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挽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富春山居

    根据调查局人员在酒楼听到的闲谈,黄台吉此次出兵察哈尔,只是从八旗各牛录中挑选了甲兵或二十人,或十五人,并无携带投降后金的汉人军将。而随黄台吉出征的,除大贝勒代善和四贝勒莽古尔泰之外,还有岳托、济尔哈朗、豪格等众小贝勒。

    二贝勒阿敏坐镇国内,后金八旗主力尚在,加上投降后金的汉人军将未动,因此虽然黄台吉抽调人马出征察哈尔,但是国内的防御依然稳固不摇,不是可以轻易进攻的对象。

    自从同后金议和之后,大明和后金就开始了初步的接触,原本对于后金军制和国内形势一无所知的大明朝堂,终于开始对这个崛起于辽东的野人部族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

    和女真人打了近十年的仗,大明君臣对于后金的了解,也不过是努尔哈赤、八旗军队等寥寥无几的名词而已。同后金议和之后,不过一年时间的贸易往来,




第563章 倪元璐的忧思
    国是会议召开之后,坐在御座上的崇祯就一直没有发话,与会的官员们也从刚开始的互相试探,很快就变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的激烈对抗。

    事实上自从掀起了盐引案的舆论之后,在新政推行后失意的官员们,就把目标对准了首辅黄立极。

    这些失意的官员多以科道官为主,其次便是户部和礼部的一些官员。这些户部官员是因为不称职而被调离了实权位置,现在只能干些整理档案和编撰部门日志之类的文牍工作。而礼部官员则是不忿于,新政的推行让礼部失去了教坊司的收入,原本就清苦的礼部官员,现在的进项就更少了。

    当这些失意官员们得到了江南士绅的支持,在京城掀起了舆论压力时,原本以为黄立极在这种舆论压力之下,只有避位让贤一条路。

    但是没想到,黄立极居然没有遵从以往大明官场的潜规则,明明受到了这么多科道官员的弹劾,但是却始终没有向皇帝提出辞呈。

    在这种状况之下,盐引案本身反倒失去了众人的关注,首辅黄立极的去留,新政的废止,才是这次国是会议争论的焦点。

    虽然倪元璐等人极力约束着交好的党人,希望大家把火力集中在黄立极身上,而不要牵涉到新政身上。虽然新政是黄立极主持推行的,但是京城有点见识的官员都很清楚,在新政的背后站着的是崇祯。

    为了保护新政,皇帝也许会考虑放弃被千夫所指的首辅黄立极。但是一旦让崇祯意识到,这些官员的目的是想要推翻新政,那么事情就会发生让人无法预测的变化。

    新官上任都有三把火,更何况是一位新皇帝。新政中虽然有许多不合时宜的地方,但是倪元璐等人也认为,新政并不是一无是处的。最起码,加强中央六部对于地方官员的管理上来看,新政的某些举措还是很有益处的。

    就算是东林党人,也希望自己执政的时候,能够做到中央发布的命令,地方官员能够遵照执行,而不是敷衍了事。以往在大明的官场上,就出现了一种很不好的风气,对于中央发布的政策,地方上多是有选择的执行,当然是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执行。

    如果政策不利于地方官员和士绅,那么这条政策就会被搁置起来,不让下面的百姓知晓。这种欺上瞒下的手段,又以东南沿海地区的禁海令为最。

    地方上的士绅豪族借着朝廷禁海防备倭寇的政策,禁绝了普通商人和百姓参与海外贸易,自家做起了独家的向海外走私的贸易,从而取得了惊人的垄断利益。

    东林党人本身就以江南缙绅居多,对于其中的关键又怎么能够不清楚呢。他们在地方上担任地方官员时,自然不愿意朝廷发布什么政策,干涉他们治理地方的权力。

    但是一旦他们进入了中枢,成为了大明朝政的主事者之后,他们顿时就改变了自己的立场,希望各地官员能够遵照中央的命令行事,而不是搞什么独立王国。以苏长青来看,这便是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的表现。

    虽然东林党人的施政能力低下,从他们在万历后期上台到天启落幕的执政结果就能看出来,这一段东林党人的执政时间,正是努尔哈赤建国立基的时间。

    但是东林党的创建人顾宪成,其创建东林党的目的,却是推崇实学,提倡“躬行”,反对空谈心性,志在挽救大明的世道人心。所以,就其本质上来说,东林党是支持对大明朝政进行一定的改革的官僚团体。

    只不过东林党人并没有制定改革的目标,党内也缺乏像张居正那样的改革领袖人物,再加上后金的崛起,使得朝政的重点不得不从内政改革让位给了军事建设。而明军同后金交战连续失败,丢失了大半个辽东之后,他们就陷入了同朝中非东林党人的激烈党争中去了,再无精力研究改革的问题。

    其实就东林党这个团体来说,大部分人都同当年支持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的官员们有着或明或暗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万历朝之后,张居正能够迅速得到平反的原因。

    当初支持东林党人的士绅们,同样也是最先感受到大明王朝有倾覆危机的一群人,作为大明王朝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当然不愿意大明王朝就此倾覆,从而损害到自己的利益。

    只不过他们尚没有找到改革的方向,就已经同朝中的非东林党人陷入了水火不容的党争。最终,东林党内最出色的一批精英完全消耗在了无意义的党争之中,只剩下了明哲保身和碌碌无为之辈。

    到了崇祯登基时,虽然东林党内还有倪元璐、黄道周等后起之秀出现,但是东林党人已经把主要目标放在了替东林党翻案,而不是主持大明内政改革上面了。

    如果按照原有的历史,从天启去世之后,朝中的官员从此便分成了两派,一派要替东林党翻案,打压阉党余孽。而另一派则是为阉党辩解,指责东林党人党同伐异。两派官员轮流更替,朝中争斗从此永无宁熄。

    双方的斗争从崇祯朝开始斗到南明结束,甚至于在这些文官投降了满清之后,还在顺治末年搞出了一个南北党人案。大明最后的人心士气,就在这永无休止的党争中默默的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华夏文明至此进入了沦落三百年的黑暗期。

    不过在现



第564章 朝廷是什么?
    这场国是会议召开之后,太常寺卿倪文焕便低调的在一边冷眼旁观着。太常,掌陵庙群祀,礼乐仪制,天文术数衣冠之属。简单的说,太常寺便是大明掌管礼乐的最高机构。

    太常寺的主官太常寺卿,是六部九卿之一。也就是说,太常寺卿和六部尚书是同一个品阶的官职,都是正三品。原则上来说,当六部尚书有缺时,太常寺卿可以平调,甚至还有进入内阁的希望。升任太常寺卿的限制远较六部尚书为少,因此也被视为登天捷径,不是一般人可以染指的。

    倪文焕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也是崔呈秀的门生。投靠了魏忠贤之后,同崔呈秀、田吉、吴淳夫、李夔龙等四人并称为阉党五虎。他因为弹劾了李邦华、李日宣、周顺昌、崔景荣、李宗延等数十名东林党人,又出按畿辅时为魏忠贤建三生祠,方才以这些功劳升迁到了太常卿的位置。

    但是太常寺毕竟是一个冷衙门,担任太常寺卿熬一熬资历,给自己履历上增添一笔仕官经历,以谋求一个更好的同阶职位,才是倪文焕的追求。

    不过他刚担任太常寺卿不久,就爆发了天启去世、新皇登基和魏忠贤失势的一连串事件。于是倪文焕愕然发觉,虽然崇祯没有接受东林党人对他的弹劾拿下他,但是也没有任何提拔他的意思。

    于是倪文焕为自己设计的登天之路,反而把他自己送进了一个冷衙门,如果不发生什么意外,估计他就要在太常寺卿这个位置上坐冷板凳坐到死了,这显然不是他想要的人生结局。

    不过魏忠贤、崔呈秀接连去职出京,东林党人一度有卷土重来之势。因此倪文焕在过去一年多里,都保持着谨言慎行,避免自己成为东林党人斗争的主要目标,以求能够安然渡过被清算的命运。

    但是一年多过去之后,除了田吉等寥寥无几,无能而又激起众怨的阉党成员被勒令致仕后,其他人大多是降级处分的待遇,这让倪文焕担惊受怕的心思顿时消停了下来。

    而吴淳夫、李夔龙依旧获得了崇祯的信任和重用,则又让倪文焕的仕途之心又蠢蠢欲动了起来。两淮盐引案的消息传入京城之后,倪文焕顿时意识到,这也许是自己进入皇帝视线的一个好机会。

    作为江都人,倪文焕对于两淮盐政的**自然是清楚的很,而他对于两淮盐商同样深恶痛绝。两淮盐商结交江南士绅,在扬州设立商籍,损害的自然是扬州士子的利益。倪文焕自觉,如果没有这些所谓的商籍,说不定他就能提前一两届中举,那么今日就不会把自己弄的不上不下的局面了。

    韩一良是崇祯亲自提拔上来的官员,掌管的也是去年末才成立的一个新衙门。因此两淮盐业案爆发后,倪文焕下意识的认定,这起案子的背后必然出自皇帝的授意。

    因此在今日国是会议召开之前,倪文焕已经打定主意要好好表现一番,向皇帝送上一份投名状。会议从几名资历浅薄的御史弹劾韩一良以办案为名,实则是欺压扬州官商,滋扰地方开始,渐渐的会议讨论方向便转向了首辅黄立极失职的问题上。

    倪文焕注意到,虽然刚开始这些攻击的言论还比较克制,只把攻击的目标局限在韩一良和黄立极身上。但是随着首辅追随者的反击,攻击者的言论顿时就开始扩大化了,从清算阉党余孽和攻击新政是祸国殃民之政,几乎把会议变成了东林党人和守旧派的翻案会。

    于是这场国是会议在皇帝的持续沉默中,彻底脱离了会议召开前规定的主旨。但是倪文焕同样发现,虽然现在东林党和守旧派官员在争论中占了上风,但是作为东林党领袖的刑部尚书袁可立等河南籍官员并没有发声。

    被攻击的首辅黄立极虽然沉默不语,但是却并没有什么慌乱的表情,替他辩解的官员并不都是他的门生故旧,反倒是户部的官员对保住首辅的争论中更为卖力一些。倪文焕虽然看不懂面前的局面,但也意识到反首辅这边的官员虽然有优势,但依然还看不到胜势。

    这些反首辅的官员们能够弹劾黄立极的内容也少的可怜,除了少数几桩徇私案之外,大多是捕风捉影之事。在过去一年中数次上书弹劾阉党的官员,都被崇祯以先皇兄尸骨未寒,便有人想要往皇兄身上泼脏水的名义赶出了京城之后,科道官们现在也只敢为受迫害的东林党人喊冤,不敢再提有人迫害东林党一事。

    两军交战,尚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这朝堂上的争论,同两军交战的道理也相差无几。而且朝堂上的口舌之辩,气势更是取胜的关键。

    反首辅的科道官们,都快把自己的口水说干了,皇帝却依然迟迟没有表态,而对面支持首辅的官员却有越战越勇之势,这顿时让一些人开始着急了起来。

    黄立极可不是什么善男善女,当初他协助魏忠贤打击东林党政敌的手段可是相当狠厉的。今天他们掀起这场声势浩大的倒阁弹劾,如果依旧拿不下黄立极,那么天知道他们这些主持者将会遭遇什么样的报复。

    某些人正情急之时,科道官员的领袖之一陆澄源却出列向皇帝陈



第565章 三位一体论
    原本还没有完全平静下来的朝班序列内,顿时被崇祯这突如其来的质问给问蒙了。不管是想要倒阁的官员们,还是支持内阁的官员们,他们对于皇帝今天的任何表态都已经做好了应对的手段。

    在这些官员们看来,皇帝或是要保首辅和韩一良,或是放弃他们,或是想要和稀泥,总归皇帝的选择不会超过这些选项。主持今日弹劾行动的几位科道领袖,吸取了去年在朝会上屡战屡败的教训,在今日会议召开之前,已经预先通了气。

    若是以往,他们自然是不敢如此,毕竟科道官员之间互相勾连向首辅发难,这是**裸的结党营私了。不过自从皇帝开发党禁,令徐光启和钱谦益分别组党之后,科道官员之间的互相联络,也就没有过去这么犯忌讳了。

    在陆澄源等人看来,利用两淮盐引案攻击内阁首辅,拖黄立极下台,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内阁推行新政以来,李夔龙升任左副都御史后,便主持了都察院内部的人员培训和纪律处分工作。原本工作自由度很大的御史官员们,现在觉得自己脖子上好像被加上了一道枷锁。

    像陆澄源这些从科道调到六部的官员们,也发觉他们在都察院的影响力是越来越小了。新进的科道官员们,几乎都成了李夔龙的跟班,对这位左副都御史简直是惟命是从。

    这种状况自然不会被陆澄源等老御史所接受,虽然他们这些人离开了都察院,但是他们依旧希望能够保持自己对于都察院的影响力。

    毕竟庙堂上的争斗,必然是从都察院御史们的弹劾奏章开始的。是以,都察院的御史们,实际上就是京城消息最为灵通的人士。

    如果能够早一天得知,这些御史们准备弹劾谁,弹劾的内容又是什么,那么他们也能预先做好准备,不至于在被御史当众质问时,弄的手忙脚乱,下不了台。

    但是新政对于都察院官制的调整,使得陆澄源这些都察院中小团体的意见领袖,正逐渐失去对于小团体的影响能力。这自然就让这些小团体领袖们,自发的厌恶起新政来了。

    是以当江南士绅在朝中的代表联络他们反击韩一良时,这些官员便自动的把黄立极和韩一良联系在了一起,想要通过盐引案的风波,把首辅黄立极拉下马,从而中断正在继续的新政改革。

    这些官员们好不容易找到了反击的机会,自然就想要策划的精密一些,不能再像去年那样因为思考不周而次次弹劾失败。

    但是,皇帝突然跳出了盐引案和新政的范畴,直接向他们发问朝廷究竟是什么这个不在他们计划中的问题,顿时让这些官员们面面相窥了起来,谁也不知应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什么是朝廷朝廷不就是古代皇帝接受臣子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么。到了今天的大明,朝廷更像是一个向天下发号施令的场所。

    在座的官员虽然知道这就是朝廷,但是他们心里也很清楚,这绝不是皇帝想要的答案。因此没有人愿意出来,回答崇祯的问题。

    朱由检等待了一分多钟,见到依旧没有人主动站出来,便开始点名让人回答,“左副都御史你来说说,什么是朝廷。”

    李夔龙楞了一下,便脱口说道:“臣以为,朝廷即陛下,陛下即朝廷,陛下一言出,而天下无有不从之理也。”

    李夔龙公然谄媚于崇祯,顿时让在场的大部分官员为之不齿,露出了鄙夷的神情。李夔龙却犹如没看到一般,只顾着拍着皇帝的马屁。

    对于这个回答,朱由检只是笑了笑,并未下什么结论,他随即又转了小半圈点了另一人问道:“倪编修,你以为,什么才是朝廷”

    倪元璐沉思了片刻,便不卑不亢的回道:“秦以前未闻有朝廷之说,秦灭六国,一统天下,把天下分为三十六郡,地方上设郡守县令治理地方,而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管理郡县,方有朝廷之名。

    汉朝袭秦制,在三公之下设九卿,分管各方政务。隋之后又变为三省六部制,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由是官职大体底定。到了两宋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

    而到了本朝,废丞相设内阁,协助陛下管理六部及地方政务。因此臣以为,朝廷非独陛下也,乃陛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也。”

    “文彦博的理论么。”朱由检心里不以为然的想着,他盯着倪元璐看了许久,方才转过头去,寻找其他人问话去了。

    待到崇祯转过头去,倪元璐才恢复了站姿,他身边的翰林院同僚小声的对他说道:“汝玉兄果然好胆色。”

    倪元璐面不改色,并未搭理这位同僚的恭维。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这是明代士人的政治理想。但是大明历代皇帝对于这一政治理念,显然是态度不同,甚至是对立的。

    最起码,太祖显然是不会赞同这一理念的。这位起于布衣的皇帝,连丞相都废除了,焉能让那些士子在他面前谈论什么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狗屁主张。

    倪元璐虽然不清楚崇祯询问这个问题的用意,但是他却认为自己应该旗帜鲜明的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而不是任由李夔龙之流混淆皇帝的是非观念。



1...277278279280281...6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