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挽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富春山居

    郑芝龙看似平常的话,却让刘香警惕了起来。十八芝内势力最大的就是福建人,其次就是广东人,然后才是其他地区的人。作为大明唯一一个对外贸易的港口就在福建,因此福建人吃海上这碗饭的人数最多。而广东人因为有一个澳门,也集聚了一些航海人才,但毕竟不比福建这种公开的海上贸易更为吸引人才。

    而福建人前往东南亚贸易的船只多半要经过广东沿海,因此基本上没被广东海盗劫掠过的福建海商,简直是屈指可数。而十八芝内的福建海盗,大都是海商兼职的。这种情况之下,海盗团伙内广东海盗被福建海盗打压,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nb




第53章 进京面圣
    在议事堂上,刘香从卢九德那里获得了足够多的招安信息。他思考了一会后就问道:“陛下一下开放从广东到天津这么多港口,短时间内必然有大量的商人出海贸易,可是海外大宗货物的贸易地点不过是日本长崎、菲律宾的马尼拉两地。如果我们去的商船太多,这些地方的商人必然会压低价格,出海贸易的大明商人无利可图之下,会不会铤而走险下海为盗。倒时反而成为大明沿海的祸乱之源泉呢至于陛下说的,探索新航路的事,那可不是一两年能完成的,甚至是十年八年都未必有所收获的。”

    对于刘香的疑惑,卢九德还真回答不了。毕竟他只是一个比较机灵的小太监,对于海外贸易的未来可没有崇祯这种后来人的上帝视角。

    “这位刘头领的问题,问的很好。虽然我不清楚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出京之前,陛下曾经有话嘱咐我,除了如实记录各位的问题之外,陛下还要求各位推举出几位代表,和我一起赴京面圣,共同制定大明海商在海外的行为准则,和互助条例。”卢九德如此说道。

    “大明海商的行为准则和互助条例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我们可以代表所有的大明海商吗”郑芝龙和刘香异口同声的问道,显然两人对制定海外商人的行商规则还是挺感兴趣的。

    “当然不止是各位,我出京的时候,陛下已经让沿海各省的官员们,推荐几名有兴趣进行海外贸易的商人,或是较有名望的海商,于十一月入京召开海商大会。我看我们这些天能讨论的,也讨论的差不多了,不如各位就准备推选代表入京开会吧,代表名额最好不要超过10个。”卢九德淡然的说道。

    这些天来和这些海盗不断的打交道,卢九德差不多已经摸清了海盗头目们的性格。和这些海盗打交道,最好还是直接干脆一些,不能拿宫内的一套办事,否则这些海盗多半会领悟错误的意思。

    “进京面圣公公的意思是,陛下愿意接见我等吗”郑芝龙和刘香还没开口,十八芝的另一名海盗头领陈衷纪已经大声的嚷嚷开了。

    李魁奇顿时有些不开心的喊道:“我们十八芝有十多个头领,为什么只给10个代表,我以为应当多增加一倍才是道理。”

    看着海盗头目们都想进京面圣,在堂内吵成一团,卢九德不得不解释道:“陛下打听过,现在正值信风贸易季节,如果诸位都进京,那么谁来主持这一季的贸易呢商人经商和农人春播一样,错过了时间就等于浪费了一年时间。所以陛下的意思是,让各位推选出有威望的代表,可以代表各位进京向陛下陈情…”

    如果卢九德一到岛上,就说出这个条件。郑芝龙二话不说,肯定是把这几人送回福建去。因为这看起来太像是诱杀海盗首领的计策了,大明朝廷干这种事也有不少次了,对此郑芝龙是心存疑虑的。

    但是这几天卢九德等人的表现,已经把郑芝龙对朝廷的疑心降到了最低。在他看来,这位刚刚登基的新皇帝,还是很有招安的诚意的,否则就不会煞费苦心的派人出来和海盗商议各种细节,正如贸易中讨价还价的人,才是真心想要买货物的人一样。

    而卢九德的解释,也让众位海盗们感觉很听的入耳,这位大明新皇帝如此平



第54章 选代表的规则
    原本郑芝龙认为,推举几个进京代表只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正如崇祯所说的,大部分的船主都要赶贸易季。

    既然崇祯皇帝表现的这么有诚意,邀请他们进京会谈,并作出了安全保证。郑芝龙本来打算着,如果代表人数凑不足,就让自己两个兄弟一起去京城见见世面。

    但是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不仅仅是几个十八芝的首领想当代表,连一向低调行事的几位海商头领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当然这些人在意的不仅仅是面圣的机会,他们更看重的是参与制定海外贸易规则的权力。

    十八芝虽然是囊括了这个时代大明海域内的海盗和海商成立的集团,但是这只是一个松散的海盗大联盟而已。明面上的十八芝首领是郑芝龙、刘香等人,但是在暗里实力最雄厚的却是福建和广东的几个海商家族。

    在这个时代,不管是做海盗还是做海商,都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忠实可靠的人手;二是拥有在大陆组织货源的能力;三便是拥有造船的能力。

    大明之所以海禁政策执行不下去,完全就在于这些世代经营海上贸易的世家大族,在不断的给这些海盗团伙输血的缘故。否则没有了大陆的船只人手的补充,再怎么强横的海盗团伙,最终也要沦落为海上的乞丐。

    满清之所以能完成大明完成不了的锁国政策,正是因为满清弄了一个迁移海边居民的政策,制造了30里的无人区的缘故。这种野蛮血腥的手段,一下子就击中了海盗集团的软肋。自明亡之后,中国沿海的海盗就再也无法重现明代海盗集团的辉煌了。

    为什么会如此,因为海上作战就是大船胜小船,快船胜慢船。而造船是一个资源集中化程度很高的行业,光是一项晾干船材就需要3-5年的漫长时间,更别提造大船所需要的工匠人数和技术要求的严格。

    十八芝之所以能够横行海上,最主要的就是因为他们的船只完全不弱于水师的战船,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更好。而这些船只都是在福建的私港内建造出来的,可以说大明的水师不是输给了郑芝龙,而是输给了那些和十八芝联合起来的闽粤的海商世家。

    之所以这些闽粤海商世家要支持十八芝攻打大明沿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海商世家和依靠特权垄断海外贸易的福建士绅不同,他们没有在朝廷中的代言人,因此是大明海禁政策的主要对象。

    扶持海盗打击大明的水师,一是为了打破大明朝廷的海禁政策,迫使福建水师对沿海走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二是利用这些海盗警告福建的士绅,士绅可以利用朝廷的政策搞垄断贸易,那么他们就用海盗封锁福建沿海,大家就干脆都不要做海外贸易了。

    在历史上,这个策略很成功。朝廷水师的衰败,让福建的士绅立刻看清了局势,很快他们就会撺掇福建的文官向十八芝妥协,从此福建成为公开化的走私基地。大明丧失了海外贸易的税收,从而成就了郑芝龙的海上王国。

    正因为这些海商家族隐藏的实力惊人,所以郑芝龙、刘香等海盗首领,对这些海商的代表一向是既拉拢又警惕的。当潘、叶、黄、吴四大海商家族联手,想要获取制定海外贸易规则的进京代表时,原本对这代



第55章 结拜
    看着众人很快又有偏移话题的倾向,郑芝龙干脆的下了决定:“我们把这20人的名单交给卢公公,让卢公公挑选出10人来不就行了。卢公公是陛下身边的人,就算是为了不被陛下责骂,他也会对挑选出来的代表尽责的。大家想必不会对卢公公的眼光有意见吧”

    潘必正只是转念一想,就笑着支持道:“不错,以卢公公的才干,想必挑选出来的代表,必定是能入陛下的法眼的。要是能得到陛下的欢心,这对于我们进京后争取海商的权益也是有好处的,我赞同一官首领的意见。”

    有了潘必正的支持,郑芝龙的建议很快就获得了通过。如此一来,喧闹了几天的村寨终于安静了下来。当这天午后,卢九德和连善祥从附近的山村回来时,却看到郑芝龙带着两名兄弟正在他们住的小院门口等待着。

    卢九德和连善祥对视了一眼,不知道这位郑头领不在议事堂开会,跑到他们住的小院门口来做什么。

    卢九德快走了几步,对着郑芝龙打着招呼说道:“一官首领,不知前来有何见教啊”

    正低头想事的郑芝龙,听到了卢九德的招呼声,顿时抬头微笑着说道:“原来是卢公公回来了啊,这两日我忙于琐事,也不知道底下人招呼的可还周到听说卢公公和连大人这几天都在外游览,不知台湾的山水可入的公公的眼。”

    “台湾山水吗那是极好的,不过我等走了一天路,体力实在是有些不支,不如请几位一起入内喝茶叙话,如何”卢九德振了振身上的尘土,对着郑家兄弟笑着说道。

    郑芝龙带着兄弟跟着卢九德进了院子,在会客厅内稍稍等待了一会,卢九德就更衣出来和他们叙话了。

    郑芝龙和卢九德略略交谈了几句台湾的风土人情之后,就把话题引入了正题。

    “这个让我来选人可是我和这名单上的大多数人都不熟悉,这选出来的人选,各位能承认吗我看既然已经有了20人的大名单,不如干脆就让他们抓阄好了。”卢九德早就听说了,这几天村子里发生的事。

    对于推选几个代表就能让这看似铁板一块的海盗团伙四分五裂,让卢九德对崇祯出的这个主意简直是拜服的五体投地。不过他可真有点会错意了,崇祯提出这个建议可不是为了用来分化一个十八芝的。

    出于对崇祯用意的误解,卢九德并不想干预推选进京代表的事,他出头做这个恶人,没什么好处不说,说不定还违背了崇祯想要分化海盗内部的策略,这是何苦由来。

    看着卢九德推脱不已,还想出了抓阄的点子,郑芝龙不由有些气结。不过他好歹也是历经风浪的人物,马上就回道:“卢公公果然才智过人,短短瞬间就想出了这妙法,这抓阄一法甚是公平,我等这些粗人果然不及公公眼界宽阔,待我回去一说,想必大家都不会有什么意见了。不过,有句话我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听着郑芝龙居然夸起了自己出的馊主意,卢九德就觉得那里有不对劲的地方,果然郑芝龙夸完之后就卖了个关子。

    卢九德自然是不会不给郑芝龙这个面子,他于是假惺惺的回道:“一官首领有什么不能说的,我在此洗耳恭听就是了。”

    郑



第56章 黄金耀人眼
    郑芝龙较年长且又即将被封为游击将军,卢九德年少,虽然他被崇祯看中担任了这次出行东南的特使,但是身上却无官职在身,只是一个最低级的小太监而已。

    是以两人论了齿序之后,卢九德就拜了郑芝龙为兄长。结拜之后郑芝龙甚为开心,他让郑芝虎把随身携带的两个鹿皮囊拿了过来。

    郑芝虎把两个皮囊轻轻丢在了八仙桌上,卢九德顿时听到了皮囊内金属撞击的声音。

    郑芝龙微笑着把一个较大的皮囊推了过去,口中说道:“虽说你我并非一母同胞,但是今后你我可就是自家兄弟了,你在台湾这几日大家可要多多亲近。台湾乃是海外蛮荒之地,也没什么好东西,这一袋台湾土仪就请弟弟用来贴补路费吧。”

    接着郑芝龙又推过了另一个较小的皮囊,继续说道:“至于这一袋吗,就请贤弟转赠给锦衣卫的几位大人吧,几位大人千里迢迢为芝龙之事奔波劳累,芝龙实在是愧不敢当,只能送上一份土仪当做车马费了。”

    卢九德略略估计了下,大的皮囊估计能装下100两,小的估计能装下6、70两。这个数目倒也不算多,就人情往来来说是一份重礼,但是用来收买他们这些皇帝身边的厂卫、太监,这礼可就不够看了。

    卢九德落落大方的收下了两个皮囊,向郑芝龙道了谢,两人之间的关系倒是亲近了几分。

    卢九德伸出手把皮囊扫到了一边,然后正色的问道:“那么就请大哥指教,这名单中到底哪些人不能上京呢”

    卢九德这种对钱财毫不在意的姿态,倒是博得了郑家兄弟的几分好感。

    郑芝龙微微一笑,然后从袖子内的口袋里掏出了一张纸,放在桌子上推了过去。

    卢九德小心翼翼的拿起纸张看了一眼,顿时意外的抬头看着郑芝龙,有些错愕的说道:“这李魁奇、钟斌、郑彩几人,不是大哥你的亲信吗怎么大哥把他们也写上去了莫非大哥给我的是要入选的人名吗”

    郑芝龙脸色不变,依旧面带微笑着说道:“贤弟有所不知,正因为他们是我的亲信部下,我对他们也最为了解。这几人性格暴虐,京城贵人又多,要是在京城闹点什么事出来,我一怕有负陛下的好意,二怕连累了贤弟啊。”

    郑芝龙的话卢九德是不信的,好歹他也是人心险恶的宫中混出来的,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没见过。不过看在郑芝龙刚刚送来的土仪份上,卢九德也无意拆穿他。

    于是卢九德打着哈哈收起了纸条,也没向郑芝龙保证一定把纸条上的人剔除出名单。此后两人就扯开了话题,很默契的不再谈及此事,寒暄了半个时辰之后,郑芝龙就起身告辞了。

    把郑芝龙送出院门之后,卢九德慢慢的踱回了客厅,心中思量着郑芝龙的用意。

    他正准备走向后院时,突然想起了桌子上还有两包东西,于是他又折返了来。卢九德顺手去提两个皮囊,但是很快他就感觉手中的分量不对。

    “好重。”卢九德估错了重量,手一软居然一下没提起来。他赶紧打开了大一些的鹿皮囊,顿时一片耀眼的金色映入了他的眼睛。

    “居然是黄金。”卢九德不由自主的叫出声,他马上反应过来,出手捂住了自己的嘴。看着这片亮闪闪的金色,卢九德脑子里顿时什么都想不起了,他口干舌燥之余,还感觉自己的心跳的像敲鼓一样。

    &n



第57章 海盗都是有钱人
    “卢公公以为今上是个什么样的人”连善祥单刀直入的问道。

    卢九德毫不犹豫的回答道:“是英明睿智之主。”

    “那么郑一官又是什么人”

    卢九德犹豫了下,说道:“人情练达,心思缜密之辈。”

    连善祥注视着卢九德缓缓说道:“以郑一官的手段,送给公公如此重礼,岂会只求你办这点小事。其人必定是想通过公公打探宫中之消息,以陛下之聪慧,公公通报一次两次消息未必会有事,但是日久天长之后,陛下会一无所知吗到时公公又当如何自处呢”

    原本被黄金迷惑了心思的卢九德悚然而惊,顿时神智清明了起来。他对着连善祥抱拳行礼说道:“多谢百户提醒,咱家差点就铸成了大错,今后百户有事但请吩咐,九德必有回报。”

    看着卢九德接受了自己的劝说,连善祥也松了口气。自厂卫设置以来,锦衣卫和内监就必须互相支持才能活下去。内监需要通过锦衣卫了解朝臣的动向,而锦衣卫则需要通过内监了解皇帝的心意。

    内监和锦衣卫不互相勾连者,而能得到皇帝信任,掌握厂卫大权的,大明一朝大约也就是一个陆炳了。

    连善祥虽然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崇祯的青睐,但是根基浅薄的他,却没有这个途径交接内臣。身为替皇帝办事的锦衣卫,如果不能了解皇帝的心思,办砸了皇帝交代的事,革职发配已经算是结局不错了。

    连善祥虽然看淡了追逐名利之心,但是基于自保的原则,也需要找一条门路了解崇祯的心思。年方17岁的崇祯虽然现在看来比较稳重,但是在这个少年跳脱的年纪,谁也不能保证崇祯永远都这么稳重。

    而卢九德的出现,正是给瞌睡的连善祥送上了一个枕头。年纪轻轻尚没有发迹的卢九德,和蹉跎了大半辈子的连善祥,都算是出身信王府,又是一同被崇祯委派第一次的大任务,可以说从感情上两人就有些抱团亲近的意思了。

    接着这次出行,连善祥就打算亲近卢九德,希望能在宫中搭上一条门路。所以有些事他故意不避开,让卢九德知道了一些关于他此行任务的内容,以示友好之意。

    连善祥的举动终于得到了回报,卢九德这次就开诚布公的向他坦白了,郑一官向他行贿的事实。两人在这一问一答之间,默默达成了共同进退的默契。

    连善祥把手边的皮囊推了回去,对着卢九德说道:“那么这包金子就请公公一并退回吧。来日方长,公公大好前途又岂是这区区百两黄金能买的下的。”
1...1112131415...6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