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挽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富春山居
    “陛下的意思是”满桂不由疑惑的问道。

    “找到内喀尔喀五部的残余,支持他们在大小凌河之间驻扎下来,投奔辽东军的蒙古人,愿意回到部落去的以礼相送,愿意留下的好好安抚使用,但是必须遵守大明的法律。”朱由检如此说道。

    满桂还没有说话,杨镐已经赞同的说道:“陛下这是存亡继绝,德布天下的壮举啊。而且趁着这个机会,正好把那些心有异心的蒙古人从辽西走廊上清理出去,也正好消除了生乱的隐患。”

    满桂张了张嘴,终于开口说道:“臣谨遵陛下之命。不过这同建奴议和之事,臣还是希望陛下再慎重考虑一二。”

    看到满桂终于失去了强烈反对议和的意愿,朱由检心里终于松了口气。如果不能获得辽东军中大将的支持,议和的事情传出之后,他对于辽东军民的反应实在是殊无把握。

    不过现在起码他心中有了几分底气了,朱由检认真的说道:“不管同建奴议和有什么后果,朕都会坦然接受。不过朕想要说的是,朝廷和建奴议和,不代表辽东军就不打仗了。

    相反,对于辽东军进行整顿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准备打仗。一切阻碍提升军队作战能力的官员和制度都要革除,这必然会触及到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朕希望到时满桂将军你能控制住辽东军的局势。”

    崇祯推心置腹的谈话,加上老上司杨镐在一边的坐镇,满桂终于还是接受了辽东整顿军务,及同后金谈和的事宜。

    就在崇祯同满桂等人谈话的同一时间,在顺义县县衙之内,一群军政大员也在紧张的开着会议。

    前一天从治所遵化赶来的顺天巡抚加右都御史王应豸,正坐在顺义知县的正座上看下方的文武官员们。

    巡抚者抚军安民之官也,这是一个军政大权在握的,地方最高军政长官。

    顺天巡抚管辖着顺天、永平两个地方的民政,统率着蓟州、昌平、密云、永平、霸州五道兵备,及顺天、永平两府境内的各处卫所,可以说是山海关至京城之间的最后一道防线。

    但是随着辽东事务的重要性不断上升,蓟辽总督已经无法再兼顾辽东、顺天、保定的三地军政,不得不在辽东专设经略一职,督师蓟辽以分担蓟辽总督的职权。

    驻扎




第260章 锦衣卫的变化
    对于王应豸这种靠着魏忠贤上台,又在魏忠贤失势之后,装作陌路人的官僚,许显纯根本没放在眼中,他眼皮都不抬的随口说道。

    “抚院大人说笑了,下官不过是按照陛下的旨意循例问案罢了,那有什么扣留田地的事。只要这些良善人家拿出地契文书,证明哪些田地是他们家的,下官又怎敢扣留这些田地不发还。”

    许显纯的话顿时把王应豸噎住了,坐在大堂上右排末二位的顺义知县上官荩,顿时起身辩解道。

    “许百户的话语未必失之偏颇了,这民变事发突然,又是在半夜之时,乱民四处劫掠,惨状比比皆是,这些良善人家仓促避走,焉能想到要带走地契文书

    现在他们已经被变民洗劫的家徒四壁,连家具都被变民劈了当柴火烧了,如何还能再拿什么地契文书出来再说了,本官已经让地方乡老里长出来作证,就连那些佃户庄客也没有否认,他们耕作的田地是主人家的。许百户为何要从中作梗呢”

    “本官什么时候做梗了只要见到地契文书,本官自然会发还。那些佃户庄客、乡老里长作证就能规定田地归属的话,那么国朝还制定地契文书干什么那不是多此一举吗”许显纯仰着头,看都不看上官知县说道。

    听着堂下的争执,王应豸心里感觉有点恼怒。这许显纯当初是魏公公身边的亲信,他当初也对许显纯刻意奉承过,在许显纯面前矮上几分也算正常。

    不过如今魏公公已经倒台了,这许显纯还在自己这个封疆大吏面前如此趾高气扬,未免就有些不会做人了。

    王应豸想了半天,还是发现他对许显纯等人依然无可奈何,毕竟现在锦衣卫负责查办教案,插手地方田地的身份核实,实在是再正当不过的借口。

    和许显纯相对而坐的,是顺天抚衙的属官参政徐从治,他相貌威严,看上去器宇不凡。

    不过他也的确是个有能力的官员,曾经协助总兵杨肇基平定闻香教徐鸿儒乱,后来因为同山东巡抚王惟俭不合而称病回家。

    今年初经朝中同年好友举荐,起复为道员,八月迁顺天抚衙参政官。

    徐从治一直冷眼观察着,对面就坐的几名锦衣卫,主要是观察许显纯及他身边的叶柒两人。

    看着许显纯把顺义知县堵的说不出话来,徐从治轻笑了一声,便对着许显纯说道:“既然抚院大人同顺义县的话都不能说服许百户,不如就请许百户说说,你心中究竟是个什么章程吧。我等也好对三县的百姓有个交代,免得各县的百姓心头不安之下,再闹出什么乱子来。”

    许显纯定睛看了一眼徐从治,才不慌不忙的说道:“徐参政说的不错,总要有个章程我们才好办事。

    大的章程吗,那得陛下拿主意,下官怎么敢自作主张。至于小章程吗,下官还是有一个的。

    下官以为,只要各县把鱼鳞图册拿出来,我们大家按照鱼鳞图册核定田亩主人,并对各县田地进行清丈,这就是最最简单的方式。”

    徐从治脸上的笑容顿时一窒,许显纯的话滴水不漏,他想要把不肯归还原主田地的责任让锦衣卫背上,现在也明显泡汤了。

    “这些没有脑子的鹰犬,什么时候行事这么有章法了。”徐从治琢磨不定的看着许显纯。

    不管是顺义、平谷还是三河知县,听到了许显纯这个提议,都顿时低下了头去,不敢接许显纯的话。

    巡抚王应豸显然有些沉不住气了,他点了顺义知县上官荩的名字,带着些许怨气说道:“许百户的话也颇有道理,你顺义县的鱼鳞图册何在,拿出来同许百户当面核清田亩,然后实地清丈,不久可以确定田地归属了吗”

    上官荩脸色惨白,扑通一声跪在了堂前,五体投地的趴在地上,对着王应豸说道:“顺义县的鱼鳞图册在民变之时失踪了,这都是下官失职,请抚院大人降罪。”

    “你…”巡抚王应豸顿时勃然大怒了起来,他这才知道,昨晚这上官荩为何要向他送礼,办这件小事了。

    如今他可是骑虎难下了,这件事就此作罢的话,那么他岂不成了笑柄,今后谁还会再认可他这个巡抚的威严。

    王应豸正想着怎么给自己解围的时候,许显纯突然冷不丁的问道:“顺义县衙在民变中可没有被损毁,否则我们也不能坐在这里。

    一个县的鱼鳞图册最少也要装满半间房子,这些变民虽然攻下过县衙,可没焚烧过这里,难不成他们为了不让我们知道他们烧毁鱼鳞图册,还特意把图册搬出了县衙吗”

    上官荩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这下堂上在座的众人都察觉到,似乎这事背后还另有隐情。

    王应豸可不愿意为了几百两银子,而掉进几名县官挖的大坑里去。

    “顺义县难道到现在,你还想继续蒙蔽上官吗到底有什么隐情,立刻给本都堂从实招来。”

    看到王应豸勃然色怒,上官荩终于扛不住了,他不得不解释道:“本县的鱼鳞图册都被户部典吏带回了家中,民变时典吏家被焚毁,鱼鳞图册也就消失了。”

     



第261章 张道浚
    王应豸低着头听完了张道浚带来的口谕之后,用手撑了下地想要起身,但是心神恍惚之下居然没能站起来。

    参政徐从治、顺义知县上官荩赶紧上前扶他起身了,王应豸心神不宁的对着徐从治说道。

    “我心已乱,替我准备车马,我要尽快赶回遵化,等待朝廷的命令,交接一应事宜。顺义之事,还烦请徐参政收尾了。”

    徐从治带着几位县官出了城门,送走了一刻都不想停留的王应豸。

    县衙之内剩下的锦衣卫中人们,目送着文官佐吏拥着王应豸离去之后,指挥佥事张道浚才转回头来看着剩下的锦衣卫官员们说道:“除了许百户及叶百户之外,其他人先去堂外候着吧,陛下有旨意给两位。”

    崔应元、杨寰两名副百户只能无奈的退出了县衙大堂,看着周边没有其他人在场之后,张道浚立刻放下了上官的威严。

    他满面堆笑的对着许显纯打着招呼说道:“许大人好久不见,风采更胜往昔啊…”

    对于张道浚的示好,许显纯并没有什么不习惯的,他坦然接受之后,便说道:“张佥事还请宣示陛下旨意,我等早已翘首以盼了。”

    张道浚看了一眼站在许显纯身边,一直沉默不语的叶柒之后,才对着许显纯说道:“那便请两位接受旨意吧…”

    许显纯心中有些激动,崇祯要求他把顺天府其他州县也纳入查案范围之内,这显然是说明,他已经通过了皇帝的考验,成为了陛下的亲信。

    不过显然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还是不及身边这位,被陛下从皇庄庄客内简拔的叶柒。

    从协助办理清理军屯事宜,到独立主持“耕者有其田”的计划。叶柒骤然之间就成了锦衣卫中独挡一面的新秀了。

    张道浚,字深之,是故辽东巡抚张铨之子,他爷爷张五典担任过兵部尚书,可以说是世代官宦门第。

    但是张道浚在读书上没有天分,而父亲又在辽阳城陷后自杀,失去了科举上出头的可能性。因此借着父亲忠诚于国事的恩荫,被授予了锦衣卫指挥佥事,并加都指挥佥事,负责卫所事务的机会,转而向武官方向发展。

    张道浚同公认的阉党杨维垣等人交好,同田尔耕关系也不错。不过一直以来,他都没有获得重用的机会。

    他的妹妹张凤仪是石柱宣慰使马祥麟的正室,虽然石柱宣慰司忠诚于大明,协助朝廷平息了播州杨应龙、又北上辽东同建奴在浑河血战,石柱“白杆兵”因此名闻天下。

    但是石柱土司的强悍战斗力,也引起了一些文官的警惕,更何况前土司马千乘无辜死于太监之手,更是让他们害怕在大明西南腹地再出一个后金。

    他们一边压制石柱恢复战力的举动,一边亲近永宁土司奢崇明,试图以土制土。

    结果早蓄异心的奢家父子趁机占据了重庆,爆发了川南奢崇明之乱。

    虽然石柱宣慰司在川南乱起之后,立即表现了忠于朝廷的立场,但是文官的猜忌是不可能这么快消失的,因此张道浚为了避嫌早就断绝了同妹妹的联系。

    张道浚也清楚,在文事上他并没有什么出众的才能,而作为一名武将,想要建功立业,就必须上战场。

    今日大明武将可以建功立业的地方只有两个,一个是辽东,一个便是川贵。

    张家虽然有不少家丁,但是想要上辽东打建奴,那还是差了一点的。而南下川贵,他又怕因为自己同石柱宣慰司的姻亲关系,而被那些四川、贵州的文臣武将们所排斥。

    在犹豫不决之中,他看到崇祯上台之后,锦衣卫的权势大涨,于是便把注意打倒了自己锦衣卫的身份上去了。

    锦衣卫中想要获得皇帝的注意,若是按照以往,自然是靠办理震动朝野的政治大案。

    不过现在吗,张道浚发觉,只要能推动崇祯颁布的新政前进,同样可以被皇帝重视。

    对比起构陷党人,涉及到危险的党争,显然替皇帝办好事更为安全一些。

    而杨维垣等人自从魏忠贤下台之后,便小心低调了起来。但是随着文震孟被驱逐出京城之后,他们的心思又开始活动了起来。

    杨维垣等人认为,崇祯对于东林党人并无好感,只是缺乏一个把这些党人驱逐出朝堂的借口而已。

    而只要把这些东林党人驱出朝堂,那么那些整天想着为东林党翻案的官员们才能消停下去,而他们在这些案子中的罪行才不会被清算。

    杨维垣他们自然说服不了,已经投靠皇帝的几位锦衣卫首领官,因此就把目光转移到了张道浚身上。

    他们认为,张道浚作为名臣之后,又是锦衣卫的高层官员,由他出面去指责朝中的东林党人,无疑可以更多的获取皇帝的信任。

    张道浚可不觉得,自己这个时候同东林党人结怨是一件好事。因此他干脆走通了田尔耕、王德化的门路,离开了京城,前往顺义传旨及替崇祯观察顺义土地改革的状况。

    张道浚从怀中掏出了一个用蜡密封的信封,递给了叶柒和颜悦色



第262章 徐从治的愤怒
    徐从治对着张道浚说道:“张佥事刚来,也许需要一些时间了解情况。本官以为,今日我们不如到此为止,等明日再继续讨论民变的善后事宜。”

    张道浚斜了一眼叶柒手上的书信,随即笑着对着徐从治说道:“徐参政既然如此体谅本官,本官自然是乐于接受的…”

    离开了县衙之后,叶柒就匆忙回到了自己在顺义的住所,一座从变民军手中没收的小院子。

    和一名门子交代不许人打搅自己之后,叶柒走进了东厢的书房,他还没有坐稳,就打开了信封,抽出了里面的信纸看了起来。

    这封信是朱由检几个月来思考了许久之后,才终于下定决心写出来交给叶柒去试验的一个方案。

    从醒来成为朱由检之后,他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动员起农民的力量来。

    作为一名新中国的公民,对唯物主义历史观还算学的不错的苏长青,他很清楚的知道,就算他把大明的军队武装到牙齿,如果这只军队已经失去了战斗的意愿,那么他也一样是改变不了未来的历史轨迹的。

    对于现在这个农业人口占据了90%以上的大明朝来说,只有获得了农民的支持,他才会获得可靠的兵源和稳定的物资供给。

    甚至于他只要能真正的动员起北直隶的1千万人口的力量,后金就要跑回大兴安岭里去当野人了。

    然而可笑的是,身为1亿5千万之众的大明皇帝崇祯,能够动员起来的力量却远远少于,后金兵农一体的落后农奴制度。

    现在大明社会的现实是,国权归大族,宗族不下县,县下唯编户,户失则国危。

    对崇祯来说,理论上他所能管理的社会基本单位就是县。但是实际上,大明1427个县,他真正能控制的不过是北京附近的几个县,其他地区都被地方缙绅和文官集团控制着。

    所以浙江金华县,1578年征收的工商税不足7两。1510年开始,何逊在以后的十年中管理沙市税课使司。一旦完成定额,他就敢私下减少对木商抽税。

    在16世纪20年代,邵经邦开始主管了沙市税课使司,他采取了一项更为惊人的改革,在三个月内完成定额之后,在本年度余下时间内启关任木商往来。

    1560年,杨时乔榷税杭州,建立了一个令人敬佩的制度,令木商自署所入(就是自己写下自己的收入)进行税收评估。

    而以上这些把国家法律视为儿戏的混蛋,居然赢得了士林的好评,赢得了清官的名声。

    事实上明朝已经僵化的官僚体制,和堕落的文官集团,已经让外表看起来还是鲜花着锦的大明,内里已经完全腐烂了。
1...7677787980...6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