居然是花的,不会是瞎子吧!

    此女不是东京人士,与其父流浪至此,初来时日日哭泣,双眼畏日光。小童们看她长相怪异,也是多有欺凌

    许东来也想让洪涛收养这个小女孩,可明摆着长大了很可能是个负担,他刚刚才找到了新老板,没法像莲儿一样提过多要求。

    你可真能吃!丫头,告诉叔叔,这是什么?洪涛深吸了一口气,从莲儿腰中的兜囊里抓出个杏脯举到小女孩脸前让她辨识,顺便说了莲儿一句,兜囊已经见底了,看样子回去的路上又得买零食。

    如果真是瞎子,牙一咬还是舍了吧。不是咱心狠,而是太累赘。自己的前途还凶吉难料呢,干的都是见不得光的坏事儿,犯不着再带着个残疾孩子一起受罪。

    黄杏脯小女孩又往莲儿怀里缩了缩,可食物的味道让她胆子大了起来,也改变了她的一生。

    得,以后就随我姓吧,王宸赶紧帮你莲儿姐姐多吃点,她再这么下去马都快驮不动了!

    既然小女孩能看见东西,洪涛也就咬不下牙了,一个是养一群也是养。她的眼疾还会不会恶化,长大了会不会瞎,那就得看她的造化了。




055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走的时候三个人,回来的时候变成了一大群人,还都是孩子,这可忙坏了公主和王嬷嬷。先得安排人帮孩子们轮流沐浴,还要找人改衣服打扫房间做饭

    你们说夫人该不该被疼爱?以前我整日呼朋唤友,唯独没有想起过家中娘子,让她独守空房。而后老天爷降下罪罚,让我得了疯病记忆全失。然娘子没有恼我欺我害我,依旧尽其全力在官家和家人面前维护夫君。你们去告诉这些小童,以后可以调皮可以苦恼,但不许为难夫人,被我发现必不轻饶。

    本来是件很普通的事儿,可是又让洪涛触景生情了。公主并没问丈夫是从哪儿弄回这么多小孩子,又要做什么用。

    听莲儿说是驸马从慈幼局收养回来的,立刻就忙活了起来,就好像她自己没有思想没有主张没有好恶,丈夫怎么想她就怎么想一般自然。

    这让洪涛又想起了自己的妻儿,她们虽然没有公主这么温顺,时不时还会合伙反抗啥的,但本质上基本也是言听计从,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自己的妻儿暂时是保护不上了,就拿公主当个替身吧,反正这也是个心地善良的好女人,值得自己卖卖力气。

    官人向来如此?洪涛的这番感慨让富姬和莲儿面面相窥,古人的表达方式更含蓄,就算有爱通常也是写个诗做个词啥的,哪儿有像驸马这般站在院子里张嘴爱闭嘴情。

    但直白露骨的表达方式更具冲击力,莲儿的小脸蛋都红了,眼睛里又变得水汪汪的。富姬没有小女孩这般容易感动,但也受到了冲击,想不太明白。

    与得病之前判若两人我要去禀告夫人,万万不能让官人疯病痊愈,以后不许医馆之人踏入府中半步,太医更不可!

    听到富姬的问题,莲儿突然警醒了,一溜小跑奔向后苑。什么是爱她还不太理解,但驸马现在的状态很好她能肯定。既然好就得保持,还要排除一切影响。

    洪涛并不知道家里人怎么看自己,他此时脑子里忙的已经顾不上这些细腻的感觉了。虽然花膏最早也要等到明年才会量产,但前期的准备工作一点都不少。

    而且这些事基本全都要自己亲力亲为,富姬莲儿和即将到来的许东来都帮不上忙,比如说对未来农庄的规划和新式农具的开发。

    白蜡树和米囊子花都是喜阳喜水的植物,仅在皇家园林里种植,可以雇佣大量劳动力浇灌施肥,一旦大面积普及,尤其是不占用现有耕地时,就无法用如此奢侈的方式来运作了。

    洪涛不想也不能成立一个庞大的农垦军团专门种植这些作物,那样成本太高,也太引人注目。一旦花膏在敌国流通起来,西夏和辽国的探子很容易就能发现,这些东西是从大宋朝廷控制的农垦军队中制造出来的。

    那样的话,不仅达不到无声无息消弱敌人国力的目的,反倒会引火烧身,迫使两国联合起来一起和宋朝作对。

    他的方式更像后世的农产品预购,洪涛将会以某个行会的名义向有资格的农民提供种植技术和种苗,并派专人不定时进行指导监控。等农产品收获时,必须全数卖给自己控制的行会,不许外流。

    到了后世,这叫农产品预购合同,洪涛就是预购方农民就是预售方。预购方除了种子和技术之外,通常还要提供一部分预付款以帮助预售方购买合适的农具农药化肥。

    但在这个年代里预付款就省了,因为宋朝社会比较讲究诚信。就像延津桥旁的清风茶楼,可以把昂贵的茶具免费借给客人带走使用,只要按期归还就不会收取任何押金,凭借的就是社会整体信用。

    农民们也没有收预付款的意识,他们觉得有人肯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就很不错了,再加上最终的收获全会按之前谈好的价格由预购方收购,这就等于吃了一颗定心丸,还要啥自行车啊。

    至于说由于气候天灾虫祸等等不可抗力产生的损失到底该由谁承担,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老天爷的过失还能避免吗?

    农人历朝历代谁不是看天吃饭,天灾**来了那是自己倒霉,怎么可以怪到预购方头上呢,自然就不能由预购方负责了。

    这些问题洪涛还没去真正触及,只是听了王安石的转述。这位宰相还真不是纸上谈兵,他在当宰相之前做过很多年的地方官,并且利用他的办法把当地的农业管理的不错,所以才会有青苗法之类的新法产生,全是多年实际工作的经验之谈。对于大宋农民的习惯思维,他还是很有发言权的。

    但问题来了,不管是提供种苗还是提供技术指导,都是需要钱的。就算富姬这样的家臣和学生,你不给人家工资人家也不会跟着你东奔西跑。

    后期还要兴建熬制蜡烛和花膏的作坊培训和培养自己的销售队伍购买运输工具和牲畜,这些也都是用钱堆出来的。

    大宋朝廷自然不会提供这笔贷款,这件事儿并不是朝廷的政务,换句话说朝廷百官里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此事,只有皇帝和两位宰相心里明白。可他们也只能是心里明白,在资金问题上无法左右朝廷决定。

    让国库掏钱的手续是很繁琐的,宰相联合皇帝可以做主,但达不到一言九鼎的程度,必须要向相关官员明确项目内容,一个人不告诉全都瞒着基本没可能通过。

    皇帝的内帑倒是可以提供一些帮助,但也仅仅是一些。宋朝的皇帝很憋屈,花自己钱都不能随心所欲。

    御史言官们天天回家用算筹在桌子上摆,一旦发现皇帝钱花多了,马上就得在朝堂上鼓噪,逼着皇帝公布花销账目,还得当众检讨。

    本来花膏的计划是想让各方势力入股的,最终的收益再按照股金多少分配。但这帮子知识分子太爱惜羽毛了,新旧两党都不愿意和这件事儿沾上边儿,生怕成为对方攻击的把柄。

    可分钱的办法他们倒是想的挺周到,就是控制米囊子花的种植源头,然后再让洪涛以民间的名义采购,就像买粮食一般。

    这样他们就可以进退自如了,一旦出事儿只需推说佃户们受了驸马蛊惑助纣为虐,他们顶多弄个不查之责,屁事儿没有,大不了再抓几个种植大户顶雷。

    可这样一来,洪涛就得靠自己去筹集启动资金了,还得少动用朝廷力量,完完全全的做一个私营企业,尽可能少的和大宋朝廷扯上关系。



056 自筹资金
    靠卖羽毛球用具筹集资金显然不太可能,洪涛发明出来那个东西本来也不是做这个用的,当初只是为了给公主和自己多个游戏,锻炼锻炼身体的同时搂草打兔子增加点收入。就算它能够成为一种贵族运动,那也得假以时日,成气候之后才有大笔收入。

    卖算盘吧,好像有点可能性。全国不知道有多少买卖家需要算账,算盘和算筹比起来简单易学运算速度还快,只要经过前期的普及,潜在客户必然不少。

    可是细细一琢磨还是挣不了大钱,原因只有两个字,盗版!

    宋人的道德底线是比较高,可问题是宋朝也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法啊。人家是不去模仿你的商标和招牌,但算盘这个东西没啥制造难度,谁都能造,还特别容易制造,换个商标和名号一样可以卖。

    运算口诀更没法保密,简单易学这时候就成了缺点,只要有一个人知道了口诀,就有第二个第二百个第二千个

    自己总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所有人都是谦谦君子,从自己这里学会口诀之后都不擅自外传,每教会一个徒弟都会主动跑回来给自己交上一笔培训费提成,这个想法显然太幼稚了。

    用羽毛球和算盘这两个小发明挣大钱的可能性基本被排除了,养虫制蜡倒是门不错的买卖,可惜的是现在连白蜡树和虫子还没有呢,没钱的话,它们可能永远也不会有了。

    造枪造炮玩火药之类的事情现在根本不用考虑,驸马的身份限制太大,种个树养个花写个字画个画御史们无话可说,做个小买卖啥的也不犯法。但外戚别涉政涉军,这在宋朝是条红线,谁敢碰谁完蛋。

    种树种花没事儿,自己正在做,可惜周期太长,远水解不了近渴。写字画画嘛,自己真没那个天份。不过有件事儿能干,也确实和写写画画沾边,那就是印刷。

    驸马王诜有一座私人图书馆叫宝绘堂,里面收藏了很多书籍字画印章,据说都是稀罕物。另外驸马府的书房里也有很多书籍,其中既有手抄本也有雕版印刷。

    宋朝既然是知识分子的天下,文化自然比较发达,对书籍的需求量很大。印刷行业也挺发达的,既有国营的印刷厂,也有很多私营的印刷作坊。

    但印刷技术并没有质的突破,还停留在雕版印刷的层面上,无非就是雕版技术更高了,雕工数量更多了,国家对出版发行的管控更宽松了。只要你出得起印刷费,是个人都能印本书,有没有人买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而且随着商业的发达,印刷行业也不再是仅仅印刷书籍,像账簿传单小广告产品包装什么的也都需要印刷行业。总体上讲,这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朝阳产业。

    洪涛在这方面有先天优势,他在南宋办过报纸,用的就是后世的铅字印刷技术。虽然当时具体经办人并不是他自己,但背后出坏主意的是他,理论知识丰富。
1...2122232425...3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