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有毒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第十个名字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我的养女宸娘是一位以色列公主?洪涛一边听眼睛里一边闪金光,无数种联想掠过,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到底北以色列是哪儿南犹大是哪儿他全不知道,但有一个身份好像弄明白了。

    老拉比坐着都有点费劲,喘了好几口气,摇了摇头。

    官人有所不知,北以色列和南犹大都没了我们的祖先就是被波斯人从故土赶走,才流落到大宋,而南犹大国王在海边烧毁了最后一座堡垒,宁死不当外族奴隶。可是她难道说当时并没有全被烧死?下面负责解释的是李耀庭,除了宸娘的来历之外,顺便还把他们自己的来历也讲了讲。

    你们国家的首都是不是叫耶路撒冷?一听宸娘只是个没了国家的公主,洪涛眼睛里的金光立刻就消失了。

    落魄的凤凰不如鸡啊,没了国家,公主的身份就屁用没有了,说不定还有坏处。古人讲究斩草除根,新王朝绝不会留着旧王朝的王族血脉。

    不过这倒不用担心,不管是谁灭了犹太人的国家,他们必须没可能跑到大宋来寻仇。没有了奢望和担忧,洪涛的破嘴又管不住了。

    官人是如何得知?李耀庭的心脏病都快犯了,这位驸马好折磨人啊。

    嘿嘿嘿,我不光晓得耶路撒冷,还知道你们的旧约和哭墙。来,我画给你们看看,这里是汴梁这里是荒漠戈壁这边是高山,然后是个巨大如海的湖差不多了啊,这一片应该就是你们的故土,而这边才是真正的大海。恐怕你们都不知道故乡的摸样了,要是想回去看看,可以到驸马府找我。但回家的代价是非常非常高的,想好了再来,哈哈哈哈老人家,告辞。

    今天应该算是额外收获,洪涛原本也没指望有人能认得宸娘,没想到还真有,自己白捡了一位公主不说,还大概了解了汴梁城内犹太人的情况。

    桌面上蘸着茶水画的那副地图就当是自己付出的报酬吧,看样子对方也同意了,那位老拉比已经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正用脸贴着桌面使劲儿看呢。合算刚才他也在装,这时候也不喘了,连腰板都直了不少。




078 又犯病了
    刚才那些人就是你族人的一支,看到官人的厉害了吧?他们都不知道回家的路,官人我一画出来全傻眼了。

    抱着宸娘在黄蜂和几个壮汉的簇拥下出了院子,洪涛觉得刚才画地图的场面非常有气派,可惜和谁说谁都理解不了,只能忽悠宸娘了。

    宸娘想学本领小姑娘自是抵挡不住洪扒皮的大馅饼,信得不能再信了,恨不得马上就长大,然后骑着大马回家找娘娘。

    官人的本领可不能白学,想学就得听话,官人说吃饭就得吃饭说睡觉就得睡觉说笑就得笑,说哭宸娘做得到吗?

    如果以为这样就算忽悠完了,那真是小瞧了洪扒皮的能耐。他打算一劳永逸,从此之后不用再去哄小孩。

    宸娘想都没想,使劲儿的点上了头。

    笑!洪涛还不放心,得试试效果。

    咯咯咯咯宸娘也没食言,瞬间就爆发出欢笑声,还笑得那么尽兴,把周围的人都弄晕了,谁也没看出来她是装的。

    天才啊,可惜现在没有电影电视,否则你会成为影后的。好了,莲儿,南边那座高塔是什么所在?头前带路,我们去转转!

    宸娘的表现又让洪涛吃了一惊,这孩子都快成神经病了,还是个很聪明的神经病,这更可怕。

    不过再可怕也是很多年之后的事儿了,趁着心情好不如多逛逛,主要是身边有这么多保镖,走在街上很拉风,总算找到点霸街虎的感觉了,必须多感受感受。

    那是清风寺的繁塔,清明时登塔远眺,可览满城春色!莲儿听说要去游玩都快乐开花了,忙不迭的介绍,把她能想出来的好词全怼了上去。

    哦,清明才能去啊那先不去了,回家吧。洪涛也是没溜儿的货,说完之后抱着宸娘就跑,莲儿自然在后面一边追一边笑骂。三十多岁的人了还在大街上逗小丫头玩,引得沿途行人无不驻足侧目。

    所谓繁塔,造型很是怪异,塔基巨大,塔身很小,就像是在一座高台上戳了一个小尖。到底为什么这么建造,朱八斤给出了一个说法。

    他云繁塔和城北的铁塔不同,铁塔是朝廷所建,所以很规制,繁塔是民间筹资建造,差不多弄了20多年才造完,期间由于钱财问题修改过多次设计方案。

    可能是最初资金比较充裕大家心气比较高,所以建造的基座很大,准备能盖多高就盖多高。可是时间一长,很多大投资者都不继续投资了,后期资金不足,干脆就缩减了设计规模,变成了现在这个摸样。

    其实朱八斤说的可能就是个民间故事,高翠峰没来,但黄蜂也略知一二。原本这里是前朝的建筑,古人喜欢站在高处演讲,就造了一个高台,名曰繁台。繁塔是在这个基座上建的,设计之初就是这个德性,本名叫做兴慈塔,百姓们俗称为繁塔。

    不管朱八斤说的对不对,即便是缩减版的繁塔也比铁塔高不少,应该算是汴梁城里的第一高度。

    站在塔顶狗屁风景都没有,光剩风了,就连欢欢喜喜的莲儿也被吹得没了兴致,然后又嚷嚷着肚子饿,但又不想去酒楼吃饭,非要去茶楼喝茶吃小点心。

    洪涛对吃向来没讲究,吃啥都成,点心就点心,只要大家没意见。朱八斤一直都惦记着他的煤炭生意,驸马正事办完了,立刻带着几个徒弟跑了。剩下洪涛四个大闲人,由莲儿带路,直奔她说的那座黄尖嘴茶肆。

    这一走可就远了,从朱雀门进了内城,到了州桥再向西,这条街叫做果子街,因为街南的店铺多一半都是卖各种水果和干果的。

    莲儿所说的黄尖嘴茶肆就在一片水果铺中间,上下两层规模挺大。但它的大和清风楼还不太一样,二楼中间基本都是空的,一楼中间是个舞台。客人们不管在二楼还是一楼就坐,都能看到舞台上的表演。

    表演什么呢?蹴鞠,没错,茶馆里踢球。不是正式比赛,单人双人三人踢得眼花缭乱,但是没有对抗,更像后世的花式足球表演。

    洪涛看得是无滋无味,可莲儿和宸娘看得目不转睛。好不容易带她们出来玩一次,索性就尽兴吧,吃了些点心之后,洪涛端着茶杯走到了二楼的阳台上,看看街景也挺不错。

    黄蜂,对面那一片宅邸是何处?茶肆的位置挺给力,街对面就是开封府衙和御史台,洪涛连市长是谁都不清楚,也就没啥兴趣去关注这个市政府了。

    御史台更得躲得远远的,这帮子御史是属疯狗的,逮着谁咬谁,咬上还就不撒嘴,真惹不起。向西望去,远远的还有一座大宅院,规模比开封府衙和御史台都大。

    都亭西驿黄蜂其实也挺喜欢看蹴鞠的,但在外面驸马走到哪儿他就得跟到哪儿,也只能端着茶杯跟了出来,可眼睛一直盯着茶楼内的表演。

    驿馆?这个名字比较陌生,又勾起了洪涛的一点好奇心。

    辽国使节居住其中黄蜂毕竟不像莲儿那般幼稚,听到驸马又在追问,转过了头。

    哦,大使馆啊,有点意思这次洪涛听明白了,端着茶杯又走回了座位,像是在看舞台上的表演,但两眼的焦距都是虚的。

    这一下午莲儿算是过瘾了,看完了蹴鞠表演又借口要给公主买香粉,跑到了钟楼北面好一顿逛,香粉只买了小小一盒,零食却买了大大的一包,美其名曰宸娘喜欢吃。

    洪涛一反常态,啥话也没说,就这么跟着走,表情懵懵懂懂,有时候和他说话都像是没听见一样,需要喊好几声才有回应。

    黄蜂也搞不清驸马是疯病又犯了还是中了什么邪,好不容易回到府里,驸马突然又好了,但一头扎进书房就不见了人影,连晚饭都是让人送进去的。

    第二天还没等驸马起床,朱八斤又在前堂等上了。吃过了早饭之后,驸马又一头钻进了书房,不过这次是带着朱八斤一起,中途朱八斤急急忙忙出去了一趟,不久又带着两个人回来了。但这两个人都带着兜帽,把脑袋捂得严严实实看不清面容。



079 蜂窝炭
    直到午饭前,朱八斤才带着两个人匆匆离开,驸马也背着手出了书房,交给高翠峰一份名册,封面上写着三个怪模怪样的字:乌金行!

    这是府上的新营生,由八斤操办,无它,贩卖石炭尔。你且去官府帮着办理所需一切,我去琼林苑教教他们如何经营。好像知道自己的行为有点反常,大家也都在琢磨自己在和朱八斤嘀咕什么,洪涛直接把答案说了出来。

    石炭为何还要教授?高翠峰自然知道石炭是什么,汴梁城内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不烧木炭的,因为木炭贵。可贩卖石炭为什么还要教他有点想不明白,那玩意就是一堆黑乎乎的石头,称好重量按斤收钱就是了。

    石炭在别人眼中是石头,但是到了官人这里就能变成黑色的金子,你信吗?一天不吹几句洪涛就浑身不舒服。

    那是自然乌金高翠峰还真不敢说不信,这位疯驸马越来越神奇了,他的脑袋里好像总有数不清的怪点子。

    然也速去速回,别误了官人的大事。其实建立社团的手续让朱八斤自己去开封府办理也没啥问题,这又不是朝廷禁榷的商品。但必须要交给高翠峰去办,这样就省得自己再去向两位宰相汇报动态了,通过他的嘴就等于汇报过了。

    高翠峰去的还真快,不到一个时辰就回来了。可洪涛不在府上,不光今天不在,连续好几天这位驸马都早出晚归,连黄蜂都不带在身边了,每次都是几个朱八斤的徒弟陪着回来,早上再给接走。

    问吧,又不好张嘴,不问吧,是真好奇,直到有一天驸马主动提起此事,这才有了去琼林苑里一探究竟的机会。

    此物状似蜂巢,不知何意?看着正在木板上风干的圆筒状物体,高翠峰两眼已经不够用了。

    从颜色上看这玩意很可能就是石炭,可为什么要把石炭弄成如此复杂的形状,中间还有很多小洞,就不得而知了。

    夏涑好眼力,此物名曰蜂窝炭,极易点燃,只需两把稻草。

    洪涛此时的打扮有点狼狈,袍子上黑乎乎的,袖子挽到了胳膊肘上还用布带绑着,双手更是黢黑。但表情很高兴,看着那几排蜂窝炭,就真和看着一堆金子差不多。

    小人不知此物何用,还望官人明示两把稻草就能点燃的石炭,高翠峰从未听说,但即便是可以也没什么可美的啊,它能干什么用呢?

    哈哈哈哈就知道你得这么问,当初我也是这么问的。来吧,老夫让你开开眼!

    朱八斤比较忌惮黄蜂,但从来不怕高翠峰,一巴掌拍下来差点没把高翠峰肩膀拍脱臼,也不管乐意不乐意,连拖带拉的就给拽进了旁边的房子。

    这几间房子原本是苑中杂役的住所,自打驸马接管了这里之后,除了五郎和六郎带领的一群花匠之外,所有人都被迁到了苑外居住,这里就空了下来。

    此时房中多了一盘火炕和一眼灶台,温度嘛,以洪涛的感觉还是有些低,肯定没到18度。但宋人的供暖标准好像更低,大冬天的屋子里能有个10度左右,别坐着聊天冻手冻脚,他们就觉得非常舒适。

    可识得此物?朱八斤很享受给高翠峰这个文化人解惑的过程,能一句话说清楚也得分成好几个问题。

    大官人急智之作,某自然认得!高翠峰也不含糊,话里话外的捎带着朱八斤让他别得意。这玩意再好也是驸马发明的,和你没半毛钱关系,更没资本拿出来显摆。

    你认得个屁!大官人讲过,光说不练是假把式。你除了嘴好用,全身上下就再没值钱的地方了,可知屋内为何如此燥热?

    吹牛逼的人最恨说实话的,朱八斤觉得高翠峰在赤果果的抽自己脸,说话就越来越不客气,已经开始放地图炮人身攻击了。

    泼才,休要多言,屋中有灶,自然自然

    别看高翠峰双臂没有二两力气,对上朱八斤这个壮汉丝毫不落下风,张嘴就骂,但骂着骂着自己就没声了,凑到灶前上下左右好一顿打量,满脸都是想不通。

    宋朝的文人还真不是只会舞文弄墨的酸文人,他们之所以不惧怕任何人,凭的就是一深本事。会作诗填词会舞枪弄棒会骑马射箭上朝能言国事回家能种地养猪,反正吧,会的越多底气越足。

    一眼灶就可以把整间屋子的温度提高这么多吗?答案是不确定,这得看灶是否烧的旺。眼下灶眼里并没有炉火熊熊,甚至蹲在跟前都感觉不到太多热气,可屋子里为何会有如此高的温度呢,这才是让高翠峰想不通的地方。

    恁地,看你那穷酸饿醋的样子,可是要朱八爷解惑了?要论骂人,高翠峰恐怕真比不过朱八斤,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

    你便于我讲分明!高翠峰先是回头看了看洪涛,见驸马没有插手的意思,只好双手一抱拳,服软了。但抱拳的高度太低,刚到腰,速度也太快,没留意看的话以为他就是抬了抬手呢。

    哈哈哈给我开!尽管高翠峰的礼做得很不到位,朱八斤还是喜出望外,恐怕他还是第一次靠本事让个文化人口服心服,确实比用拳头把人打服过瘾。

    既然都过了瘾,也就不再难为高翠峰,当下从灶台旁边拿起一个铁钩子,哗啦一声就把灶台上面盖的铁板拉开了。

    铁板下面还有一层铁板,然后就是截然不同的内部构造。里面不是灶火,而是两个圆圆的竖井,每眼井中都有一个圆形的东西,上面布满了小洞,每个小洞都呈现出暗红色,很显然是有火,可没有火苗。

    这是蜂蜂窝炭!那些布满了小洞的东西高翠峰见过,不就是屋外木板上晾晒的黑家伙,驸马称其蜂窝炭。

    六块蜂窝炭可燃五个时辰不灭,日夜循环的话应需十块左右,包括两餐还有火炕。诀窍还是此物,想大则大想小则小,官人曰拔火封火朱八斤把铁钩子一放,伸手从旁边提起一口大锅放到了灶上,立刻就有人提水倒了进去。

    这时朱八斤又蹲下身,开始摆弄灶门上的板子。高翠峰刚才也注意到了,这眼灶与众不同,它的灶门是被铁板堵住的,而铁板可以左右抽拉,随时调整灶门露出的缝隙大小。

    十块蜂窝炭,二十斤许只是不知石炭价值几何?

    蜂窝炭的燃烧效果高翠峰眼见为实,无话可说,但是看到朱八斤小人得志的样子,还是忍不住要鸡蛋里挑骨头。想要售卖,光效果好还不成,价格也得适中。



080 公主也很狡猾
    陕西路的炭一秤60文,若是去城外截买,恐50文不到。

    朱八斤既然想做石炭生意,自然是打听好了行情。汴梁城内多用陕西路石炭,由于进入城门要交税,所以城里的价格和城外的价格会相差不少。

    一秤15斤,每斤4文,一昼夜需80文,耗费多亦秤是宋代的一种重量单位,每称15斤,这样算起来的话,高翠峰觉得已经找到了蜂窝炭的致命缺陷,贵!

    你有所不知,此物不全是石炭,其中两成为黄泥,且比直接烧石炭烟小。若把此灶建于房后,屋中只享温热而不必受烟熏灰尘之扰,较之木炭也不落下乘,更无明火危害,可行。

    蜂窝炭是洪涛的设计的,在这些日子里已经听取过朱八斤他们这些底层市民的意见,叫高翠峰来是想多了解一下中产阶级的想法。

    稍微富裕一些的人家可能对价格不是太敏感,但在使用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上要求就更多了。既然是要大批量销售,针对的客户越广盈利前景就越光明嘛。

    蜂窝炭其实就是后世的蜂窝煤,制造起来没任何难度。先用人工把大煤块敲碎,或者干脆购买更便宜的煤末子,然后用石磨碾细,掺入20左右的黏土,用简单的模具直接成型晒干即可。

    但光有蜂窝煤毫无意义,如果没有合适的炉具这东西烧起来并不比煤块强多少,成本还提高了,根本卖不出去。
1...3132333435...3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