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挽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富春山居

    朱由检的话让陆澄源等人凌乱了,他们弹劾监生陆万龄,可是没想到崇祯却只处置了朱三俊,这可是东林党在国子监的党人之一,这不是把板子拍在了自己人身上了吗。

    王守履赶紧站出来说道:“陛下如此处置,似乎有失公允,陆万龄乃是首倡者,朱三俊不过是屈于权势而附议,怎么可以处置朱三俊,而不处罚陆万龄呢”

    李夔龙正为崇祯帝的处分暗自开心不已,听到王守履的抗议后他正想反驳,却只见崇祯已经不耐烦的先开口了。

    “监生何物学生是也。司业何物老师是也。身为老师不纠正学生的错误,反而附和学生错误的意见,这是老师做的事吗监生若是不犯错误,还要他们在国子监学习做什么老师若是不能纠正学生的错误,朝廷还发他俸禄做什么此事无庸再议。”

    “陛下圣明。”李夔龙立刻跟上,封死了其余人等再想为朱三俊说话的空间,这一日的朝会随后就平淡的过去了。

    在国子监边上的柳泉居,二楼的一处雅间内,几名监生正不停的对席中一人吹捧着。

    “钱生这雄文一出,恐怕不日就将名扬天下了,到时入了圣上的法眼,恐怕脱监之日屈指可数了。”

    “是啊,钱生文中怒斥权阉,列数十大罪状,圣明天子见了此文,必当扫除朝中奸党,我辈正人君子总算有出头之日了。来,我为天下黎庶敬足下一杯…”

    &n




第38章 大明的家底
    来的是国子监监丞刘友荣,这位在国子监掌管监生纪律的官员,看到眼前这场面就立刻头疼了起来。

    国子监除祭酒之外,其他官员都是从考进士落选的举人中选拔出来的。一旦进入了国子监担任官职,就不能再考进士,也不能担任其他官职了。

    所以到了这个时代,国子监早就不复明初时的规模了。一是老师没出路,所以只在国子监内混吃等死;二是监生授官越来越难,导致没什么人愿意跑到这规矩繁多的国子监来当监生了。

    为了留住这些监生,国子监的监规就松弛的有些混乱了。刘友荣平日就是个好好先生,只要这些监生不是太过份,他都是睁只眼闭只眼放过去的。

    不过今日接到了礼部传来的命令,让他不得不前来找两个人回去,而他接到消息赶到酒楼时,却正好发现这两人正在酒楼中打架斗殴。

    “你们这些人真是好大的胆子,国丧不过刚刚过去几天,就开始饮酒取乐,还知道礼仪廉耻怎么写吗莫非真要本官革去你们的学籍,你们才会清醒一些吗”

    刘友荣难得厉声疾色的对着几名监生痛批了一顿,让这些人心里都开始嘀咕,监丞今天是不是吃错药了。

    训了一通之后,刘友荣才开口说道:“陆万龄阿谀朝中权贵,陛下有口谕,降其为三等监生,并禁足3月不许外出。嘉兴贡生钱嘉徵非议朝臣,降其为二等监生,并禁足3月不许外出。还有你们几个,违反监规私自出监饮酒,自己回去领罚竹篦十下。都清楚了吗”

    原本以为魏忠贤倒台后万劫不复的陆万龄,顿时喜笑颜开了起来,他连连点头答应着,似乎唯恐刘友荣反悔一般。

    而钱嘉徵则是脸色有些发白的说道:“监丞大人,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错误,我是抱着对陛下的一片忠心上的书啊,怎么会是非议朝臣呢必定是朝中奸党蒙蔽天子,伪造圣意的对不对”

    刘友荣懒得和这个钻了牛角尖出不来的学生继续瞎扯,他只是不耐烦的说道:“陛下今日早朝亲自批驳了你的文章,说你是言而无物,满篇的不知所谓,拿着街头巷尾的流言蜚语当做事实真相。并责问国子监,是如何教出似你这般不辨真伪,好大喜功的学生出来的。为了你们两人,国子监内从祭酒到教官都被陛下开革了,你还觉得自己冤枉吗”

    刘友荣停了一会,看着钱嘉徵颓然无力的坐下没有继续自辩后,才继续说道:“你们两人好自为之吧。”

    说完这一句之后,他就拂袖转身离去了。国子监连续开革了祭酒、司业等官员,他也想再进一步,混个司业当当。

    刘友荣这一走,几位陪着钱嘉徵饮酒的监生,顿时觉得这位钱生的前途似乎不妙,于是连忙匆匆告辞离去了。

    当房间内只剩下两人时,陆万龄忽然大笑了起来,当看到钱嘉徵转身看过来的时候,他才说道:“枉费我担心了这么些天,生怕真要被你猜中,落在你手里。可惜老天爷都不保佑你啊,钱嘉徵。”

    看着陆万龄嚣张得意的样子,钱嘉徵只是怨毒的看了他一眼,然后狠狠的说道:“陆万龄你休要得意,我看魏忠贤倒了之后,你还能得意多久,我们走着瞧。”

    钱



第39章 亲临诏狱
    过了许久,朱由检从发呆中清醒了过来,他混乱的思绪渐渐清晰了起来,现在看来有两件事是非做不可的。一是和后金停战,减少军事支出。每年拿着国库一半收入养的辽东大军,居然连野战对敌都不敢,每次所谓的大捷,都是守在城内,等待后金劫掠满意后自动退去,这种大捷也许会让那些醉生梦死的朝中文官们满意,但是朱由检对此可没任何兴趣。

    二是扩大海贸,虽然万历时代就已经开了海,但是现在的海贸格局依然还是太小了。港口设置在交通不便的福建沿海,每年只准许出售88份船引,并只准福建当地人进行海贸,这无疑极大的束缚了大明的海外贸易。

    在这个小冰河时期,只有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大明才有可能从东南亚地区获得足够的粮食和物资,渡过这个地球上最寒冷的时期。

    想到了这些,朱由检重新从书桌上拿起了一份案卷看了起来,这是指挥萨尔浒之战失败的辽东经略杨镐的卷宗,这个人在锦衣卫中快关了八年了,虽然判了死刑却一直没有执行。

    在朝中参加过万历三大征的将帅,也只有这个杨镐是硕果仅存的了。其他人都已经在和后金连年的战事中折损掉了,而杨镐向来和李如梅交好,正因为这个缘由,他对后金中的一些将领也是比较熟悉的。

    如果萨尔浒之战后杀了杨镐为战败负责,那也就是杀了。但是到了8年后的今天,在朱由检手中无人的情况之下,他却不舍得就这么杀了他了。

    “河南人,到了今天也快60过半了啊,在锦衣卫的诏狱中还能活的这么久,也真是一个奇迹了。”朱由检默默的想着。

    看了这份卷宗半响之后,朱由检突然开口吩咐道:“王承恩,给我拿件披风来,然后跟我出去一趟。”

    “陛下,想要去那”王承恩从小太监手中取过一件黄色的丝绸披风,就想上前递给朱由检。

    “不要这件,就用普通的内侍用的那种就可以了,我可不想让人知道我去了那里。”朱由检推开了王承恩拿过来的披风说道。

    “陛下,难道是要出宫”王承恩有些心惊胆战的问道。

    朱由检猛然抬头盯着王承恩说道:“怎么,你想把朕关在这四方城内吗”

    “臣不敢,不过陛下白龙鱼服,恐有不测之难,不如让臣召集几名侍卫护卫陛下,否则臣必然不敢奉命。”王承恩又惊又怕的跪在地上哀求着。

    看着王承恩哭丧着脸的模样,朱由检也怕惊动了旁人,到时文官去宫门外堵截自己就不好了,于是他对着王承恩点头同意了。

    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值房内,骆养性、刘应袭、崔应元、许显纯等人正在清理诏狱中的案子。骆养性正借着黄山大案追问崔应元、许显纯两人。

    黄山大案是徽商吴养春听说修三大殿要征用他家木场的木头,于是上京疏通关系希望能推掉这个差使。结果在疏通关系的时候,却遇到了有仇怨的两个故人。

    一个是他弟弟的家仆吴荣,一个是他的族人吴孔嘉。已经是靠上进士的吴孔嘉一直把吴养春当成害死自己父亲的凶手,在吴荣的挑拨下,吴孔嘉干脆在魏忠贤面前告了一状。

    收吴孔嘉作为义子的魏忠贤,就干脆让田尔耕把吴养春打成了东林党人的经济支持者,于是吴养春父子三人皆死,妻子也上吊自



第40章 死囚杨镐
    朱由检听了骆养性的处置方案,眉头却皱了起来,听完之后他不满的说道:“糊涂,今日朝中对魏忠贤的弹劾方才平息。你把这案子昭告天下,这是想要在朝中再次掀起党争吗”

    骆养性心头顿时一紧,马上回答道:“臣绝无此意。”而跪在地上的崔应元、许显纯两人,则是心中一喜。

    朱由检沉默了许久,才叹息着说道:“吴养春一家的遭遇值得同情,召令有司好生收敛遗骸归乡收葬。此案中人统统给予平反罪名,吴用誉、吴逢元、吴邦宰三人即刻放出由其归家。至于没收之财产、木场都一一发还遗属吧。田尔耕罚银万两,免去后军都督府都督,贬为锦衣百户,吴孔嘉、崔应元、许显纯各罚银两千两,至于吴荣抄没家产,交有司定罪。一切行事不可大肆宣扬,明白了吗”

    随着骆养性接受了命令,朱由检就跳过了这个话题,他扫视着房内的众人后问道:“锦衣卫的诏狱是谁在管理”

    许显纯马上小心的回答道:“是微臣在管理。”

    朱由检看了看他之后,就对着其他人说道:“其他人都下去吧,我要和他谈谈。”

    在朱由检的命令之下,几名锦衣卫军官们都退出了值房,只剩下王承恩陪着朱由检、许显纯两人。

    退出房间的崔应元明显心情大好,骆养性看着崔应元得意的样子,不由心情感觉有些糟糕。指挥刘应袭在他身边有些迷惑的说道:“陛下到底是怎么想的,明明可以把魏忠贤一党一网打尽的,事到临头却又轻轻放过了。这么一来,贤侄你这暂任两字,恐怕就没这么容易去掉了。”

    原本心情就有些郁郁的骆养性,顿时被刘应袭的话给煽起了莫名的火气。不过从小受到的教育让他马上清醒了过来,他不满的看了一眼身边的刘应袭,淡淡的说道:“陛下英明天纵,岂是我辈可以测度的,刘指挥还是谨慎一些吧,别只顾嘴上痛快,惹出祸端来。”

    被骆养性刺了一句,刘应袭顿时唯唯诺诺了起来。不过他心中可不以为然。刘应袭注视着骆养性年轻的背影,有些嫉恨的想着,“若不是你投了个好胎,今日何以能在我面前如此嚣张。”

    在房间外走道的另一边,崔应元正和孙云鹤小声交谈着,看着两人的模样,似乎是在庆祝自己逃过了一劫。

    过了没多久许显纯就带着朱由检走出了房间,几位锦衣卫军官正想上前行礼时,朱由检只是摆了摆手制止他们上前行礼,就跟着许显纯离开了。

    “那是去诏狱的地方,许显纯带陛下去那干嘛”刘应袭忍不住说道。孙云鹤反应迅速的想要跟上去,但是被王承恩拦住了,王承恩面无表情的说道:“孙千户你就守在这里吧,不许任何人接近诏狱。”

    孙云鹤点头恭顺的答应着,当他抬头看着王承恩转身离去的背影时,不由心中有些失落。这时崔应元走到他身边小声的说道:“孙千户,虽然魏公公倒下了,但是我们还是要继续活下去的。在外人眼中,我们可都是阉党余孽,不联起手来,恐怕想要我们命的人可不少啊。”

    孙云鹤转身对着崔应元说道:“虽然这么说不错,但是今上可不比先帝。今上虽然看似宽厚,但是从三大殿案到黄



第41章 狱中谈话
    杨镐看着和自己对坐的朱由检,心中不住的揣测着这位少年皇帝的来意。萨尔浒大败虽然有他的责任,但是他并不认为全是自己的责任。如果不是山海关总兵杜松轻敌,四路大军野战能力低劣,且各路主将缺乏配合,就算他的计划失败也不会落得全军覆灭的下场。

    杨镐刚下狱时还有几分怨气,更多的是不甘心,他一边等待着万历皇帝的处置,一边积极的打探着辽东的形势,还梦想着出狱后能一雪前耻。

    不过很快万历皇帝去世,接着又走马灯似的换了两任皇帝,而他这个萨尔浒大败的责任人似乎就此被遗忘了,再无人来关心一句。

    曾经他还想着向管理诏狱的锦衣卫打探着朝中的消息,但是锦衣卫主管却劝他还是安稳的呆着比较好,并对他说道:“萨尔浒大败之后,辽东局势大坏,后金兵锋日厉,甚至击破了辽阳,辽东大部已非大明所有,连熊经略都被处死传首九边了…”

    自那之后,杨镐终于死了出狱恢复辽东的心思,他烧掉了入狱后写就的平辽策。从此过起了不问世事,悠闲读书的狱中生活。这种放开了一切的心情,倒是让他在诏狱中活的非常的长久,从万历末年一直活到了天启七年。

    在杨镐打量朱由检的时候,朱由检也正仔细观察着这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子,诏狱虽然能满足一般的生活需求,但是也不会是什么锦衣玉食的生活。因此杨镐虽然看上去健康,但也只是一个清瘦而有些驼背的老头子,而常年不见天日的囚居生活,更是让他的肤色充满了不健康的白色。不过看着收拾整洁的囚室和他身上干净的衣着,朱由检相信,这位前辽东经略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

    朱由检打量了很久之后,才微笑着对杨镐说道:“这里的囚室不见天日,炎炎夏日也是寒气迫人,看来真不适合像杨经略这样的老先生居住啊。”

    杨镐只是微微颔首说道:“罪臣乃是待罪之身,不敢有所奢求。不过陛下今日难道只是为了来看看,罪臣过的如何的吗”

    听着杨镐不加掩饰的询问,朱由检终于正式的向他拱手行礼后,正色说道:“吾想请教杨经略,关于辽东战局的事。”

    看着朱由检对自己行礼,杨镐终于变色了,他赶紧避开表示自己不敢接受,然后回礼说道:“陛下请勿如此,罪臣杨镐不敢受此礼。”

    端正的行完礼节之后,杨镐终于不敢再端着架子了,他坦白的说道:“恐怕陛下今日要失望了,如果是7年前,又或是5年前,罪臣尚能勉励为陛下分说这辽东局势之一二。但是到了今天,辽东形势已经天翻地转,和罪臣当日入狱之前完全不可相比,我若再论辽东之事,不仅帮不了陛下,反而会让陛下做出错误的判断,罪臣实在是无话可说啊。不过以罪臣对辽东的经历来看,罪臣以为,平辽之事首先要做好两点,一是要练兵,若是野战无人,则后金终不可制;二是足饷,兵无粮饷则必无战意,兵无战意则不可驱使作战,中枢策划再精妙也只是一场空。”

    朱由检若有所思的回答道:“如此说来,我们应当先同后金议和,练兵筹饷之后再图复辽了。”

    朱由检等了半天,却发觉杨镐并没有接自己的话,他不由以目光询问着。



第42章 台湾
    在澎湖对面的台湾魍港,是一个有着优良港口的地区。围绕着港口周围的是大片大片的水稻田和甘蔗田,而港口处则是一个热闹繁华的村寨。这个村子的围墙是用整根的木头去掉枝叶削尖打到地下去的,没有去皮的树木远远看上去不像是木墙,倒像是龟裂的岩石。

    魍港除了一条青石砌成的长堤深入海中,其他还有4条用木头制作的栈桥。这个港口在高峰时可以停靠数十条船只,也是郑芝龙从颜思齐手中继承的最大财富。

    1625年颜思齐等人初至台湾就在此港南方的北港落脚,围绕港口修建了十个寨子,并从大陆招募了3000余人。后来颜思齐去世,郑芝龙便接收了颜思齐手中的大部分船队和台湾的基地。

    1626年郑芝龙想要接受福建大明的招安,但是因为福建巡抚想要收缴郑芝龙等人手中的船只,并把他们打散分插入各地务农,郑芝龙权衡再三认为大明没有诚意,于是再度下海为盗。

    而1626-1627正值闽南发生严重旱灾,郑芝龙便趁着这个机会,率船队袭击福建漳浦,劫掠金门、中左所(今厦门)和广东靖海、甲子等地,不久又回师福建,再犯泉州、厦门,袭铜山(东山),陷旧镇,击败金门游击卢毓英、福建总兵官俞咨皋的进剿,纵横东南海上,声势所向披靡,官兵疲于奔命,莫可奈何。

    击败了福建水师主力之后,郑芝龙就开始招抚泉州饥民赴台拓垦,沿海饥民及无业者竞往投靠,大约有三万余人。郑芝龙于旧寨之外,再起了30余寨,势力一时大涨。

    当卢九德、连善祥、赵晨芳跟着泉州巡海道蔡善继跨海来到台湾北港时,正看到一片人烟稠密,不亚于福建中作所的繁华景象。
1...89101112...6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