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欢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云霓
母亲还不知道宋成暄的身份,以为这样安排就会妥当,殊不知留他和父亲两个人相处,那气氛肯定会很压抑,只怕两个人也很难说上什么话。
“还是我去吧,”徐清欢道,“宋大人前来也是要问我这桩案子的一切内情,父亲和哥哥都不知晓。”
安义侯夫人总觉得有些不妥,可宋成暄刚刚舍命救了女儿,她也不好再约束阻拦。
凤雏揉了揉眼睛:“我去给小姐哪块干净的帕子擦擦脸。”方才她转身的功夫道观就出了事,再见到小姐,她的眼泪一直止不住地淌,下次她定然要更仔细些。
徐清欢低声向凤雏道:“不怪你,我们都没想到。”
他们都以为凶徒是冲着张家去的,张家那边确然有动静,而且何苗氏自戕引来了不少百姓前来围观,府衙好不容易才遣散了人群,她嘱咐雷叔暗中观察,看看百姓中间有没有混杂可疑的人。
这样一来,身边就少了人。
何苗氏将火器藏在塑像内,显然是经过了仔细的思量。
她从那塑像里取出过东西,又亲手将那塑像重新封好,定能看出异样,这样一来,上前查看塑像的人八成就是她,何苗氏要炸死的人也是她。
何苗氏设下这样一个陷阱,就是要拉她一起下黄泉,即便常娘子和凤雏在那里,也阻止不了事情的发生。
徐清欢用巾子擦了擦脸,然后去了书房,远远的她就看到郎中站在院子里,一副无所适从的模样。
徐清欢抿了抿嘴,真是被她料中了,宋成暄是不会让他们府中的郎中治伤的,她向前走了两步,隐约听到父亲说话的声音。
书房里的安义侯在向宋成暄道谢,声音十分的诚恳。
宋成暄只是淡淡地道:“侯爷客气了,我说了这并非我之功。”
徐清欢听到这里撩开帘子进了门,十几年前魏王府死了那么多人,父亲没有伸出援手,今日宋成暄却有这样的举动……这是天差地别的选择。
她走到宋成暄面前行礼,徐青安也规规矩矩拜了下去。
“这一拜宋大人是要受的,”宋成暄听到少女清脆的声音,“宋大人的恩情我们也会记在心中,假以时日有了机会,必然报答。”
&nb
第一百七十九章 相对
宋成暄脱了外袍,里面的白色中衣敞开,露出了肩膀,方才断裂的木梁砸下来,上面的木刺正好扎进了皮肉,虽然算不上什么大伤,却一直有鲜血不住地浸出来,湿透了衣服。
在黑暗中,徐清欢就是摸到了鲜血这才知道他受了伤,这点伤口不影响他活动,但是既然旁边有了郎中,自然是清理干净上了药最好,这样一会儿他就可以直接去衙门,免得耽搁时间。
郎中点亮了灯,开始看伤口,宋成暄闭上了眼睛,想要将今晚发生的事整理清楚。
“可能会有些疼,大人……”郎中话说到这里就停住了,这位宋大人不声不响的坐在那里,根本没有将这些放在眼里,他这样嘱咐就显得多此一举。
木刺扎得很深,拔出来时难免会有更多的鲜血涌出,郎中做好了心里准备才动手,果然鲜血很快就将布巾浸透了,郎中手上的动作还算利落,敷药、用布条包裹好,忙乎了一阵额头上已经满是冷汗,还好这位宋大人一直正襟危坐,从始到终没有半点的动静。
郎中松了口气,就要检查其他地方是否还有伤口,于是扯动了宋成暄身上的中衣,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中衣下面是几道长长的疤痕,这样的伤痕意味着什么郎中自然知晓,于是忍不住低呼一声。
徐清欢听到声音走进来,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情景,几盏灯都照在宋成暄的身上,她虽然看了一眼就迅速转过头去,却还是看到了他身上的伤痕,虽然都是旧伤,看起来却依旧让人觉得触目惊心。
从那些伤疤上就能看出这些年宋成暄都经历了什么,徐清欢抿紧了嘴唇,她也终于明白为何前世人人都害怕宋侯手中的长剑。
那真是一柄杀人的剑,因为不杀人就要被人所杀,只有自己身上淌过血,才能知道如何杀敌。
宋成暄眯了眯眼睛,将身上的中衣重新穿好:“好了,剩下的都是小伤,用不着处置了。”
他的声音很冷,带着些许威严,让人不敢反驳。
郎中应了一声,收拾好药箱从屋子里退了下去。
宋成暄看向门口,徐清欢已经退到了帘子外,她手上刚好提着一盏灯,于是她的剪影就落在了帘子上。
她站在那里,朦胧的灯光让她的影子有些模糊,却又增添了几分的娴静,零碎的头发贴在耳畔和额头,让人忍不住想要伸出手去抚平。
他不禁又想起黑暗中,她的额头贴在他下颌上……
想及这里,他骤然皱起眉头,然后转过脸去。
“公子,换上衣服吧!”
永夜拿起了桌子上的衣衫,那是她做给徐青安的,简简单单的长袍,甚至连衣襟和袖口都只是敷衍的绣了几针,还不如成衣铺里做的细致,而且以徐青安的身量,他穿着并不会合身。
“公子。”永夜试探着将衣衫提了起来,这衣衫公子八成不会穿。
让永夜没有想到的是,宋成暄伸出了手臂。
惊讶的次数多了,也就习惯了,永夜怔愣片刻,利落地服侍宋成暄将衣袍穿
好,然后站在一旁多瞄了几眼。
恩。
平心而论,并不好看,如果是他宁愿穿方才那件破损的,不过如今他好像也摸到了些门道,只要遇见徐大小姐,公子的心思就格外难以揣摩,就像今晚……
永夜低下头,今晚的事绝不能再发生,东南的弟兄都等着公子回去,若是在他面前公子又什么损伤,那他真是万死莫赎,他心中清楚,在这里也许公子的生死于他们来说无所谓,但是在东南,公子就等于一切。
第一百八十章 舒坦
徐清欢觉得她开了个好头,她与宋成暄之间的交谈向来都是这样,彼此想要知晓的事,都不会去提及,别的话说起来又觉得很尴尬,唯一能缓和他们之间气氛的也就只有案子了。
他们都想要查出案子真相,自然就会有共同的话题。
宋成暄肯踏进侯府,也是想要知道侯府接下来会怎么做,她说别的他也不会关心。
徐清欢在等宋成暄说话。
宋成暄看了一眼凤雏道:“将方才的郎中喊来。”
凤雏转头看向徐清欢,现在是在征求她的意见。
看来这男人今晚非要跟她较劲,有种性子大约叫遇刚则刚,她也不必要拧着他的脾气,今晚她可欠他两条命呢。
她出去治伤,他也好吃饭,这也算是彼此方便。
徐清欢吩咐道:“扶我去东屋里,让郎中来给我看看脚。”
凤雏松了口气,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来,她自然愿意喊郎中给小姐治伤,小姐方才一直站在外面,她看着心疼的不得了,可是她也懂得一切听小姐的安排。
徐清欢去了东屋,郎中很快就背着药箱进门。
脱了鞋袜,用灯一照,银桂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只见徐清欢的脚已经高高地肿了起来:“怎么伤得这样严重,再耽搁下去可不得了。”
“哪有那么厉害,”徐清欢示意银桂噤声,“高先生有药,敷上就好了,我小时候从假山石上掉下来,摔得要更重些,是不是高先生。”
高郎中立即点头:“那倒是,可这也不轻,可想而知大小姐方才有多凶险。”
徐清欢仍旧有些不放心:“宋大人的伤怎么样”
“外面的皮肉伤我已经治了,不过这是最简单的,还有些应该伤到了内里,养些日子就能痊愈,”高郎中道,“到底是经常练拳脚的人,身体底子好,放在寻常人这里,恐怕要在床上躺好些日子。”
徐清欢道:“不用服药吗”
高郎中道:“按理说应该吃一些,不过看宋大人的脾性未必愿意。”
徐清欢点点头算是知晓了:“可与父亲说了吗”
高郎中应道:“说了。”
为徐清欢敷好了药,高郎中退了下去。
银桂上前侍奉徐清欢穿上鞋袜:“真要多谢那位大人,否则大小姐不知什么时候才会治伤。”
徐清欢看着房檐下摇摆的灯笼,直到现在她才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如果宋成暄不来,她大约就会结束短暂的一生,两世都算起来,她也是第一次如此亏欠一个人。
这笔账不知道要怎么算。
徐清欢下意识地晃了晃脚,还真的有些疼。
……
宋成暄看着眼前的饭食,酱牛肉,泡菜,两条蒸鱼,一碟川炒鸡,一小盅玛瑙糕子汤,还有一大碗米饭。
这些菜颇合他的口味,尤其是泡菜和蒸鱼,应该是想到他常年在东南,特意交代厨房准备的。
而且他向来不喜食粥,她好像知晓这一点似的。
宋成暄看向永夜。
永夜忙道:“徐大小姐没问我公子喜好什么样的饭食。”
也许是凑巧,安义侯府和寻常人家不同,不喜欢早膳用粥。
窗外传来几声鸟叫,显然天快亮了。
宋成暄拿起了箸。
徐清欢猜测那些饭菜宋成暄应该会喜欢,不过若是他问起,为何她能想到准备那些,可能就要吃不下了。
前世她和宋成暄在宫宴时撞见过几次,她曾留意宋侯都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并且牢牢记在心中,自然不是要讨好他,而是以备不时之需。
万一宋侯咄咄逼人,不得已时她也会用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比如做些宋侯爱吃的饭食,在饭菜中下一剂猛药,送他去见阎王。
&nbs
第一百八十一章 问名
冯顺服侍皇帝十来年,自然见过皇上龙颜大怒的时候,皇上是九五之尊,他心中不快立即就会血流成河,可听到消息到现在,皇上虽然将他们叫来斥责,却也显得过于平静,尤其是皇上在说火器炸开那一瞬间。
就是这样才让他觉得更可怕。
山雨欲来风满楼。
自从大周建朝时开始,就算边疆战事不断,京中却始终能得以安宁,现在张家这一炸,就像是在皇上脸上甩了一巴掌。
多么无能的君主,才让火器不声不响地被运来了京都,而且在他眼皮底下炸开,皇上方才说的那些话,看似是个笑话,可仔细想来也不是不可能,若是不查个清清楚楚,就这样让人任意妄为,大周算什么,又让天下人如何看皇上。
所以冯顺立即保证神机营对皇上忠心耿耿,他也尽职尽责,他有足够的信心,就在他能看见的地方,不可能会出这样大的纰漏。
“张家,”冯顺道,“张玉琮大人定然知晓一些内情,或许……跟私运案有关。”
“好,”皇上忽然笑一声,“就像皇姐说的那样,果然没有那么简单,张家不是还想要粉饰太平吗朕就看看这下他们要怎么做。”
“走,”皇上道,“先不要上朝,先去慈宁宫,此事要让母后知晓。”
……
太后的睡眠一向不好,年纪大了,只要有些动静她就会醒过来,接着脑子里一片清醒,怎么都睡不着了,到了第二天又会觉得浑身没有力气,做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
好在这慈宁宫中她说了算,只要她不舒坦,可以不用见任何人。
可今日却不一样。
太后在睡梦中被女官叫醒,说是张家出了事,她之前只是听说张玉琮闹出了一个私运案,并没有太放在心上,既然皇上和张家都没有来找她,就说明用不着她出面解决,既然如此她何必要凑上去,本来她也是个安享晚年的老人。
却没想到最后闹出这样的事来。
“太后娘娘不要着急,等天亮了,奴婢遣人再去打听清楚。”女官低声劝慰。
太后拿着茶碗,不禁蹙起了眉头:“用不着等天亮,一会儿皇帝就该来了,你们去准备一下。”
出了这种事哪里还用得着天亮见分晓。
“我早就知道张家这些年有些不像样子,怎么也没想到他们能闹出这样的事,”太后说着将手中的茶碗丢在桌子上,“如果这次的火器真的与私运有关,换做谁也保不住他们。”
女官听了一惊:“未必就是私运上的事,说不得就是两桩案子。”
“那么巧,”太后整个人仿佛又变得沉静下来,“你真的信吗”
女官低下头。
“听说华阳昨晚连夜进宫,”太后吩咐女官,“去将华阳也喊来,是该将一切说清楚的时候了。”
华阳长公主向太后娘娘行了礼,然后又去参见皇帝。
三个人坐下来,皇帝将昨日前往刑部大牢的书隶叫来。
皇帝面色阴沉:“昨日刑部大牢里王允都说了些什么,你原原本本地讲一遍!”
书隶恭谨地道:“犯官王允那些话都是犯上之语……”更何况王允句句针对张玉琮,当着太后的面数落张家的不是,谁有这样的胆子。
“无妨,”太后道,“事情已经闹出来,哀家还怕他说这几句话不成。”
书隶这才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太后听到后面闭上了眼睛,半晌才睁开看向书隶:“你可将此事禀告给了皇上”
书隶行礼道:“微臣不敢有所隐瞒。”
等到书隶退了下去,太后看向华阳长公主:“华阳昨日进宫可为的是此事”
华阳长公主去拿茶杯的手仿佛僵了僵:“儿臣……”
“是朕让皇姐去的
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你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