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欢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云霓
当年谋反案牵扯甚多,京中几处大牢都关满了人,大部分人根本没有过审直接就被带上了法场,朝廷不停的杀人,不停的抓人,是大周建朝以来最大的血案。
直到现在,任谁提起十几年前的魏王案,都还是一副讳莫如深的模样。
蒋曜年纪比父亲要大,比父亲更早出入军营,父亲初入军营还受过蒋曜的恩惠,蒋曜亲眼看着父亲执掌帅印,说是父亲的副将,情分如同兄长。
对于父亲来说能够为兄长留下血脉,就算冒险也值得,更何况当时朝廷并不知蒋曜还有个女儿在外,父亲绝不会主动向朝廷提及此事,所以必然会有今日的结果。
妇人为众人奉了茶,就默默地坐在了一旁,趁着大家说话,她顺手从笸箩里拿出了针线,静静地缝着一件小衣服。
徐清欢在此之前已经注意到了笸箩里的衣物。
妇人抬起头对上清欢的目光:“这是给恩哥做的衣服,他今年五岁了,这两日生了病,你们来之前刚刚睡下。”
徐清欢想要问的,妇人全都说了出来,而且是那么的自然,就像是在闲话家常。
徐清欢忽然很敬佩这妇人,虽说她从当年的劫难中逃生,想必这些年也是战战兢兢地生活,可她脸上却找不到半点惊慌的模样,反而是如水般的平静。
不等徐清欢说话,那妇人又开口:“徐大小姐称呼我韩氏就好了。”
韩氏,一个不远不近的称呼。
韩氏会这样说,不是要与她见外,而是现在的情形,这样的称呼最为合适。
安义侯道:“其实就在你跟我说起聂荣的事时,我就有了警觉,我从前没听说聂荣夫妻在外还有一个养女,不过我又想,这些涉及到聂家的家事,我们外人不知也合乎情理,不过既然要将谋反案旧事重提,总归还是让人担忧……”
安义侯说到这里,韩氏抬起头:“侯爷早几日就想让我离京,但这次进京我本就是为恩哥治病的,恩哥的病还没有好,长途跋涉恐怕他的身子会吃不消,我就想着不如再看看情形,或许不会有什么事……”
&n
第一百五十章 交情
安义侯府的地位和张家自然相差悬殊。
张玉琮和两个哥哥相比虽然在学识上弱了些,却也算鞍前马后为张家劳心劳力,如今张玉琮出了事,到了要紧的关头张家不会置之不理。
张家向安义侯府下手,自然是手中已经握了安义侯的短处。
无论怎么看,安义侯府都落了下风,就算拼尽全力也不一定就能有绝对的胜算。
“公子,顺天府的黄大人来了。”
这么晚了,黄清和还会登门。
永夜将黄清和请进了书房中,黄清和看起来精神尚可,只是嘴角起了水泡,一双眼睛里满是红血丝。
也难怪黄清和如此,今天一早就被刑部、大理寺官员质问,是否在查案中泄露了重要的案情。
黄清和在各位大人面前,将开始查案到如今的所有事说了个仔细,不时地回答各位大人的询问,一天下来难免会焦躁,黄清和已经尽量稳住自己的心神,不至于让自己乱了思绪。
黄清和向宋成暄见礼。
两个人坐下来,宋家下人端了茶,然后将书房门轻轻地阖上。
黄清和抿了抿嘴唇道:“宋大人,您有没有发现刑部的气氛不同寻常。”
不等宋成暄说话,黄清和接着道:“这桩案子看起来已经人证物证具在,只要梳理好文书,就能继续往下查了,可现在明显有人要节外生枝。”
黄清和能说出这样的话,就是不准备这样低头。
宋成暄道:“如果真是这样,黄大人准备怎么做”
黄清和道:“我想他们敢这样做,定然是此案还有漏洞,若是案情能够一环扣一环互相得到印证,就不会让人有可乘之机……所以……”
宋成暄点点头:“所以黄大人来寻我,想要再问一问,我是否能够想法子确定与张家、孙家私运往来的海盗身份。”
黄清和目光殷切:“为了能够查明此案,黄某也只能厚着脸皮来向宋大人讨教。”
宋成暄道:“黄大人可知海上有多少海盗”说到这里他微微眯起眼睛,“也许就在我和黄大人说话的时候,就有海盗劫商船,而且他们不受任何人约束,只做对他们有益之事,即便推测出哪个海盗有嫌疑,也不能将他抓捕来大周审讯。”
黄清和的眼睛微微暗淡。
宋成暄接着道:“如果那海盗像我推测的那样得到了倭人的支持,想要抓到更不容易,朝廷不会派大量人马前去讨伐,顶多遣几十个人前去探明情形,海盗向来凶残,一旦发现有人前来,必然会下杀手。”
黄清和对海上的战事不了解,现在听宋成暄一说,知道一切没有那么的简单:“这样的话最终的结果很有可能是,不但抓不到海盗,我们的人手也会损失惨重。”
黄清和想通了这一点,也就更加明白张家的用意:“就是因为对付海盗十分凶险,张家才敢这样做。
而且我们对海盗的身份只是一个推断,谁也不会为这样一个小小点的猜测去冒生命危险。”
黄清和说完起身向宋成暄行礼:“多谢宋大人指点迷津,既然这条路走不通,我就去想别的法子。”
黄清和说完就准备告辞,忽然想起什么事:“宋大人,那天您去白云观是因为对孙家有猜疑……”说到这里他微微停顿好像不知要怎么说。
宋成暄抬起头迎上黄清和的目光:“黄大人想问,我来京路上遇见了安义侯府的人,这桩案子又恰好与安义侯府的人撞上,是不是我与安义侯有些交情。”
黄清和点点头。
宋成暄道:“没有交情,只是巧合罢了。”
黄清和施礼:“我明白了。”
眼看着黄清和就要走出书房。
宋成暄站在那里忽然又开口:“我虽然与安义侯府没有任何的交情,但既然朝廷命我一起查案,只要与案情有所帮助我都会尽力而为。”
&n
第一百五十一章 进展
“让我看看你那脑袋里都装了些什么。”
眼看着父亲向他招手,徐青安目光中透着几分刚烈,人到关键时刻不能软了,可他现在要认真考虑一下,他到底还有没有救。
徐清欢走进屋子里,门被关上。
凤雏想起世子爷时不时送来的肘子,总觉得肘子在跟她招手说再见。
“世子爷会没事吧!”凤雏揉了揉肚子,“肘……世子爷……应该会向侯爷求饶……”
凤雏话音刚落,就听屋子里传来徐青安的声音。
“父亲,那孩子是谁的……就韩氏生的那个恩哥……”
凤雏听到这话,看向徐清欢:“大小姐我们别在这里等了,估计世子爷一时半刻出不来了。”
安义侯眼看着不争气的儿子在祠堂里跪下,冷冷地吩咐:“不准送饭送水。”
眼看着徐青安松了口气。
安义侯继续道:“明天寅时照常去院子里等我。”
还没完啊,徐青安转头看向安义侯。
“一天脑子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安义侯道,“我们家从来不养什么外室,你以后也是一样,别想学那些纨绔,做什么妻妾成群的勾当。”
“儿子不敢,”徐青安强忍住偷笑,父亲还希望他能成家,看来明天不会有人手刃亲子,“可是……爹,那韩氏为何……”
安义侯知道儿子想问的是蒋曜和韩氏母亲的事。
严格来说韩氏并不是蒋曜外室所生的女儿,应该说韩氏的母亲早早就离开了蒋曜,蒋曜也不知道还有韩氏这样一个女儿存在。
直到蒋曜随他一起去北疆的路上才又遇见了韩氏的母亲,蒋曜还因此擅自离开军营去找那女子,被他发现之后,以为蒋曜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差点就将蒋曜按军法处置,也是因此才知道这件事。
即便被蒋曜遇到,那女子也没有跟随蒋曜回到蒋家,更没有让韩氏认祖归宗。
蒋曜死了之后,那女子前来为祭奠蒋家人被他遇见,蒋曜已死,从前那些是是非非再追究也就没有了意义,不如帮蒋曜留下韩氏这个女儿,也算是他那时唯一能做到的事。
这女子没有入过蒋家,连妾室都算不上,虽然为蒋曜生了孩子也没有什么人知晓,于是他趁着这母女俩的存在尚未被朝廷察觉,暗中帮着那女子离开京城。
以防万一,那女子也没有回到原来的住处,而是去了奉议安家,直到这些年谋反案渐渐归于平静,那女子才搬到了饶州。
蒋曜的女儿韩氏也嫁了人,韩氏这次是来京中给孩子看病,没想到却被人盯上了。
思量完这些,安义侯道:“任谁都有犯错的时候。”
听到这话,徐青安心中激动,差点就站起来。
安义侯立即厉眼看过去:“但是天天犯错就该打死。”说完不等徐青安再啰嗦,冷哼一声拂袖离开。
安义侯回到了书房坐下,他要平复一下心情。
雷叔跟了进来。
安义侯道:“清欢让您跟着我”
雷叔点了点头。
安义侯皱眉:“你还真是……”他不知道怎么说雷叔才好。
“侯爷,我觉得这是好事,”雷叔道,“既然大小姐已经察觉了,你又何必再隐瞒。”
安义侯转头看向雷叔:“当年你离开京城的时候,是不是也觉得我很没用。”
“不是,”雷叔坦然道,“那时候的情形侯爷只能这样做,为此蒋将军和邵将军都死了,您再坚持下去,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总不能看着追随过您的将领都被诛九族,虽然现在很多人都解甲归田,总归还留了一条性命。”
安义侯哂笑:“不用再为我找借口了,我对不起魏王爷,我不如蒋曜,当年应该死的人是我们而不是蒋家,我……做了那么多的错事。”
雷叔道:“那不是错,只是选择,总有一天您要过去这个坎儿,”说着雷叔看看门外,“大小姐还在等着您
第一百五十二章 断绝往来
其实从一开始的时候,徐清欢就觉得孙家的这桩案子好像与凤翔案有些相同。
她后来觉得自己太多心了,她不知不觉中将前世和李煦一起查案的情绪代入了进去,总觉得王允背后另有人安排一切,这些案子都与那人有关。
后来她发现自己的猜测没有道理。
断案就是这样,要不停地推测,不停地反驳自己,最终找到证据和正确的答案。
就像是一开始,她认为是魏王案有关的人在报复孙家、严家,后来发现这不过是张家为了嫁祸谭光文和江知忆故意布下的局。
张家这样做不但能除掉心腹大患,而且不会让任何人怀疑到自己,可谓是手段高超,可惜就在最后的关头被她识破。
原以为案子到这里就应该全都查清了,谁知有人早就设下了局等着他们跳进来。
就在她一心一意查案的时候,那人就在背后嘲笑她,等她抓住了张家的痛脚,那人就跳出来为张家排忧解难,那人为张家脱困,张家自然也会给予那人相应的帮助。
无形中她也成为了一颗棋子。
于是她不禁又要猜测,她之前的思路也许是对的。
除了张家之外,真的还有别人插手此案。
如果那人真的是王允,那王允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布局的
江知忆和谭家的事应该在凤翔案之前,王允是在那时候伸了手,还是到京中之后,发现一切败露,王允想到了安义侯府这个把柄,立即加以利用。
不管真相是哪一种,思量起来都让人觉得惊骇。
如果是在凤翔案之前王允就已经有所安排,那王允真可谓是深谋远虑,暗中设下这样一个大局。
就算是后者,王允发现一切败露,想到了安义侯府这个把柄加以利用,那也十分可怕,因为王允先要知晓孙二老爷之死的内情,然后立即插手此事。
她还是倾向第一种可能,王允早就布置此事,因为第二种可能实施起来更难,当时王允已经身陷大牢之中,即便有人来回传递消息,也不可能会在那么短时间内通晓所有内情进行安排。
而且江知忆的事并非偶然,她与谭家兄弟纠葛早就发生,如果有人想要控制整件事,从一开始就要插手。
只是这一切都是王允一人所为吗或者王允也是那人手中的一颗棋子而已。
仔细思量起来,这个人就像是能够看透所有人的心思和举动,他悄悄地在暗中看着这一切,或者说他小心翼翼布置了多年,如今就要一步步得到他想要的结果。
徐清欢看向安义侯:“父亲,我们应该早点见到您说的那个人。”
安义侯点点头,张兴是他麾下校尉,年纪轻轻就立下不少的军功,上阵杀敌格外的果敢,如果不是魏王的事,现在的张兴至少也是正五品以上的将军了。
安义侯叹口气,看向徐清欢:“不早了,你也该回去歇着了。”
徐清欢没有动而是看向父亲:“父亲,魏王爷到底是不是被冤枉的。”
安义侯终于缓缓点了点头。
这下轮到徐清欢陷入深思之中,半晌她才抬起头:“父亲已经被张家盯上,张家会用魏王谋反案来做文章,所以我们家现在很危险,从现在开始我们要谨言慎行,除非必要,少与外面的人往来,万一牵连到别人,想必父亲心中会更加难过。”
安义侯看着女儿平静的神情,不知为何忽然想到了宋成暄:“那位宋大人。”他心中一直疑惑,宋成暄到底与魏王有没有关系。
徐清欢道:“从现在开始,女儿不会再私下里与他见面了,除非我们能够平稳度过这一关。”
安义侯惊讶:“你是说……他……”
&nb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