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挥鞭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汉武挥鞭
秦立自是欣喜,刘婧倒是一如既往的清淡自持,瞧不出内里心思来。
小夫妻俩离京之日,两家长辈皆没出城送别。
秦氏的老规矩,只迎得胜还朝或马革裹尸的子弟,却从不为族人送行。秦刘两家是世交,刘婧的娘家长辈自也晓得秦氏这家规,故也没打算坏了亲家规矩。
于是乎,小夫妻俩轻车简从,在中垒骑营两万将士及众多诸曹辅兵的护拥下,浩浩荡荡的离了长安,远赴数千里外的玄菟郡。
旁的郡守们可没秦立这般轻省,他们去岁按月呈回的策论,真是被皇帝陛下尽数翻出来,逐篇问策评鉴,答不上话的必免不得一通训斥。
去岁此时,皇帝陛下骂过就算了,今年却将不满意或无法应询的策论尽皆打回,让郡守们每日在中央官署重新撰写。
陛下已然言明,写不好就不准回返治地,即便他们写上数月,中央官署内的庖厨灶间也是饭菜管够。
大汉官僚体制严密高效,即便郡守数月不归,对该郡府衙的政务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太守出缺或更替频繁在汉初都是常见之事。
“无论缺了谁,大汉都不会垮!你等就老老实实呆着,将过往呈回的策论尽数修
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发大夏
二月间,大夏使臣向汉廷呈递国书,近年大月氏屡屡兴兵南渡妫水,侵入大夏属地,大夏国君恳请大汉皇帝能出面调停,乃至制止大月氏此等行径。
大夏国离长安足有万余里,属民过百万之众,多以务农为生,且善于经商,又因其西面与安息帝国接壤,东南面又通往身毒,故汉商近年出得西域后,多将大夏国作为重要的货物中转地,出售汉境的丝绸瓷器,换取安息和身毒的香料等特产,乃至外族奴隶。
大月氏是游牧民族建立的nn,族众压根就不会做生意,终日除却逐水草放牧就是出兵掠夺,若真让大月氏把大夏灭了,必会影响商道的畅通。
刘彻虽不在乎甚么丝绸之路,却颇是在乎奴隶之路,现下大汉严重缺乏劳动力,尤是外族奴隶这等比牲口性价比更高的廉价劳动力。
近年来,汉商从西北商道源源不断的往汉境内运回奴隶,每岁都能有近愈五万口,看着不算多,可却能积少成多,经年累月下来也是个不小的数目。
奴隶贸易向来是暴利生意,大汉的诸多世家大族都多有涉足,且贸易地点大多就设在大夏国都蓝市城。
这蓝市城之名非是音译,而是汉商见的该城多有市贩贾诸物,商贸兴盛如大汉坊市,故才将之称为蓝市城,经数载口口相传,也就约定俗成的有了这译名,连大夏使臣亦是将之用在正式的邦交文书上。
刘彻是穿越众,晓得朝廷邦交的职责除却保障国民在境外的人身安全,亦有义务保障其经商环境,否则枉为慑服万邦的“天朝上国”。
大夏使臣呈上国书不久,大汉皇帝便是颁下圣旨,勒令大月氏休止兵戈,不得再出兵南渡妫水。
刘彻觉着大月氏怕是不会奉诏的,毕竟大汉多年来不断血洗祁连山南和弱水流域的月氏部族,昔年月氏n为两大部,分别西迁和南迁,至今也没多少年,彼此间多有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亲,大月氏与大汉虽有邦交,却是从未称臣纳贡的。
他身为堂堂大汉皇帝,自不会坐等大月氏君臣打脸,故准允大夏国借兵的请求。
由胡骑校尉公孙歂为主帅,统领胡骑和羌骑两营四万将士,再加诸曹辅兵足足五万余骑,随大夏国使臣返国御敌,以此威吓大月氏。
兵也不能白借,粮饷犒赏自是皆由大夏国全数承担,战时缴获的战利品却不会分润给大夏半分,但战后抚恤还得大夏出。
大夏使臣却没觉着吃亏,反是欣然应允,连连叩首谢恩。
大夏属民百余万,且不是务农就是经商,实是颇为富庶的“大国”,但却没有与其富庶相匹配的军力,便连往来汉商都多以为其国“兵弱畏战”。
这倒也正常,大夏为农耕民族,国人又擅经商,若非要从历史上找个参照,其国民风就颇似华夏的南宋朝,不是重文轻武,而是重商轻武。
大夏不缺钱,也不缺人,就缺士兵,真正能打仗敢打仗的精锐士兵。
胡骑和羌骑近年在西域早已打出气势,真算得上声名远播的,有此等精锐骑兵助阵,大夏还怕甚么大月氏
便连西面那强大的安息帝国,见得大夏国请来大汉骑兵,只怕都要多掂量掂量,不好再多欺压大夏了。
安息帝国现任皇帝米特里达梯颇有作为,四年前打败西边的塞琉古帝国,夺得了广袤丰饶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使得国力愈发强盛,属民近愈六百万,若非在其东北还有康居国的牵制,怕是早已发兵东征大夏了。
刘彻暂时也不想去招惹安息帝国,依史籍记载,塞琉古帝国还能撑个数十年,且罗马帝国在西亚地区也不会让安息帝国好过的。
安息帝国即便想要东征,也是用心无力,他们占据的地域着实太难守,周边又都非弱国,不到六百万的属民,就算全民皆兵也难以应付的。
与之相较,刘彻不得不感叹大汉疆域得天独厚,沿着阴山驻守长城关塞,再将河西走廊和河湟谷地封严实,端是进可攻退可守。
大汉西南的夜郎和滇国也构不成甚么威胁,发展条件着实比安息帝国好太多。
刘彻特意给公孙歂下了密旨,大月氏若是识趣,能不打就不打,留着给安息帝国添堵挺好的。
待得大月氏老实了,胡骑和羌骑就到大夏东南的身毒探探,能掳些奴隶就掳回来,关键是各处地形要仔细打探清楚。
刘彻不担心此举会影响大夏和身毒之间的贸易往来,在汉代,身毒乃是汉人对中亚南部及整个大南亚地区的泛称。
与大夏有着大笔贸易往来的巽加王朝居于南亚次大陆的北面,两国远隔数千里,刘彻暂时倒也没打算对巽加王朝动手。
要从南亚次大陆押运回奴隶,经由西域,再到长安,那可是足足两万里,奴隶要靠两条腿走,那得走到何年何月,且途中怕是要累死大半。
若真想掳掠回身毒奴隶,除却走海运,就唯有待日后平定夜郎,滇国乃至哀劳国和夫甘都卢,即为从后世云贵出缅甸西南沿海。
南亚次大陆离大汉太远,日后若能用财货换取足够的身毒奴隶,刘彻也真不打算大动兵戈,除却是不想劳师远征,更不想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身毒阿三自古能生,又因着种姓制度,押为
第四百三十九章 铸钢为炮
汉七十年,四月。
少府诸冶监的冶铁作坊用一体成型的新式铸造工艺,铸出了足够结实的细长无缝钢管。
刘彻穿越已满二十载,却没推出枪炮设计,等的无非就是此时此刻。
军事工业若不能精益求精,那就宁缺毋滥,不要在必定会被迅速淘汰的研究课题上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免得劳民伤财,不符性价比。
对枪炮亦是如此,实则以大汉原先的冶炼工艺,要铸炮不难,且不说铸铁炮,便是青铜炮都是可以用的。
然而那是“臼炮”,是炮管较短,射角大,初速低,高弧线弹道的滑膛火炮。因其炮身短粗,外形类似舂米用的石臼,故谓之“臼炮”。
臼炮射程短,在早期主要用以破坏坚固的建筑工事,直到发展出n、方便携带的迫击炮,才更具实用价值。
据史籍记载,早在十三世纪就已出现臼炮,用黑来发射石弹,华夏明清时的诸多将军炮亦为臼炮,只不过由石弹改为铸铁弹罢了。
现下大汉要对付的主要是游牧民族,周边小国也鲜少有坚城深池,笨重臼炮在实战中的效用着实不大,尤是刘彻已设计出复合弓,研制出高b药,又用n弄出掌心雷sn。
若可大幅加长炮管,又以铸铁制的炮弹取代石弹,稍稍减n,从而减少炮的游隙即炮膛内径与弹体之间的空隙,就可提高了炮弹的初速,增强炮弹的冲击力。
此类火炮谓之“加农炮”,是指炮管较长,发射仰角较弹道低平,可直瞄射击,炮弹膛口速度高的火炮。
从臼炮到加农炮的转变,是火炮发展历程的大飞跃,其重要性不言可喻。
对大汉更是如此,刘彻本就不想用黑作为火炮的发射药,而是打算用跨时代的三基发射药,即为如含火棉、n油和硝基胍的。
那问题就来了,别说青铜炮和铸铁跑,就算是有缝钢炮都耐受不住三基发射药的b力。
发射药加少了,口径小的加农炮威力太低发射药加多了,加农炮极易炸膛。
毕竟加农炮的炮管细长,炮身不如臼炮敦实,对金属刚性要求极高。
正因加农炮管又细又长,故想铸造出符合标准的无缝钢管难度很高,除非锻铸时能一体成型。
军工业向来就能反映出所处社会的整体科技水准,愈是高端的军事科技,科技树上就不愈不能偏科。
譬如nn母舰上,大到船壳甲板,小到螺丝螺栓,差一点都不成的。
无缝钢管的铸造成功,意味着少府向制作加农炮迈出关键一步,刘彻自是欣喜不已。
大汉骑兵对匈奴nn连捷,至少在面对到罗马帝国的重装兵团前,汉骑应是再没甚么强劲对手了。
刘彻不想搞甚么落后的火绳枪乃至燧发枪,射程短,威力射速慢,对现今主要负责远征任务的汉军而言,燧发枪很是鸡肋。
总不能让骑兵跑到数万里外,下了马排成火枪阵,学着后世拿破仑麾下枪兵,一排排的轮番射击。
待得大汉加农炮制作成功,就可着少府诸冶监继续尝试将无缝钢管小型化,最终得以用来制作枪管。
再弄出些钢制配件,且设计出击发药装在枪弹底部的金属定装弹,那击发枪就可以现世了。
击发枪所使用的是定装弹,无烟的发明则促成定装弹的发展,扣动扳机施放击锤撞击击针,击针击发底火,底火再引燃发射药射出弹丸。
大汉现下已可制取大量火棉,即硝化纤维,故大批量制取无烟不是问题。
只要少府冶金工艺再度大幅提升,铸造出符合标准的无缝枪管及铜铅定装弹,别说击发枪,就是后世威名赫赫的马克沁n,刘彻都能设计出来。
突突突
刘彻想到汉军将士用马克沁n突突掉罗马重装兵团的场景,只觉着实美得慌。
只是且还有得等,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工业发展更要脚踏实地,急不来的。
刘彻亲身驾临少府诸冶监,仔细验看陆续铸造出的五根无缝钢管。
之所以耗费巨赀连铸五根,乃因刘彻近年为少府乃至帝国科学院定下的章程,新工艺和新科技实现的表征,必是可重复验证的,侥幸弄出来虽可视为关键性突破,却不能真的视为成功。
刘彻细细瞧那钢管,长愈丈许,汉代一丈十尺,每尺约二十四厘米,故此钢管约有两米五,长度为后世清代威远将军等轻型臼炮的三倍有余。
然此钢管口径较仅为半尺,不及威远将军炮的一半。
炮管长度对口径比例对加农炮的射程有很大影响,简单来讲,比例愈高,射程会愈大。
在十世纪,加农炮的炮身长度多为口径的二十余倍,射程仅有数公里。
到得二战,随着发射药改进和冶金工艺的发展,加农炮身最长可达到口径的五十倍,最高射程可达三十公里。
待得被榴弹炮逐渐取代,加农炮的最长炮身为口径七十倍,最高射程超过三十五公里。
少府诸冶监铸造出的首批无缝钢管的长度将将为口径的二十倍,且口径不大,就算铸造成炮,也只能算轻型加农炮。
不过因大汉版加农炮可采用三基发射药,最大射程应能接近五公里,换算成大汉度量,约莫能有个十里地,至于能打得多准,那就难说了。
这也不错啦!
刘彻伸手摩挲着尚有些粗糙的钢管表面,心内雀跃不已。
好歹是无缝钢管,不似清代威远将军炮为铜铸,故炮身的管壁厚度仅为五寸,却已足以保证炮身刚度,即所谓的“梁
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设计
刘彻上辈子虽学过机械制造,但可没设计过甚么火炮,只能参照相关书籍仔细斟酌。
依火炮的发展进程,滑膛炮最终会演化成线膛炮,即在炮管内壁增加有规则的旋转膛线,其截面类似风车状。
发射时沿炮膛膛线旋转前进,出炮口后炮弹具有一定的转速,可以保持稳定飞行,射击精度比滑膛炮更准确,射程更长。
然少府诸冶监能铸造出无缝钢管已属不易,想在炮管里增加规则膛线,那还得等车工技艺也迎来大飞跃才行,也不知要耗到何年何月。
况且线膛炮的炮弹多为从炮尾装填,也就是所谓的“后膛炮”,故其射程之所以优于滑膛炮,也是由于弹带和膛线密合,可防止燃气泄露,保证燃气对弹丸有足够的推力,以增大射程和提高射击的密集度。
若是线膛炮和滑膛炮皆采用“前膛炮”设计,反是滑膛炮的射程更远,然射击精度则仍是线膛炮更高。
二战后的火炮自是皆为后膛炮,但在金属炮闩、n筒和膛线的新工艺出现前,前膛炮才是战争中的主力火炮。
前膛炮的炮尾不能打开,炮膛与炮管铸造为一体,炮弹从炮口装入,通常采用火门点火式的发射方式,火门位于炮尾上部,当药包从炮口送入炮尾底部,炮手会用铁丝等尖锐物体从火门刺破炮膛内的药包,再从火门倒入点,最后点燃发射。
前膛炮的缺点显而易见,装药装弹太过麻烦,导致射速太低。
每次发射后,炮膛内有燃烧不充分的和残余燃烧的、包残渣,需要用沾水的拖把伸进去清理一下,避免重新装填时候发生火灾等事故。
尤是水师将士使用的舰炮,每次发射后,还得将炮拽离射击口做一系列清洁工序,往前面装药和炮弹,再推回射击口。
然若因此而认定后膛炮威力比前膛炮大,那就大错特错了。
若后膛炮解决不了铸造工艺不良带来的问题,更容易发生事故,由于炮闩合缝不严密也会造成一部分b能量损失,导致射程和炮弹威力远不如前膛炮。
况且前膛炮可装填不同种类的炮弹,抑或是包裹着碎铁片的填充物乃至nn,大大增加杀伤面积,这是早期后膛炮极难做到的。
后膛炮虽装填n方便,与同口径的前膛炮比,其射速或可高达十倍。
然而后膛炮造价高昂,且对工艺要求极高,不光是炮管,更重要的是炮闩。
后膛炮的炮闩可分为楔式和螺式两大类,楔式炮闩装填快,但不易密闭,螺式炮闩装填慢,但密闭性更好,更安全且射程更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