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狂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金属裂纹
我部即将撤离机场,请求火力支援!
明白!
479 节节抵抗(二)
通讯结束,于司令拿起另一部电台的送话器,用平静而有力的声音说道:炮兵,目标机场,火力遮断五分钟!
分散在黄沙河南岸的两个突击炮营,三十六辆105毫米轮式突击炮同时接到命令,迅速通过数据链获得动装兵提供的目标信息。
虫灾爆发前,轮式突击炮一般配属机械化部队,为机枪化部队提供伴随火力,作战任务是反装甲,抗击敌军的装甲部队,打击碉堡工整火力点和掩护步兵突击。
中方是大炮兵主义的坚定支持者,虫灾爆发后,炮兵在对抗虫群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而且炮兵编制灵活使用方便,成本远低于空中打击,在当前形势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战地位。
于是军方开始大量增加炮兵编制,将大炮兵主义发挥到极致,突击炮这种能打能跑火力凶猛的装备尤其受炮兵欢迎,沙源驻军不过一个旅就配了两个营三十六门突击炮。
接到命令后第十一秒,一辆隐藏在两栋楼间的轮式突击炮第一个开火,巨大的爆鸣声中硝烟弥漫,突击炮车身猛颤,炮弹离膛飞向黄沙河北岸的机场。
分散的突击炮近的距离机场五公里,远的距离机场八公里,从不同位置不同角度发射的炮弹飞向共同的目标,几秒钟后,尖啸声撕碎机场上方的空气,三十多枚炮弹在极短的时差内依次落地,爆鸣声此起彼伏,爆炸撕裂狼虫掀翻狼虫崩碎狼虫,密集的虫群在密集的炮火面前不堪一击。
数字化令炮兵如虎添翼,哪怕市区根本没有集中的炮兵阵地,也不影响炮兵齐射的准确性。
之前不是沙源旅不想使用炮兵,而是虫群进入市区后,与守军搅在一起,形成近似于巷战的局面。守军分散在黄沙河北岸各处,虫群的奔跑速度又快,即使部队请求炮兵支援,等炮弹飞过来时虫群早就离开了,因此炮兵自开战以来,一直没有用武之地。
不仅沙源旅的炮兵没用上,三百公里之内还有两个远程火箭炮群可以为沙源提供支援火力,但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卞歌建立的防线不仅挡住了汹涌的虫群,更让虫群集中在防线一侧,进入机场的狼虫越多,炮兵取得的战果就越大。
若不是远程火箭炮的时效性和精确度实在差强人意,于司令肯定呼叫友军炮火,请求火力覆盖。
炮火轰散密集的虫群,卞歌果断命令部队撤出阵地,战士们纷纷跳上装甲车,但并没进入装甲车内,而是将机枪架在车顶,防备虫群突破炮火遮断。
确实有幸运的狼虫成功穿过炮火,可惜数量实在太少,亲自断后的卞歌不过挥了挥手,几辆装甲车上的机枪立刻将尾随的狼虫消灭掉。
部队撤至第一个路口,两辆装甲车分停路口左右,车载机枪和战士们的步枪一齐开火,全力阻挡东西两侧来袭的虫群。
撤退部队的机枪加入战斗,立刻将虫群的前锋压制下去。
卞歌见状在无线电中大声喊道:叶涵,撤!他率领的一中队只有十辆装甲车,前后距离并不远,一眼就看到了死守不退的叶涵。
叶涵挥着胳膊大吼:登车!
战士们立刻上车,两辆装甲车加入撤退行列,随即卞歌下达新的命令,车队中的半数装甲车加速撤离,替换南边几个路口的同伴,接管更多的路口,给滞留北岸的驻军留下足够的撤离时间。
狼虫不断从两侧涌来,队伍步步后撤步步抵抗,渐渐撤往黄沙河南岸。
奇怪的是,车队南边基本上没有狼虫靠近,北侧却有大批狼虫尾随,而机场方向依旧传来密集的爆炸声,难道炮火遮断出现了失误?
就在这个时候,卞歌突然接到来自北都联合指挥中心的卫星通讯:卞歌,你的两侧有大批狼虫,加快速度脱离接触!
接到命令的同时,卞歌还接到了北都发来的实时卫星图像,他清楚地看到了撤退的车队,甚至看到了自己本人。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撤退路线外的情况!
这条路东西方向的岔路都被驻军爆破的建筑堵塞,根本看不到外面的情况,而北都发来的卫星图像上可以看到撤退路线两侧徘徊着许多狼虫,虫群的锋线始终与撤退的车队保持平行。
北都知道这里的情况并不意外,沙源出了这么严重的问题,北都不可能不关注沙源的情况,搞不好天上不止一颗卫星盯着沙源。
卞歌赶紧命令部队加快速度,车队渐渐脱离虫群的追逐,可是前方的驻军来得及撤回南岸吗?
稍稍拉开一点距离之后,卞歌赶紧联系沙源指挥部,将坐标传给指挥部后,请求火力遮断撤离路线,为驻军的撤离争取时间。
于司令自然不会推脱,马上命令炮兵把所有炮弹全部砸在新目标上。
此时炮兵已经消耗了三分之二的炮弹,通过数据链的共享获得新的目标数据,而且射击数据一直在向南移动。
炮兵再次发出愤怒的暴吼,从天而降的炮弹准确无误地落到撤退的装甲车队后方,淹没紧追不放的虫群。
卞歌并未松懈,扭头看向南方,已经可以看到沿途向黄沙河方向奔跑的驻军士兵。
以车队的速度,用不了多久就能追上撤离的驻军,这些战士肯定跑不过凶悍的狼虫,即使没有后面追来的虫群,他们也跑不过左右两侧包抄而来的狼虫。
再有一公里就能赶到黄沙河上的大桥,无论如何不能眼睁睁看着战士们被狼虫淹没,卞歌大声命令:全体注意,都给我下车跑,车让给友军!
装甲车丝毫没有减速的迹象,训练有素的动装兵好像玩特技一样自车顶跳下,双脚触地的同时迈开大步飞跑,与装甲车的前进方向保持一致,连速度也一点不差。
所有动装兵都知道,跳车的时候面对前进方向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安全,背向或者侧向更加危险。
480 节节抵抗(三)
冲在最前面的装甲车已然追上飞奔的驻军士兵,伴随装甲车的动装兵立刻行动起来,几个战士追上装甲车,一把扯开装甲车的后门,另外几个人突然冲向飞跑的普通战士,一把将他们扛在肩上,大步追到装甲车后,将战士们塞进装甲车。
许多战士直到坐进车里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塞进车里的战士越来越多,车中的空间越来越狭窄,驾驶员大声呼喝:往里面挤,挤不下就上车顶——
战士们如梦初醒,纷纷爬上车顶,车顶转眼间就趴满了人,等车里再也塞不下人,机智的动装兵们干脆让战士们抓住装甲车外的固定环,让他们吊在车外坚持一会儿。
反正距离大桥也不是很远,只要坚持一小会儿,就能赶到安全地带。
趴在车顶的战士们立刻伸出援助之手,抓住战友的胳膊,
定员不到十人的装甲车,最后里里外外硬是带上了三十多人,就连车头上都吊着两个战士,搞得装甲车看起来颇像阿三的火车。
不过甭管像什么,能把人带上的办法就是最好的办法。
后面的装甲车有学有样,以最大限度最大努力带上沿途的战士们,居然只用了十几辆装甲车,就将驻军滞留北岸的战士们全部带走。
卞歌下达新的命令,奔跑的战士们一分为二,跑在前面的三分之二加速冲向大桥,拖在后面的三分之一重新登上装甲车,架好机枪继续警戒。
虫群并未突破炮兵的火力遮断,但卞歌喜欢自己掌握局势,而不是把主动权交给可能搞砸的友邻部队。
行驶在最前面的头车终于开上大桥,紧随其后的装甲车一辆跟着一辆,就在卞歌乘坐的装甲车驶上桥面的时候,遮断虫群的火力戛然而止。
不是炮兵停止开炮,而是连续两轮炮击,打光了突击炮的存弹。
实际上,即使炮兵有足够的炮弹也没什么用,虫群正从左右两侧兜向桥头,停止炮击不过是把后方也加上而已。
最后一辆装甲车驶上桥面,汹涌如潮的虫群紧追不舍,卞哥平静地命令断后的装甲车开火。
沙源大桥双向四车道,宽度将近三十米,拖在队尾的几辆装甲车默契地变幻队形,从前后尾随换成左右交错,再变成齐头并进。
每辆车上最少架着两挺机枪,一字排开的四辆车同时开火,八挺机枪形成的火网虽然远远不如机场防线,但封锁桥面绰绰有余。
卞歌有意压低速度,让队尾几辆车与虫群的速度保持一致,始终保持若即若离的接触,借机大量杀伤狼虫。
城市巷战对任何一支军队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人类与虫群的巷战相对简单,却同样面临着诸多困难,最麻烦的地方就是敌我双方犬牙交错,难以发挥人类的重武器优势。
然而在这座大桥上,虫群密度空前集中,桥两侧就是浑浊的滚滚河水,地形对人类一方极其有利,只要是个长脑子的指挥官,就知道该怎么对付虫群。
断后的四辆车渐渐脱离队伍,跑在有面的装甲车以最高速度通过大桥,车队驶上南岸,叶涵站在桥头厉声嘶吼:快快,车上的人都下来,装甲车都过来,开到桥头排成一行——其他人自由选择阵地,快快快!
三十多辆装甲车马上在南岸排开,就连辅助车辆都找了个能看到桥面的地方做好射击准备,战士们更是第一时间接管驻军守卫的桥头掩体。
不过车队拉开的距离并不远,部队还没做好准备,断后的部队已经驶离桥面,虫群与桥头的距离不过五六十米。
开火!叶涵一声令下,已经做好准备的三辆装甲车和十几个动装兵一齐开火,密集的子弹迎头泼向冲锋的狼虫,虫群好似迎头挨了一棒,交锋的势头为之一缓。
仅仅一个呼吸的时间,又有两辆装甲车和七八个战士加入战斗,一些没来得及找到掩体的战士,干脆停在桥头或站或跪,向扑来的虫群全力射击,将尽可能多的子弹射出枪膛。
大概七八秒钟的时间,卞歌麾下的所有人员全部投入战斗,机炮并列机枪步枪机枪,所有武器一齐开火,就连辅助车辆的驾驶员和炊事员,都端着步枪不断开火。
动装兵里没有弱者,哪怕驾驶员炊事员也有极强的作战能力。
驻军派了一个排守卫桥头,负责指挥的少尉军官很想命令部队加入战斗,但实际情况是用不上驻军。
虫群无往不利的冲锋被动装兵强悍的火力硬生生压住,每一秒钟都有数十甚至上百只巨虫死亡,锋线上堆满了狼虫的尸体,后面的狼虫必须爬上高高堆积的尸山,才能看到河岸上的人类防线。
尸堆的高度很快就超过了大桥两侧的护栏,拥挤的虫群在尸堆后面挤成一个大疙瘩,左右两侧的狼虫不断被同伴挤落桥下,下饺子一样摔入深达数米的水中,激起的浪花一朵接着一朵,几乎看不到间隔。
驻军少尉终于找到了一件差事,命令战士们守住河岸,防止水中的狼虫上岸。
狼虫名字里虽然有个狼字,但本质上依旧是虫子,这东西压根儿就不通水性,摔进水里的狼虫愣是没有一只懂得划水,一个个载浮载沉的漂在水上,挥爪子也好,咧嘴巴也罢,就是没办法控制身体,没多一会儿,桥下的水面上就漂起一片淹死的狼虫。
一声雷鸣般的沉闷巨响自上游传来,即使潮水般的枪声都遮盖不住,众人愕然发现,上游几百米外的另一座跨河大桥中段烟尘腾飞,无数碎裂的混凝土块天女散花般飞落,大桥从中断成两截。
桥面上的虫群在爆炸中损失惨重,后面的狼虫不管不顾地向前挤,靠近大桥断端的狼虫被同伴挤落桥下,成群结队地落入水中。
稍候,又传来一次声势稍小些的爆炸,可以看到上游更远处一座大桥的爆炸景象。
481 爆破
守桥的少尉突然冲进桥头掩体,又抱着电台冲出来,拿起送话器一通狂喊,却怎么也听不清指挥部的命令。
少尉灵机一动,钻进一辆装甲车关死后门,枪炮声隔绝在外,他终于重新与指挥部建立联系:指挥部,我是沙源大桥——
沙源大桥,炸桥!
是!少尉冲出装甲车,将电台往通讯兵怀里一塞,拔腿就往桥头跑。
不明所以的战士们同时怔住,随即不约而同地追了过去。
少尉又一次冲进掩体,揪出角落里的起爆器,将两根导线缠在接线柱上,快速摇动摇把直到指示灯点亮,随即果断按下起爆开关。
抬头看向大桥,期待中的爆炸景象并未出现,少尉的表情顿时凝固,他不死心地再次按下开关,依旧没有任何动静。
这怎么可能?
少尉腾地站了起来,捋着导线就往桥头跑。
他的任务不单单是守卫桥头,更重要的是必须在接到命令后及时炸断大桥。
少尉正好从叶涵身边跑过,被手疾眼快的叶涵一把揪住:你干什么?给我滚回去!
首长!少尉急红了眼,爆破,爆破没动静!
叶涵一看他手里的导线就什么都明白了,一把将他扔到身后:胡闹,给我老实呆着!
少尉一个踉跄摔倒在地,差点急哭了:这是我的任务!
现在是我的了。叶涵扯了扯导线再看看桥面,根本没有查线的可能,愤愤地怒斥,你丫就不知道弄个遥控起爆器?
遥控的都分光了!少尉辩解道。
叶涵压根儿不听他解释,冲到卞歌身边几句话把情况解释一遍。
卞歌瞅瞅一脸委屈的少尉点点头,一个通讯直接与北都建立联系:雷霆呼叫指挥中心,收到请回答!
指挥中心收到,请讲。
请求火力支援,炸断黄沙河大桥。卞哥根本不用上报坐标,指挥中心可以通过卫星定位申请人的位置,判断申请人的情况。
指挥中心明白!说罢切断通讯。
一百多公里外,两架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接到支援作战命令,两架战机立刻开始爬升,以最快速度跃入万米高空,进入超音速巡航状态,以20马赫的速度直飞沙源。
沙源市内,军队与虫群的厮杀仍在继续。
此时黄沙河上的六座大桥已经爆破了五座,只剩下沙源大桥完好无损,虫群从各个方向涌向沙源大桥,北岸到处都是拥挤的狼虫,其数量之多密度之大令人咋舌,想不通这么多虫子到底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沙源指挥部不断询问这里的情况,质问为什么没能爆破大桥,并且向少尉下达死命令,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炸掉大桥,确保南岸的绝对安全,哪怕是死,也要先把桥炸了再死。
军令如山,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少尉几乎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再次冲向大桥,结果自然不必多说,被叶涵一脚踹了回去。
少尉恨不得一头撞死在叶涵面前,完不成任务,他非上军事法庭不可,如果因为大桥没能及时爆破影响了沙源市的整体防御战略,罪责还要更重几分,这样的重的责任绝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少尉扛得住,说遗臭万年也不夸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