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有毒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第十个名字

    王冠的调防命令也收到了,皇帝对他可就没那么客气了,真是贬官,罪名和驸马基本一样,因看管御园不利。

    原本的副都虞候连降两级,成了营指挥使,还给配了一位副指挥使,就是带着百十名皇城司亲从官禁军的军史。算上这百十来号,王冠的水虎翼终于足员满额了,五百一十人。

    为了缓解一下王冠的不满情绪,洪涛偷偷让他看了一眼中旨上有关他的内容,然后这个家伙的脸色终于好看点了。

    他这支水虎翼有了中旨上的几句话,立马就从殿前司虎翼军的编制下升高了两层,几乎与殿前司平级了,没有皇帝的手谕谁也不能随意调动差遣。

    而在当地自行就粮就饷这句话更让王冠心潮澎湃,这就意味着他可以随便给手下规定粮饷额度,不用再遵守禁军规定,爱发多少就发多少。没钱没粮咋办?找驸马呗,守着这么一个大财神还愁粮饷吗?

    刚出西水门的时候,船上最欢快的就属莲儿和紫菊了,从船头跑到船尾从底舱爬到顶楼,看到根缆绳都得摸摸。她们俩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出远门,又没有什么任务在身,必须特别兴奋。

    官人,奴家不会凫水但当船队转入黄河之后,两个小丫头叽叽喳喳的笑声就越来越低了,老老实实的坐在驸马身边,脸色越来越白,先忍不住的是紫菊。

    莫怕,有王大人在,多大风浪都可保平安无事。他是猪八戒转世,堂堂天蓬元帅,区区一条小河怎奈何得了。

    这个年代的黄河远比后世要宽阔,浊浪滔天一眼望不到边。自己乘坐的这艘槽船在汴河里也算不得大船,进入黄河之后更像是片树叶,不是很熟悉水情的人肯定会担心。这玩意没治,只能忽悠。

    怪不得王大人总是盯着女眷这边看,登徒子!紫菊一听猪八戒的名号,紧张的神情缓解了不少,取而代之的一丝不屑。西游记的故事驸马已经讲了好久,莲儿最喜欢猪八戒,她却最讨厌猪八戒,真是百口难调。

    胡说,王大人与官人是好友,又亲自驾船护送我等,比孙猴子强百倍!果然,一听有人在诋毁自己的偶像,莲儿立马顾不上紧张了,小腰一插,架势摆足,准备迎接又一轮的猪猴之争。

    莲儿姐姐此言诧异,孙大圣乃是佛身猪悟净不过仙班,本身就差着等级紫菊在抬杠方面独成一派,不急不恼低声细语,全凭内容致胜。




178 居洛官宦(白银4/40)
    齐活,这两个小丫头只要抬上杠,短时间内分不出胜负,暂时会忘记担心害怕,也就不会再来烦自己。此时必须赶紧溜,免得被她们抓去当裁判。

    去哪儿呢?也不远,就在船楼上,王冠还等着看自己的牵星呢。现在太阳刚刚从东边露出个小脸蛋,还不是观测的最佳时间,要等它临近中午时分观测才最准确。

    利用这段时间洪涛正好可以给王冠讲讲什么叫太阳黄经什么是经纬度的概念,具体能听懂多少那就要看他的造化了。

    好在前路漫漫,坐船逆流而上是比陆路骑马坐车舒服的多,但也慢的多。赶上风力不足时就得靠桨划甚至纤夫拉,平均航速不到两节。

    但航运有一个优势,只要天公作美有风,它就能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航行,这样能稍微弥补一下航速慢的劣势,差不多每天也能走50里路。

    槽船所走的路线并不是黄河,从汴口入黄之后,只走了一个多时辰又从巩县钻入了洛水。这样选择的目的只是为了安全,槽船都是内河平底船,适航性比较差又是满载,在大江大河里航行比较危险,风浪稍微大点就有可能倾覆。

    相对黄河而言洛水更窄也更平静,至于说航速嘛,其实没什么大差别,黄河上风大可流速和浪还大呢,背着抱着一边沉。

    八日后的清晨,船队前方出现了一座大城,北宋西京洛阳到了。在五代以前周秦之后,占据中原的各朝各代基本都是在长安和洛阳之间选一个做为都城。再向东几百里把开封做为都城是由梁朝朱温首创,并被宋延续了下来。

    至于说为何不在长安和洛阳当中选择了呢,这和唐末的战乱有关。据说当时这两座城市被毁坏的非常严重,到了光启八年河南尹张全义入城时,洛阳城中已不满百户,成了一座死城,长安则更甚。后人可能是嫌它们晦气,不愿意再花大力气翻建,干脆换个新地方重新打鼓另开张。

    但再怎么说也是多朝故都,底蕴还在,不管是梁朝还是宋朝,都没完全摒弃这两座古城,一致把洛阳设立为陪都。长安地位稍微低一些,但也是重要城市,也就是洪涛要去上任的京兆府,可称得上是宋朝的西大门。

    这里就是隋唐时最大的市集,称作丰都市,也做南市。只可惜物是人非,早就成了农田,再不复当年繁华之景。

    王冠知道驸马是第一次出远门,主动当起了导游,指着洛水岸边的一片田地,一边说还一边捋着胡子,很有指点江山的架势。

    这些天他在船上可遭了大罪,驸马的牵星术确实厉害,只需拿着那个装了几面小镜子的复杂器物冲着太阳祭拜,然后在用鬼画符在纸上一顿乱划,再对照太阳在天空的位置,就可以明确当前的具体位置。

    试验结果他看了多次,不仅位置相差不多,还纠正了地图上的诸多错误。可问题是让他自己摆弄就全瞎了,任何一项都玩不转,无奈只得听驸马的,啥也别想,从头学吧。

    这一学王冠才知道自己又被驸马给忽悠了,最开始额老师居然是莲儿,用这个小丫头的话讲,没有个一两年的刻苦学习,根本就轮不到驸马亲自教授。

    然后堂堂禁军指挥使就成了船上最无知的那个人,整天被莲儿紫菊看着背口诀,最可气的还要输驸马的养女宸娘,她看自己的眼神就和看街边傻儿差不多,每到自己回答不上问题时,就会瞥一眼过来,要多气人有多气人。

    朝廷没派人修修?不用王冠太多讲解洪涛也能看出这座城的破败,它的外城城墙很多地方都倒塌了,历经风吹雨淋了这么多年,有些就是一道几米高的土岗子,根本看不出原来的摸样。

    再往里皇城的大致轮廓倒还在,城门楼也矗立着,但和开封城的规模高度比起来,依旧要差很多。既然是陪都,也不该任其如此衰败,看样子这里的人口数量也不算少,怎么就没人修缮呢。

    这小弟我就不清楚了,据说陛下曾经下过旨,让当地官员自行筹措修缮费用,如果还不够的话,就拆一间修两间,但不能新建。王冠的身份确实很难知道其中缘由,只能是道听途说。

    看来这座西京不过就是挂个名,陛下未曾想过启用,连备用都放弃了。洪涛当然也想不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为何会遭到如此待遇,但从种种迹象来看,不光是神宗皇帝,他老爹爷爷什么的可能都是一个意思。给个名挂着,但不给实际投资,爱荒废不荒废,压根就没想再拿这里当都城。

    官人莫要被外城迷惑,居洛仕宦治园圃而不治城墙,权贵豪绅名流荟萃仅次于东京。翠峰以为过城不入为佳,若靠岸以外城为佳,不入皇城。

    行了多日都没有见到大城市,眼看就要到西京了,船舱里的人都纷纷钻了出来,高翠峰也在其列。驸马和王冠的对话他听的清楚,好像有不同见解。

    哦夏涑此言何意,此城我入不得?高翠峰的话洪涛听明白了,但意思没明白。既然洛阳不像外表看着这么破旧,为什么又不建议入城呢。

    拖家带口的连续航行了近十天,有个大城市活动活动筋骨不是挺好的嘛,还可以为船队补充一些给养。别人都好凑合,但女眷和孩子们每天都要吃水果牛奶零食,养成习惯之后突然没有会很难受。

    现在还没到边关,有条件享受就别太艰苦。其实洪涛自己也想去西京洛阳里转转,好歹是古都,过城不入太可惜了。

    不是入不得,官人有所不知,居洛仕宦在朝堂中为旧党之首,入城后恐有麻烦。高翠峰好像对这个话题很忌讳,左右看了看没人注意才小声解释道。

    夏涑的意思是说这里乃旧党聚集地,都有谁?来来来,我们舱内叙话王兄,先让船队停靠采买,入城与否待定。

    这件事儿洪涛还是头一次听说,合算旧党还有根据地。这种情况在后世也有过,通常抱着两种政治理念的人会分居两座性格完全不同的城市。倒不是说真刀真枪的对着干,而是形成了一种默契。用一句话讲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居。

    洪涛对新旧两党之争不太关注,也不打算表明态度去支持任何一方。但身处朝堂一点都不了解也很麻烦,至少谁和谁是一伙的应该知道。

    不得不说高翠峰真是个怪才,他并没有很好的政治天赋,却有非常非常强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凡是有关朝堂变化的事情他都记在心里。平时没事喜欢看的也都是这类书籍,就像是个数据库,或者叫在野组织部长。

    洛阳城内的政治势力大体分成了两类,一类是祖辈传承于此的本地豪族一类是外来的官宦。前者很希望洛阳重新成为国家政治中心,后者则多是朝堂斗争的失败者或心灰意懒之辈。

    这两类人在主要政治诉求上有很多共同点,其中之一就是都对新政不太满意,所以一拍即合,逐渐就把洛阳变成了旧党的根据地。

    本地豪族有刘氏王氏尹氏和种氏,皆是几百年绵延不绝朝野皆荣的大家族,其中以刘氏家族最为显赫。

    这个家族源起北魏,祖上刘岳曾跟着孝文帝迁都洛阳,到了唐代,刘家祖上刘政会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官居刑部尚书。

    其子刘温叟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五朝,官至御史中丞。其孙刘烨是真宗朝重臣,历任秘书省著作郎,益州通判,右正言,三司户部副使,龙图阁待制,刑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

    目前刘氏家族的掌门人是刘烨的二儿子刘几,此人也是进士出身,但后来改任了军职,掌管过秦凤路,后又转为文职,熙宁变法初以秘书监致仕,深的欧阳修曾公亮赏识,赞其磊落有气节。

    此人生性豪爽,善饮酒洞晓音律,常大集宾客饮至夜分乃止。闲居后更是放荡不羁,常常带着歌姬外出巡游,走到风景秀丽之地就露营在野外,连喝带玩毫不避讳。御史曾经为此弹劾过他好几次,但神宗皇帝都没有下旨处罚。

    外来的官宦家族名声更响亮,首推的就是张知白。他历经太宗真宗仁宗三朝,官拜宰相,还曾在西京洛阳主政多年,子弟门生众多。

    洪涛对张知白知之甚少,如果不是高翠峰提起都不知道宋朝还有这么一位宰相。真正让他认识到旧党势力的还是后面这几位:富弼吕公著司马光文彦博苗授。无一不是宰相和大将军级别的人物,也无一不是旧党的中坚力量。

    除了官宦和豪强世家之外,洛阳也有文化思想领袖级别的大家族,比如说程家,家主叫程珦。瞧人家这名字起的,副相都不干,必须丞相。

    但真正厉害的并不是这位官迷,而是他的两个儿子程颢和程颐。二程,被后世尊称了几百年的理学大师。



179 长安遇险(白银5/40)
    看情形不入城也罢听完了高翠峰的介绍,洪涛的脑袋也有点大了。

    这群人要钱有钱要名有名要资历有资历,还尼玛有文有武,没一个好说话的,连皇帝都拿他们没辙。自己只是路过,万一哪位想找自己聊聊,去了就得听数落,还不能顶撞,不去更失礼,白白得罪人。

    本来莲儿她们都准备好要进城好好逛逛,结果船队突然又杨帆启航了,洪涛这顿埋怨躲都没地方躲,只能推说不入洛阳乃是为了大家好。因为自己刚刚掐指一算明日会有大风,还是逆风,要是不趁夜赶路会误了时日。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政权定都于某个地方,往往先考虑其地理位置的优越与否。比如是否有利于防御外地入侵交通便利和漕粮运输等。唐以前的历代王朝为了预防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其都城多建在关中地区。

    所谓关中既是秦岭以北黄龙山以南陇山以东黄河以西的地区,后世为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五市所辖。

    这里的自然环境非常优越,三面都是山脉,境内还有泾渭浦沛灞涝淆黑等河流,向来有八水绕长安之说,便于灌溉土地肥沃。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江淮地区的农业和经济后来居上。这时关中的地理优势反倒成了制约其发展的缺陷。

    槽船无法大规模逆流而上,只有少数小型船只在不计成本的情况下才可通行。陆路运输到了函谷关再西进也不容易,国家的重心开始东移。

    但长安乃至关中地区并没有像洛阳那样快速消沉,因为有了西夏这个劲敌的存在,关中地区成了西北边境的重要补给站。

    来自全国各地的粮草军械人员都要先运到此地,再向边境各军镇输送,京兆府就是最大的集散中心。

    在洛河上航行了十三天,船队由灞渠转入灞水,总算摆脱了纤夫,从逆流而上变成了顺水而下,速度成倍增加。

    经过这十多天的航行,洪涛亲眼所见逆流而上的艰辛。怪不得大队的槽船都不往西行呢,除了拉纤人数限制之外,连通灞水和洛水的人工河渠也无法通行太大的船只。由东至西大规模运输还要靠陆运,成本高也没辙。

    不过越是靠近长安城河道上的船只就越多,到了灞桥镇码头时,河面上居然堵船了,排了好几里路,全都是等待在码头靠岸卸货的。

    洪涛并没跟着船队等待停靠,灞桥镇离长安城还有三十多里路,轻装简从,只带了黄蜂高翠峰莲儿和紫菊四人,打马扬鞭沿着官道疾驰而去。

    临近中午才在长安城东住进了一家通远客栈,打算先休息休息,顺便等富姬派人来联络。

    这次上任富姬并没随船同往,而是带领驼队从陆路提前半个月出发,先到京兆府打前站。上任的事情不用她管,但非官方的事情需要做很多。比如说接收此处的皇庄,寻找合适开办乌金行的场地寻找合适的货场等等。

    想必船队一靠上码头,她就该得知自己到了,也必须能找到自己。要是连这点本事都没有,干脆还是回开封飞鹰社养老去吧。

    利用等富姬的这点时间,洪涛打算先把长安城转转。京兆府尹之类的地方官就不去拜访了,待到安定下来之后,让高翠峰拿着自己的名帖去转一圈也不失礼数。

    提点坑冶铸钱司是中央直属部门,工作上用不着和地方官交接。一般的提点司肯定有些业务需要地方配合,但自己这个提点司性质不同,不管地方官乐意不乐意都得配合,敢说半个不字中旨和禁军伺候。

    另外洪涛也想明白了,自己和地方官的交往越少关系相处越平淡,大舅哥就越心安。

    假如来了没几天,自己就和当地官员打成了一片,好的恨不得穿一条裤子,大舅哥保证会吃不香睡不着,搞不好也得十二道金牌把自己召回去了。

    此处的瓦子较东京相差甚远,不过食物味道很不错,价格也便宜,奴家喜欢!

    莲儿不光是吃货,还是没心没肺的吃货,根本不去关心自家官人为何会突然跑到这么远做官,一如既往的向嘴里塞着各类小吃,街边有个蚂蚁打架都得凑过去看两眼。

    长安城的宫城和宫殿区早就被战乱夷为了平地,只剩下高大断续的城墙和城楼默默的提醒着人们曾经的辉煌。

    不过城内的街坊倒是部分保存了下来,还有坊墙和坊门,和开封城相比倒有点异国情调。只是大多残缺不全,很多砖瓦都被百姓偷偷拿回家修盖自家房子用了。

    官人,后面有人跟踪,是两个男人,看靴子像公门中人。刚转了两条街黄蜂就发现了异常。

    既是公门中人就不用搭理,我等马匹都有记号,地方官多加关注才是本份,由得他们去吧。一听说有可能是公门中人,洪涛连回头看看的兴趣都没了。

    自己带来的几匹马都是府里的,全有御马印记。这就像后世开着国务院办公厅的公车出现在二三线城市里一样,马上就会引来当地部门的关注。只要对方没有太过激的举动,没必要去纠结这些小事儿。

    依翠峰看好像不是公门中人,官人还是小心为妙。过了一会儿高翠峰有了不同意见,他对在官场上混的人有着天生的敏感,怎么看怎么不像。
1...7374757677...3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