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欢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云霓
“住嘴。”
忽然一声爆喝响起,所有人纷纷顺着声音看过去,只见张玉琮让人搀扶着走过来,张玉慈跟在他身后。
方才火器炸开,张家人损伤最为严重,张玉琮虽然被护住,却也被那股炸开的热浪冲击摔在地上,张玉琮半晌才回过神,想要起身却发现一阵头晕目眩,额头上有鲜血淌下来。
张家人七手八脚地将张玉琮扶起,立即去找郎中给张玉琮治伤,方才被护着离开的张玉慈也立即走过来查看弟弟的伤势。
张玉琮歇息了半晌才觉得好一些,张家人正劝说他回去治伤,却听到有人禀告:“那个安义侯府的大小姐,在向刑部的犯人问话,说起了……说起了十几年前的事。”
张玉琮本就心神不稳,听到这话胸口又是一滞,抬脚就要走过去看看情形,谁知道脚下一软差点跌倒在那里。
“别急,”张玉慈上前道,“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就整好衣衫再过去。”
现在的张玉琮太过狼狈,就这样出现在人前恐怕会被人轻视。
张玉琮明白这个道理,此时此刻他已经方寸大乱,他看向哥哥:“难道就要这样被人牵着鼻子走了。”
安义侯府大小姐出现在这里不是巧合,她是看准了机会,当着众人的面揭开十几年前的案子,好让他无法辩驳。
就像大哥说的那样,当年就算是他为了当今圣上才会诬陷聂荣,圣上也不会承担这样的罪责。
要怪只能怪他没有将事情做好,如今败露他也怨不得旁人。
张玉琮慢慢地走过去,徐清欢说话的声音愈发的清晰,他心中的怒火和愤恨
第一百八十六章 无从逃脱
“张大人说的极是,”徐清欢道,“不能就这样相信她说的话。”
张玉琮看向徐清欢,徐氏又在耍什么手段。
徐清欢接着道:“若是随便一说都能将人告入大牢,恐怕大周的牢狱早就已经人满为患。”
说完这话,徐清欢向后退了一步,她只是要引诱吴妈妈在此时将话都说出来,接下来的事就用不着她了。
黄清和整理好身上的官服,上前道:“今日吴氏说的话,从未在大牢里供述过,不能就此作为呈堂证供,要将吴氏与其他犯人分开关押,并且对其他犯人进行审问,除非吴氏说的话能在其他人的供述中得到印证,否则她今日所说不能作为证言,”说到这里他看向吴氏,“吴氏手中若有证据,就要取回查验。”
徐清欢和黄清和两个人配合的刚刚好。
刑部尚书程如海、侍郎许昌荣也赶过来,程如海看到了不远处的赵云英,此人深得皇上信任,他会将这里发生的事都禀告给皇上。
许昌荣显然还没弄清眼前的状况,斥责黄清和:“是你将案犯带来此处的好大的胆子,你一个小小的顺天府通判……”
“够了,”程如海冷冷地看了一眼许昌荣,吩咐下去“将案犯关押好,小心照看不得出任何差错。”这个吴氏的供述事关重大,又有怎么多人都听到了,若是不好好处置定然要引火烧身。
许昌荣一怔,他下意识地去看张玉琮的脸色,只见张玉琮面无血色,整个人说不出的狼狈。
“大人们,上朝的时辰早就到了,不好让皇上一直等着咱们吧!”
众人看过去只见几个人走过来,为首的是兵部尚书洪传庭,洪传庭旁边是安义侯。
张玉琮抬起头看了一眼,只觉得两个人来势汹汹,看来这次他不被朝廷责罚,他们绝不肯罢休。
张玉琮深深地望了一眼张玉慈。
张玉慈向他点了点头。
张玉琮深吸一口气,躲不开,只好硬着头皮走下去。
……
眼看着张玉慈和张玉琮向宫门走去,洪传庭看到了不远处的宋成暄,虽然一晚上没有休息,但是宋成暄脸上没有疲惫的神情,他松了口气,接下来的事可少不了宋成暄。
洪传庭拍了拍宋成暄没有受伤的肩膀:“原本该让你回去歇着,一会儿皇上定然要问起那些火器之事,你可心中有数。”
宋成暄神情淡然,眼睛中是一成不变的冷静和沉着:“凶徒用的火器与大周的火药炮差不多,外用石壳,内装火药,可以点燃,可以火石摩擦发火引爆,其威力在《武备册》中就有记载。”
洪传庭皱起眉头:“《武备册》中火器的秘方都在神机营中保管,总不会……”
想到这里洪传庭明白过来,宋成暄为什么会提起《武备册》,他差点要笑出声,还是这小子聪明,不声不响就送了这样一份大礼给他。
洪传庭捋了捋胡须:“对啊,这火器总要找到出处,如果这些火器跟张家无关,就得从神机营查起。”
皇上在神机营中安插了内官,这些内官都颇得皇上的信任,他们可不想替张家担下这样的罪责,自然会促成三法司查明此事。
这样一来张家就无处可逃了。
洪传庭心中有了数,嘱咐宋成暄:“你去值房上听消息,若是朝廷有传就去那里寻你。”
宋成暄微微点头算是应了。
安义侯站在旁边一直看着宋成暄,目光微微涣散,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陷入了深思,直到洪传庭唤他,两个人才一起向宫门走去。
洪传庭道:“怎么这般神不守舍,是不是因为昨晚的事吓到了。”
安义侯“恩”了一声,却也不全是吧,还有宋成暄对安义侯府的态度,他从前就常常感叹魏王爷其实是个怀有赤子之心的人,宋成暄冰冷的外表下,也有这样的胸怀。
自从他疑心宋成暄的身份之后,愈发觉得他与那孩子相像。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他该为魏王爷欣喜,总算留有血脉在世,清欢说的没错,他不能期望自己当年做的一切都能被谅解。
可……能看着故人之子重掌大旗,就已经是他梦寐以求的事。
想到这一节,他又感激又更添许多愧疚。
&
第一百八十七章 兴趣
“没有李大人想的这样周全,”徐清欢迎上李煦的目光,“李大人对案情推测如此清楚,想必很快就能结案。”
徐清欢说完话转身欲走。
“以王允一人之力恐怕很难安排的这样缜密,”李煦忽然道,“广平侯夫人的案子时我还没有想清楚,虽然徐大小姐可能早就怀疑了王允,在我看来王允的作为却没有太大的疑点,及时他让人暗中跟随徐大小姐,也有可能仅仅是为了寻找真凶,在一切没有查明之前,谁都有嫌疑,更何况当时驿站里还有一个从东南来的宋大人。
对我来说在那种情形下,突然出现的宋大人更值得怀疑。”
李煦是在讲述为何他会在王允这桩案子上按兵不动。
徐清欢心中有些讶异,李煦的性子她很清楚,他这个人表面上看起来云淡风轻,其实心中傲气很盛,她对李家父子的态度已经很明显,照她的估计,李煦见到这样的情形,应该不会与她再有任何的交集,这样就能干干脆脆地楚河汉界避免纠缠。
可现在李煦向她说明这些,是想要做什么
“王允的案子过后,我回到京城,用私运的银子去试探宋大人,那是因为宋大人从泉州而来,偏巧这私运的银子又在此时出现,任谁都不免起疑心,现在案情逐渐明了,此案与宋大人无关,是有人借着严家的事暗中谋划。
在查案中,不免有慢待安义侯府之处,李某这里向徐大小姐赔礼了,有机会见到宋大人,我也会说明一切。”
说完李煦抬起清亮的眼睛:“我来说这些,不是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以后恐怕还会继续查案,若是遮遮掩掩就会空招嫌疑。
虽然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徐大小姐不愿意与我同路,但只要意图相同难免还会撞在一起,现在解释清楚,是避免将来再生出不必要的麻烦。”
听起来李煦这话倒是很有道理,前世她信他太多,现在不免要多生出几分心思:“李大人想说,此案并非王允一人能够安排,必然还有幕后之人在掌控,想要抓住此人不易,若是能够齐心协力或许能早些查明真相。”
李煦道:“徐大小姐所说正是李某心中所想。”
“我确然喜欢查案,揭开眼前迷雾,看到实情,总是一件让人感到痛快之事,”徐清欢一双眼睛中映着李煦的微笑,“不过我不喜欢跟不信任的人同行,诚如李大人所说,以后也许我们还会在案子中遇见,但是……今日说出这番话就能从此不生嫌隙恐怕李大人做不到,我也做不到。
辨别人心本来就是件不容易的事,别说三两句话,就算身边之人,也许终其一生才能看清,至于误解……只要目的相同,想必不会结下生死之仇,既然如此……那便没什么可担忧的。”
李煦目光微变,这就是徐大小姐心中所想。
只要目的相同,想必不会结下生死之仇,那便没什么可担忧的,这个要求听起来简单,不是敌对的立场自然不会触及生死。
可他与她的关系,也仅限于此。
李煦心中更添疑惑,到底是为什么,徐大小姐这样一个理智、聪明的女子,偏偏就紧紧地守住这一点不放。
仿佛只要向他走一步,就会带给她危险。
“你我早晚会知道答案,”李煦转眼之间已经恢复如常,“对吗”
徐清欢转过身,却听到李煦这样一句话,李煦指的是她对他的态度和决心吗
也许吧,世事变化无常,谁又能说得准,可是……
“并不重要。”徐清欢淡淡地道。
是的,在她心中并不在重要,
第一百八十八章 打入大牢
张静姝的话将管事妈妈吓得跪倒在地。
“母亲素来疼我,教我一切要以张家为重,”张静姝仰起头,“若母亲知晓我为了守着她,没有及时去想办法,以后这个家真的出了事,她情何以堪”
管事妈妈不敢再说别的话劝慰:“大小姐,不如还是问问外面的长辈再说。”
“问谁”张静姝看了一眼窗外,“问几个舅舅还是张家人他们可有精神来为我们谋划”
屋子里一下子静寂无声。
张静姝道:“趁着现在还有机会,否则等到太后娘娘收走了我的腰牌,我就算想要帮忙都没有法子,到时候谁来承担罪责”
张家上下都知道大小姐将来要进宫做娘娘,平日里众人就都怕她,如今她疾言厉色地吩咐下来,没有人敢在说什么。
只有丁氏从娘家带来的陪房默默流泪。
张静姝又催促道:“还不快去准备。”
她话音刚落,只听院子里传来声音:“我的苦命妹妹在那里,我要进去瞧瞧……”
张静姝露出鄙夷的神情,小声要挟:“谁节外生枝说出去,别怪我不留情面,凡是吃里扒外的人,张家出事之前,我先解决了你们,听到了没有”
屋子里的管事和下人纷纷应声。
张静姝说完话转身坐在床边,拉起了母亲的手:“母亲若是能听得见,也会同意我这样去做。”
她在慈宁宫中陪伴太后多年,懂得什么时候要以大局为重,这样关键的时候,她得出来支撑整个张家。
张静姝想到这里,目光落在丁氏脸上,只见丁氏眼角沁出泪水来。
“母亲也不能白白没了,我……还会为母亲再争个诰命。”张静姝轻轻摇晃着丁氏的手,丁氏手掌冰凉,没有半点要回应她的意思。
管事妈妈哭道:“夫人说不出话来了。”
哭声中,丁家人进了门,张静姝起身向众人行礼,趁着众人去看丁氏的时候,悄悄地退了出去。
“快点,”张静姝催促道,“拿上我的腰牌,我们进宫去。”
……
“事情都解决了吧”
徐清欢坐在马车上,外面的雷叔低声询问。
“差不多了,”徐清欢道,“现在看来,只有一个人还没有动静。”
雷叔立即警惕起来:“谁”
徐清欢思量着:“张兴。”就是那个写密信给张家,状告父亲藏匿蒋曜女儿的人。
“京中有了这么大动静,他不可能不知晓,一直没有动静是因为王允没有送消息给他,还是他想要找机会脱逃。”
徐清欢一直没有惊动张兴,张兴除了写那封密信之外没有其他的举动,不知他是一时被王允蛊惑,还是与王允有更深的渊源,都在为那幕后操纵之人效命。
“徐大小姐在车上吗”一个衙差迎上马车。
雷叔停下脚步与那衙差说话。
衙差道:“黄大人让我来送消息,那个张兴去向刑部大人投案了,说他是受了王允鼓动送了密信,王允恐吓他知情不报,将来朝廷查明将会与安义侯府一起被论罪。”
徐清欢掀开帘子听到外面的声音,本朝自从谋反案之后,就鼓动众人投密信揭发他人罪行,若是知而不报视为同罪。
这样看来张兴没有大错,最多不过被降职罚俸。
徐清欢放下了帘子:“走吧,回去歇一歇。”希望张兴只是一时贪生怕死,否则他敢动,她就敢去捉。
马车在徐家门口停下,凤雏和银桂扶着徐清欢走下来。
雷叔道:“大小姐,那位一直跟着呢……”
徐清欢转头看到了一脸笑容的张真人,他双目炯炯有神,一副洞悉一切的神情,与徐清欢四目相对立即上前:“徐大小姐,道人忙碌一夜口干舌燥,不知可否进府中讨碗水喝。”
道观的火器炸开之时,宋成暄推开了哥哥,哥哥还欲进大殿中救她,关键时刻多亏了张真人将哥哥拉到了一旁。
前世张真人虽然骗了她的嫁妆,今时今日却已经不同。
徐清欢看向银桂:“求厨房吩咐一声,为张真人准备一桌酒菜。”
张真人捋着胡子一脸欣慰,跟着徐清欢一起踏进安义侯府,眼睛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