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有毒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第十个名字

    过惯了后世各国的各种节日,洪涛对过节兴致索然。一想起要上街购物逛瓦市就脑袋疼,最让他发愁的就是跟着公主进宫与皇家聚会。

    自己除了皇帝基本谁也不认识,更没话可聊,搞不好还得被某位亲戚冷嘲热讽几句,图什么啊。于是就开始找借口,琼林苑的工作性质皇帝肯定心里明白,想必不会因此怪罪。

    娘娘听得大郎有恙甚是不安,平日里不得见到大郎,去一日可否?

    公主从两天前就在准备进宫的衣服,把她结婚时陪嫁的北珠直系都从箱子底翻了出来,擦了又擦,打算漂漂亮亮风风光光的回娘家,以显示小日子过得不比谁差。听到丈夫不打算陪着,顿时就满脸的失望。没有丈夫陪着,穿多水灵也毫无意义了。

    带我谢过娘娘的关爱,此事乃陛下重托,半点闪失都不能有。马上就要开春耕种了,如果出了问题,即便陛下肯原谅,想来朝中大臣们也不会答应。等为夫忙过节气,定为娘子新置珠翠大冠,不比皇后的差,到时候风风光光去见娘娘。

    洪涛当然明白公主的意思,但也只能再对不起一次了。至于说下次很可能还是对不起,谁让自己就烦这种场合呢,除非特别必要,还是能不去就不去吧。

    最终公主还是没能拗过丈夫,实际上她也从来没坚持过什么,连那件北珠直系也没戴,在一脸愁容的王嬷嬷陪同下走了。




088 小富
    不得不说的是公主确实贤惠,心里有再大的不愿也没半点赌气,还把莲儿留了下来。她这一走就是好几天,担心丈夫一个人在家外人服侍不周。最主要的是少了莲儿这个翻译官,丈夫和外人沟通起来多有不畅。

    你今天怎么没喊着去瓦子?不怪官人害你也进不了宫吗?除了对公主的愧疚之外,洪涛觉得也挺对不起莲儿,大过节的害得她也不能进宫去讨赏钱,还得跟着自己东奔西跑喝冷风。

    本来还打算路过州西瓦子的时候抽点时间让她逛逛,买点零食啥的,不承想这次莲儿居然改性子了,半个字也没埋怨,更没提要补偿啥的。

    我才不想去呢,宫里处处要规矩,远不比府中自在,赏钱也没有官人给的多。

    莲儿倒是真实诚,把她的小算盘是怎么打的一五一十都招了。合算她也不想进宫,除了比较拘束之外,更主要的是宫里的红包不够大,哪边轻哪边重她早就算好了。

    没错,还是跟着官人舒服。先去找人去把富姬和朱八斤叫回来,等来了官人帮你要赏钱,他们都是财主了啊!洪涛虽然不打算进宫参加皇家宴会,却打算在家里办个庆功宴。

    前几天公主把飞鹰社和宝绘堂本年的账目都结清了,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光是这两个小打小闹的作坊就赚了近千贯,飞鹰社仅仅开业了三个月不到,宝绘堂更短,刚一个多月!

    一千贯是个什么概念呢?现在汴梁城里的物价洪涛还没全搞清楚,也不打算都搞清楚,就挑几样比较常用的东西来衡量吧,比如吃穿住用。

    先说吃,换成粮食的话,此时汴梁城内一斗米100文左右,一斗小麦80文左右。这笔钱可以买1000石大米或者更多的小麦。一石米差不多是60公斤,那就是60吨大米,够驸马府上上下下几十口子人吃一二十年的了。

    光吃肉的话,杀猪巷里的整扇猪肉120文一斤,羊肉稍贵要150文以上,这也能买几十头肥猪或者上百头肥羊了。

    再说穿,一匹麻布450文;一匹绢1300文;绸稍贵,一匹2贯;罗因为轻,所以一匹要3贯;缎子要5贯;蜀锦最贵,便宜的也要20贯一匹,民间货源还不太足,估计那点产量全送皇宫里去了。

    成衣得分款式和质地,不太好比较。但朝廷发给五品以下官员的棉服要3贯多一件,这差不多相当于后世公务员的工作服了吧。普通禁军士兵一套夏季的服装造价1贯,朱八斤穿的羊皮袄比较贵,需要5贯。

    一双草鞋80文,布鞋50文,皮鞋400文起步。要问为啥草鞋比布鞋还贵呢,因为草鞋结实,穿着布鞋赶路或者干活的话一天都坚持不下来。所以大部分劳动人民都愿意穿草鞋,按照市场经济原则,需求旺盛价格自然要高点呗。

    然后是住,汴梁城做为人口百万计的大都市房价可谓千差万别,就拿许东来居住的外城杀猪巷地区为例,他为何能去慈幼局当义工又不愁吃喝呢?这个问题洪涛特意问过,结果是三个字,拆迁户。

    没错,许东来就是宋朝首都的拆迁户。他的养父母无儿无女也无权无势,但祖上给留下了两座大院子,其中一座就在杀猪巷西侧不远,离外城城墙很近。

    神宗登基不久对城市的防御体系进行了一次大改造,主要就是拓宽城墙边的道路,从城墙算30步以内的建筑全要清理,他家的那座院子就在拆迁范围里。

    给的补偿是多少呢?十多间房一个大院子给了500多贯,许东来就是靠着这笔钱衣食无忧的。至于他那个人力中介买卖完全是子承父业,但干的并不怎么好,没什么进项。

    这是外城边缘地区的低矮民房,只有几间房的小院子价格差不多150贯左右。那内城区的房子是不是要更贵一点呢?

    肯定的,这事洪涛更有发言权,老朋友米芾在开封有宅子,就在内城春明坊,距离旧宋门不远。这座普通院落是20多年前买的,当时花了1500贯。

    那像王安石这样的宰相府得多少钱呢?回答是王安石在开封根本就没房产,一直都是租房子住。不过他租的房子也不小,是以前枢密使的府邸,朱八斤说像那种规模的院子,每个月差不多得60贯租金。

    其实像王安石这样租房子住的北宋官员很多,是常态。因为开封城里的房子价格太贵,只有做到高官之后才有可能靠工资买房子,但也不是说买就买,真要攒上几年。

    据说当年欧阳修官拜知谏院兼判登闻鼓院,相对于国家信访局副局长了,可依旧买不起房子。再加上性格抠门一点,居然在外城租了个比较便宜的小院。由于地势比较低,一下雨就灌的满院子都是水。后来他还在诗中回忆起这段令人尴尬的日子:

    嗟我来京师,庇身无弊庐。闲坊僦古屋,卑陋杂里闾。邻注涌沟窦,街流溢庭除。出门愁浩渺,闭户恐为潴。墙壁豁四达,幸家无贮储。

    大概意思就是说,他到京城没房子住,就在偏远街区租了一个老房子住,但地势低洼经常积水,墙壁都被泡塌了,好在家里没什么值钱东西。

    连副局长都买不起房子,中下层官员就更买不起了,他们也没有王安石的高工资,只能租比较便宜的民宅,每个月租金从几贯到十几贯不等。

    比如说苏轼兄弟俩就都是租房住,然后就经常来找王诜玩。驸马虽然在政治上没什么出路,但驸马府是皇帝赏赐的,价值几十万贯,好大一座宅院还带花园。

    王诜又是五品官,月收入比苏轼高多了,有条件在家里招待好友,顺便弄个聚会啥的。这和后世一些文化人凑到一起弄私人会所办沙龙是一个意思。

    最后是用,一秤木炭重15斤,售价100文左右,夏天还减半;一秤石炭60文左右,同样夏天减半;1000贯能买70多吨木炭或者100多吨石炭,够驸马府烧好几十年的。

    秉烛一条500文,常烛一条150文。秉烛就是白蜡做的蜡烛,可以整根点燃的那种;常烛是黄蜡做的,想点燃必须先融化,像点油灯一般用灯芯点燃。

    一套普通的桌椅价格在4贯左右,普通的莲瓣碗茶杯每个价格从15文到30文不等,洗脸用的瓦缶10文钱一个,冬天灌入热水放到被窝里取暖的铁质脚婆婆1贯钱,莲儿头上的银钗不到3贯钱,公主头上的金钗就贵了,最便宜的也得10多贯一根。

    由此可见,洪涛开的这两个小买卖确实挣了不少钱,按照后世的标准,差不多属于月入几十万的水平。有了这笔相对稳定的收入,明年雇佣人工购买牲畜农具收购花朔的资金基本就靠谱了。

    但这笔钱不能光攥在手里,能挣的同时也得会花。洪涛现在就要论功行赏,充分肯定身边几位帮手的价值,让他们觉得干下去有希望,这样才能再接再厉。



089 年会
    当晚驸马府后苑飞羽堂中热气腾腾,富姬许东来高翠峰黄蜂朱八斤莲儿齐聚一堂,桌子中间赫然放着一具亮闪闪黄彤彤的金属器皿,里面炉火熊熊上面热气腾腾

    火锅,黄铜火锅,和后世的火锅一模一样,只是做工太精细繁琐,锅体上布满了花草纹饰,连封火用的盖板也得是立体的,上面还站着一匹惟妙惟肖的铜铸小羊。

    之所以这么精致,完全是彭大那些匠人的手笔,洪涛只是画了一个草图说明了火锅的功用,结果这些御用匠人就开始自行发挥了。

    按照他们的理念,好手艺人哪怕是做一根火钩子,也得和普通匠人有所区别,必须要充分显示出手艺,否则不如不做。

    火锅这个餐具在宋代已经有雏形了,但模样和后世的火锅区别很大,就是一口厚厚的铜锅放在炉具上,再把各种肉片扔进去煮。宋人管这种吃法叫做羹,各种肉羹和菜羹。

    现在桌子上摆放的铜火锅宋人真不认识,这种吃法也从未尝试过,但火锅用的调料宋朝基本都有。

    宋人把芝麻称作油麻,芝麻酱自然是油麻酱;韭菜花宋人早就有了,民间俗称懒人菜,因为种下去一次就能割了还长,确实适合懒人;腐乳宋人称之为菽乳,味道偏甜一些,但它还是腐乳,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糖蒜是洪涛的发明,他偏爱吃蒜但不喜辣椒,所以入冬之前就用大瓮腌制了糖蒜和腊八蒜,效果还成。味道嘛,说实在的,洪涛真没尝出来古代的蒜和后世的蒜有什么区别,宋人也挺喜欢吃。

    比如说公主,她虽然讨厌吃完之后一嘴蒜味,但又忍不住去尝尝那些绿油油的蒜瓣。这次回娘家就特意带了两小坛驸马腌制的糖蒜和腊八蒜,想去给母亲和哥哥尝尝。

    但她不允许洪涛把腌制配方也送进宫去,如果皇帝和皇太后喜欢的话,就由驸马府提供,不收钱可以,但配方不能给。看不出来,公主的知识产权意识还挺高。

    唯一缺乏的就是辣椒油,这玩意宋朝真没有,不过洪涛压根也没打算去找别的食材代替,因为他自己不喜欢吃辣,自然不会和宋人讲辣椒的事儿。

    除了这几位助手之外,飞羽堂内还有三张同样的大桌子,多一半坐的都是孩子,少一半坐的是以彭大为首的工匠头子。

    他们都是洪涛强令来的,孩子们不必说了,不管吃什么他们都是愿意的。还没开席呢就已经有几个小孩子偷偷抓起桌上的生肉片往嘴里塞,要不是旁边还有两位嬷嬷照拂,估计用不了多久桌上就不剩啥了,有没有火锅也无所谓了。

    工匠们有点费劲,他们脑子里长幼尊卑的思想太严重,尤其是那些御用工匠,等级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死说活说就是不敢和驸马同桌吃饭,一间屋子都不成。

    最终还是富姬会和稀泥,她说按照规矩,皇帝是可以和大臣们一起吃饭的,但皇帝的桌子要高一些,坐的也要高一点。如果让驸马的主桌高一点,工匠们的桌椅矮一点,就不算没规矩了。

    于是另外三张桌子和几十把木凳的腿就倒霉了,都被锯掉了一截。孩子们坐着倒是挺合适,成年人坐上去,怎么看怎么像大号的马扎儿。

    眼看越来越多的孩子都开始把生肉往嘴里塞,洪涛也就不打算再来个开场白,直接开吃吧。先亲手演示了一下这些生肉片子到底如何吃,如果这再学不会,干脆就下桌该干嘛干嘛去吧,太笨了。

    第一碗酒要敬我们的女中豪杰,飞鹰社能蒸蒸日上全靠富姬细心经营,来,满饮!紧接着祝酒词开始了,第一个是富姬,害得她刚把肉塞进嘴里,还没来得急细细品味就囫囵咽了下去,起身端碗,连称不敢不敢。

    这可不是客气,她是真不敢独占这份功劳。飞鹰社到底是怎么回事别人可能不清楚,但她心里和明镜一样。

    之所以有那么多王公大臣对这些球具趋之若鹜,不是飞鹰社经营的有多好,而是驸马前面打的底子太好了。

    尤其是那个会员制,简直就是坑人的不二法门。一年要交一百贯会费,还啥都不提供,仅仅是有资格排队到飞鹰社里的三块场地打球。

    可就这个玩意卖的最好,谁不想有机会和皇帝皇后嫔妃们同场竞技呢,只要想就必须成为飞鹰社的会员。至于说有没有机会,那得看命,这钱赚的真是没谁了。

    事情明摆着,道理就谁都懂了,马后炮谁不会啊。可在驸马决定采用会员制的时候,连她本人在内,就没一个人觉得这种办法可行的。所以说,飞鹰社赚钱与否和经营者根本没关系。

    但这些话还不能讲,因为驸马说了,此时不宜外传,脑子里明白即可。然后这份功劳就平白无故的砸在了自己头上,俨然是驸马身边的第一号干将了。

    第二碗我要敬夏涑,宝绘堂新创不久事物繁杂,即便有朝廷邸报也入不敷出。夏涑拉来了经书业务,且越做越大,乃我所不及也。来,满饮!

    第二张大馅饼砸到了高翠峰头上,他这个荣誉是实打实的。宝绘堂不像飞鹰社有皇家当广告,就连朝廷的邸报印刷业务也是王安石捏着鼻子给的,还不情不愿。

    但短短一个月时间,他就已经拉来了两笔经书的印刷业务,数量虽然不太大吧,但效果很好。据说四大皇家寺院之一的开宝寺也有意想请宝绘堂印制一批经书发往南方,只是由于要图文并茂,目前还在商讨排版和价格问题。

    铅字印刷对图画还无能为力,这就得部分采用雕版了。在这个问题上高翠峰又展示了他的高瞻远瞩,私下和洪涛提过,不要再去雇用雕版工匠,那样利用率太低,不如直接收购一间小印刷作坊,不仅可以拥有雕版工人,还能得到来之即用的印刷工匠。

    其实铅字印刷和雕版印刷只是在排版和油墨上有本质区别,大多数工艺环节是相通的。洪涛当然是首肯了,然后愈发感慨起来,干啥也得有文化啊!

    翠峰受之有愧,学生愿追随先生把驸马算经公之于人高翠峰也不敢有半点自满,宝绘堂对他而言只是个工具,真正魂牵梦绕的还是驸马的著作。

    要说洪涛起名的水平真是太次了,想了半天只憋出来一个驸马算经,也就是高翠峰现在有点盲目崇拜,如果换成沈括在场,指不定得怎么喷这个破名字呢。本来能打100分的书,起了这个名字直接就剩70分了。

    090



090 论功行赏
    这第三碗酒嘛敬东来八斤和黄蜂。你们三人虽然目前还未有成绩,也没有收入,但不要急,咱们才刚刚开始,日子还长着呢。我可以很肯定的说,将来你们三位的成就不在他们俩之下,在我心目中的份量也不比任何人轻,不要妄自菲薄。不用久等,以后每年的这时候大家都尽量坐在一起,看看过去一年的得失,明年此时三位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光赞扬富姬和高翠峰,用这个去刺激剩下三个人吗?洪涛不太喜欢这种拉一派打一派的激励方式。这样做是在内部制造矛盾,然后领导坐山观虎斗收渔翁之利。

    在洪涛眼里,除了自己谁也不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没必要采用这种领导方式,内耗太大,控制不好容易崩盘。

    而且他说的也是实话,别看富姬和高翠峰现在是盈利的主力,两个买卖也欣欣向荣。一旦养虫制蜡和乌金行走上正轨,利润会是现如今的几十上百倍,更别提花膏那种一本万利的坑人玩意了。可惜许东来黄蜂和朱八斤真想不出来自己可以有多大成就,但驸马这么说了也不能反驳,闷头喝酒吧。

    黄蜂最想得开,他压根也没打算建功立业,一个太监能出宫当差见识花花世界就已经算到头了,想太多很容易丢掉小命。喝酒也不是他的长项,倒是涮肉很对胃口,那就甩开腮帮子吃吧,吃一顿少一顿!

    别忙吃呢,还有第四碗酒,我要敬诸位大匠。没有你们,我就算想破脑袋照样是一事无成。先别忙着说不敢当,其实你们当得,比这个还高的赞誉都当得。说说画画谁都会,能把想法变成现实就不是谁都能干的了。在我眼中手艺人一点都不比士人低,甚至还稍稍高一些。以后在我府中作坊中你们就是主人就是东家,不是光用嘴说说,谁若不信可以用自己的手艺入股,也当回东家试试,看看我敢不敢收!
1...3536373839...3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