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挽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富春山居

    过多的战争使得西印度公司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也令公司股东们拒绝再追加投资。因此当西印度公司的将领们占据了大半个巴西的时候,公司的董事们却发觉公司已经陷入了实质性的破产。

    威廉.乌泽尔利克斯虽然竭力游说共和国议会,但是对方却表示,除非威廉.乌泽尔利克斯让出董事会主席的职位,把西印度公司的控制权让度出来,否则共和国很难再追加投资。正因为共和国议会同东印度公司董事们的意见,阿姆斯特丹商会的商人们也对西印度公司失去了信心,拒绝继续支持威廉.乌泽尔利克斯拯救西印度公司的计划。

    在中国人到来之前,威廉.乌泽尔利克斯已经陷入了绝望,但是没想到中国人出手拯救了他,这实在是让他对中国使团感激不已,于是在尘埃落定之后,邀请了宋献策、张国纪等人参加自己的家宴。

    从彼得.纳茨的住宅前往威廉.乌泽尔利克斯府上,同样要乘坐船只前往。张国纪和宋献策坐了一船,彼得.纳茨和其他人坐另一船。

    在蒙蒙细雨之中,船只荡漾在运河的碧波之上,张国纪倒是感觉仿佛回到了苏州一般。不过苏州的运河曲折蜿蜒,可不类似于阿姆斯特丹运河挖的这么齐整。而且苏州的街道上从不缺乏摩肩擦踵的人流和小商贩走街串户的叫骂声,但是阿姆斯特丹的运河住宅区却显得极为安静,只有市中心的广场才有几分热闹的景致。

    当然,阿姆斯特丹的人口是难以同苏州比较的,苏州城可是江南第一繁华之所在,就算是这几年发展迅猛的北京也是难以和苏州相提并论的,这可是明初就接近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也是江南的代表。

    不过安静也有安静的好处,比如张国纪和宋献策坐在船上闲聊,就不会遭到什么干扰。作为晋商中的精英,在南方打拼了半辈子的张国纪觉得自己的脑子还是够用的,对于一般的小市民他还是可以鄙视一下对方的见识浅薄的。

    但是在宋献策面前,他倒是真正服了气。仅仅凭借着彼得.纳茨搜集的那些资料,加上四海贸易公司驻欧代表对于欧亚贸易往来的分析意见,就能够制定出这样一个宏大的计划,把那些荷兰人的胃口轻易的调将了起来,张国纪认为自己是做不到的。

    因此在这船上独处的时候,张国纪看了划船的亲信一眼,便忍不住向宋献策求教道:“宋兄,这事情虽然已经办完了,可我心中还有几个地方不是很明白,能否请宋兄为我解一解惑”

    正看着船外细雨落入河面的出神的宋献策,回头看了张国纪一眼,便随意的说道:“在海上漂了一年多,咱们一起闯了这么多大风大浪,还有什么话不能说的,你想问什么就直说好了。”

    张国纪下意识对他拱了拱手,方才说道:“按照陛下的意思,这荷兰东印度公司始终都是我大明的打压对象,即便是这次和他们保持了和平。那么宋兄为什么又让他们参与了这次的大计划,还给了他们橡胶制品的垄断贸易权呢”

    宋献策的身体随着船只的向前而微微摇晃着,他伸出手接着外面的雨水,全然不顾自己的袖子也被大湿了,他就这么一边把玩着雨水,一边向张国纪回道:“大明和欧洲相隔万里,陛下手中的资料如何能比得上我们耳闻目睹的真实欧洲

    既然陛下在出发之前给了我便宜行事的权




第590章 吕宋战争的尾声一
    对于张国纪的这个问题,宋献策第一次长时间的思考了起来,过了许久他才说道:“这正是我这些日子里思考的问题。关于英国现在的局势,你有没有看过”

    张国纪倒不觉得这个问题有什么难以决断的,他随口便答道:“据说去年苏格兰地区因为国王推动的宗教改革而发起了叛乱,不过现在最新的消息不是双方正在进行谈判努力促成和平吗我想这应当和我们是否推动英国人组建中央银行没什么关系吧。”

    宋献策显然并不认同同伴的看法,他立刻摇着头说道:“这当然和我们有着利害关系,根据英国人自己的看法,国王之所以被迫派人同苏格兰反叛者谈判,那是因为国王手中缺乏组织军队平叛的经费。

    你如果看过英国的一些资料的话,就知道这个国家并没有常备军的存在,在和平期间即便是国王本人,也不过只能调动几百人的侍从而已。如果英格兰遭遇了战争,或是英国想要发起一场战争,都必须通过议会颁发法令,征收一笔额外的战争税和征召平民组建军队。

    但是在1629年之后,英王就一直没有召开过议会,这虽然让他无需再顾及议会的意见而独立统治国家,但是他也将自己陷入了一个极为危险的境地。

    在前来欧洲之前,我和那些英国人有过许多交流,我发现英国虽然采取的是君主制,但同我国的君主制相比,英王的权力并不如我国皇帝陛下这么大。

    当然,这也同英国的历史有关系,这个国家从古代起就是一个经常被外来者征服的地区,最早的是罗马人,其次是北方的海盗,接着是诺曼征服。因此英格兰地区的贵族和民众已经习惯了接受一个外国君主的统治,但是这种轻易的屈服并不代表他们对于自家君主的绝对服从。

    或者说,英格兰的国王并不是依靠自身的实力来统治国家的,而是依赖于贵族们的宣誓效忠和其宗教领袖的身份来统治国家的。

    英王长期停止议会,等同于否认了贵族们对他的宣誓效忠,而他对英格兰和苏格兰推行的宗教改革措施,又使得民众质疑起了他身为宗教领袖身份的公正性。

    英王权力的两大支柱都已经被其折断,苏格兰人的起义不过是个,真正危险的是英王接下来和英格兰贵族们的协商,他是否能够重新取得英格兰贵族对他的认可,还是再一次把这些英格兰贵族推向自己的对立面。

    苏格兰从来不是英国政治的决定性力量,不管是经济还是军事,苏格兰地区都是难以同英格兰地区相比较的。因此,只要英王能够获得英格兰贵族们的支持,苏格兰人的叛乱不过是手足小患罢了。但是反之,则英王是否还能维持自己的王位都是一个问题了。

    是以在当下这个时间里,我们前往伦敦推动建立英国中央银行,就会陷入一个极为微妙的处境。英王会将建立中央银行视为摆脱困境的出路,从而把筹备军费的负担压在中央银行身上。而那些英格兰贵族,则会将我们视为干涉英国内政的别有用心者。

    我们的资金将会被投入到一场未知胜负的战争中去,有没有回报姑且不论,但是当我们贷款给英王时,我们已经在英国为自己竖立起了一个广泛的敌对阶层。所以我始终都不认为,现在前往英国推动英国中央银行的建设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张国纪顿时哑然了,他觉得宋献策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想到出发前皇帝的交代,于是又有些惴惴不安的说道:“不过陛下的谕命,可是让我们出使英国,我们这么滞留在荷兰,会不会令陛下不满”

    宋献策似乎也有些愁眉不展,不过他很快就恢复了过来,振奋了精神说道:“陛下让我们出使英国的时候,显然也没有预料到英国国内政局会变得如此复杂,现在就算我们前往英国也多半是谈不出什么成果的。

    陛下想要的,无非是在欧洲有一个长期盟友。陛下看中的是英国,但是我觉得倒也不必非英国不可。就观念上来看,其实法国人更接近我们,而且法国即将成为这场欧洲战争的胜利者,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接触一番,听一听那位红衣主教对于战后欧洲的态度和看法。

    我觉得先去一趟巴黎,明年开春再渡海前往伦敦,也许更合适一些。”

    张国纪有些茫然的看着对方,“去巴黎可是我们同法国似乎并没有接触的渠道,难道就这么贸贸然的跑过去吗”

    对张国纪的疑问,宋献策倒是胸有成竹的说道:“阿姆斯特丹银行也有给法国国王提供贷款的业务,我已经通过银行的董事向巴黎方面发出了访问法国的意向,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应该不会遭到拒绝。至于你和其他人还是继续留在阿姆斯特丹,和阿姆斯特丹商会的成员多多接触,也许我们今后用得着…”

    载着宋献策和张国纪的小艇,在“咯吱、咯吱”的摇桨声中,渐渐消失在了越来越大的雨幕里。而远在万里之外的吕宋岛上,镇压土人的战争终于到了收官的阶段。

    在得到了国内援军的支援之后,日军对于邦板牙人的战斗便立刻变得血腥了起来。此前日军的作战目的,主要还在于迫降土人叛乱者,恢复地方上的秩序,好即刻恢复生产。但是当日军进入了邦板牙人的传统居住地之后,失去了四海贸易公司代表约束的日军,立刻将战斗变



第591章 开战
    位于帕西格南岸的马尼拉王城,自建成之后就一直没有继续扩大过,隔着帕西格河的北岸则在华人、日人和其他亚洲地区的商人建设下,形成了一片比马尼拉王城面积小不了多少的街道。

    这片街道的三分之二是围绕着华人居住的核心八联城建筑起来,八联距离帕西格河大约不到300米,是一片用围墙构筑起来的小城市。这座只有城墙而无防御设施的城区原本也归西班牙人管理,华人只能按照西班牙人规定的时间进出八联,他们在八联之外并不能购置土地建立自己的村社住宅。

    西班牙人便是想要用这样的方式限定住华人移民马尼拉的数量,而且和八联城隔河相望的马尼拉王城,不仅有一座城门和桥梁通往八联,同样还有两座炮台从左右两侧夹着八联城。1603年马尼拉大屠杀事件中,华人反抗军正是在八联城内受到了这两座炮台的轰击,方才知道西班牙人规定华人必须集中住在八联城内的用意。

    四海贸易公司和前任菲律宾总督达成了开发吕宋协议之后,八联城的管理权力方才算是转移到了华人手中。而也从那时起,华人方才有权力在八联以外的地区购置土地建设住宅,只不过对于新移民来说,八联城内租房不仅便宜,而且城内生活也便利的多,因此八联城中的华人居民数量依然是居高不下的。

    事实上四海贸易公司自从发现了马尼拉王城炮台的奥秘之后,便在八联东北的大仑山一带以修建公司仓库为名义购置了大片的土地,试图建立起一座华人自己的城市。只不过不少华人移民认为,居住在马尼拉王城不到一公里内的八联,更容易让他们获得港口和马尼拉王城的工作机会,因此迟迟不肯搬离这里。

    当土人暴动之后,郭庆立刻派人在八联城内宣传30多年前此地发生的大屠杀事件,方才让一多半居民将信将疑的撤离到了大仑山地区。但还是有一部分和西班牙人往来密切的富商,听信了西班牙人的宣传,带着财产和家人躲入了马尼拉王城之内。

    大仑山的东面海湾,虽然不及马尼拉王城利用帕西格河修建的港口条件优越,但是也并不妨碍郑芝龙利用这里原有的小鱼港扩建出一个临时港口来。明军还在临时港口和大仑山之间修筑了一条2.5公里长可以通行马车的便道,将大仑山建成了明军在陆上的一处基地。

    也正是大仑山这处明军基地的存在,使得土人难以前往进攻八联,也让西班牙人迟迟没有对八联的华人居民动手,当八联的华人居民迁移到大仑山附近之后,西班牙人就更没意思去进攻一座半空的街区了。

    这令亲自坐镇大仑山的李晨芳等明军将领极为失望,作为被崇祯亲自教育出来的青年军官,李晨芳远比这个时代的人更具有民族意识。他对于1603年的马尼拉大屠杀,还是耿耿于怀的。

    作为日本大阪总督府和南洋总督府的最高军事长官,他的思想作风自然也是影响了一大批明军年轻士官的。特别是那些刚刚跟随他从日本来到南洋的年轻军官,在日本他们最受民众尊敬的一类人,但是到了南洋之后,那些土人在欧洲人面前唯唯诺诺的,却总是想要在大明人面前讨要什么平等,这让他们感到了被羞辱。

    因此,虽然皇帝和四海贸易公司的代表都希望将这场战争压制在日军和土人之间,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最大的利益。但是对于李晨芳这些明军将领来说,他们倒是希望能够将战争扩大化,好好的教训一下西班牙人,把马尼拉王城也给夺下来。

    为此,李晨芳在大仑山军营集结了2个联队和二个炮兵团的力量。明军的炮兵团为12门火炮的编制,最大口径为12斤炮。但是在观察了马尼拉王城的城墙和炮台之后,他又费尽心思的从船上拆下了4门18斤加农炮和2门24斤加农炮,打算给西班牙人一个惊喜。

    但是,在郑芝龙舰队的威胁下,西班牙人当起了缩头乌龟,并未敢直接插手土人对华人街区的进攻,使得李晨芳带队击退了几次土人暴动者的进攻后,就开始进入了一只无所事事的状态。

    当李晨芳觉得自己大约要这样无所事事的待到战争结束时,毛利胜家跑来了大仑山基地向他请示,是否要进攻出城拦截的西班牙和土人联军。

    李晨芳的回答自然是要进攻的,而且他决定带着一个联队和炮兵团亲自前去解救,遭受了“被土人叛乱者围困的友军部队。”

    毛利胜家当然不会去阻止李晨芳突然爆发出来的热情,他也不认为自己能够拦得住。真田幸昌驻军的地方,距离马尼拉王城和距离大仑山军营的距离是一样的,都在10公里上下。骑马的话,一个小时就到了,步兵行军也只需要2个小时而已。

    因此毛利胜家中午抵达了大仑山军营,第二天中午李晨芳就带着援军抵达了真田幸昌的宿营地,马里基纳河右岸的一处高地庄园内。这里大约是属于某个西班牙贵族的产业,整个庄园的建筑和布置极具卡斯蒂利亚风情。

    西班牙和土人的联军则驻扎在高地下方的一处平原上,他们的右翼



第592章 新旧军队的碰撞
    里维拉.安东尼奥上尉虽然是第一次指挥这么大规模的军队会战,但是在军中长久服役获得经验,还是让他摆出了三个品字形的西班牙方阵。

    虽说因为军官数量不足,毕竟西班牙人并没有想过培养出一只土人部队进行大规模的战争。他们需要的只是一群能够打治安战的警察部队而已。

    但是因为有一群服从度较高的日侨作为前排战士,因此这三个西班牙方阵在战场上出现时还是有模有样,颇能唬住刚刚参军的日军新兵的。

    和李晨芳把主力集中于右翼不同,里维拉.安东尼奥上尉的战术更为死板一些,他把兵力平均分配在了三个西班牙方阵上,3门3磅炮和3门6磅炮则分散在了三个方阵之间的前排。

    剩下的227名骑兵则留在自己身边,准备在战局陷入僵持阶段时,用作突破日军防线的预备队。

    而在日军这边,除了将主力集中于右翼之外,日军正面的阵型却是采取了细长的三行横队,这样使得日军正面兵力虽然较对面为少,可是展开的队形却比敌军要宽广的多。

    里维拉.安东尼奥上尉显然不是一个爱好军事技术革新的殖民地军官,因此对于日军采用的横队战术一开始并没有放在心上。在他看来,日军单薄的横队阵型缺乏纵深,只要让自己的方阵突破了一处,这只日军很快就会溃散了。

    但是,里维拉.安东尼奥上尉对于战争的认知不仅已经落后于对面的明军和日军军官,甚至也落后于国内的西班牙军官了。

    近20年的欧洲战争,已经让欧洲各**队将冷混杂的作战方式,推进到了以围绕为核心的战斗方式了。

    以冷兵器为主的作战模式,自然是要强调战场上的纵深,毕竟除了弓箭之外,其他士兵很难从后方发起进攻。一旦双方军队开始进入肉搏战,军队的纵深越是深厚,敌军就越难以穿透,自己这方也就越难以被击溃。

    但是到了为核心的时代,火力输出就成为了军队最为强调的内容。李晨芳等明军军官们,在参与了海外的历次战斗后发现,一次全员火力的输出给敌军造成的打击,远远超过10次零星射击,哪怕两者造成的伤亡数目相差并不多。

    对于上了战场的士兵来说,身边一两个同伴的倒下,也许更容易激发其搏命的心态。对于某些勇敢的士兵来说,也许会抱有冲入敌军的阵列中也许就不用被对方射击了的想法。

    但是当身边的同伴们成片倒下时,哪怕平日里再勇敢的士兵也会毫不犹豫的掉头逃亡,这是出于人类的天性所致。

    就像联省共和国的莫里斯亲王在发现了火绳枪的威力趋向于稳定之后,便改进了西班牙方阵。他把滑膛枪手编成了六排,通过不断的训练士兵整队、重新整队、出操和检阅,从而形成了往复循环的排枪战术。

    这种减少了长矛手,增加了滑膛枪手的新方阵,也就被称之为莫里斯方阵,长矛手和火枪手的比例接近1:1。

    而采用了燧发火枪和野战火炮变革的明军,则又比欧洲同行们更前进了一步。在拱卫京城的近卫军和新式陆军第一、第二军中,明军已经剔除了冷兵器单位,改用装备了刺刀的火枪手来代替长矛手。

    而京城之外的新式陆军,因为经费的关系还未能完全装备刺刀,但是军中的冷之比,也达到了1:2-1:3之间。日军师从明军,又是明军用来试验新式战术的军事部队,因此各联队的火枪手比例,大多在70-80%之间。
1...577578579580581...6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