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第十个名字
王雄很听话,马上凑到了宸娘身边耳语了起来,一边说一边在海图上指指点点。
它的位置合适吗?宸娘也是一边听一边在海图上看,还拿起尺子测量。
586 耽罗国
我问过瞭望手,至少不比这边差,岸边没有那么多小岛和礁石,地势也不算太高,具体还得去实地看看才成。
自己的意见能得到宸娘的重视让王雄很高兴,对王浩瞪圆的眼睛干脆假装看不见,也拿起尺子一起在海图上比划。
那就去看看,不成的话再向东!诸位,这里有个济州岛,要不是四十说起我倒是把它忽略了。此岛距离不远,我想马上过去看看。
又迟疑片刻宸娘终于做出了决定,先去济州岛看看。如果条件合适的话就在它上面建立港口,再徐徐图之。
既然是岛,肯定和大陆之间有海峡相隔,同时也就隔断了高丽王朝的一部分控制力。要想建国,在岛上发展肯定比去陆地上发展相对容易。
当然了,去岛上发展也有劣势,比如说资源和人口,另外还有一个重要问题,爹爹是让自己来高丽找根据地,没说可以上岛。
是否该篡改爹爹的旨意呢?宸娘觉得完全要看岛上的条件。如果它合适,改一改也无妨,反正自己不是头一次干这种事儿,大不了回去受罚就是了。
济州岛,也就是后世的韩国济州岛。它位于朝向半岛南端,和大陆之间被七八十公里宽的海峡隔断。此时还没有济州的称呼,它叫做耽罗,是个小国,算高丽的属国。
既然是国,岛上肯定有人居住,不光有人,还有港口呢。但不是啥大港口,就在海边用石头堆了个简易防波堤,深入海水有百十米的样子。
港口里停泊着不少小船,勉强叫做船吧,反正王浩十四岁便下南洋,走过不少国家,从来没见过这么简单的船。可人家能在水上飘着,还有面类似帆的东西戳着,不叫船叫啥呢。
至于说房子就更简单了,有点像大宋的粮仓,小好几号,圆墙圆顶,不知道是啥材料,太远看不清。数量百十座不止,看样子人口也不少。
要不我先带一艘船过去交涉,就是不知道他们说何种话,能不能听懂高丽语。
停在五海里之外轮流用望远镜看了半天,王浩决定不等了,与当地人交涉是他的份内事儿,做为一个海商,和陌生人交往也是本职工作。
叔父莫急,我们先围着岛转一圈再上岸不迟。这次是蒋二郎发话了,他举着望远镜关注的不是港口,而是港口两边的地形。
也好也好那他们是?王浩觉得这么做也对,反正也不急于一天两天。
刚放下望远镜,突然发现船舷上有几个黑衣军正往下爬,伸头一看,一艘小艇已经放到了水里,大概七八个黑衣军已经坐了上去。
他们先去探探对方虚实,我们明日傍晚再回到此地,不用上岸也知道有多少民多少兵多少马,大人常说不管做什么都要知己知彼才好。蒋二郎冲下面的小艇挥了挥手,轻描淡写的给出了答案。
我要信你才怪!王浩表面上点头称是,可心里又开始打鼓了。
船上的黑夜军全换上了花里胡哨的军服,好像叫迷彩服,这是新军的标准作战服装,还带着弓弩和不少弩箭。如果只是上岸打探情况何必全副武装,这又不是去敌国,人家总不会见面就掏刀子吧。
要不说见多识广的人就是聪明呢,这次王浩猜对了,船队围着岛转了一大圈,再没发现其它像样的港口,第二天中午就返回岛北面唯一的港口外。
但没马上靠近,而是远远的停泊,等太阳快下山时才起锚回到头一天的位置。所有船只都不许点灯,只有湟州号的主桅上有一盏汽灯,还用铜罩子罩了起来,时不时的被瞭望手打开再关上。
将军,港口差不多有二千多人的样子,附近十里之内还有不少村落,晚上能见到火光,没来得及过去仔细查看。属下无能,没发现有军队,倒是找到了几座比较大的房子,门口站着一些拿木棍的人,像是枪但又太细了。那几个大房子应该就是这里的官府吧,里面人挺多的,彻夜亮着火光。
大约半个时辰,黑乎乎的海面上也亮起了一点光亮,有艘小船正在慢慢靠近,派出去的黑衣军全数归来。
上船之后立刻有人拿着小本子和蒋二郎汇报侦查情况,可惜没啥猛料,耽罗人和宋人辽人党项人吐蕃人的生活状态完全不同,很难判断。
擒贼先擒王,有合适的登陆点吗?蒋二郎没废话,准备做他最拿手的事儿,偷袭!
有,在港口西边五百米左右是片浅滩,被低矮的树丛包围。从那里上岸不会被发现,通往港口的道路都是沙地,可以悄无声息的靠近。撤离的时候还可以在用矮树林阻挡敌人的骑兵,但属下没发现港口有马匹。
这就是特种兵的素质,常年的野外作战让搜集情报能力成为了天赋,不管到了什么地方,如何进攻如何撤退全会规划出不止一套方案,每个士兵都能自行判断。
传令下去,带上二十具一窝蜂,两刻钟之后出发。你们几个再辛苦一趟先去沙滩警戒,用灯光引导登陆船只。
敌人没有准备,数量也不太多,又有合适的进攻和撤退路线,这在蒋二郎眼中就是完美的行动条件。和谁也不用商量,假如驸马在应该也会如此安排,说不定手段更阴险。
至于说让王浩他们上岸去友好协商的事儿,蒋二郎根本就不予考虑。驸马曾经说过,最理想的买卖方式就是端着弓弩逼着别人满足自己的需求,打不过或者成本太高才会转入面对面商议模式。
现在有达到最理想状态的条件,干嘛非去退而求其次呢。这事儿不用和任何人商议,驸马授予了自己使用武力的最终决定权,连宸娘都不能干涉。
四艘船上参加行动的特种兵全都上了甲板,不可能不惊动船上的人。王浩本来就有心事睡不着,听到船舱里不停有人走动,干脆披上衣服钻了出来,然后就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
甲板上全是人,除了轻微的脚步声之外没有任何多余的响动,就像是一群幽灵,还是拿着武器的幽灵。
女王小娘子,这这是怎么了?面对这些不声不响的士兵,王浩真提不起勇气上前询问,回头向艉楼看了看,宸娘和西迪正站在船长室门口。
王作头不用担心,蒋二叔正要派人上岸帮您洽谈港口的事儿呢,您要是不困就去艉楼上看看谈得如何。不过甲板上风硬,最好还是多穿件厚衣服。
宸娘和西迪就住在船长室里,这里也是唯一在甲板上面的舱室,还有玻璃窗,相对舒服的多。由于甲板上没有灯火照明,宸娘看不清王浩在哪儿,只好冲着舱门方向喊了一声。
王浩急于知道详情,但也不敢如此模样登上艉楼去吹风,冬天的大海晚上非常冷,不光要穿厚衣服,且非产于甘凉路的羽绒服不可。
回到自己舱室穿上羽绒服套上冬靴,再提上一盏汽灯,还没出甲板就被几名士兵勒令熄灭,说是蒋二郎下的令,叫啥灯火管制。
女王小娘子,不经商谈便出兵是不是太过粗鲁,说不定他们愿意让我们靠岸交换货物,如此岂不更好?这让王浩更不高兴了,但有气也不敢和黑衣军撒,只好摸着黑上了艉楼,向宸娘表达着自己的不满。
587 夜袭
借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的,哪有自家的用着踏实。王作头莫要担心,蒋二叔对付他们易如反掌。就是不知道这些人的头领在什么地方居住,会不会讲高丽话。如果语言不通下一步就有些麻烦了,总不能都杀了,那样就没人给咱们干活儿了。
蒋二郎已经带着第一波登陆部队走了,走之前和宸娘大概交待了后续计划,但没说细节。这就是出自同一个系统的优势,思维方式趋同,即便不说细节宸娘也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此事难免会被高丽朝廷知晓,到时候大兵压境,我们岂不是白忙一场。王浩并不发对依靠武力夺取贸易港口,可问题是夺下来容易,能否守得住才是关键。
这里可不是甘凉路和大名府,距离最近的大宋港口也有几千里之遥,根本来不及救援。况且再厉害的海商也不能和一个国家作对,没有成功的先例。
王作头觉得高丽国王得知此事,再派兵前来需要多少时日?这确实是个问题,宸娘还没和蒋二郎就这个情况商议过,想先听听王浩的意见。
一般来讲即便有人渡海告之当地官府,也会先派少量兵将前来查看实情,有蒋将军的黑衣军在,这些高丽兵将肯定回不去,那就还得派更多人前来,这一来一回少说也得两个月。再去开京王城送信,等待高丽朝臣定下决策再次派遣大军前来的话,最快也得半年以后吧
王浩没有当官的经验,更没带过兵,但他社会经验丰富,普通的帐还是会算的,算到最后好像也明白了什么。
不错,最快也要半年以后,很大可能更慢。就算半年,爹爹的另二艘新船也下水了。不用多,三艘大海船就能把这条海峡完全封锁,不管来多少高丽兵也只能去海里喂鱼。王作头,海战不比陆战,靠的不是兵多将广,而是拼谁的海船好武器精良水手训练有素。我爹爹造的船不光跑得快,还是世界上最好的战船。诺,您脚下就是证明。
宸娘已经算继承了洪涛的衣钵,又奸又滑又坏还脸皮厚。但会这几样的儿童团里一抓一大把,最像洪涛的就是她这张嘴和空嘴忽悠人时的气势。
她会个屁的海战,这些都是听说的,但却能说得活灵活现,不光说,关键时刻还得拿出特别靠谱的证据,让人不相信都不好意思。
这是王浩从这艘船开始建造起就发现了无数个新奇事物,其中很多都搞清楚了,至少大概意思懂,但有一个装置至今依旧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谁都说不知道,连黄家老爹也是这个回答。
在甲板两边靠近船舷的地方,隔不远就会有四个手指粗细的钢棍突出船板一大截,上面还套着几个六方形的钢环。
这次出海,船上的水手隔几天就会往上面涂抹油脂,保养的非常仔细,可是他们也弄不明白这些钢棍是做什么用,只是按照吩咐去做。
钢棍和钢环很多人都认识,它们叫螺栓和螺母,用来固定大物件比钉子结实的多,驸马车上也有使用,细一些而已。
螺栓和螺母制造起来比较麻烦,产量不高。以驸马的性格,这么贵重的东西不会平白无故弄了一船当摆设,它们必须有用,还得是大用。
嘿嘿嘿,这叫炮座,用来固定榴弹发射器的。需要的时候把底舱里装的发射器固定在这些底座上,这艘船就会变成战舰,有十六架榴弹发射器的战舰!
既然王浩都跟着来这里了,有些东西也没必要隐瞒,宸娘用脚踢了踢那些拧着螺帽的螺栓,很是自豪。虽然还不知道这艘战舰到底厉不厉害,但爹爹造的东西从来没让人失望过。
侯爷这是早有打算!榴弹发射器王浩也认识,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攻城弩,是新军使用的一种利器,只需把弓弦换成皮兜,攻城弩就可以把霹雳弹扔到几百步远。
到此王浩又想到了一件事儿,来高丽寻找港口恐怕不仅仅是中转站这么简单,就算需要武力保护也不用出动战船。
还不是一般的战船,霹雳弹是什么威力他自然是清清楚楚,连城墙都能炸塌的大铁球,要是扔到对方船上想一想就浑身疼。
不管是不是早有打算,此事对王家和各位海商只有利没有害。就算高丽人告到朝廷那也是一股海匪而已,您看我像宋人吗?这是一笔糊涂账,朝廷对此鞭长莫及,更不会因为道听途说就降罪于爹爹。他们很快就要忙啦,无暇来管高丽人和海匪的破事儿,您们几家就等着去日本赚大钱吧,嘿嘿嘿
如此说来,女王小娘子是不打算回去了?宸娘的解释让王浩大概明白了事情的始末,这些主意显然不是出自小孩子,更不是蒋二郎,必须是开国侯王诜。他怕自己胆小不敢来,才说一半留一半没有以实情相告,有点先斩后奏的意思。
假如真是这样的话,自己确实不用担心朝廷降罪。攻打港口的不是自己占领港口的还不是自己,充其量也就是用自己的海船往这里运送几次货物,外人问起来可以推说不清楚对方底细,仅是买卖而已。
至于说自家的海船为何出现在这里,那太好解释了,遇到大风给刮过来的呗。在大海上谁是海匪谁是海商界限是非常模糊的,朝廷也没要求海商碰上海匪就得和碰上仇人一般拼命,那是不现实的。再说了,谁会来问?谁又知道这是自家的海船?
本王当然要回去,但她们和蒋二叔暂时留下。待我禀明爹爹,再把其他族人也接过来,就在此安家
了。多好的地方,让他们占着浪费了。还得让爹爹帮我起个威风的名字,济州不好听,耽罗更难听!
只要找到合适的港口就立刻返回大名府,这是驸马再三交待过的。轻重缓急宸娘还能分清,此事关系到所有族人的未来,不能任性,必须听话。
侯爷起名字还是很别致的王浩本来想说能不能换个人起名字,但话到嘴边又缩了回去。这群儿童团的孩子视驸马比亲爹还亲,当面诋毁驸马必须很不爱听,哪怕是事实。
就在天空中只剩下一颗启明星时,港口里终于传来的动静,还挺大,连续四声巨响,离着五六里地都能听见。过了不大会儿,港口方向出现了一个亮点,且越来越亮越来越大,着火了。
起锚,该我们上场啦。交待下去,各船拉开一里间距,由湟州号先靠港,其它各船看到岸上的旗语之后再接近。
火光就是信号,宸娘终于松了一口气,蒋二郎的特种部队得手了。别看她和王浩说起来挺轻松,其实之前这两个多时辰里内心的煎熬一点不少,生怕再出意外,女王登基的日子还得往后拖。
到底当不当女王没那么重要,但能不能有一块地方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治理非常重要。这一肚子的想法憋了好几年,迫切需要拿出来晒晒,再憋下去就长毛了。
当湟州号慢慢靠近码头时,港口里就像开篝火晚会一般。中间的几座大房子就是篝火,四周跪着一大片人,没有上千也有七八百,期间还有特种兵端着弩巡视。最外圈才是特种兵,不时有一队队的当地人被押送过来,老老实实跪在圈子里,大气儿都不敢出。
二叔,他们懂高丽话吗?宸娘最关心的就是这个事儿,能交流统治起来就容易,不能交流,计划就还得变。
能听懂,这不都在给天火磕头呢。那几座大房子就是他们星主的宫殿,让二叔手下几颗霹雳弹给炸平了,里面的人一个没跑出来。等大火烧起来之后通译才从俘虏嘴里问出实情,这么大火也没法救了。二叔就照咱商量好的话说,也当一回天兵天将,他们还真信了。不过二叔觉得这些人也太穷了,还不如湟州,连座正经房子都没有,你在这里当女王能成吗?
蒋二郎正坐在码头一艘倒扣过来的船底摸胡子呢,战斗过程极其无聊,总共就七八个当地人试图反抗,一顿弩箭射死之后港口攻防战就结束了。
欺负这些连衣服都穿不全的人太没意思,他们不光吃穿不济,个头还瘦小,远看上去好像一群半大孩子。要不是有些当地女人还抱着娃娃,真以为这是到了儿童团大班呢。
那怎么不成,本王嘿嘿嘿,侄女智珠在握!质疑是不允许滴,宸娘觉得全天下最有本事的人里,爹爹肯定排第一,那她就是第二。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既然敢来必须有依仗,依仗就是皮包里的几个本子。
二叔算是让你坑了,这这不是纸上谈兵嘛!宸娘掏出小本子猛翻,看得蒋二郎头直疼。您都要当女王统治一方了,还得翻书找办法,能靠谱才怪。
588 真神来了
二叔您不懂,这叫套路!爹爹说了,治人如做菜,煎炒烹炸左右就是那么几个套路。侄女这不是头一次做菜嘛,看看菜谱心里才有底。哎这道菜不错,天火二叔这把火放的好,就按天火来,信仰比任何钱都管用,他们估计也吃这套,待我去准备准备!
本子上记录的都是宸娘这些年的学习心得,还有洪涛闲的没事儿时讲的故事,翻来翻去还真有所得,趴在蒋二郎耳边嘀咕了几句,又爬上了跳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