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甲壳狂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金属裂纹

    又切出一块冰矿,叶涵托在手里仔细观察,发现冰块上层的杂质最多,下层的杂质相对偏少,这个现象立刻引起了他的兴趣,马上把冰块扔在一边,继续向下切割,从冰面下一尺多的位置取出冰块继续观察。

    新取出来的冰块明显比表面冰层通透一些,头灯的光照在冰上,冰中的杂质就像一片迷雾,勉强能看到冰块里有两个拳头大小的空洞。

    随手将冰块扔在一边,叶涵继续向下切,大概切到一米多深的时候,冰块的通透度大幅度提升,冰中的杂质明显降低。

    叶涵不禁兴奋起来,继续向下切。

    临时基地只需要水,不需要水里的杂质,冰矿送回去之后必须进行加工处理,冰中的杂质越少就越容易处理,还能降低水处理设备的磨损。

    于是叶涵越挖越沉,没多一会儿,就在冰湖上切出个三米见方,一人多深的冰坑,扔出坑外的冰块到处都是。

    等段志阳和许华返回冰湖时,只看到坑外乱七八糟的冰块,却找不到叶涵空间在哪儿。

    恰好叶涵甩手扔出块边长一尺左右的冰块,砸在冰堆上吓了两个人一跳。

    段志阳在无线电中喊道:叶子,你这是干嘛呢?

    叶涵从坑里跳出来:左边的都不要了,右边的统统装车!

    呦,两边的还不一样?

    底层的质量更好。叶涵说,我打算继续往下面挖。

    段志阳调侃道:老高那边挖墙,你这儿挖坑,你是打算跟一组比速度,先挖出个地下基地怎么着?

    挖基地我还用往外送冰块么?直接在底来融了不是更快?少废话,赶紧装车,我还有两个小时的空气呢,咱们多运几车回去,看看能用几天。叶涵说。

    临时基地眼下用的都是循环水,虽然经过处理的循环水没有任何异味儿,可是每一杯水都是所有人的尿液集合,每每想到这里,叶涵就会发自内心的腻歪。

    别让我知道这玩意到底是谁发明的!

    叶涵在心里如是说。




544 月球一日(六)
    工作继续,三个人分工明确,一个多小时后,已经向基地送了七车冰矿,大概十立方的水冰。

    叶涵还剩下半小时的空气时停止工作,随月球车一起返回基地,这时距离早餐四个小时,已经到了午餐时间。

    三个人返回生活舱脱掉宇航服,简单清洗后准备就餐。

    叶涵一进餐厅就看到了一组的半数人马,不禁好奇地问道:怎么只回来一半儿?

    方旭无奈地扯扯嘴角:人休息设备不休息,老高他们还在工地上呢,一会儿吃完了我们过去换他们。

    叶涵坐在方旭身边,关心地问:他们的空气够吗?

    我们带了气罐,等情况熟悉了我们还得细分一下,四组人全天循环,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施工。

    叶涵咝咝吸气:这可真是真是什么根本没必要说,所有人都明白月球基地的重要性,能提前一天投入使用,就能节约巨额的资金和海量的资源。

    国家送到月球上的每一个人,都经过最严格的政治审查,连续施工算什么困难?甭说是一天四班换岗施工,就算二十四小时一班也没问题。

    或许四小时一班在地面上看来没什么困难,甚至会认为这样的安排很轻松,但是在月球上,四小时一班没那么简单。

    宇航服携带的空气最多使用五个小时,四小时一班是非常符合实际情况的安排。

    另外,排泄问题就是个大麻烦,这个话题虽然不登大雅之堂,却是个实际存在,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

    宇航服可以吸收尿液,但不能处理大号,所以规定所有人离开生活舱之前必须清空存货,避免出舱活动期间需要大号,腹泄泻者一律排除在任务之外总不能工作干到一半儿,急匆匆的返回生活舱上厕所吧?

    若是四个小时一班,小号可以尽量等到换班后回生活舱解决。

    还有就是穿宇航服施工也不容易,虽然在月球的重力偏低,航天员穿上宇航服的全重与在地面上的体重差不多少,可这一身的装备却要额外消耗大量体力,哪怕只是操纵机械设备,也不像想象中那样轻松。

    方旭也跟着叹了口气:你们那边怎么样?

    还行吧。叶涵说,这地方的冰也挺复杂的。

    袁羽端着盘子走进餐厅,大家立刻迎上去,七手八脚地把午餐送上餐桌。

    中午的伙食很简单,米饭,鱼香茄子加回锅肉,依然是定人定量。

    大家沉默地吃完午饭,方旭等人吃完后马上返回工地替换同伴,叶涵犹豫了一下,也叫上段许二人离开生活舱。

    水处理舱位于生活舱和菜园子之间,上午送回来的冰块就堆在处理舱外,方形的整整齐齐码在一边,不规则的直接堆在一起。

    打开水处理设备的外壳,露出内部大约半立方的空间,叶涵呲着牙瞅了瞅,发现第一批送回来的冰块大多体积超标,根本放不进去,干脆将低质量冰矿全部放弃,直接把杂质少的冰块放入容器,再把盖子严严实实地盖好。

    做好准备之后,叶涵启动融化功能。

    这个东西本质上就是个大号微波炉,专门用来融冰的设备。那个不起眼的盖子其实是个气密门,可以保证容器内部的压力。

    随着微波的加热,容器中的冰块渐渐融化,由于容器内完全没有气压,刚化出来的水立刻进入沸腾状态,水蒸汽迅速提升容器内的气压,令新融化的水不再沸腾。

    没多一会儿,所有的冰全部融化,融冰程序自动结束的同时,过滤设备启动,容器内的水迅速流走,只在底部留下一层泥沙。

    水进入设备之后,必须经过几道过滤程序,并且严格检测水质,不仅要检测成分防止残留放射物质等有害物质,还要检测体积和质量,确保采回来的水中不含重水。

    别怀疑,就是检测重水含量。

    重水与轻水的区别很只是重水的氢原子里多一个中子,二者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物理性质略有区别,按说重水进入人体不会出现任何异常,完全不必如临大敌般刻意检测。

    但是这个世界上的情况就是这么诡异,完全没有毒性的重水,进入人体后居然会在体内积累!

    重水中多出来的中子并不起眼儿,可是这东西令氢原子的重量提高一倍,各种化学键得到增强,在化学反应中会发生减速。

    也就是说,轻水进入人体后会正常排泄出去,而重水却会在体内住下来,若是体内积累的大量重水,重水就会干扰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代谢的速度,届时需要快速分裂的细胞组织就会出现不该有异常。

    就连横行霸道的癌细胞,都会因为重水的积累而延缓扩散,只是减慢的程度有限,不能用来治疗癌症。

    重水在地球水中的含量约为002,不会对地球生物造成影响,但月球上的水冰来源成谜,鬼才知道冰里究竟含有多少重水,甚至有可能完全由重水组成,所以必须严格检测,排除任何可能存在的隐患。

    在地球上可能是杞人忧天,在月球上却有可能直接威胁航天员的健康。

    检测结果惊呆了叶涵等人,冰矿中的重水含量居然是地球水的三十多倍!

    虽然06对人类应该没什么影响,还可以通过水处理设备将重水分离出去,但是其他方面的影响就大了。

    这东西核反应堆的慢化剂和冷却剂,还是生产核武器的重要原料!

    小行星撞击事件之后,全球各国的核武器消耗得七七八八,储备的核原料也所剩无几,对核原料的需求大得不可思议,就算将分离出来的重水直接用飞船送回地球,都是一笔再合算不过的生意。

    不过地球发射飞船成本太高,只要月球必须具备一定的制造能力,完全可以用结构非常简单的飞船向地球输送原材料。

    再往深处想想,月球没有大气层,月球基地完全可以在地上打一个足够深的洞,铺上足够长的电磁轨道之后用来发射飞船。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办法是人想出来的。



545 月球一日(七)
    叶涵等人不敢怠慢,马上在无线电中喊道:老高你在吗?收到马上回话!

    高凯的年纪比叶涵大得多,直接叫老高好像不大礼貌,但是具体情况必须具体分析。

    高凯是上校军衔,叶涵在升空名单确定之后军衔也上调一级,两个人都是上校,不存在级别上的高低。

    之所以所有工作全部由高凯安排,一是因为高凯到月球的时间比较长,了解这里的情况;二是高凯的年龄比较大,更加成熟稳重,因而被地面任命为临时负责人。

    安排叶涵领导三组,与叶涵的上校军衔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而且叶涵将来要负责整个基地的安全问题,不管怎么看都是预定的基地高层之一,虽年龄了一些,但是高凯还不至于狭隘到只看年纪的地步,大家在职务上有高低,生活中却是同伴,是朋友,是相依为命的战友。

    这鬼地方就那么几个活人,大伙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没必要搞上下级那一套。

    高凯还没吃完午饭,听到呼叫之后立刻放下筷子:我在,什么事?

    第一批冰刚检测完,重水含量百分之零点六,怎么办?

    这么多?高凯同样大吃一惊,全都检查过了吗?

    他是经过几年航天训练的航天员,上的不是叶涵那种成班,对这一类知识掌握的非常扎实,立刻意识到其中的问题所在。

    其他人也都停了下来,一齐看着高凯。

    他们就算不明白其中的缘由,至少能看到高凯的表情。

    没有,刚化开第一炉。

    马上查剩下的,我现在就过去!

    袁羽赶紧阻止:先吃完!

    不吃了。高凯一阵风般跑出餐厅,气得袁羽一个劲跺脚。

    在地球上糟蹋粮食是浪费,在月球上糟蹋粮食简直就是犯罪,还是十恶不赦那种。

    其他人见状不敢怠慢,赶紧跟着跑出去,袁羽差点没气死,结果一股火劲刚上来,就听到高凯的声音:你们跟过来干什么?都给我回去吃饭!

    几个人又乱糟糟的跑回来,三口两口吃光剩下的食物,投胎似的飞快跑掉。

    他们几个没跑去穿宇航服,而是挤到狭窄的舷窗上,争着看水处理舱那边的情况。

    只是光线昏暗,除了摇晃的头灯之外,再也看不清旁的。

    舱外的叶涵结束通讯之后,马上打开融冰机的盖子,容器内的压力骤然降低,残余的水立刻沸腾带走热量,徐水迅在容器底部冻结。

    叶涵把融冰机内胆提出来,倒扣在地上拍拍桶底,倒掉残留的泥沙,装回融冰机后搬了几块冰放进去,带着几分忐忑和期待启动融冰程序。

    高凯赶到叶涵身边问道:情况怎么样?

    刚放进去,还得等一会儿。叶涵。

    高凯盯着融冰机,眼睛就像粘在盖子上一样怎么都挪不开。

    他的目光透过盖子上的玻璃,清楚地看到冰块正在融化,升腾的雾气渐渐填满融冰机。

    少顷,冰块终于全部化成了水,内部设备将水抽出融冰机,开始分析水的成分。

    高凯的眼睛立刻转到分析屏幕上,死死地盯着一动也不动。。

    那块屏幕只显示分析结果,不显示分析进度条,高凯却毫不在意,耐心地等分析结果。

    他太清楚6的含量意味着什么。

    分析结果终于出现在屏幕上,高凯像脱缰的野狗般一个箭步冲过去,眼睛几乎贴在屏幕上:还是6叶涵,马上跟我回去开会,段志阳,许华!

    到!

    你们俩留下继续分析,所有样品全部分析一遍!

    是!

    高凯扭身就往回走:胡良,马上回生活舱开会!

    无线电中传来胡良的回复:收到,马上到!

    几步返回生活舱,几个扒舷窗的队员马上围过来帮忙高叶二人脱宇航服,几分钟后,几个人一齐进入餐厅。

    高凯在无线电里急切地问道:胡良,你在哪儿?

    菜园子,穿衣服呢。胡良回答。

    宇航服穿脱都需要一点时间,而且每一次都必须进行必要的检测,没有任何问题才能出舱,刚刚高凯头脑热,压根儿没检测就冲了出去,要是被地面知道了免不了挨个处分。

    那你先在无线电里听着。高凯。

    好!

    高凯抬起头来:同志们,三组取回来的冰里含重水6,你们理解这个含量的意义吗?

    大家都没话,疑惑地看着高凯,就连叶涵都不例外。

    叶涵只知道冰里重水含量高有好处,但是具体有什么意义他就不上来了。

    高凯没想卖关子,自问自答道: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用非常低的成本分离重水,可以大量生产重氢重氢和氦3的聚变反应不产生中子,你们可能还不知道,基地主反应堆就是磁约束聚变堆,主燃料就是重氢和氦3!

    众人恍然大悟,大家怎么也经过半年多的航天培训,水平再差也知道二代核反应是什么。

    叶涵诧异地问出大伙的心里话:老高,可控核聚变完成了?

    高凯摇头:上面有这个计划,肯定是有技术方面的突破,不定也是国际合作出的成果。

    不是实验堆吧?叶涵忧心忡忡。

    应该不是,我知道这事儿之后特意了解过。

    磁约束堆可靠吗?

    不清楚,应该没问题。高凯,这东西靠磁场约束聚变反应,月球温度低又没气压,可以轻松实现导,这一点对磁约束堆非常重要咱们现在讨论的是重水,不是聚变反应堆,我又不是搞反应堆的,有什么问题会后自己查资料!

    叶涵咧咧嘴:我可不想屁股底下天天坐着个大号氢弹。
1...228229230231232...8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