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挽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富春山居

    魏忠贤似乎早有所料,不慌不忙的说道:“陛下可以先把敕书中,招抚海盗来投的后半段先去掉。待海盗归降之后,再由本部官长保举陛下所许之官,则必外朝言官就不会反对了。”

    “魏忠贤的意思,就是把他的要求变成海盗归附的潜规则了。那样的话,这份敕书的影响力就小多了,且任何潜规则,最后都会变成藏污纳垢的所在。”朱由检默默的考虑了许久,却发觉最后还是魏忠贤的方法最具可操作性。

    朱由检现在手上可没有可用的人手,要是他坚持己见,导致外朝文官给他来个消极怠工,那他可就真要两眼一抹黑了。

    听到朱由检做出让步之后,王体乾松了口气。对他来说,在这新旧交接的非常时期,能引起外朝争议的事越少越好。

    然而事情并不是以王体乾的意志为转移的,对于朱由检第一次发出的两道敕书,外朝文官对于后一道敕书,招抚一个降而复叛的海上盗贼毫不在意。

    但是对于朱由检招募徐光启、王徵、西方传教士等,修订历法一事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黄立极、施鳯来、张瑞图、李国普是天启七年的内阁成员,他们对于朝中有人支持中国传统历法、有人支持回回历法、只有少数人支持徐光启等人修订西历的局面有些拿不定主意。

    于是在九月初四的朝会中,内阁阁臣正式向朱由检提出了这三种意见,请求朱由检再做考虑。

    朱由检正皱起眉头的时候,突然下方一个官员出列说道:“臣以为,陛下召回徐大人修订历书并无不妥,自元代郭守敬修订历书以来,数百年中就再无修订过,历书之误差至少也有数十次之多。因此臣以为修订历书,已经是刻不容缓之事。”

    这位官员的公开支




第二十四章 考试
    在这些日子的朝会中,朱由检通过仔细的观察,总算对天启留给自己的内阁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首辅黄立极为人低调,做事颇有章法。8月22日天启驾崩之后,便是他首先提出,遵照天启遗诏,立自己为帝,三次奉笺向自己劝进,“崇祯“年号也是他所拟定。

    次辅施鳯来就像是个后世的大学教授一般的高级知识分子,国学功底深厚,性格随和。张瑞图才智过人,反应敏捷,是一个想为大明做点事的人,为人颇有城府。李国普不仅才学出色,且为人正直,很得百官的支持。

    但是这些人都有个最大的缺陷,他们的仕官经历中都没有担任过亲民官。没有经历过州县,直接从翰林院选拔人员入阁,是大明内阁制中一项不成文的潜规则。

    究其根本,就在于大明内阁最早是作为永乐皇帝的秘书出现的,南征北战的永乐皇帝,为了能保证自己在外出征时对朝政的掌控,就设置了这个类似于皇帝秘书处的制度。

    但是随着明朝中后期文官势力的不断扩大,内阁也就从皇帝的秘书变成了没有正名的宰相了。

    但是先天发育不良的大明内阁制,也就延续了挑选皇帝秘书的规则来挑选大明王朝的执政阁臣了。这样选出的内阁也就缺乏了对大明基层事务的了解,内阁成员们对于地方官上报的奏折,就无法分辨出是不是当地的真实情况。无法确认真实的大明,自然内阁制定的国策,往往就脱离了大明的实际状况了。”

    朝会解散之后,朱由检并没有依照往例返回乾清宫中,而是绕道出了宫城北面的玄武门。

    玄武门隔着玉带桥就是一座小山丘,“这便是日后崇祯上吊的万岁山了吗”朱由检停下脚步抬头看去,小山上郁郁葱葱,树木繁茂,根本找不到那株出了名的歪脖子老槐树。

    “陛下是想要找什么吗不如告诉微臣,让微臣上山去找好了。”看到朱由检怔怔的对着万岁山发愣,王承恩上前了一小步,在他身后请示道。

    “不,不必了。”朱由检回过头,意味深长的看了王承恩一眼,这万岁山上的歪脖子树,他总是要去见见的,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今天正是都知监招募新成员考试的日子,朱由检来到宫外正是想去看看考试的情况。他不再理会万岁山,而是过桥向着东北方向的都知监走去了。

    都知监就在万岁山东面不远处,地方虽然不小。但是都知监作为皇帝出行,在前方清理道路的一个衙门,自然不被宫中看重。

    也因此偌大的院子内,只有一排残破的房屋。看得出来,为了准备今日的考试,王德化对这里还是费心清理过一番的。不过先天不足,也只能是看起来整洁了一些罢了。

    都知监所在的房屋不够大,王德化干脆就把考场放置在了院子内。由于只拼凑了300多套桌椅,因此考试也分批进行。

    看到朱由检亲自跑到了都知监来,监考的王德化赶紧起身,准备让众人迎接。但是朱由检对他挥了挥手,示意不许惊动这些考试的宫女、太监们。

    王德化立刻悄悄的绕过了考生,走到了朱由检身边。他正想跪下行礼的时候,朱由检阻止了他,“不用行礼了,别惊动了这些考试的考生。这是第几场了啊总共有多少人报名有多少人没来考试的”

    &nb



第25章 猜测
    两位守门太监立刻停手,惶恐的对着卢九德解释道:“小公公不知啊,这位无赖超过了考试时间快两个时辰了,还想着要进去。我等奉命守门,怎肯担这个干系。赶他,他还不走。这才不小心惊扰了陛下。”

    “还请小公公行个方便,张某只是完成日常工作,所以才不小心迟到的。”张省声抱拳向卢九德行礼说道。

    “完成日常陛下有言在先,凡是报名者,今日一概准假考试,直殿监何人如此大胆,居然敢罔顾皇命。”卢九德顿时气愤的喝道。

    张省声小声的解释道:“也许是我没说清楚今日考试的事,所以才有了今天的误会,不知道小公公能否准许我进入考场考试去。”

    卢九德犹豫了下,不过他也认出来了,这位中年太监正是第一个报名,替他解了围的人。

    “也罢,咱家就去给你通报一声,看看你的运气吧。”卢九德决定给张省声一个机会。

    “多谢小公公,小公公的恩惠,张某没齿不忘。”张省声赶紧连声道谢着。“不必多言,你在此候着吧。”卢九德说了一句就转身进了院子。

    “连考试的日子都说不清,要他何用。再说了,已经有两场考试的人离去了,焉之他不是套取了考题才来的。陛下,还是让他回去吧。”王德化心里已经把都知监当做了自己的囊中之物,顿时对这位迟到的考生感到不舒服了。

    朱由检对迟到并不在意,对现在的他来说,能多一个人才都是好的,不过王德化的话也提醒了他,这有可能泄露了题目。

    所以他只是思考了一会,就说道:“考试反正也才刚开始,让他参加也无妨。至于题目吗我给他现场出两个好了。”

    朱由检开了口,王德化也无能为力。他随即让人拿笔墨来,让朱由检现场出题目。

    经过了这些天的恢复,朱由检的毛笔字倒是勉强可以见人了。他思考了一会,就出了一个鸡兔同笼,一个计算圆柱体体积,这么两个数学问题。

    当他写完题目的时候,发觉一个中年太监正跪拜在自己的身前,看来这就是那个迟到的考生了。

    朱由检和颜悦色的说道:“起来吧,拿着卷子去座位上好好答题,至于作文题目还是依旧。”

    “多谢陛下恩典。”张省声郑重的对朱由检拜了拜,然后低着头从他手中接走了卷子,退向了考场。

    张省声动作简洁而落落大方,到并不像是一个底层仆役出身的太监。不过朱由检也只是一愣,皇宫这么多内侍,要说没有几个有故事的人,那才是奇怪的事。朱由检才不会在意过去,他只看重这些人的未来,是否能成为他的助力。

    朱由检正站在廊下看着考场内众人考试时,王体乾拿着两份敕书匆匆赶了过来。

    “陛下,臣以书就敕书,请陛下确认。”王体乾快步走到朱由检面前,递上了自己书写的敕书。

    朱由检略略看了一遍,就把敕书递了回去,口中说道:“恩不错,回去用印吧。王体乾,这敕书是交由谁去送的啊”

    “回陛下,当交付行人司选人送敕书去。”王体乾接过敕书后回答道。

    朱由检随口说道:“我不能加派人手,跟着去看看吗”

    王体乾毫不犹豫的回答道:“陛下想要派谁去,臣自当奉命。”

    “给徐光启、王徵和西僧的敕书,就交给行人司去挑选



第26章 印刷技术的改进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卢九德小跑的带着连善祥到来了。看着两人满头大汗的样子,朱由检指着自己面前的酸梅汤说道:“给他们两人来一碗,先去去暑热。”

    连善祥抬头看着坐在廊下阴影中的朱由检一眼,有些惶恐外加一丝欣喜的说道:“多谢陛下赏赐,微臣并不口渴。”

    “喝吧,今天这么炎热,我坐着不动都在流汗,何况是你们两个跑过来的。喝完之后,可是要好好做事了。”朱由检开着玩笑说道。

    “愿为陛下效死。”接过了王承恩手中的酸梅汤一饮而尽之后,连善祥放下碗后有些激动的说道。

    看着脸色通红,情绪高亢的连善祥,朱由检似乎想起了自己毕业后,第一次被老板看重,独立挑担子负责一个项目的时候,那时候自己也是这么激动的想要把项目做好,在老板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呢。

    看来古今人都差不多,不是每个人一开始就变成混日子的老油子的,朱由检暗暗想着。

    “除了卢九德和连百户之外,你们都往后站站,我要和他们两人单独交谈一会。”朱由检突然对周边的内侍说道。

    在众人羡慕、嫉妒、恨的眼神中,很快一群人退出了20步之外,留下了朱由检等三人。

    “都站起来说话吧,我可不想低着头和你们谈话,太累。”在朱由检的吩咐下,连善祥、卢九德站了起来,靠近了朱由检身边。

    “连善祥我想让你去南方一趟,你家中可走的开吗”朱由检习惯性的,在要求下属出差之前询问了下。

    连善祥立刻回应道:“微臣家中无事,陛下有命的话,微臣即刻就可启程。”

    “不着急,这次去南方以行人司为主。你就是带一双眼睛和耳朵,替我看看南方的情况…”朱由检缓缓的说道。

    他要求连善祥抽调几名精干的士兵,最好能说南方话的。把一路所见所闻都记下来,然后最重要的是去福建了解下海防和海外贸易的状况,最后是看看这位海盗郑芝龙、海商许心素、福建总兵俞咨皋是个什么样的人。

    接着是考察福建地区的海外贸易情况,和海外流入的粮食、植物、动物的种类,并要求返程时带回这些物种的种子和食物,以及种植的方法,或是有种植经验的老农。

    最后朱由检对卢九德嘱咐道:“你去了福建打听下这市舶太监的风评如何,再去了解下这几年缴纳税额最多的几位商人,让他们来北京一趟。然后去见见市舶太监,让他通知那些出海的商人,让他们返回时看看可有番薯、甘薯、马铃薯、玉米…”

    朱由检想到一句,就嘱咐一句。断断续续和两人说了近半个时辰,说完了还让两人复述一遍,看看有没有遗漏。

    听着两人大致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之后,朱由检便让王承恩过来,吩咐他支给两人300两银子,一是给那些出门的锦衣卫安家,一是作为路上的花费,和在购买海外流传的农作物的费用。

    当朱由检絮絮叨叨的嘱咐完,院子内的考试也终于结束了。朱由检抬头看了看就起了兴致,吩咐把最后迟到的那名太监的卷子拿来看看。

    “不错吗,鸡兔同笼是算出来了。这圆柱体算出了圆的面积,但是没算出体积,差了一些。”朱由检看着题目评价道。

    这两道算数题对于不怎么研究数学的读书人,都是比较难的题目,更何况是宫内的太监。

    后面的自述文则是字体秀丽,文章用字也非常精



第27章 大明工匠
    朱由检叫过了管理经厂的太监,随口吩咐道:“以后安排两个人,专门负责烧开水,夏日暑气炎热,喝生水容易生病…”

    朱由检吩咐了几句安全和夏季防暑的话后,就走进了研制油墨的屋子中去了。

    看着朱由检离去,这些经厂的工匠回去后倒是多了些许谈资。不过原本在他们眼中,和自己无关的大明皇帝,现在却让他们觉得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了。

    一名老工匠回去后,还对着家人感慨道:“我在经厂呆了一辈子,还是第一次听见有贵人担心我们喝生水会生病,大明有这样的皇帝,我们这些小民的日子,应该会比以前好过一些了吧。”

    原本那些工匠的街坊家人,都以为这些工匠都是白日发梦了,大明皇帝怎么会去工坊,还去关心他们这些工匠喝水的问题。

    不过随后的日子里,终于让这些服役了上百年的工匠家族们,终于发现世道变了。被大明的匠户制度束缚,而消极怠工的工匠们,终于在制度变革后激发了生产积极性,成为了崇祯皇帝最为坚定的支持者。

    走进屋内的朱由检,看到两位工匠正在一个炉子上熬制着什么,看到朱由检进来之后,两名工匠正想停下手中的活,对他行礼的时候。

    朱由检赶紧阻止道:“不用行礼,看着炉子。怎么样,这油墨配置的有些眉目了吗”

    这一老一少两名工匠是两父子,他们一边小心的看着火候,一边回答道:“回陛下,这是3天来第57次配方,我们已经有了三种可以使用的油墨配方,但是还是比不过雕版使用的水墨。不过陛下所说的铅活字,赵大人已经带着老黄他们试制成功了。”

    老工匠拘谨的回答时,一名30出头的太监拿着一块板子走进了房间内。

    朱由检看着不大的屋子挤的满满的,于是干脆下令道:“王德化你跟来做什么,你回去给我盯着改卷子去,除了王承恩之外,你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去,别站在这里发呆。”

    在朱由检的轰赶下,房间内很快宽敞了起来。经厂的主事太监赵德尚,把手上的板子放在了桌子上。原来是一块排好版的铅活字印刷版。

    在赵德尚的演示下,一页油墨印刷的纸就出来了。朱由检接过这张纸仔细观察后发现,这和他小时候学校里用油墨印刷的考试卷的质量差不多,和雕版印刷的效果没法比。

    “这个和雕版印刷的相比,花费如何”朱由检关心的问道,作为一个项目经理,性价比才是最重要的。

    “微臣使用的是铅和锡两种金属混合制作的活字,只要制作出字模,就能随用随制。以四种不同的书籍,各印百本来计算,活字的成本是为雕版的二十分之一。若是书籍种类越多,成本就越低。”赵德尚计算着说道。

    这时两名研制油墨的工匠已经把混合好的新油墨冷却完毕了,两人再次印制了一页纸出来。这次的效果让朱由检也觉得有些惊讶了,几乎和雕版印刷的效果差不多了。

    “这种油墨是怎么配制出来的”朱由检看着纸张反复的看着,的确效果很不错。

    “这是用亚麻籽油、松香、炭黑融合而成的,多亏了陛下提醒,多用几种不同的植物油试验,这才能成功。”老工匠老实的回答道。

     




第28章 混日子的锦衣卫
1...56789...6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