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剑侠传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夏剑心
荀玉鹤又道:“当今的满清皇帝康熙眼看各处藩王势力坐大,时日长了,恐生异心,为了巩固江山,便于数年前便提出了削三藩的策略,对于削藩一事,广东的尚可喜、福建的耿精忠尚可勉强接受,可云南的吴三桂便不干了,他自侍功高爵显,拼了老命,当了汉奸受到万人唾骂,好不容易才挣来的富贵,怎可甘心就此失掉,大怒之下,便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起兵造反,他打着兴复明室的大旗,这一来便契合了许多汉人心中夙念,一时间各地群起响应。耿精忠、尚可喜对清廷的削藩本来便极为不满,眼见吴三桂举事,趁机遥相呼应。三家藩王联手,只一年不到的时间,便攻克了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等省,清兵节节败退,满清江山已经岌岌可危。”
李相如刚要张口说话,只听荀玉鹤长叹一声:“战火一起,最可怜的还是老百姓,又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那吴三桂虽然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但他当年将山海关打开,迎接清兵进关,成了不折不扣的卖国贼。如今又为了削藩事宜,起兵反清,从者虽众,但究竟结局如何却尚不能得知。可惜如今前明朝朱家无后,否则便可借此机会匡复明室,复我汉人江山,将鞑子赶出关外。”
荀玉鹤顿了一顿,说道:“你武功初成,此时正是学有所用的大好时机。你师公本为前明旧臣,明亡后才到武当出家,但他老人家无时无刻不思考反清复明大业,无奈时机未到,抱憾而终。你是我武当弟子,你师公对你另眼相看,你可借此机会参与到反清复明的洪流中,完成你师公未遂的意愿。”
李相如躬身道:“相如身为汉人,又是武当弟子,绝不辱没武当侠名,也绝不会辜负师公、师父厚望。”
两人此番谈话过了两个月左右的一天深夜,李相如正按照《无为心法》中所载的运气
一四八 太极神剑(21)
可怜几个蒙面人,连十招都未走完,便都负伤,又被制住穴位,只得乖乖束手待擒。李相如伸手唰唰唰几人的面巾扯下,借着外面照进的月光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几人竟是青云、青沙、青石、青溪、青水五人。
李相如愣住了。这时忽听门外有人哈哈大笑。武当三鹤及陈云鹤走进屋来,后面还跟着璇规。李相如诧异道:“师父,师叔,这……这是怎么回事”
荀玉鹤并未答话,出手如闪电,啪啪啪几掌便将五人被封的穴道解开了,对青云等人道:“你们都负了伤,还不赶紧上药包扎。”几人应了声是,望着李相如鬼魅地笑了笑,相互包扎起伤口来。
荀玉鹤这才说道:“近些日子你的武功进展很快,我对你师叔公及几位师叔说起,他们犹自不信,我们为了验证一下,故而命青云等人试探你。一试之下,果真不错。”说完与罗飞鹤等人相视一眼,又笑了起来。
青云道:“我白天哄你说师父派我下山办事,便是要让你一人毫无防备,这一切都是师父有意安排。”
荀玉鹤看到插入墙中的长剑,走近前去,提起右掌在剑侧的墙面上一拍,只见那柄长剑被他掌力一震之下,“得”地一声从墙里便飞了出来,荀玉鹤伸出左手一把抓住,顺手递给青石,说道:“幸好是一场戏,如果你相如师弟真是敌人,你的小命便难保了。”他这一掌暗含了太极掌力、武当绵掌掌力、《无为心法》至上内力,数种绝顶功夫融为一体,虽然轻描淡写的一拍,但所产生的力道、力度无不恰到好处,妙至分毫,在场人都是大行家,一看之下,不由得佩服不已,所有人都异口同声喝彩了一声:“好!”
青石脸上一红,伸手将剑从荀玉鹤手中接过,低着头说道:“弟子武功低微,真是惭愧!”
李相如不安地说道:“我不知道师父有意试我的武功,下手不知轻重,让师兄师弟受了伤,这个太过于冒险……真是对不起了!”说着对青云等人躬身施礼,说道:“各位师兄师弟,我下手不知轻重,伤了你们,还请见谅。”青云受伤最轻,只被青水的剑刺破了些许皮肉,笑道:“相如师弟,你真厉害。还好我们先便猜测到了,因此所有的暗器都是木制的。”弯腰将一枚木制的飞刀从地上捡起,扬着给李相如看。说道:“如果是真的,怕是要出人命。”众人都笑了起来。
罗飞鹤道:“为了试出你的真功夫,我们不得不冒一点险,但下手时都是容了情的。看得出来,你虽然被蒙在鼓中,但从一开始便手下留情,最多用了两三分的功力,可见你心地仁厚。”
李相如舒了口气,说道:“我真是笨得可以,既是同门师兄弟,一出手便可看得出招式路数,我竟从头至尾没能发觉。”张白鹤道:“这是我和你师父师伯商量好的,故布疑阵,有意隐瞒本派武功招式,只命他们将懂得的别派武功招式使将出来,开始并不用本门武功,让你以为真的有人要杀害你,这样才能逼你尽全力施为。如果斗到一定时候,实在没有别的招式,再使出本门武功不迟。不料本派的武功一招未用,便个个乖乖弃剑认输了。”
一四九 太极神剑(22)
玉峰等人都静静看着他拆信的整个过程,连一声咳嗽都没有。李相如展开信纸,但见信上的字迹苍劲挺拔,气象宏伟,和封面上的字迹一样,正是玉树道长手书。只见这封信写得极长,至少有十多页的样子,拿在手中厚厚一沓。内容是这样写的:
“相如孩儿:
如果上苍垂怜,大明光复有望,你便能看到这封信。”李相如心想:“师公这话是什么意思”又接着往下看:“回想旧事,恍如大梦一场。我本前明旧臣,明朝灭亡后,我不愿与鞑子为伍,于是来到武当出家入道。人虽遁入玄门,可无时无刻不思反清复明,无奈时机未至,条件不俱,故迁延至今,以致一事无成,引为毕生憾事。可天不亡明,便在二十年前,我竟探得明朝皇子朱三太子尚在人间,并在南方建立后明,于是我便假借云游为名,一路寻至广西,寻到了朱三太子,并传授了他武当功夫,一传数月。我与三太子虽有师徒之实,但无师徒之名,他乃我明朝之君,我是臣子,身份地位不同,因而不能以师徒相称。但三太子是仁义淳厚之君,对我尊重有加。后来我因武当有事,与三太子暂别。可回到武当后不久,便闻三太子被人出卖,为清兵围剿,生死未明。我虽多四处暗访,但仍杳无音信,多年过去,我便以为三太子已经不在人世。”
李相如心想:“师公和我说这些作甚么,什么朱三太子,我连听都没听说过。”这时朱三太子已经被康熙杀了十余年,已经慢慢被世人遗忘,加之清政府为了掩人口舌,生怕引起汉人思念旧朝,故明令不许百姓谈论前朝人事,一经发现,便治于重罪,多重原因使然,因而李相如到武当后也从未听人谈论过。
李相如再看信上接着写道:“不料便在十年前的一天,我到西北办理本门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却闻听江湖传言,朱三太子尚在人世,在云南昆明被吴三桂擒获,正在押往京师的徒中,欲交给康熙皇帝处置。我听后又惊又喜,喜的是多年未有消息,不期三太子尚在人间,反清复明大业便有了主心骨;惊的是他既为卖国贼吴三桂擒到,吴心狠手辣,恐怕凶多吉少。想到此节,我心急如焚,急急从西北赶回武当,将派中事情作了交待,便马不停蹄地起到京城,营救朱三太子。”
“到了京城后,我密加探访,得知朱三太子被关押在刑部的天牢之中,已经定了择日问斩,和他一起问斩的还有他的王妃。于是我便潜入牢中,终于在牢中见到了朱三太子夫妇,此时他已经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四肢的筋脉早被吴三桂挑断,成了废人。他的王妃却身怀六甲,即将临盆。这出乎我的意料,如果在牢中救出他们任何一人,都不是件难事,可他个一个残,一个孕,要想将两个都从守护森严的天牢中解救出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后来三太子作了艰难的取舍,央求我带走他即将分娩的妻子。他们虽然夫妻情重,但为了保住朱家骨血,再不舍也只能分开了。”
“可王妃真是个烈性的女子,当她和我走出牢房不远,回头看到了三太子一个人孤单凄惨恋恋不舍的神态,但决定与他同生共死,一家三口生死与共,死也死在一起,我苦劝无果。便在这时,守牢的大批清兵已经赶来抓我,情势十分危急。当我要离开之时,三太子最后求了我一件事情。”
李相如看到这里,已经被朱三太子夫妇的坚贞和玉树道长的仁义所打动,迫不及待地要知道后面的情节,后面的内容又写道:“三太子说他当年在广西兵败逃亡到了昆明,装作平民百姓,化名李仕元,娶了当地一个老秀才的女儿为妻,那姑娘名为吴青鸾。”李相如看到这里,心里面“咯噔”一下,觉得这俩个人的名字好熟,仿佛在哪里听过似的。可他到武当后失了忆,以前的事情什么也记不起来,不知怎的,读到这两人的名字,觉得好像和自己有莫大的关联。言念至此,拿信的手不禁微微有点颤抖。
只见信中又写道:“三太子说,我和吴青鸾生了一个儿子,那孩子的名字是她姥爷取的,名唤李相如。”李相如读到这里,全身不由一震,“哎哟”一声便叫了出来。荀玉鹤等人看到他脸色突然变得唰白,却又不便出声打扰,只心中暗暗奇怪。
李相如只觉口干舌燥,咽了一口口水,又一行行瞧将下去:“那孩子至今十岁,早在我夫妻为吴贼抓前已经失了踪,那孩子腰间有一块月牙形的胎记,最易辩认。他若在人世,我请求道长帮我将他寻到,抚养成人,为我朱家留一脉骨血,慈炯在九泉之下
一五O 太极神剑(23)
李相如将信读完,心里面如翻了五味瓶,回想着信中所陈的一切,头脑中一片混乱,似乎记起了很久以前一些事来,但又模模糊糊,不甚分明,他感到头疼欲裂,脑袋如同要炸开一般,突然大叫一声,便冲出房去,手中的信纸撒落于房中的地上。
李相如冲出房来,无意识地狂奔乱走,不知不觉中沿着下山的大路,奔了七八里,他天一脚地一脚奔跑着,忘记方向,忘记疲累,甚至不看脚下的道路是平坦还是崎岖,如同做梦一般。
天,不知何时已经乌云密布,云层黑沉沉地,仿佛要将整个大地覆盖、压碎、毁灭。
一道闪电,一声惊雷,豆大的雨点洒落下来,开始只有几滴,接着便越来越多,最后如倒豆子似的泼了下来。
李相如全身已经湿透,他还是毫无知觉,漫无目的沿着山道狂奔。奔跑中他脚下突然踩空,一跤向前扑倒,这一仆脑门正好碰在一块大石之上,一阵剧痛,他晕死过去了。
雨无情地下着。闪电毫不容情地劈打着,发出令人恐惧的声音。闪电一个接着一个,雷声一阵接一阵。
李相如躺在雨水之中,约摸过了半个时辰,才苏醒过来。
雨势渐小。李相如睁开双眼,用手支撑着,缓缓爬起身来。
有血水从脑门上流了下来,流到口中,有一种咸咸的味道,他用手摸了摸,原来脑门磕在大石上破了一个洞,血流不止。
突然之间,又一道闪电从他眼前掠过,随着闪电的光芒,他脑子也闪电一般,有一道灵光闪现,往事便如一幅幅画卷在脑海中翻过。
滇池边上父母被捕,如狼似虎的清兵,家被大火烧毁,腿被吴三桂家的恶犬撕裂,《南华心经童子篇》内功心法,万里追踪父母的囚车,路遇老乞丐陆九通传授“逃命三招”及“救命三招”,京城丐帮比武意外夺得代理帮主,京城斩首朱三太子可最后发觉朱三太子便是自己的爹,眼见娘被一下吊得老高,肚腹高高凸出,那是未出世的妹妹,爹爹的脑袋被刽子手一刀砍飞,眼前一片血红,红得变蓝。
那是何等的惨烈、痛苦、惨忍、悲壮。李相如捂住了脸,大声地嚎叫出来,他放声痛哭着,泪水哗哗流下,混和着头上流淌下的雨水,还有脑门上流下的血水。
他悲声痛哭。不知哭了多少时候,雨渐渐停了,天空竟然出现了一丝湛蓝,阳光透过云翳似乎露出了半边笑脸。
李相如擦干眼泪,挺直了胸膛,返身回到武当。
他又回到了静思堂,刚一进房门,除了玉峰道长外,荀玉鹤等所有的人都全部那肃然站起身来,齐向他躬身施礼道:“见过少主!”
李相如慌得连连摆手,说道:“各位师尊,使不得,千万使不得,可折煞弟子了。”急忙近前将荀玉鹤等人的身体一一搀直。
众人一一归座。玉峰道:“你出去后,我们未经你同意已经看了信上的内容,所有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李相如看到那封信叠得齐齐整整置于桌上。信皮放在一侧。李相如拉起衣襟,露出腰间胎记,对众人说道:“我以往觉得自己身上有一块形状奇特的胎记,不以为意,今天才知道居然成为了证明我身世的证据。”
玉峰叹了口气,说道:“我们未料到你的身世如此奇特而尊贵,以前有失礼之处,请世子不要怪罪。”李相如慌得站起身来,抱拳团团作揖,说道:“师尊,师叔公,其实我也是今天看了信以后,才知道了自己身世。家父一直隐瞒,我自始至终不知他的真实身份。武当于我恩同再造,无论我是什么身份,都是武当弟子,这点永远改变不了。请各位师尊今后一如继往将我当从前的相如视之,如若不允,我便长跪不起。”说着一屈双膝便向众人跪了下去。
他这一跪又将荀玉鹤等人惊得全部站起,荀玉鹤、罗飞鹤快步上前,将他扶起,说道:“我们答应你就是,快快请起。”李相如这才站起身来,重新回到座位之上,说道民:“各位师尊,我适才出去被雨一淋,又摔了一跤,磕破了头,晕了过去。醒来后便记起了以前所有的事情。”
众人一看李相如脑门上果真有一个伤口,此时虽然血已经止住,但伤口赫然可见,长有三寸。
听到李相如记起前事,尽皆称奇称善。于是李相如便将自己如何遭逢家变直到武当山之前的事情向众人讲了一遍,众人边听边感慨,皆钦佩他小小年纪便万里
一、玉面春光(1)
又是暮春三月。滇池湖畔,水波碧绿,倒映蓝天,西山山麓,山花烂漫,漫山遍野,开得如火如荼,如云似霞,让人沉醉,留连不暇。
西山脚下,一个二十一二岁的少年正站在滇池边上,默默眺望着一望无边的滇池湖水。他长身玉立,眉目俊朗,腰悬长剑,面上却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只听他口中喃喃自语地吟道:“偶向新车市里过,故人樽酒共悲歌;十年别泪知多少,不道相逢泪更多。”又道:“十多年来,我终于回来了,可物是人非,一切都变了。”
距他不远的草地上,一匹通体黑色的骏马正在专心致志地啃着肥嫩的青草,也许是水草鲜美的缘故,那马吃得甚是甘美香甜,不时发出低低的嘶鸣声。
这少年正是李相如。不,他现在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本是明室朱氏子孙,他应该叫朱相如才对。
先前朱相如离开武当后,一路急如星火赶路,直往南下。越往南走,便见战火四起,烽烟处处,百姓流离失所,深受其苦。一打听,原来是吴三桂反清复明的军队已经攻到了湖南,朱相如听到“吴三桂”这三个字,国恨家仇涌上心头,口中冷哼一声,心想终有一天,我要将你这只老乌龟的缩头割下,以祭爹娘及被你杀害的义士的在天之灵。
这日,朱相如到了湖南的溆浦,见到一队清兵正与另一队穿着前明服饰的队伍交战,两队人马均只有数百人,打得势均力敌。他闻听身着前明服饰的人是吴三桂组织的反清复明的吴军,李相如心中一动,远远在一旁观战。虽然他痛恨吴三桂,但清兵更是汉人所有人的敌人,心中倒希望吴军得胜。
双方战了多时,只见吴军渐渐不敌,死伤过半,节节败退,激斗中,不多时,便死伤数十人,开始溃散,只见清兵队伍中的一个军官犹为勇猛,挥动手中的大刀连杀数人,每出一刀,便必有人死伤。
反清复明的军士见他如此凶恶,均不敢与之正面交锋,他们的首领率先后退,清兵趁势追击,义军死伤众多,不多时,只剩下了二三十人,清兵首领看准吴军首领,提刀直追,身形一跃,跃起五六尺高,身形下扑,抡刀恶狠狠向吴军首领迎面砍去。那吴军首领使的是一根九节钢鞭,见到那清军首领居高扑来,百忙之中,右手举起钢鞭一挡,不料那军官力大无穷,刀鞭相交,只听当的一声大响,吴军首领虎口一痛,手中的钢鞭便被砍出一条深痕,脱手而飞。
吴军首领大惊,就地一滚,那清兵首领哪里肯舍,刚一落到地下,又挥刀砍向地上的吴军首领,吴军首领避得慢了半拍,刀锋便划上了大腿,痛得大叫一声鲜血直流。
清军首领趁胜追击,大刀直劈,欲将那吴军首领一刀砍成两半,眼见那吴军首领不得幸免,便在此时,只听又是“当”的一声脆响,一块圆石飞来,正击在清军首领的刀面上,这一击力量之大,难以想象,竟将那清军首领大刀从中打成两截,前半截飞出丈余,后半截连着刀柄却还在清军首领手中。
清军首领虎口发裂,鲜血直流,他的武功不弱,没想到被人用一块石头将刀击断,心中大惊,回头一看,只见一个肩挎包袱的少年便在三丈开外的地方,背靠着一棵桃树,双手抱在胸前,冷笑着看着自己。
清军首领喝道:“你小子是什么人”朱相如冷冷地说道:“汉人。”清军首领骂道:“你活得不耐麻了,竟敢坏军爷的好事。”说着将手中的断刀一翻,便直奔朱相如而来。
他待距李相如两尺左右,横刀一斩,向朱相如的腰间砍来。朱相如微微冷笑,身形不动,待那刀快要距身体仅有两寸之时,突然右手闪电伸出,拇指和食指一拿,便捏住了断刀的刀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