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之逆流而上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日日生
第四百四十八章 结仇
靖北铁骑的兵员,慢慢地从湘兵营是主力,变成了当地招募的各个族的牧民和来到草原定居的陕甘汉人。
这些人天生就是好的骑手,在军营的潜移默化下,很快就可以成为优秀的战士。湘兵更多是适合山地作战,而且离家太久了,夏完淳正在有意识地将他们调回湖广。
有了充足的补给,享受着明军丰厚的饷银,靖北独成一系的将士,如今是士气正高涨的时候。
从山海关绵延到锦州的黑山山脉中,靖北军大营中,夏完淳脸色凝重。
乌梁府遭到罗刹国的进攻,这是靖北成立以来遭遇的最严重的外敌,他们不宣而战而且彼此间并无仇隙。这是裸的侵犯,当初立行省的时候,对草原各部的诺言犹在耳边,不报这个仇从什么方面都说不过去。
大帐外面,一个骑士匆忙下马,身上已经落满了雪花,远远看去像是个雪人一般。
这是从宁远赶来的信使,身后挂着一个“信”字,在军营中可以直入中军大帐。
掸了下身上的雪,信使迈步走进大帐,夏完淳见到他之后站起身来,问道“王爷怎么说”
“撤到漠北,讨伐罗刹人,以报和林血仇。”
夏完淳倒吸一口凉气,问道“锦州呢”
“将军,王爷一怒之下,已经打破宁远,围住了松山堡,现在锦州的敌人自顾不暇了。王爷说了,他自己对付满清绰绰有余,让将军专心漠北战事,跳梁者虽远必诛,虽强必戮。”
夏完淳初听有些惊讶,但是随即点了点头,这正是侯玄演的作风。想让侯玄演无故加之而不怒,除非是他正在算计你,不然绝对是有仇必报。
“撤兵吧,把工事全炸了,今晚就走。”夏完淳对着身边的副将下令道,一场大战即将在漠北展开,这是大明的军队第一次跟欧陆的战争。
乌梁府和林卫所前,三千多根长矛上,挑着三千颗脑袋,看得图巴佐夫火冒三丈。
一直以来都是他们杀人,哪里想到风水轮流转,自己的手下骁勇善战的三千人,就这样被人割下脑袋挂在这里,就跟货物一样。
“这是在挑衅我的骑兵,我要把这些汉人杀个精光,让他们的女人被蹂躏,把他们的孩子卖到基辅去做奴隶。”
“我们没有和他们打过,从这次的战绩来看,这些人可不是好对付的。”苏格涅夫显然不看好他的上司的乐观,在他看来这支军队比他们之前遇到的都能打。
图巴佐夫转过头来,眼中饱含着戾气,嘲讽道“看来他们的目的达到了,挂了三千颗脑袋就把我们的子爵大人吓得腿软骑不上战马了,只剩下一张嘴还在这里歌颂敌人的勇猛,你是要跪在东方皇帝的脚下臣服么”
苏格涅夫脸色刷的一下变红,他心中很不得把眼前这个混蛋的脑袋剁碎,但是他也知道这个混蛋的厉害。他亲手杀的足够千人,经常烹食被他征服的部落的婴儿,是个彻头彻尾的魔王。
“大人不要误会,我不是畏惧打仗的懦夫,只是想提醒大人小心一点。”
“噢,谢谢你的提醒,我知道了。”图巴佐夫显然不知道给人留情面,夸张的语气让苏格涅夫的境地更加窘迫,周围的混蛋们都面露讥笑,苏格涅夫低着头隐忍下来。
他不知道图巴佐夫这么阴损的原因,
第四百四十九章 卑贱
随着宁远的失陷,满清唯一占有优势的战线,就是朝鲜。
苏克萨哈护着张勇,一路上杀的倭兵丢盔弃甲,朝鲜上下欢腾鼓舞。朝鲜国主李倧亲自到军营慰劳,将国库的钱财和从民间强征的食物敬献给清兵。
清兵大营前,李倧的车架仪仗十分隆重,但是前来迎接的人却很少。
苏克萨哈和张勇都没有来,不禁让李倧和随行的官员十分尴尬。
朝鲜步兵不堪一击,在倭人面前跟纸糊的一样,而倭人又被清兵追着杀。一比较之下,如今的清兵大营中,对朝鲜人都十分的看不起。
就在清兵的大营外,许多朝鲜百姓被人用鞭子赶着,正在修建工事。
浑身满是鞭痕,衣衫褴褛看上去就跟一群叫花子一样,而清兵还有人残忍的笑着,时不时地抽上一鞭子。
李倧和朝鲜官员假装没有看到,清兵军机不行,到了朝鲜时常出现烧杀淫掠的事情,朝鲜官员敢怒不敢言。而且他们虽然杀人,总比倭人要好一些,至少还可以帮助他们恢复自己的江山。
军营外的清兵拦住这些仪仗,嘴上骂骂咧咧,丝毫没有一丝敬意。
“连都城都被人攻破了,还在这摆谱呢。”一个清兵用汉语嬉笑道,他们是陕甘的绿营兵马,自己也是异族的鹰犬,却也看不起朝鲜的王室。
“嘿嘿,就是不知道,这朝鲜的公主长得怎么样。”
朝鲜上上下下,都奉行儒家文化,说汉语、写汉字是身份的象征,听了这话几乎全都听懂了,为首的是领议政李德久,这个官职相当于明朝的内阁首辅,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位。
“后面是我们朝鲜的君主,快让苏克萨哈将军和张勇将军前来迎接吧。”李德久故意用汉语说道,为的就是提醒这两个口无遮拦的小兵,谁知道两个小兵非但没有害怕,还笑嘻嘻地说道“什么狗屁君主,我们只知道顺治帝是君主,两位将军忙得很,传下话来让你们放下东西,心意我们领了。”
李德久气的浑身哆嗦,这种耻辱除了当初皇太极打下汉臣,让李倧三跪九叩五体投地之外,还没有过第二次。
李倧得知后,反而没有生气,只是十分害怕。他怕清兵趁机夺了他的江山,至于丢人他早就习惯了。
李德久和一众朝鲜官员,凑着头商量一番,决定撤回汉城。
就在朝鲜国王的仪仗队刚要走的时候,清兵营中出来一队骁骑,拦住了他们的归路。
当先一骑身形魁梧彪悍,耳阔口方,操着一口浓郁的甘肃口音,沉声道“将东西放下,人可以走。”
这一下彻底激怒了朝鲜官员,他们热脸贴了冷屁股也就算了,现在不但不出来参见他们的皇帝,竟然还要留下慰军的东西,简直是欺人太甚。
朝鲜君臣心中又怒又惧,清兵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但是这种屈辱不是谁都能忍受的。
就在这时候,营中的张勇和苏克萨哈看着这一切,相视一笑。
张勇轻笑一声,转身说道“大人,现在轮到我们出去了。”
“哈哈,还是张将军有主意,这样一来朝鲜人一定会对我们俯首帖耳了。”
苏克萨哈和张勇装作一无所知,急急迎了出来,身后只带了几个亲卫。
张勇怒道“这是怎么回事堂堂朝鲜国主来了,怎么不去禀报。”
朝鲜君臣听了这句话,心中的大石头顿时着地,对张勇和苏克萨哈无比的感激。
这两个人解了他们的国耻,付出的代价只是训斥了自己的搜下士卒。
张勇上前说道“我和大人去营外巡视,没有想到你们这么早就到了,快快有请。”
李倧自始至终,都没有走出銮舆,到现在终于露出头来,说了一些官面上的场面话。
张勇轻而易举地取得了朝鲜国王的支持,他的手下的恶行也被朝鲜君臣无视,只记得这个人帮他们守住了江山。
苏克萨哈自始至终,都在陪衬着张勇,他知道自己的才能及不上这个汉人,但是回朝之后最大的功劳却一定是自己的。
第四百五十章 定计
在盛京的城郊,满清集结了几乎所有能调动的军队,增援松锦。
这里是他们和辽兵最熟悉的战场,当初就是他们双方,在这片土地撕咬了几十年。
时过境迁,往日势同水火的两伙人,如今却联合起来,共同抵抗侯玄演和他的北伐军。
“征辽是北伐的最后一步,再往北打罗刹,那就叫北征。”侯玄演侃侃而谈,战局明朗起来之后,他的心情也放松了很多。对着帐中的诸将说道“松锦是沈阳的大门,我猜满人肯定不会放弃这里,不出意外的话决战就将在此地打响。”
李好贤接过话茬,说道“他们要是有胆子和我们决战当然是最好的,就怕这些人躲到满洲老家的深山中,光是搜寻就要费好大的功夫。”
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建奴就想钻回山里渔猎都不可能了,摊子铺的这么大,要收起来可不容易。
阎应元附和道“王爷说的没错,决战必在松锦,谁都不可能在自己的老巢门口决战。满人如今的当权者,没有人有这个魄力。就算他们有,吴三桂这个人也不是个死战不退的主,估计满清主力不到,他马上就会撤到广宁,甚至跑到沈阳都是有可能的。”
侯玄演突然想起当年在荆襄,也是一场决战,吴三桂最后时刻放弃了队友,将二十多万绿营卖了个干干净净,那是攻守之势呈现平衡的至关重要的一战,若不是吴三桂为了保留自己的实力,不肯为满人卖命,整个天下都完了。想到这里,侯玄演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吴三桂就是这样,此人极端自私自利,不可能为了满人死守松锦的。”
阎应元指着沙盘上的锦州,说道“锦州有松山、杏山、塔山三城,相为犄角。松山堡只是其一,这地势守起来可抵十万大军,我们不得盲目进攻,下官建议还是炮击一段时间吧。”
“我们可以学皇太极当年的打法,将松山、杏山和锦州割断,让他们的粮草供应跟不上,这样一来敌军不战自溃。”堵胤锡说的皇太极打法,是指崇祯十四年,皇太极围攻锦州的旧事。
崇祯十一年九月时候,清军在皇太极的指挥下两路南下,京师戒严。两面受敌的明朝不得不从西线把主帅洪承畴调来,任蓟辽总督,与孙传庭率军入卫。是年秋,皇太极领兵攻占义州,以此为基地,展开对锦州的围攻战。当时吴三桂守在宁远、马科守在山海关。清军攻锦州及宁远,洪承畴派兵出援,败于塔山、杏山。
局势危机之下,崇祯调集了边关所有精锐十三万人,战马四万匹,还有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蓟州总兵白广恩、玉田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宁远总兵吴三桂等大將,要在松锦会战。
整个大明和崇祯,都有放手一搏的意思,可惜他们的话实在是太多了。
这一场仗本来是有机会能赢的,洪承畴主张徐徐逼近锦州,步步立营,且战且守,勿轻浪战。但兵部尚书陈新甲和崇祯皇帝朱由检,自以为兵精将猛,一个劲地促战,洪承畴挡不住崇祯的攻势,只好硬着头皮找人家决战。
皇太极一听明军要决战,乐颠颠地从盛京亲率大军赶来,让济尔哈朗截断了锦州、松山、杏山的联系,切断明军粮道,断绝洪承畴归路。这时候洪承畴主张决一死战,而各部总兵官都被打怕了,全部想要南撤。最后集议背山突围,十数万人土崩瓦解,大明最后一口气也被打没了。
饶是如此,洪承畴率残军守在松山,祖大寿守在锦州,满人还是拿他们没有办法。
直到粮食吃光了,松山出了叛徒,副将夏承德叩请清军,愿拿儿子夏舒做人质约降。三月,清军应邀夜攻,松山城破,洪承畴、巡抚邱民仰被俘,总兵曹变蛟死战成仁,没有丢他叔父的脸。
洪承畴一败,祖大寿就打开了锦州城,投降了满清。
侯玄演听他说起皇太极的打法,眉头一皱,这个法子无疑是最好的。僵持在松锦对大明有百利而无一害,但是他需要速战速决好回金陵篡位。
思前想后,侯玄演还是决定以士卒性命为重,采取这个法子慢慢耗死他们,展眉说道“不错,将他们围起来用炮轰,我们的兵马太多了,敌我相差悬殊,他们根本无力决战。只要守好各处紧要关隘,严加防备敌人奇袭,就算偶有小败,此战也必将以很小的代价,全歼满清余孽。”
说完之后,众将跟着他围到沙盘四周,布置着攻防任务。诸将领命而退,李好贤在帐外转悠了一会,转头又回到大帐。
侯玄演抬头一看是他,奇道“怎么了”
“王爷离开金陵会不会太久了,其实这里有我们这些人
第四百五十一章 归途
从辽东入关,天地仿佛是换了人间,漫天弥漫的刺鼻硝烟味和震耳欲聋的炮声,统统不见了。
宽阔整洁的道路上,往来行人如织如促,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一片太平祥和的景象。
五月份,关内的天气已经有些热,侯玄演的仪仗经过畿辅,要从大名府取道京杭运河赶回江南。其实走海路更快,但是侯玄演还是选择了河道,一来可以看一看各地的风貌,了解下自己的政令在下面的施展程度和效果。二来大海茫茫,总是给人不安全的感觉,“诸葛一生唯谨慎”,稳妥第一的侯玄演除非迫不得已,很少走海路。
到了徐州地界,当初吴三桂掘开黄河,不知道淹没了沿途多少的村镇,甚至很多大城都被埋在了黄沙之下。
黄河的威力是一般人很难想象得到的,这已经不算是灾害,而是灾难。
一匹通体漆黑带着修长白色鬃毛的骏马,踏在干涸的地面上,这里到处都是黄沙冲击后的景象。
身后的亲卫们紧紧跟随,秦禾勒住马缰,喘着气说道“王爷,今日可上船夜行,或可少在徐州滞留一天。”
侯玄演低头看了看周围,全是这种土地,一道道的裂缝诉说着这里刚刚过完一个缺雨的春天。春雨贵如油,如今已经是五月份,刚刚过完芒种。徐州的田地里却很少有耕作的农户。
侯玄演淡淡地点了点头,没有回答,只是纵马到前面一个树荫下,此处一个老汉正在歇息,黑漆漆的破草帽盖在脸上,只穿着露出两条干瘦臂膀的短衫,睡得正甜。
“老丈”
野外睡觉毕竟睡不死,被侯玄演一叫,老汉拿开草帽就看到自己被一群骑着高头大马的兵士围在中间。
“诸位军爷,问路么”老汉忙不迭爬起身来,笑着问道。近来当兵的屡从此地路过,军民之间的关系也因为北伐军严明的军纪有所缓和,老汉虽然有些紧张,但是看得出并不害怕。
他细细打量起这支人马来,这些人的军服真是好看呐,比知县大老爷的官服还好看,还有威严。
侯玄演笑着问道“我看这里田地不少,却没有人耕种,只有老丈一个在此看守,咱们村子里的劳力呢”
“军爷有所不知,这些田是河里的泥沙,被吴三桂那个大汉奸扒了黄河流出来的,这种地上是不会长庄稼的。非得等到来年,压住的草啊树啊的,变成了养料,这地才算是活了过来。咱们县上的青天大老爷,怕大家闲着没饭吃,就带着乡亲们往辽东运粮去了。”老汉呲着牙说道,看得出他的心情不错。
“”
侯玄演当然知道为什么他看起来心情不错,因为给征辽兵马运粮,是有钱可赚的。而且看来这个县的人赚得不少,不然这个老汉不可能说起这件事憋不住的笑意,那是发自内心的开心,侯玄演看得真真切切。
侯玄演的本意是调动粮商的积极性,发动全民征辽,保证给养充足。而且商业是最容易把一个国家连接起来的,商人运粮的途中,无形中就会给路上的居民带来谋生的机会。
猜你喜欢