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挽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富春山居

    沉默了许久之后,朱常洵突然伸出右手,狠狠拍击了下左手,然后说道:“给李公公再备上5千两礼金,告诉他,本王和邹王妃想要同他一起返京。

    至于福八,你慢慢收拾府内的东西,随后跟上来就是了。其他东西可以不带,但是黄金和白银一定要运到京城来。”

    朱常洵的命令顿时让朱由崧有些头疼,万历皇帝对这个儿子宠爱备至,福王大婚30万两是国库所出,美伦美央的福王府在伊王府的基础上进行扩建,花费26万两,还是国库所出。

    基本上就藩洛阳的福王就没什么花钱的地方,该花的钱都让国库给支付了。

    而2万倾上好




第132章 修路
    前任河南知府在半个月前被调任贵州去了,因为朝廷催促甚急,甚至都没时间同孙传庭做一个简单的交接。

    孙传庭计算了下,河南知府离去的时候,正是他接到起复旨意的时候。

    出仕后第一个官职就是商丘知县的孙传庭,对于河南并不陌生。

    河南位于中原腹地,每次改朝换代时,这里都是兵连祸结之地,再加上一条黄河从此地经过,每到王朝末年,这块土地上的民众就灾难重重。

    不过河南地处平原,黄河带来的肥沃土壤和充沛的水量,使得这块土地非常适宜于农业。只要国家安定下来,这块地区又是最先恢复过来的地区。

    元末明初时,河南是战火最为频繁的地区,当明朝开国时,河南人口已经较元末减少到了十分之一,大批的良田被抛荒,可谓是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的荒凉场景。

    朱元璋为了重新开发中原地区,采取了迁民垦荒和设置卫所屯田等一系列措施,使河南地区成为了军民杂处的移民社会。

    结束了乱世之后,黄河水患就成了河南最大的日常威胁。因为治水摊派的赋役不均,里甲编户大量破产,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拥有世袭特权的武官就成了河南地方社会的支配者。

    这种情况同样被朝中的当权者看在了眼里,明中期的中央政府权威尚未衰落,因此当时的主政者还有勇气和余力实施赋役改革与清理屯田,限制了河南武官的政治特权。

    但是很快大批卫所军户的后代经由科举入仕,逐渐形成了以士绅为中心的世家大族,确立了士绅阶层在河南的地方社会支配体制,这也就导致了河南地方的“衣冠之虐“。

    万历时以沈鲤、吕坤、杨东明等为代表的开明士绅,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致力于重建社会秩序的河南地方实践,但只是缓和了矛盾,并没有解决问题。

    万历之后,地方上被压制的乡宦豪强势力报复性反弹,导致河南地方社会矛盾的迅速激化。

    孙传庭担任商丘知县时,就已经清楚的看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作为一个外来户,他也不得不同当地士绅妥协,采用缓和的方式安抚地方上的民众。

    但是很快他就被调回了京城,随后因为朝中激烈的党争,不愿意被牵涉到其中的孙传庭,选择了告病还乡。

    孙传庭原本以为,这次回乡修养将会花费很久的时间。但是没想到不过一年多,他就收到了起复的命令,还是重新回到了他出仕过的河南,只不过这次他被任命为了河南知府。

    事前没有收到任何风声的突然任命,让孙传庭心里埋下了一丝担忧。

    他一路风尘仆仆的赶到了洛阳,才从副手冯杰处得知了,自己将要面对的处境。

    朝廷要在洛阳城修建一个粮食集中交易市场,并修建一条从洛阳到三门峡的陆上通道,联通西安到三门峡的水上航线。

    这条道路如果能够修建成功,那么河南入陕的运输条件将会大大改善。

    三门峡到小浪底的险恶航运条件,使得黄河航运的价值很难利用的上。

    洛阳到潼关虽然有商道相连,但是崇山峻岭之中,山路艰险难行。对比起来,还不及河南省内乡县柒於镇到陕西省商洛市的600里商於古道更适于入陕。

    然而商於古道虽然出名,但也不过是一条最窄处2.5米,最宽处4米,勉强让马车和驴车通过的一条山道而已。

    但是这条洛阳到三门峡的300里新建道路,规划路面标准宽度却要求在8米,而部分地段也不得少于6米,且还要在三门峡修建一座新城。

    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些建设投入,河南府要自筹三分之一。

    也难怪听到了这个修路的消息之后,前任河南知府就立刻接受了朝廷的任命,宁愿跑去穷山恶水的贵州,也不愿意留在繁花似锦的洛阳城了。

    而河南府的一干辅佐官吏们,看到孙传庭到来之后,才会如此热情的迎接他了。

    事实上也不能埋怨这些官吏,河南府虽然有洛阳城这样的繁华城市,但是洛阳城内包括福王在内,就有10家王府。而洛阳城外的地方,又处在乡绅豪强和卫所军官的控制之下。

    且河南府位于三省交界之处,辖区内大半地区是山区,这赋税自然也就每年仅够支出罢了。现在突然要修建粮食市场和一条300里的通衢大道,光是为此增加的徭役,估计就能让本就勉强过活的本地百姓起来闹事了。

    孙传庭从同僚那里了解了这些消息之后,当晚久久无法入眠,第二天他一早起身,就接到了代表皇帝前来洛阳巡视的太监李朝钦的邀请,请他去会面商谈关于修建洛阳到三门峡大道的事。

    孙传庭匆匆换上了官服,就带着一名随从跟着来人前去了。在福王府南侧,一座较为素雅的宅院内,孙传庭见到了这位司礼监出来的太监首领。

    宽敞的大堂上,早上的阳光铺满了小半个堂前,今天显然还是一个气候晴朗的好天气。

    当孙传庭走到堂上时,才发觉除了上首就坐的李朝钦之外,两侧还坐着数位官员,不过都不是他所熟悉的人员,看起来倒像是京中派出来的官员。

    &n



第133章 河南的痼疾
    严士奇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按照我们的概算,每公里造价大约为5000元。”

    “公里元”对于这些新名词,孙传庭顿时有些迷糊了。

    严士奇立刻解释道:“公里是新度量衡的长度单位,1公里大约等于旧单位的2里。而元是指陛下新发行的货币单位,一元相当于标准库平银七钱二分。”

    孙传庭心算了一会,便有些惊讶的说道:“整条道路的造价是75万元河南府要出25万元,也就是18万余两白银

    据下官所知,河南府最好的年份,一年的税赋也不过才3万6千余两。三年之内要筹出18万余两,下官以为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严士奇截断了他的话说道:“还要考虑修建几座桥梁,因此总的预算大约是100万元。河南府可以拿这条路的30年的权益作为抵押,向大明中央银行贷款就可以了,不必真的拿出钱来。”

    “30年的权益是什么意思难道你们准备在路上设卡收钱吗”孙传庭顿时有些不悦的说道。

    严士奇并没有觉察到孙传庭的不满,他只顾着自己的思路说了下去:“是的,这条路修完之后,我们将会对经过这条路上的运货车辆进行收费。所得的费用,一部分用于道路的日常维护,另一部分则返还给投资者。”

    “投资者这条路难道不是朝廷拨钱修缮的吗朝廷出钱修这条路是利于民生的好事,但是如果修完路之后,再向百姓收钱,恐怕有损朝廷的声誉吧”孙传庭顿时反对道。

    严士奇顿时有些不知所措,他只会计算数字而已,对于孙传庭所说的朝廷声誉,他就完全无法回答了。

    李朝钦却咳嗽了几声,打断了两人的谈话说道:“朝廷出钱修建的道路,原本的确是应该给百姓免费使用的。

    不过我大明现在国库空虚,但是各地的道路却都急需进行修缮,如果光光依靠朝廷出钱来修,恐怕过上数十年也无法完成。

    但是如果可以让人看到有利可图,就能吸纳一部分富裕的百姓的闲散资金用于修路。

    道路修缮完毕之后,当地百姓可以从中受益,过往商人可以减少运费,出钱的百姓可以获得一个稳定的收益,这难道不是一举三得吗”

    孙传庭顿时陷入了沉默,他虽然反感修完道路向过往行商收费的方式,但是李朝钦的讲解让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这无疑是一种快速翻新道路建设的好方法,而良好的道路设施,无疑能够加速各地的物资交流。

    李朝钦继续说道:“修建这条道路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陕西地方过去几年连连受灾,一般的百姓都已经家无积蓄了,朝廷希望凭借修建这条路,能够吸纳一部分流民,安定陕西地方,避免这些流民成为流贼盗匪。”

    孙传庭最终还是被李朝钦说服了,答应会全力配合修筑这条洛阳到三门峡的道路。

    李朝钦却笑了笑说道:“负责修建这条道路的人就是你,所以你只要配合你自己就可以了。

    另外田郎中请上前来,这位是陛下亲自任命的治蝗郎中,杂家希望你也能配合他的工作。”

    田文明上前同孙传庭见了礼后,便述说了自己的请求。自从在国子监接受了崇祯的命令后,他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研究蝗虫的习性中去了。

    通过了前人治理蝗虫的文字记载,还有明朝这些年来发生蝗灾的地点研究,田文明大致了解到了两件事。

    第一是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

    第二是蝗虫的繁衍地区,大多来自于黄河中下游的荒滩地。蝗虫一年繁衍两次,一次是夏天,一次是秋天。

    他把自己的发现向皇帝进行了汇报,认为要想减轻蝗害,应当治理黄河中下游的荒滩地。

    皇帝对他的研究非常满意,并给了他一个治蝗郎中的官职,对黄河中下游的荒滩地进行调查和治理。

    孙传庭对于田文明的研究也同样感兴趣,他不由出声问道:“那么你想要本府如何协助你呢”

    田文明顿时精神振奋了下说道:“出京之前,我同陛下交谈过一次。根据陛下的提议,对这些河边的荒滩地,一是进行植树造林活动,变荒滩为树林。

    二是把这些荒滩变成蓄养家禽的基地,向农户免费发放雏鸡雏鸭,让它们在荒滩地进行放养。”

    孙传庭顿时有些犹豫的说道:“鼓励农户饲养家禽倒也好说,但是这发放雏鸡雏鸭,恐怕一时之间难以凑齐这么大数量的雏鸡雏鸭吧。”

    田文明顿时飞快的回答道:“这个倒不用府台大人烦忧,上林苑监蕃育署有人工孵化的技术,出京时陛下已经调派了两名熟手给我。

    只要府台大人在洛阳城外找一块地给我们建立种禽场,并派人向河滩附近的村子进行宣传,倒时让他们来领取雏鸡雏鸭即可。”

    孙传庭顿时爽快的说道:“如果是这样,那便没有问题。倒时我派个人给你,有什么要求,你可以让他来告诉我。不过这建立种禽场的费用”

    得到了孙传庭支持的田文明,顿时开怀的说道:“我便住在东南角的周南驿内,府台大人可派人去那里找我。至于建立种禽场的费用,暂时将会由陛下从内库拨款。”

     



第134章 新文化运动一
    5月初的北京,白天的气温已经开始让人感觉有些炎热了。将近中午时分,街上的行人也渐渐稀疏了。

    广渠门内两名军士躲在门洞内的阴影下,驻着手中的长枪,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多是些家长里短的闲话。

    两人正聊的热烈的时候,远处数辆四轮马车不急不缓的向着广渠门跑来了。军士姚老根听到声音后,撇了一眼马车来处,便对着同伴说道:“是驿站的车子,快回岗位上去。要是让那位大人看到我们脱岗,我们可要挨罚了。”

    两名军士说话之间,匆忙跑出了门洞,站在拒马前等着马车经过。这些四轮马车都是文思院新研制出来的,比双轮马车坐的舒服多了,且还装上了玻璃窗,可以挡住尘土,却没有隔绝阳光进入车厢。

    马车穿过了广渠门进入了外城之后,第二辆马车内,一名样貌出众的少女就好奇的掀开了车帘的一角,想要看看京城的景物是个什么模样。

    车厢内还坐着另一位岁数略小的少女,她鬒发素额,修眉玉颊,丹唇皓齿,还有一双灵气十足的大眼睛。看上去年纪虽然只是盈盈十三、四岁,但是已经略显出几分绝世佳人的风姿了。

    车厢内端庄就坐的少女,虽然心理对帝京的景色也有几分向往,小心的顺着姐姐的脖项后面,偷偷看了几眼窗外的景物,但口中却还是有些怯怯的劝说道:“二姐还是把帘布放下来吧,母亲不是告诫我们,出门在外不要抛头露面,以免被奸人看去起了坏心吗”

    叶小纨一边好奇的看着,街边正在种植行道树和铺设地砖的人,一边满不在乎的说道:“母亲说的是路上,现在我们已经进了京城了,天子脚下那里还有什么歹人。

    这一路我可是被闷坏了,每天只能在晚上出来走动透气。我不管,现在我要好生晒晒太阳。”

    叶小鸾眼珠子转了转,便说道:“我听父亲说京城最多轻薄浪子,若是一不小心看见了姐姐的样貌,就此跟随了上来纠缠。母亲和祖母不就知道,姐姐在路上不听教诲了吗”

    叶小鸾的话语终究吓唬住了叶小纨,她意犹未尽的放下了窗帘,然后转头对着妹妹张牙舞爪的说道:“我要是轻薄浪子,就先把你抢了去…”

    两姐妹在车厢内嬉闹了起来,给马车经过之处,留下了一些渐不可闻的笑声。

    车队经过了宣武门,在内城继续奔走了一段时间后,在安富坊一条巷子内停了下来。

    当沈宜修扶着婆婆下了马车时,发觉出来迎接自己等人的只有管家叶山,她不由有些失望的问道:“昨日老爷没有接到,我让阿福送来的信件吗”

    管家叶山赶紧回道:“回老夫人、夫人,老爷本来是要请假在家中等候的。不过今日一早,陛下诏老爷去相见,所以…”

    叶母出声打断了管家的话说道:“终究还是公事要紧,仲韶能被皇上召见,总是一件好事。宛君你陪我进去,舟车劳顿,老身想要梳洗一番,然后稍事休息会…”

    被妻子、母亲惦记着的叶绍袁,却一点也不觉得被皇帝召见是件什么好事。

    他从南京国子监转任北京工部主事,理论上来说是高升了,且工部主事还是一个外人眼中的肥缺。

    但是对于叶绍袁来说,他反倒是更为怀念在南京国子监谈论诗文的生活,而厌恶工部这种同工程数字打交道的乏味生活。

    新皇帝登基之后,工部的事务就更为繁琐了。他一度想要就此辞官归隐,回乡下去做个悠闲的士绅。

    不过还没等他主动辞官,他已经在工部的官员重整中剔除了出来,被调任到了燕京大学担任文学院的院长。

    作为吴江有名的文人世家,叶绍袁在江南文士中名气甚大,他担任文学院的院长倒是吸引了不少读书人报考大学。而从工部主事到大学教授,对他来说反而更是如鱼得水了些。

    叶绍袁得到了新任命之后,暂时熄灭了辞职的念头,而京中开始种植牛痘预防天花成功后,他立刻想起了自己的几个宝贝女儿。
1...137138139140141...6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